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苑的重逢~驚豔四聖諦】法藏和尚,講於國防醫學院20190329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28 дек 2024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 @葉素荷
    @葉素荷 4 года назад

    阿彌陀佛🙏感恩🙏

  • @陳善音
    @陳善音 5 лет назад

    南無阿彌陀佛

  • @Western_Pure_Land
    @Western_Pure_Land 5 лет назад +1

    八苦
    1、生苦,有生必有死,生是一切苦的起源。
    2、老苦,世事無常,人必然會衰老。
    3、病苦,四大假合之身體,必然會得病。
    4、死苦,世事無常,人必然會死亡,即使一生健康無病無災,也必然會經歷最大的無常--死亡。
    5、愛別離苦,所愛、所欲,總有分別之日。
    6、怨憎會苦,所憎,所怨,會面、往來,致使心生嗔怒、煎熬之苦。
    7、求不得苦,欲求而得不到的苦。
    8、五陰熾盛苦。五陰為:色、受、想、行、識。前七苦皆由五陰領受、聚集,故稱五陰熾盛苦,五陰熾盛實為其餘七苦的根源。
    zh.wikipedia.org/wiki/%E8%8B%A6_(%E4%BD%9B%E6%95%99)

  • @Western_Pure_Land
    @Western_Pure_Land 5 лет назад +1

    台灣從民國48年起實施「大專集訓」,大專男生須赴台中成功嶺受14周軍事訓練,後來改為8周,大一入學前實施,民國61年起縮短為6周。大專集訓在民國89年1月畫下句點,成功嶺成為4、5、6年級男生獨有的回憶。
    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15000976-260309?chdtv

  • @runawaydude738
    @runawaydude738 4 года назад

    55:36 世尊悟道之心如此堅決!

  • @Western_Pure_Land
    @Western_Pure_Land 5 лет назад +1

    灰身泯智

  • @Western_Pure_Land
    @Western_Pure_Land 5 лет назад +2

    一、五鈍使:謂貪、瞋、癡、慢、疑也。「鈍」謂遲鈍,謂此五種妄惑,由推身見等五種利使而生,對利而言,故名為鈍。
    二、五利使:謂身、邊、邪、取、戒也。「利」即快利,謂此五種妄惑,動念即生,造次恆有也。
      十使之意,分別為:
      一、貪,貪愛五欲;二、瞋,瞋恚無忍;三、痴,愚痴無明;四、慢,驕慢自大;五、疑,狐疑猜忌;六、身見,執取五蘊根身;七、邊見,執取常斷二見;八、邪見,謗無因果,壞諸善事;九、見取見,執持成見,非果計果;十、戒禁取見,執持不正戒,非因計因。
      一、貪使:引取之心名為貪。謂於一切物及順情之境,引取無厭,是為貪使。
      二、嗔使:忿怒之心名為瞋。謂於一切違情之境,即起忿怒,是為瞋使。
      三、癡使:迷惑之心名為癡,謂於一切事理,無所明了,妄生邪見,起諸邪行,是為癡使。
      四、慢使:自恃輕他之心名為慢。謂由恃己種姓、富貴、才能,輕蔑於他,是為慢使。
      五、疑使:迷心乖理名為疑。謂若修戒定等法,不別真偽,暗鈍無明,猶豫無決,是為疑使。
      六、身見使:謂於名色陰入界中妄計有身,強立主宰,恒起我見,是為身見使。(陰即色受想行識之五陰也。入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根塵相入,故名十二入也。界即六根、六塵、六識之十八界也。)
      七、邊見使:謂於斷常中,執斷非常,執常非斷。但執一邊,是為邊見使。(斷常者,謂外道妄計此身死已不生,故名斷見;復計此身死已後當再生,故名常見。)
      八、邪見使:謂邪心取理,不信因果,斷諸善根,作一闡提行,是為邪見使。(梵語一闡提,華言信不具。)
      九、見取使:謂於非真勝法中,謬計涅槃,心生取著,及行道之時,雖入種種觀門,而真明未發,謬計所得為真、為勝,心生取著,是為見取使。(真勝法者,謂佛之正法,為真、為勝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真明未發者,謂本性之明,未顯發也。)
      十、戒取使:謂於非戒中,謬以為戒,取以進行;如外道妄持雞狗等邪戒,執為正戒,是為戒取使。(雞狗戒者,謂外道妄計前世從雞狗中來,即獨立、噉穢,而行苦行也。)
    www.budaedu.org/doctrin/d58.php3

