思辨教育:姚仁祿 (Eric Yao) at TEDxTaipei 2012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3 фев 2025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53

  • @tedxtaipei
    @tedxtaipei  11 лет назад +30

    【TEDxTaipei Talk】姚仁祿:思辨教育
    姚仁祿認為台灣教育目前的問題便是過度聚焦使用性、鼓勵背誦而非思考,而真正能讓我們的大學突破現有僵化思維的是,不是教育改革,而是更多的想像力。
    政府給現在年輕學生的教育觀念與學習方向應該要往創意、思考的方向走!

    • @何建廷-j4l
      @何建廷-j4l 10 лет назад

      說的好!

    • @Mugision
      @Mugision 10 лет назад +4

      請問有沒有redefine learning相關的?我覺得redefine learning可以先,與其等待改革,不如先從learning著手。且我認為!學習思考不一定要從大學才開始,國、高中,甚至國小就可以開始!

    • @Mugision
      @Mugision 8 лет назад +2

      過了幾年了,我覺得redefine learning以外,同時把價值觀教育、生命教育、自我探索教育先落實,一堆人大學畢業後還不知道要做什麼,自己的才能、興趣什麼的到三、四十歲還沒找到的人一堆,工作不順心,不是自己想要做的、混日子只求溫飽的一堆…通材教育下造就一堆什麼都只懂皮毛卻一點也不專的人…至少國中畢業前知道自己要什麼,高中、大學才不會白白浪費讀了自己不喜歡的…

    • @黃金樹-r5d
      @黃金樹-r5d 5 лет назад

      太空泛,過了七年你在回來看兩岸教育和兩岸學者在TED的表現,你會發現,台灣學者缺乏實踐力,執行力,永遠高談闊論,空泛的意識形態過多,執行方法和方向根本模糊不清

  • @wykuo6696
    @wykuo6696 11 лет назад +7

    首先我想先提兩點
    1. 姚老師所說的是不要過度注重實務教育,而不是不要注重實務,重點在於過度。
    2.亞里斯多德曾經說"對於那些必須先學才會做的事,我們必須從做中學."
    Aristotle - 'For the things we have to learn before we can do them, we learn by doing them.'
    Aristotle - 'Anything that we have to learn to do we learn by the actual doing of it.'
    而以前的學習(learn)也包含著思考的意思,因此從實務中學習及思考是很重要的事。
    但目前的大學很少注重思考及學生態度這一塊,這是我們必須省思的。

  • @Ken-S
    @Ken-S 2 года назад +7

    現在差不多10年,制度也沒有多大改變,可是科技開始出現了。我相信再過十年回過頭來看姚老師的預言,就會已經成真。

  • @HanSheng1204
    @HanSheng1204 12 лет назад +2

    很喜歡姚老師的課 !

  • @tingiun
    @tingiun 12 лет назад +2

    我好喜歡,這樣的思辨.

  • @piggie9046
    @piggie9046 4 года назад +4

    7年後的今天 我看到的台灣大學只是一直努力拼命地在招生考證照,所謂的思辨依然塵封 我為此而感到難過

    • @sherrysheng-picnest
      @sherrysheng-picnest 2 года назад

      没啥,至少你们那里还有具有这种思想的姚教授,我们这边卷死一个算一个,

  • @ouabain
    @ouabain 9 лет назад +2

    講的太好了

  • @謝明諺-q3b
    @謝明諺-q3b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2020看到遠距離教學!

  • @羊駝市長
    @羊駝市長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看RUclips真的學了不少思考能力

  • @apple2010520
    @apple2010520 11 лет назад +3

    好棒的分享~

  • @張娟-h9h
    @張娟-h9h 5 лет назад

    很棒喔學習思考的能力

  • @huangamy5277
    @huangamy5277 2 года назад

    教育, 逻辑 视野(包容) 欣赏 了解社会 思想 寻找问题 再寻找答案

  • @封雨希
    @封雨希 Год назад

    张爱玲❤

  • @lintongcheng
    @lintongcheng 11 лет назад +2

    思辨教育:姚仁祿 (Eric Yao) at TEDxTaipei 2012 11'05"尚比亞的故事,"母象就是教育部"
    大家不知道教育部的實務運作,會有很多想像,個人認為教育部無法像母象,法治國依法行政,教育部僅是執行單位,需要更多的關心,讓它成為社會事件,才有修法的可能性。
    高等教育在大眾化、普及化後,宜有分類,各類型的學校分別擔起不同的責任。但針對不同類型學校,以相同的標準要求,的確有待商榷。
    修大學法,可以從民間發起由立委提案,立法院通過後,教育部即必須據以施行。
    教育需要更多的反思,教育制度需要與時俱進,但教育改革並不容易啊!!

  • @uyhenry
    @uyhenry 10 лет назад +1

  • @何佳霖-l8e
    @何佳霖-l8e 6 лет назад

    很想問 ~ 真實是什麼 ?
    是慈善事業 ?
    還是慈善志業 ?
    當慈善其實是事業時,什麼人或團體既得名又得利?
    初發心或不為人知的動機是什麼人 ?
    還有什麼是可信賴的 ?

  • @guoxing
    @guoxing 12 лет назад +2

    用行动来实现定义

  • @wsxism
    @wsxism 12 лет назад +2

    好想上姚老師的課看看...

