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非常中肯,特別是把自己的高傲錯當成率直,就是台灣人說的:別把(沒禮貌)當成(做自己)!
感覺小軟子真的是很了解台灣文化,也很體貼人性,這是有開放心胸的人,願意去思考某些行為背後的意義,我們真幸運有小軟子加入台灣
認同~
講的真好,看的出來是個家教很好的高素質人類 哈哈。 禮貌文化被高傲自以為是的批評很假,也真的是蠻無言。 說別人玻璃心的可能自己才是吧。。。大家互相尊重彼此的文化吧
你講話還真的是很有道理耶,厲害,我們不是不能被批評,而是要講的讓我們信服才行,該改的我們還是會改
雖然融入台灣可能會面臨各種不一樣的挑戰,但這也是一個充滿機會和豐富經歷的過程。許多人在適應期後最終融入並享受到了在新地方的生活。關鍵是保持開放心態、積極參與和尋找支持,這將有助於更好地適應新的環境,感覺小軟子就融入的相當成功。
主要是本來性格就滿台的,也是幸運啦!
一直以來,從移民政策、交通亂象、文化差異,小軟子的論述邏輯跟口氣就是言之有物又能讓人反省跟深思。反之,那位根本跳樑小丑,我真的很難得會在別人頻道底下以那麼"直接的口氣"批評呢!😆
台灣的委婉,也許有其歷史背景。也許再10年後,還住在香港的真香港人會懂得什麼是委婉。大概50歲以上的台灣人都懂的。因為小時候都被教導''有耳無嘴"。
非常認同,其實我小的時候台灣還不會這樣常常說謝謝。應該是社會的氛圍轉變,大家覺得這是一個良善的循環,才開始什麼一直謝謝。就跟現在的環保觀念一樣,不是一兩天就會改變的。
10年後,還住在香港的真香港人會懂的...不是委婉吧...應該是會懂對內物閉嘴~對外諂媚妖言跟風惑眾人..所以學到的應會是『虛偽』. 沒什麼 不過就是變成真正的中國而已.....唉
有一部分原因是受日本影響.日本文化對禮貌體諒的”表演“是做的更到位,而台灣多數人對日本文化很有好感,認為是可以致敬的方向.當然也有人認為日本很假,但整個民族社會都這麼注重相互禮儀時,某方面來說那就是真的.當然台灣跟日本文化還是不一樣,但台灣多元文化融合,什麼都學了一點.南島文化的開闊與移民文化的團體感,加上漢人文化與西方生活美式影響,甚至重視施捨感恩的地方宗教文化,共同堆積成現在的台灣文化.說得好,台灣之所以是台灣....講者說的很好,這都是在地文化,外來者是要適應,不能要求當地國變成你自己原本母國的樣子.生活方式急促或悠閒或緊繃或鬆弛是在地所有人一起共同選擇的,台灣就是台灣,我們選擇是不用快速急促緊繃的生活節奏,也能賺到足夠過自己的小日子. 貧富差距沒這麼大的小確幸. 我們不是想要變成香港或新加坡. 我知道他們更有”效率”.但那就不是台灣.是外來移居者必須適應台灣生活方式,不是台灣要變成外來者原本的生活方式
@@waffenss1234567 並不是日本文化..台灣教育....書本中只教孔子..中華文化的禮儀之邦...那來的日本文化...你是動漫看太多了吧..還是你年齡太老..受過日本教育...正常60以下的人...接受的不是日本教育...那來受日本影響...以為人人是李登輝嗎???.到現在還去懷念被人殖民...真的很可悲..
@@joys5011 但人類很多的行為思想也都會受上一代的各種言教身教所影響呀😃上一代受到什麼樣的教育,也是會傳承到下一代的。不過我相信,台灣人既能夠可以保有待人處事的禮貌還有與人有溫度的情感交流一定也都有跟後面中華文化美德教育也有關係。這可是在日本人身上找不到的呢!😉
拿臭豆腐給美國人吃,他會說,I'm good.意思大概是我還好,不用了,非常委婉,東西不好吃可能會說interesting.日本人也是很委婉。委婉與直接都是文化,沒有誰對誰錯。
美國文化理應非常「直白」的會說I don't reli like it可能他也同化了😝像我還是會直接說「我不吃臭豆腐,謝謝」
美國人跟你委婉??你確定那是美國人?
@@文-r6x 住在美國的時候也是這樣
嗯嗯就是不同的語境,意思很直接,只是直接不是在字面上。台灣跟香港因為語言很接近,同樣詞彙有不同意思,容易產生誤會lor。
對於那些覺得在這邊活的很不習慣, 一直怨天怨地的人…一律建議回去香港去別的國家生活,不要硬留在這邊屈曲自己,又讓別人不爽…而且滿口埋怨真的很影響到本地人對其他香港人的看法啊🥲
其實不習慣的人留在不習慣的地方,最煎熬的是他自己...