  • @Western_Pure_Land
    @Western_Pure_Land 5 лет назад +1

    阿姜曼說在過去多生以前,他和他幽魂的妻子曾一同發下神聖的誓願,要一起努力朝向成佛之道。在他證阿羅漢果的前幾年,她偶爾會在阿姜曼入定時來看望他。在這些情況下,他會為她簡短的開示,然後便請她離開。她總是以一種無形的意念出現在他的面前,她跟大部分的有情不一樣,她並沒有可資識別的形貌。當他問到有關她這種無形的狀態時,她說由於她很掛念他,所以還沒有決定要投生到哪一個趣處。她很怕他會忘了他們之間的關係 -- 共同發願在未來成佛。由於依戀執著與失望,她不得不時時來看他。阿姜曼告訴她,他已經放棄了這個「願」,並決意要在今生證得涅槃。他不想再有下一生,因為這等於從過去到無盡的未來他都要背負起一切所受的苦。
    「我們原本的志向是要成佛,而這個目的就是要解脫生死輪迴,但後來我想要證得聲聞(sāvaka)道果的願力,其實也是朝向同一個目標邁進:從無明與邪見中解脫,從諸苦中獲得解脫,得到無上之樂 -- 涅槃。過去多生以來我都是走在這條正道上,包括我今生成為佛教的比丘,而我也都一直盡可能與妳保持互動。這一段期間,我以對妳最大的慈悲來教導妳。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遺棄妳去尋找自己的救贖 -- 我一直都在關心妳,對妳充滿慈悲。我一直都希望能把妳從悲慘的生死輪迴中給救出來,引領妳走向涅槃。」
    www.charity.idv.tw/r/r.htm
    第三章:2.幽魂配偶
    www.charity.idv.tw/r/17.htm

  • @Western_Pure_Land
    @Western_Pure_Land 5 лет назад +1

    百丈懷海禪師說法時,常有一位老人去聽法,有一天百丈問老人是誰,老人說他以前也是修行人,曾有人問他:「大修行者也會落於因果嗎?」他答說:「不落因果。」結果竟因這句話而以野狐之身輪迴生死五百次。現在這位野狐化身的老人就請百丈為他說法,老人問百丈:「大修行者也會落於因果嗎?」百丈回答:「不昧因果。」老人聽了這句話就從畜生道解脫了。
    www.book853.com/show.aspx?id=87&cid=160&page=40

  • @Western_Pure_Land
    @Western_Pure_Land 5 лет назад +1

    五比丘成員的名字,有許多不同記載。
    巴利律藏與經藏記載:
    Aññāta-Kondañña(阿若-憍陳如)
    Bhaddiya(跋堤)
    Mahānāma(摩訶男)
    Vappa(跋波)
    Assaji(阿說示)
    zh.wikipedia.org/wiki/%E4%BA%94%E6%AF%94%E4%B8%98

  • @Western_Pure_Land
    @Western_Pure_Land 5 лет назад +1

    惟近年已有研究提到,魚不只擁有記憶,而且普遍對痛覺特別敏感。
    跟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一樣,魚的身體會產生鎮痛物質,以對抗痛楚。長期關注動物權益的記者 Dylan Matthews 亦撰文提到,早前有過同類實驗,研究者為虹鱒魚注射常見的人類止痛藥,例如嗎啡,隨即發現牠們的行為會有改變,這表明了他們感到疼痛。
    www.storm.mg/lifestyle/751469
    魚感覺得到痛,但人類卻不人道的宰殺牠們
    www.voncho.me/the-pain-of-fish-is-several-times-that-of-humans-scientists-unveiled/

  • @Western_Pure_Land
    @Western_Pure_Land 5 лет назад +1

    苦(果)、集(因)、滅(果)、道(因)

  • @Western_Pure_Land
    @Western_Pure_Land 5 лет назад +1

    戒、定、慧
    三十七道品
    八聖道分(巴利語:Ariyo aṭṭhaṅgiko maggo,梵語:Ārya aṣṭāṅga mārgaḥ),又譯為八正道、八聖道、八支正道、八支聖道、八聖支道,佛教術語,也叫或者,是指佛教徒修行達到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種方法和途徑,故又稱八船、八筏。包括: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梵語「正」也有「圓、全面」的意思。一般都將八正道作為戒、定、慧三學的展開,和三十七菩提分法之總結。
    zh.wikipedia.org/wiki/%E5%85%AB%E8%81%96%E9%81%93%E5%88%86

  • @Western_Pure_Land
    @Western_Pure_Land 5 лет назад +1

    凡夫因果、聖人因果,2*2=4

  • @Western_Pure_Land
    @Western_Pure_Land 5 лет назад +1

    四聖諦,不用"正諦"、不用"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