    • @cpk3511
      @cpk3511 5 лет назад

      網路上很多喔!你想聽哪種課?貼給你

  • @何佳霖-l8e
    @何佳霖-l8e 6 лет назад

    有許多關於相貌與真實心地描述的成語或形容,例如 : 人不可貌像, 不可以貌取人,
    相由心生,。。。。真的餒 !

  • @何佳霖-l8e
    @何佳霖-l8e 6 лет назад

    請姚先生是不是也談談慈濟的投資與環保及
    和平議題。好嗎 ?

  • @JinChen-rk4mr
    @JinChen-rk4mr 11 лет назад +4

    要翻墙才能看到,分享观念,激发思考

  • @EdwardsRoan
    @EdwardsRoan 12 лет назад

    I'd like to redefine it as 自然企業學校.

  • @shantiprem2328
    @shantiprem2328 2 года назад

    我們依循中國傳統的文化,只教人去背誦記憶、不鼓勵人們去發問、去從疑問中找答案。這讓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完全弱化了!我們的學生只期待在課堂上獲得考試的答案,如果老師沒有給這些資料,學生覺得老師不負責任。他們只在乎課堂筆記!考試制度像過去歷史上的科考,學生只求記得答案來應付考試,所以學生不思考、只背誦、記憶所學。到了職場只能依循成規,朝九晚五地在產業供應鏈上做代工生意,因為代工不需要創造與創意思考。

  • @黃金樹-r5d
    @黃金樹-r5d 5 лет назад +2

    所以該怎麼做???大家都知道台灣教育有問題,這是廢話.....口水太多,建言太少...直說吧,台灣少了邏輯思辨課程,甚至對於世界文化教育,主義思想教育更是完全空白.
    太過偏頗在專一單向的世界觀,和思考模式,簡單說,台灣人喜歡二元論,不管什麼都是非黑即白,這種簡陋的邏輯能力正是台灣教育糟糕的地方,真要說太多了,包含現在這一位學者,也是滿口空泛,真的慘...

  • @tinahoo3066
    @tinahoo3066 6 лет назад +2

    翻墙来看老师的TED

  • @苏烨-z9h
    @苏烨-z9h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疫情之下的今天看到这个视频真的令人唏嘘,简直是神预言,distance learning is coming

  • @SuperSweach
    @SuperSweach 5 лет назад

    我相信第三點,,,。

  • @ouabain
    @ouabain 9 лет назад

    Peter Drucker 彼得杜拉克

  • @hugoelec
    @hugoelec 11 лет назад +1

    憑空的胡思亂想要如何變成現實
    就是要靠技術靠實做靠實驗
    而不是打嘴泡
    現在就是打嘴炮的人多於做事的人

    • @眾人皆醉我獨醒-x5u
      @眾人皆醉我獨醒-x5u 5 лет назад

      佳明鄭 是不是打嘴砲我不知道,但他站的地方是TED國際演講台。

  • @ferio0136
    @ferio0136 11 лет назад +5

    太空泛了 , 說了不少 , 就是沒說到怎麼用在實務上

    • @jonch3
      @jonch3 9 лет назад +4

      +ferio0136
      嗯嗯嗯!這跟一個人腦部進化到甚麼程度,是有關連的。
      意思是;有些人可以講一點即可「舉一反三」思考到其他的點,有些人即使講在多,對他(她)們來講還是空泛的....再者,短短的時間內要演講者,談論多廣、多深入,恐怕連自己也無法做到!
      所以聽講的人,不要隨便下定義,先思考自己腦筋是否有在吸收、吸收了甚麼?會比較重要!
      對吧?! 喔~( 淺見!淺見!....雖然這影片已發布近3年~)

    • @ferio0136
      @ferio0136 9 лет назад

      +Jon CH (ADStudio) 我又看了一次,姚先生用自己的話,用別人的話,用故事,用幽默,都是在告訴大家一件事 : 台灣高等教育需要改革。但怎麼改 ? 你不要說教育部不行或母象故事之類的,那是玩笑,不是建言;至少演講裡沒提到,哪怕是實務上的一個小例子。另外,我很好奇你的腦袋進化到什麼程度? 舉一反三 ? 以這篇演講,能反给大家看看嗎 ??

    • @jonch3
      @jonch3 9 лет назад +2

      恩恩恩!您也是沒看懂本人的意思,不過不用激動。等您成熟點、姿態再低一點,思維再廣一點,自然就會明白意思了!^_^

    • @jonch3
      @jonch3 9 лет назад +1

      話又說回來,這已經是三年前的影片,而您的發言也已經兩年了,這段時間,您還是沒想得更遠嗎?
      當然!姚老師這段演講,你都說太空泛了,那麼!我們又豈能激發您什麼呢?(都說是..淺見!淺見!所以真的不用激動或者不悅~ ^__^ 加油!)

    • @jonch3
      @jonch3 9 лет назад +1

      再補充一點,大部分的人也非教育家,對台灣的教育改革或許也是愛莫能助。(給你實例後,閣下就能嗎?)
      而所謂的舉一反三,是不是可以從其他方式來著手,比如台灣莘莘學子,可以先開始自我要求,改變思考以及學習的態度呢?
      至於如何改變,拜網路之賜,相信只要願意都可以多加利用,而不是執著在那短短的時間內,非得要演講得透測,才不算空泛。 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