其實這叫入境隨俗,台灣人出去其他國家,也會被要求入境隨俗,但有些人來台灣,就不能接受被要求入境隨俗,甚至會指控怪罪台灣人有病,只能說自己設置的坎,自己摔。
最慘最煎熬的是從出生到長大都待在本地而不是移民來的人,100%世代超過百年的當地人,卻始終無法習慣這裡人的觀念跟行為(包括在世時遇到社會變遷後才形成的觀念。)有著本地資格,這裡的集體意志卻要把你消失或同化,只因為你不認同他們集體認同的人生對錯。台灣不少人會說「不爽離開台灣啊!」「入境隨俗啊!」(在台灣很常發生,一個人不算帶有敵意的講一件事,想把一件事情拿出來討論時,但接著說話的方向就只是越來越兇,回者很像說話不經大腦。台灣人骨子裡很愛吵架,講「不好意思」時只是好像先禮後兵不讓社會反感的一種表面功夫而已。)那麼待的資格跟你一樣老、或比你久的人,他自己難道就不是影響跟決定當地文化的一力?為什麼必須是「無法隨俗,最好離開,否則就順著我們的」的那個人?我生在這裡,長在這裡,跟這裡大多數人同文同種(閩南+原民),聽過各個青中年以下各年代的梗跟專詞(我覺得大部分是很沒品味的),但我就是討厭這裡的鄰居集體搞出來的許許多多的文化信念、言行,我也改變不了大流,我就是該滾的那個?是,以最現實的角度來看,我就是該滾的那個,即使我已經住了三十幾年,因為我對抗不了你們的意志。有錢離開,世局較安定後,我也想離開了。因為在我看來,離開比改變這裡的人事文化還容易太多。
太中肯了
妳說的很中肯,真的可以讓來台或到其他國家生活的人參考,台灣其實缺點很多,比如,交通,亂丟垃圾,除去缺點,熱情過頭,愛塞爆國外友人肚皮,也是讓人又愛又恨😁
小軟子真的很可愛,音效還自己用配的😆生活中也接觸過許多位香港人,但就如同不管在世界上的哪個地方,有正常人就會有小丑,自己本身有問題的人,是意識不到自己有問題的,只希望那兩位,別影響了其他在台的港人,畢竟因為移民的問題,多多少少已經有出現了一些對立的聲音。
終於有人發現我的音效自己配的
@@LittleSoft 😆❤️
@@LittleSoft你的音效包好豐富喔!超棒
@@LittleSoft 沒有我們都沒發現(台式委婉)!
妳說得很好,總而言之,沒有完美的地方,只有適不適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很認同,不喜歡請別勉強
非常非常喜歡小軟子的觀點 !每次討論議題時 即便是很敏感的議題,妳總是能分析的很中肯 感謝
很認同你說男明星是刻意去想建構這樣的一個character, 只是他有沒有想到自己的一番刻意挑撥的言論會引起台灣人對港人的印象及誤解, 坦白說今次他真的令人失望.
沒錯 他太自以為是了! 台灣人直接他受得了嗎?!
說得沒錯,很多人把沒禮貌當直性子,久了之後我覺得還是委婉的人相處起來比較舒服,懂得為他人的心情著想。而且我去過香港,不管去哪服務態度都很差,食、住、玩都是,如果這叫真性情,真的不會想再去第二次。
人工不算高,生活壓力大 不少服務業也只是打工仔的心態 態度不包含在工資範圍內忙到踢晒腳 雞碎咁多人工 仲要維持笑臉多少有點累 除咗澳牛成功營銷 其他差的服務態度也不是賣點吧想要服務好就要高服務費 多數高消費的場所態度會比較好賓至如歸也是有的
不過廣告都有賣 今時今日咁嘅服務態度係唔得 唔得咗10幾廿年 就看旅遊業狀況接下來會如何發展吧😂
中肯小軟子又來了,就等你的觀察和分析啦~!8:26 我超喜歡你這樣XDXDD
非常中肯,這樣的說話方式,台灣人是可以接受跟批評,也覺得是良性建議,真的很佩服這樣高情商的說話之道👍💯💯💯
非常中肯啊。台灣人在日本人看來,就是很直接的民族,所以很多事並沒有一定標準的。
小軟子說的其實就是「融入」,融入之後才能看見更多、了解更多。沒有十全十美,換個環境就該換個思想,才不會累死自己、困擾別人
講得很好,我很喜歡妳們跟士多貓的影片,也覺得其中講台灣的缺點很有理也中肯,所以我也覺得「某明星」是態度跟人設問題才會炎上,我甚至覺得他根本不在乎台灣這些事改不改善(其實他根本絲毫不在乎台灣啊),只是想藉敏感的話題用負面行銷撈一波流量。
主要是態度啦,我也常罵台灣交通呀🤣
其實多看,他是任何人事物都不在乎不關心不尊重的態度,平常他已經習慣這樣了
@@ElsaLinn其實那位香港明星就是故意批評台灣,以獲取流量
很棒的論述!! 支持!!台灣之所以進步就是要能接受不同的聲音與批評, 其實反過來想, 當有人提出自認"對"的論點, 也等同把自己的觀點攤在陽光下, 讓社會大眾檢視! 因此在多元的社會裡面, 進步與批評是一體兩面, 社會唯有接受批評才會進步, 而能造成進步的批評也才會被社會接受!不過我有一點想跟小軟子交流, 就是你在影片中也提到想輕鬆一點到台灣生活, 講究精準就到新加坡或是香港, 這種說法普遍流通在華人世界中, 我很請教的是: 效率跟輕鬆是不相容的兩件事嗎?全世界最講究效率跟精準的行業就是電子業, 而電子業各領域最大最或高階的公司很多都是來自台灣, 假如台灣社會氛圍只有輕鬆以及慢活, 電子業絕對無法如此興盛! 我想表達的是: 台灣人知道在甚麼時候, 哪種環境以及不同的領域中, 清楚那些可以輕鬆以對, 那些必須繃緊神經! 這樣子才能讓產業有足夠的競爭力外, 社會還能保有和諧的氣氛, 如此才能形塑正循環的生活環境, 而這或許才是台灣人追求的目標。
謝謝你~~我的觀點呀:每個地方都有需要高度精確和效能的行業或可以輕鬆帶過的工作,例如做手術、日本的工藝、德國的汽車行業,像製造晶片的光刻機,也很丈人工藝。那台灣當然也有對於「不能犯錯」有很高要求的時候,像開飛機也不容犯錯的。但放到普通社會的日常生活時,或不需要高度精確的工作人口,例如普通的文員,是不是生活習慣就是沒太高的標準,沒有「千萬不能錯」呢?舉個例子,你有一份合約,應該發給某一個人,但錯誤cc副本給另外一個人了(相關人士但不負責管合約)。在香港的話這個是不可以接受的低級錯誤,嚴重一點可以被開除了。在台灣可能就哎呀抱歉,發錯了。那種不容犯錯的情緒是從工作到日常的,例如你在香港開車鬼切,是肯定會被放到網上的,因為你犯錯了。在台灣,看機率吧,「運氣不好」才會被放上網或檢舉的。
小軟子的時事評論,總是直接中帶點委婉又有些幽默,並且客觀公正,不偏頗
台灣人不是不會直來直往,只是明白這樣做對彼此都沒好處,指著別人批評很容易,但被別人"直"應該就很難開心了! 台灣人講人情留一線、日後好好相見,跟香港人的急功近利是很不一樣的。
台灣話有一句「死人直」。死人變成鬼就會很直。所以看到有人不懂轉彎、不懂委婉的,就覺得他像個死人、殭屍。
@@Aaron867 死人愛死話😅
@@jennyrabbit6413 算了,我也不是想罵那個香港藝人網紅是死人,不過你翻譯得蠻簡潔扼要的。
笑死 台灣人又貪又假 爭不過人家 就會說別人急功近利
人前留一線, 日後好相見..不是人情
就是欣賞大爆子小軟子率真不做作的個性有自己的堅持有才華歌又唱的好聽加油
觀察台灣各個面向非常中肯又理性👍
非常認同!!!真的很喜歡小軟子的分析!我知道不只馬先生一位香港人對台灣的各種地方有意見....但我覺得大部分台灣人都一樣, 只要不是用一種高高在上的態度給建議台灣人一定都會聽到都會改的! (只是改的速度不見得夠快 😅)大家一起生活在這片自由的土地上吧
認真看完那位香港人影片後,只覺得他是個自私、自我想法很重的人,就像97年以前認為講英文是高級,講廣東話是正常,講中文是低級,用香港人高傲的態度去貶低台灣人,以自己觀念為中心標準,自己才是正確的,別人是錯的,卻不用心去理解文化差異的背後原因。台灣是以社會和諧為中心,人人互相尊重,形成多元文化。香港是以個人利益為中心,人人互相猜忌,形成功利主義。台灣不是完美,台灣可以接受善意、中肯的批評,目的在於為台灣更好。但這人沒來台灣很久,也不想入境隨俗,就以戲謔、嘲諷態度,用香港的標準、文化習慣來套用在台灣人身上,所以要學習香港嗎?這種人自以為開玩笑,我想認真回應,我覺得不好笑。目的不是中肯為台灣好,不是喜歡台灣,想移民,只是用負面方式來博流量賺錢,到底誰好假?片尾面對批評時,這種人不是虛心接受,態度是直接比中指回應台灣人,是誰死不認錯,誰不可直接批評?如果改換台灣人去移民香港,也不要入境隨俗,也用戲謔、嘲諷方式批評香港,認為台灣標準才是對的,想搬去給香港套用,香港人會怎麼想?97年後,中國大陸內地不斷增加,移民香港洗人口,搶戶籍、搶教育、搶奶粉、搶資源,造成衝突,香港人不斷移民外國,香港人稱為黃禍。那麼今天不斷有香港人想移民台灣,部分的香港人卻不是愛台灣,是拿了身分證就跑掉,或以台灣做跳板洗身分,再移民歐美,所以台灣才縮緊移民政策,加上現在又出現這種自私的香港人,戲謔、嘲諷我們台灣人,那我們台灣人可否稱為港禍???常看WTO姊妹會,原本欣賞JENNY,現在很失望,都來台灣很久了,節目上說自己早融入台灣人,怎會跟這種人一搭一唱???這種人態度不是在做真實的自己,是自私的以自己的香港人,高傲標準在貶低台灣人,用負面戲謔、嘲諷來為自己博流量賺錢。再說一次,這種人自以為開玩笑,我想認真回應,我覺得不好笑。結果,這種人自私的負面博流量賺錢,卻傷害了部分台灣人,對香港友善的想法,也傷害了其他真心融入台灣的香港人,是不是從此以後,只要看到香港人,講廣東話口音的,我們台灣人就必須以懷疑的眼光,不信任的態度,不再需要委婉客氣? 不要假了? 不要同理心怕傷害了? 就直接問香港人,你這個港禍,來台灣幹嘛? 你這個港禍,有什麼目的嗎?影片內容也說:真的! 來台灣玩就好,定居要三思!那我可否也說:真的! 來台灣玩就好,港禍不要來定居???最後乾脆直接主張,廢止港澳人民條例,從此禁止港澳移民,除非結婚方式,否則視同中國大陸人。在台灣的香港人不算多數族群,友善的台灣人也會想維護,在台港人的權益。但是這種自私香港人,真的印證一句話: 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害群之馬。
不好意思 你的個人意見就不評論了 但想指正一下你對香港的了解不是正確的 第一 移民潮是於97年前 7月1號走還有意義?同時當時並沒有一切你說的事情 因為這一切都是2000年雙非案才開始 也沒黃禍的講法絕對不會有白痴會想拿台灣來做跳板 因為英國有BNO 加拿大有救生艇 條件只是97前出生的人或者大專畢業 條件相當低 沒有人會用幾百萬港元換台灣國籍再轉英美加國籍 絕對是你們想多了
一些港人RUclipsr本來還蠻有分吋的,結果最後還是為了流量而走歪路,忘了正當的生活。有家庭、生意、孩子,還是移民,卻愛找麻煩,不懂得低調才會更好,簡單的人生道理。😂台灣各行業服務效率還算低,應該找不到可以適應的國家了。認知不同也可以,最瞧不起滿嘴髒話的人,還叫直接叫文化傳統😂, 好假,不信多數港人同意。
林口那對夫妻嗎
小軟子分析的中肯啊!有句著名的廣告臺詞:「科技來自於人性」。見面三分情,比較夠味兒…
台灣因為有你們會變得更好'
或許是因為中庸之道在台灣是能讓人相處起來比較舒服的態度,所以很常讓人覺得我們對事情的標準和尺度模稜兩可吧。
哇!講的好好喔!的確,有些社會的化學反應並不是過個水就能說得清楚看得明白的,所以講話還是留一線比較好!
很多時候直接和委婉的說法沒有什麼對錯,只是一種表達方式,香港人覺得台灣人不說清楚可能也是因為還不夠熟悉這裡的說話方式!其實台灣說還好、還可以事實上就是不太好、不可以又不想太沖擊對方的用語,這種回答台灣人都懂的就是不行,俗稱的軟釘子
以前蠻同情港人,看一堆素質後,也覺得港人不要來。😆這句話很好「不要誤會自己的高傲是直接」。可以批評,但是大人要拿捏用詞,不要有偏見,如果不夠懂也要低調,才不會被説話,做人處事全世界都一樣,跟哪裡人沒有關係,純素養。
很認同妳的想法、說法
1:08原來我就是小軟子口中的有品味的受眾,謝謝
肯定的呀😌
我也XD(羞)
那個所謂的"明星" 問題不在言論 而是他本身的形象態度和整個影片的氛圍
妳雖然是香港人~但是妳已經很融入台灣的社會了!
香港人真的不適合移民台灣,太高傲,只想拿台灣福利,整天要光復香港!
我覺得批評的方式很重要~委婉點也講得有道哩,大部分的台灣人應該是會接受的但套著自己的文化去看其他文化就容易存在誤區至於台灣有沒有玻璃心的?肯定有~全世界應該大部分的人在聽到有人批評自己故鄉國家時~肯定還是有反應的不要太過激反應就好我覺得大家還是互相尊重~留言常看到"你們是台灣人!"之類的~一直幫外國人套東西上去~我覺得外國人不見得會覺得舒服...
我覺得真的不分國籍種族耶,哪國都有好人壞人,玻璃心強心愛心開心黑心各式各樣...只是很簡單的道理,就算是小孩,也不會喜歡被「罵」,而尤其跟你本來就沒甚麼關係的陌生人,更不可能通過「被罵」而突然反省自己行為...所以如果大家覺得他或其他人講得不好,太偏激,其實也不需要罵,溫和一點才能夠讓對方聽進去啊。
好吧,看完這隻影片後我訂閱了~~哈哈XD
大陸朋友也說過台灣服務業禮貌態度太好,覺得好假。我回他:你希望人家臭臉語氣不好嗎?就算不是真心的,也好過針鋒相對吧。
台灣對於很貼近的批評 其實都認同到自己都罵更兇 但當有出入的印象也會很大力的反彈😊
小軟子很到點,台灣人聽了會有默默被理解的感受!
也是希望大家了解不要為族群貼標籤啦,香港也有不太「直白」的人XD
說真的台灣這樣如果算很假.遇到日本人可能會受不了的.我在日本生活過.
香港人,上至菁英以及普通人士,都帶著一股莫名其妙的優越感,台灣人不太直接明說而己。香港人不自知而且自以為是。所謂效率只是重利環境之下養成的習慣,接下來的是自私粗鲁,實在不想談香港,主權没有了,經濟下行,沒有資本運作的香港,它已經是歷史了。只要台灣人愛自巳的土地,台灣就不會成為香港,也绝不會成為香港人。
這讓我想起我家鄰居的熱心送他種的蔬菜,他是一個老奶奶..喜歡送菜給關係不錯會跟他聊天打招呼的鄰居但是他送的是自己種的菜種類單一且量很多而且還拒絕不掉,導致我家的人有點害怕還到處問其他認識的有沒有要..因為放壞掉又浪費~又不能說太直接傷害老奶奶的好心,每次遇到只能委婉地說我們現在很少煮吃不完(不敢直接說其實是因為一整個禮拜都吃一樣的菜會怕??..量太多每次都炒了很大一盤)太直接只會得罪很多人的..尤其想妳說的依樣除非交情很好知道彼此是在開玩笑還是比較直接都還沒什麼
老奶奶的菜她放著也是會壞主要是想你們幫忙分銷😂😂
@@LittleSoft 最主要我媽跟她說好吃,他就越拿越多
中肯的發言❤
這本來就是適應問題,多年前我也在新加坡住過,光是用語的不同就夠讓人不適應,總覺得怎麼說話那麼直接甚至覺得粗魯,後來住久了才發現,那是因為台灣是以中文為主,所以在用語方面會有更多的修飾,但新馬港就不同,有福建,廣東,客家,英文,有些中文在這些語文中是沒有的,當他們轉換成中文時辭彙少了,台灣人聽起來當然會不習慣,當然我們的講時港人就覺得拖泥帶水的
等一下先😆Chinese 是中文,主要形容文字;廣東話、客家、閩南語是語言language,但也是中文的一種唷。國語as a language we call it mandarin (普通話,滿語,華語)粵語跟台語差不多就是有白話的文字,是可能沒有直接對應。但香港人都用書面語念書考試,所以肯定有「相對應的詞彙」可以用。只是真的習慣上就要直接表達,不拐彎抹角以節省彼此時間,並且清楚沒誤會。因為「求情/講人情」這一套在香港是不太會行得通。
謝謝您的回覆
就像台灣人有的喜歡去郵局、卻有人愛去銀行。有人嫌郵局步驟慢、有人嫌銀行太冷漠,到那裏就要適應當地的生活,而不識一昧地嫌棄,那乾脆窩在香港都別出國算了,世界又不是指繞著他一人轉..那種嘲諷、戲謔、訕笑又浮誇的語調、肢體動作實在讓人很厭惡..到底誰更假
小軟子理智又中肯讚👍
多謝小軟子出黎講番「男名星」單野,先不說那位所謂男名星 其實跟本沒人認識😅我覺得不同的性格也有影響我自己就很喜歡台灣人這種說話的方式彬彬有禮 👍
我覺得唔好攻擊「識唔識」先,無名普通人也有說話的權利...佢其實亦只係表達得唔好,或想建構一個咁嘅character,相信唔係真心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嘅
@@LittleSoft 其實會被人這麼說是因為那位一直在強調自己是香港明星,但說真得還真沒有多少人認得他,真得是因為他一直自認為自己是明星高高在上以為大家都會認識他的態度叫人很不爽,從他第一次入機場鬧出的事件就給人感覺得這人很自大根本不可能在台灣生存
@@LittleSoft 馬米高個STYLE就係咁 當然咁八婆就唔係個個頂得順 同埋佢受眾都唔會主要係台灣人 佢講既野係咪完全無道理 係雞蛋裡挑骨頭呢 我覺得佢講出黎比香港人聽台灣點係好事黎 等D人去之前又多幾分了解 唔鍾意咪唔好睇囉最多咪禁個檢舉又好 DIS LIKE都好 唔洗下下係個RUclips到人身攻擊 再中國香港下刪三千字 屌到香港一文不值既
@@leoleoleo3410 咁都有香港人留言X台灣又落後玻璃心又乜又物嘅...極端嘅言語就會引發極端嘅回應,其實博主係知道的。作為引題者本身個言論如若因為「受眾是香港人」所以帶有攻擊性,如同中國大陸某d博主帶頭「攻擊」香港窮、寒酸一樣,一定會引起被攻擊族群嘅不滿...無人會係完全無道理㗎,每個人嘅角度唔一樣,出發點唔同,而拍片時選擇用強烈字眼,無預計會有強烈反彈?一係真係低能,一係真係有心。
他是一切為流量,見過有播主,股票類,好像叫吃土呂蠅,她主打做燈,買邊個死邊個,咁就出位啦
說得中肯有道理,讚! BTW, 你説的那位人士其實不是什麼明星, 他説的內容絶不代表大部分香港人包括我 !!!
從小在台灣長大的都知道 再看看=先不用=我不想要or不用了 這很合理吧XDD
謝謝小軟子❤
不管真或假 不如輕鬆些幽默些(但尊重隱私這方面,台灣人真的要加強)
哈哈哈我奶奶真的每天要去診所跟其他年長者和醫師聊天😂一兩天不去就覺得全身不舒服
看到小軟子傳影片就放心了,代表你的電腦正常沒有事情
抽了一晚上的水🙄
真的,開心~ XD
有些超市只要在評論區批評店員,他們就會在你消費時瞪你,或是嘴你
人的內心當然會有負面情緒與正面並陳,但是當你一輩子致力表現同理心與體諒與禮貌,覺得是理所當然的日常,所謂假不假已經假議題了.那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都是真的.
你自己做段落的音效很好笑, 登登 :) 很有自己的特色.
換位思考,非常中肯的見解😊
當你搬到一個新的地方生活 不是應該要去適應當地的文化 步調 看不慣當地的文化 步調 人際關係相處的話 那你幹麻搬到當地生活(男明星) 入境不隨俗 還是早點回去原生國家 比較不會為難自己 (謎之聲:怎不去住中國 批評給人看)
冬冬~ 我Full緊mask忍唔住笑咗 有創意呢!😂
分析的很有道理🎉!
想起以前在澳洲讀書時候常常跟台灣朋友說:拜托,有話直說,別浪費時間。😂😂😂
情,理,法,傲慢與偏見,就看個人如何見解,,,俗語說,一粒米養百樣人,不論是非,只在呼和氣為貴😊
小軟子真的是觀察入微👍👍👍
你講話真的很真誠啊!真誠系港人RUclipsr👍
我大學的幾個香港同學就是這樣=ˊ=她整天懷疑台灣人假,心機重要害她結果,傳她搶"朋友喜歡的男人"而被排擠的,就是她的澳門同鄉(就是那個朋友)(她並沒有搶澳門女喜歡的男人)
小阮子是用心在台灣生活的好市民❤
在職場上,在公司常會學習我的主管說話正向、溫和謙遜,這樣的處事圓融,和同事相處比較不會有摩擦,我喜歡帶著正面愉快的心情工作,不喜歡把負面情緒帶回家,建立好的循環,我想工作之餘,最重要的還是家人朋友哦❤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偒人六月寒!小軟子頭腦清昕理智而且很融入台灣當地文化,願意接受不同的環境及思想,不管再好的地方還是有壞人及不好的事需要改進,我們虛心接受,但那位youtuber太高傲要強制台灣人接受他的香港想法,言觪太傷台灣人的感情,相對的也無形中造成台灣人對香港人的反感,他的想法太偏差及狹隘,不太適合移民,應該回到他的舒適圈才對.
台灣最大的缺點 就是喜歡情理法 情優先 讓我想到過去的劉德華港片 法中情~~~~
關於情理法我也有影片探討過,覺得這並非缺或優點,就是每套方式有好有壞,看使用者怎麼運用嘍
@@LittleSoft情理法在大事上絕對是缺點
分析得很好~沒有一個地方是完美的!
軟軟你好~你評論很中肯哦!其實你說的流量那些我瞭解,但我是覺得做任何事都還是要踏實對的起自己這樣才能長久,就像台積電剛發展時,被晚起來的三星繞道超車很多,可台積電還是按部就班的做,直到近7-8年才慢慢超越三星,我說這些軟軟應該可以理解,所以軟軟放心也別急,你的影片點閱會慢慢變多的。不過軟軟說要常常反省是沒錯,但邏輯與思辨不好的人又會說常常反省久了會造成自卑了,其實我覺得做人邏輯思辨與判斷力真的太重要了,不然台灣國內外詐騙只會多不會少,加強每個人的思辨與判斷力才能治本去應對台灣國內外詐騙,而不只限防護個資隱私治標這麼簡單。就是我跑去馬米高那裡留言,因為他的留言實在太主觀也太不合邏輯,就隱私問題來說在診所也只有少數幾個案例,就因為台灣近3-4年注重隱私,所以才會發生桃園非洲鼓老師違法盤查事件結果老師勝訴,不管隱私或個資透明不透明對詐騙的頻繁不是主要,最主要還是要加強自我思考辨識能力,如果自己思辨力很差,那就算你隱私個資再怎麼隱密也沒用。因為詐騙的騙術是全方位的不只針對個資隱私,當然個資隱私加強保護也是可以達到防詐,但有些個資隱私適當加強也是要因時因地制宜,就像之前疫情三年多人人出外都要戴口罩,如果再加個帽子那隱密性真的就很高了,但這也導致疫情三年多通緝犯很難抓捕,在醫院部分其實大醫院也很注重隱私,有些唱名拿藥只是在預防藥給錯人或盜領藥與溢領藥,我說,若要真的要落實防詐或抓捕通緝犯,像中共國這樣天眼監控最確實,但在台灣誰又想這樣?所以我覺得做任何事情都是剛好就好,或懂的分辨對自己的隱私個資何時何地要鬆一點或守一點,隱私個資對陌生人守一點是好,但對公家單位平時的校對檢查也要落實,不然到時抓捕犯罪詐騙或失蹤人口只會增加困難度讓罪犯逍遙法外而已,個資隱私的加強保護就像戴安全帽一樣,只是讓你在出車禍時有更多生還機會,而不是代表你戴了安全帽就可以肆無忌憚飆車,那個資隱私也一樣,不是說加強保護個資隱私就不會被騙,因為那只是治標,要治本還是要從加強防詐意識做起~😊
哈哈謝你這麼認真的回應,還叫我軟軟😆好親切~
@@LittleSoft 台灣以前有閩南客家原住民,近25年又有很多歐美非日韓東南亞南亞的移民,包括香港人陸配台灣也算是個小型移民國家與社會,軟軟移民台灣當然對軟軟親切加倍,因為我們都是認同台灣價值的台灣國民,看軟軟影片的論述就知道軟軟拍的影片質感很好,我都有follow 哦!軟軟加油~😘
很認同你的講法
我喜歡中肯的講話,而不是像台灣政治那樣認定了一邊,就只幫那一邊講話。所以雖然你主要想表達的,我都認同,但我還是想指出,我覺得你的標題跟我看到的內容有些許出入。我是看到你的標題才點進來看的,因為我相當認同你標題提到的那幾點。點進來前,想看看你會怎麼說。但是,你影片裡說的話可能是為了要刻意講得委婉(避免被罵「不是台灣人就走開」之類的話),所以我沒有看到我所假定跟期待的逐條清晰敘述批評之處(許多評論一國經驗的網紅會這麼做,所以我認為這是一般上的做法),而是說到話鋒則欲言又止。反正作為非台灣背景,在這點上本來就容易招致批評吧。 我接下來會以我的背景作開頭來表達我的話:我在台灣的解嚴不久後出生、長大,家族背景是本省人不是外省人。今天大多數主張認同本土的年輕人,台語甚至不及我一半流利。我有許多親戚都深受黨國文化的影響,也有許多親戚是軍公教。但我前兩次投票投的都不是國民黨,將來也不打算投給他們。若只提投票選舉,藍營到現在都還沒得過我半張票。我也討厭教官跟警察國家的文化,我甚至參加過一些改革的社會運動,當時想讓一些戒嚴時期留下的專制政策消失。 但我不得不說,若只是以普通百姓、大多數人的生活來看,而不是以政商貴族的角度來看,在台灣最有教養、分寸、自覺自知、文化質感的族群,當屬外省人。 我自評比起大多數非外省的族群(約佔台灣三分之二的人口。這三分之二,多數是閩南人),我有更多機會接觸到軍公教文化的薰陶。我這輩子唯一長期用台語對話的對象,只有我阿嬤。我媽媽在一個全台語的閩南鄉下環境出生長大,但他十多歲時上台北唸書,在生了我之後,基本上只用中文(當然是台灣腔,但他完全沒有台語腔,不是所謂台灣國語)跟我說話,只有在跟我阿嬤(外婆)一起講話時,我們才會偶爾附用台語。我一個姻親是飛官,我家小時候常受他們經濟上的直接資助,有錢人的圈子裡參加的活動,他們都視如己出地帶我跟他們的小孩一起去參加。沒有這家人,我家的經濟狀況及家庭文化,有可能如同大多數所謂的8+9。 我小時候的同儕氛圍、傳媒資訊、大人的言語等等,差不多是藍綠版圖各站一半,學校仍以中文為正統文化,但也開設了台語課,跟著老師們哼哼唱唱那些文學化的、但我本來就會的台語(這算是藍綠政爭下,一時的楚河漢界弄出來的教育政策。) 我想說的是,尤其在非都會地區,你往往會發現,平時說中文、台語的人,兩者的社經地位、見識、氣質教養(包括你談論的反應事情的方式)等等,確實是有所不同。這也不是因為台語這個語言不好(事實上,此語相當有內涵),而是存在在台灣以說台語出身的,大多就是那樣的粗文化。有人說是因為國民黨把日治時期留下的台灣菁英都給弄沒了,我說我祖父輩當年就是其中一位跟日本人政商來往相當密切的菁英,但當年在台灣島上這樣的人,真的沒有那麼多。絕大多數台灣人包括我外婆一系,當時吃不吃得起飯都是個問題,何況唸書,這都是不到百年前的事。 不過我也要強調,我感覺最近十年,若要以語言來分人,可能越來越沒差別。在這個台語程度已經普遍要掛號治療的年輕一代,許多人只承襲了他們本土文化中負面的習性,而淡忘了他們所謂的本土語言。按照這一代台灣人的俗話來說,現在很多8+9甚至不講台語了,都混進說中文的人口裡了,但行為是不變的。閩南人,多多少少都有8+9的習性,禮儀自覺力沒有日本人來得深。 若要我用兩字來評論台灣人整體文化的負面,那就是「隨便」兩字;如果是四個字,那就是「隨便粗魯」。台灣人不如英美人講法、原則、探討過世事無數個面向,也不如日本或古中國一樣注重禮教(若把時間倒回數百年前,閩南地區有可能是全中國最不守禮、最粗魯蠻荒的地方。是現在歷史偶然下,台灣倒成了現存華人文化的地方之中,古風較盛的地方。一個以前都考五十分的人,現在全班大多只剩能考二三十分的人,考五十分的人倒成了第一名了。不過隔壁班還是一直有考八九十分以上的人。) 的得、在再、毋通等等字,現在絕大多數的台灣人根本不會區分跟正用。我相信一個人的詞彙敏感度,跟他為人的開化程度,絕對是有深層次的關聯。當一條法律被訂出來時,背後往往已經經過數百數千年的法學、法哲的探討。台灣人最多批評得到某某人寫錯字,但很少去看到集體文化品味的貧乏。 台灣若不是在日本五十年的高壓統治下,大街小巷的「乾x涼」械鬥到處都在發生,這就是閩南人已經合理化千年的「規則」,而現在這股蠻性只不過是直接轉移到了不能物理衝突的層面上而已(畢竟現在的警察管制,總是嚴過被放生的古代。現代人更是沉迷3C而大多沒了肌肉,就是粗糙的脾性仍在。) 禮教或法治的共通點,就在於你的腦前額葉會控制跟時時反觀你自己的言行。「我這話說出去之後合不合宜?」、「我這樣做會有什麼結果?」但當一個人以「隨便」來處世時(也就是不必經額葉),什麼反觀都不需要,這也是為什麼台灣是交通地獄。許多批評台灣交通(硬體層面)的人,往往不太去提到台灣人的性格本來就很粗魯野蠻,但在我看來,這兩者絕對是相關的。 我目前沒那麼多錢可以移民別處,我也不想當台灣人了,這是為什麼我話裡好像都把台灣人說成「他們」,已經打算跟這個島上的人切斷認同。但按照台灣人定義「什麼是台灣人」的標準,我是100%領有ROC台灣身分證而且出生、受台灣教育系統長大的人,以我自己台語流利的程度,90%的年輕人都沒資格說他們比我更台灣。「香港人」不方便明著批評的東西,我在這篇就批台灣人批得更直接點。 你應該也已聽說而且體驗過,台灣是全世界數一數二哲學跟藝術思維貧乏的地方。這裡的人不喜歡別人發表長文來自由分析,喜歡要求別人說簡短重點,然後跑去賺錢、蓋醜房子、拿壞掉的身體吃健保費。沒有工作壓力的未成年人,大部分都在玩打怪升級拚最強排名的網遊。台灣人在網路上講來講去,最後也都是回歸到那幾個他們最常用的字眼(什麼玻璃心啊、神啊云云。詞彙庫的存量是會影響人的思考能力的。)大多數台灣人的人生只有這一套,沒有幾個人會坐下來天馬行空跟你一起思考人生、世界、各種各樣未必現實卻值得一思的問題等等,我說的包括大多數年輕一代,他們只會說你扯一大堆五四三沒重點。這些人在哲學、藝術風氣較盛的國家,大概都會被排擠。 如果有人說台灣人的思考深度跟文化涵養是世界水準的,我的大牙會先噴出來。倒是可以先看看台灣人的年平均閱讀書量。 還有,台灣人經不起直接批評,這一點,這我深有同感。但台灣人經不起批評,也大概是最近十年(2010年代後)才有的事--自從我這一代越來越認同「台灣人」這個圖騰。 我不是在談統獨,我只是說,以前台灣經濟奇蹟時,也是台灣人最不談民族認同、「你是哪裡人」的時代,當時你若批評台灣島上的人的缺點,他們絕不若現在這樣抓狂。那時候大家都忙著發財,誰管你屬於哪一國?你罵我國家爛,嗯嗯有道理,我也覺得這個地方爛,這裡的人土聳,然後我去賺錢了,將來看有沒有機會住日本還是住美國。但當我窮到什麼都沒有,只剩國籍認同可以拿來吹噓時,我當然不能容忍任何人批評「我的國家」了。別忘了世上最愛國的一些國家,往往都是一些窮國,或經濟正在下滑的國家。 香港跟新加坡都有兩座還是四座大學長年名列全球百大的樣子。台灣只有台大偶爾進世界百大,而且還常常遠遠掉出百大之外。在我看來,台灣只能算是個有錢一點的第三世界而已。
我們應該當朋友
還好不等於不好,就我個人來說,還好的意思是可有可無,不是很好但也不是不好。那個男港星就懶得去吐槽了,他這麼解讀只是讓他自己融入更困難痛苦罷了
我香港我只想台灣的朋友看到香港朋友說話直接也不要白眼他們 各地有各地文化 我身為香港也不會覺得台灣/日本人說話很假 唉他們文化習慣這樣了香港的習慣就是把對方的錯誤指出才能改善下次不會犯同樣的錯誤我們沒有做過猜測一句說話背後意思的訓練啦
流量演算看到妳的影片,很喜歡妳中立又清楚的分析,直接訂閱起來❤實在不能苟同我們的客氣委婉卻被說成很假,因為我們的客氣是發自內心的,單純只是不想因為自己的言語讓別人受傷,對於討厭的人,我們可是直接得很!
真的難啊 日本人說台灣人直接 香港人說台灣太委婉 😂 台灣人這邊只能看人說話了啦 其實現在流行地球人 總之住在同一個土地那就一起生活打拼了囉
中肯!!!!
文化不同 簡單來說台灣人說話不想太直接 點到為止..身為直腸子可能受不了 但還是要去適應 一個例子來說 一個人犯錯第一時間都會提點
觀察的很細微👍
講話直接在台灣叫做直白(白目),不用經過大腦就講出來當然很爽,但考慮會有人覺得被冒犯,所以才需要委婉,這個叫做"進化"。有個在台灣的印度人說:你到一個新的地方生活,首先要了解那個地方的居民的想法。
說的好.......................
話說很多香港人不太適應~台灣文化.....早在四~五十年前...兩岸開始開放探親的時候...內地可是很迷台灣文化...台灣很多的口說詞.因此在大陸普遍流傳...這其中就包含台灣人所謂的禮貌.委婉...或還好之類的!內地可說是學得有聲有色..接受度異常之高!不管是在中國的百姓.抑或官場皆是如此接受台灣早期的文化.甚至將台灣文化加以融合.轉化為內地文化!從現實面看...現在更多的是接受.學習台灣文化的中國統治著香港.....或許是因為香港不是一個國家...沒有所謂的國家所注重的傳統底蘊.或民族的愛國救國情操....讓香港市民在很多方面.很多事...自然地以實際.現實.利益的方向去看...(因為老子有錢了.愛哪去都行.你們管不了我)這個地方待不了.只要有錢.就移民...這種比較現實的心態也漸漸被香港的社會所默認.接受.甚至以之為對價!凡事看效率.成本.利益.而不顧其背後更重要的課題或整體的社會利益..甚也無心顧之(因為大家都這樣.所以也只能跟著這樣.不然吃虧了還要被笑)這種社會風氣.歸根究底.可能香港人比較缺少對國家的歸屬感.而發展起來的........我已經說得很委婉了.看懂的就會看懂...看不懂的.在直接都沒有用
真的很棒的解析,每一個國情;社經背景;與民風習俗是息息相關,當民情是斤斤計較的錙銖必較,那要美食攤販或飲料店給你小福利,有可能?如果社會上男多女少及女權不彰,女性走在大街上就更易受到騷擾甚至侵害,所以有三好卻沒有全部好,許多事情就是有兩面刃特性。
就連台灣人自己 也不一定會完全聽得懂對方的委婉 是不是話中有話 但大家就習慣了這樣不把話說的太直接 在職場經常因為很害怕得罪人 客氣是需要的 或許從小已習以為常 可是這對香港可以理解是不容易的辛苦各位了 都有自己的難處所以我想香港人的個性直接或許不一定是壞處 但初來乍到難免有挫折 加油😂
中肯👍
小軟子不錯喔🎉🎉🎉
我喜歡批判思維,喜歡你的思考態度❤
像某香港人高傲都當自己只是直接,老一輩都說香港人眼睛長在頭上,原本不信😢
疫情發生的前幾天我才去過香港一次,感覺香港人跟我二十幾年前去的香港沒什麼不同,用字遣詞對講普通話的人還是沒在客氣的,那種感覺真是差到不行.我們公司原本是香港公司,後來轉為台資,唯一的一個香港女主管講話做事真是粗魯佢傲到不行,讓人直搖頭,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好.......套句台灣用詞,就是“白目”所謂入境隨俗.台灣人說話做事也不是第一天才這樣,除非不得已,台灣人更傾向於以委婉的方式解決問題.說話做事太直白,只會使你更不容易融入台灣社會.畢竟在你處的環境中,你是少數,台灣人是多數.做事前請先三思而後行,還是比較好的.所謂入境隨俗
文化不同 生活習慣不同
只是他不懂我們的用詞,台灣人很清楚 “還好耶” 是什麼意思😂
同意..大家用同一詞,不同意思表達.但[還好]台灣表示不滿;不太好... 但香港說出[還好]表示達到合格以上70分. 是讚一種.
基本上,幾乎所有外國人都不懂,好就好,不好就不好,這種表達,大概只有台灣跟日本會這樣吧?
@@ElsaLinn 英文SO SO 是什麼意思?
So so就是一般般呀😆香港人的用語,0到10分,可以起碼有五個以上的層次的表達:不可接受(DNLM)非常差 (完全唔掂)很差(唔掂)一般般(麻麻地)還可以(都okay嘅)不錯(幾好呀)好(正喎)很好(好正)超級好(好撚正!大食夾抵件!正到飛起...)
看妳的影片很開心😂
嗯~要直要彎,因人因事因地因時 而異。只要不違法 就做自己,想彎就彎 想直就直,不用為外地人的murmur 隨之起舞的改變在地的人文習慣,日子是自己的 想怎過就怎過 互相自重和尊重 就好,不用 慣 誰誰。
小軟子真可愛
哈哈真的台灣有一個很「沒品白目」的政治人物就會讓一些年輕人以為很直接坦率
謝謝分享~有分析的更客觀和精準^^
非常中肯,特別是把自己的高傲錯當成率直,就是台灣人說的:別把(沒禮貌)當成(做自己)!
感覺小軟子真的是很了解台灣文化,也很體貼人性,這是有開放心胸的人,願意去思考某些行為背後的意義,我們真幸運有小軟子加入台灣
認同~
講的真好,看的出來是個家教很好的高素質人類 哈哈。 禮貌文化被高傲自以為是的批評很假,也真的是蠻無言。 說別人玻璃心的可能自己才是吧。。。大家互相尊重彼此的文化吧
你講話還真的是很有道理耶,厲害,我們不是不能被批評,而是要講的讓我們信服才行,該改的我們還是會改
雖然融入台灣可能會面臨各種不一樣的挑戰,但這也是一個充滿機會和豐富經歷的過程。許多人在適應期後最終融入並享受到了在新地方的生活。關鍵是保持開放心態、積極參與和尋找支持,這將有助於更好地適應新的環境,感覺小軟子就融入的相當成功。
主要是本來性格就滿台的,也是幸運啦!
一直以來,從移民政策、交通亂象、文化差異,小軟子的論述邏輯跟口氣就是言之有物又能讓人反省跟深思。反之,那位根本跳樑小丑,我真的很難得會在別人頻道底下以那麼"直接的口氣"批評呢!😆
台灣的委婉,也許有其歷史背景。也許再10年後,還住在香港的真香港人會懂得什麼是委婉。大概50歲以上的台灣人都懂的。因為小時候都被教導''有耳無嘴"。
非常認同,其實我小的時候台灣還不會這樣常常說謝謝。應該是社會的氛圍轉變,大家覺得這是一個良善的循環,才開始什麼一直謝謝。就跟現在的環保觀念一樣,不是一兩天就會改變的。
10年後,還住在香港的真香港人會懂的...不是委婉吧...應該是會懂對內物閉嘴~對外諂媚妖言跟風惑眾人..所以學到的應會是『虛偽』. 沒什麼 不過就是變成真正的中國而已.....唉
有一部分原因是受日本影響.
日本文化對禮貌體諒的”表演“是做的更到位,而台灣多數人對日本文化很有好感,認為是可以致敬的方向.
當然也有人認為日本很假,但整個民族社會都這麼注重相互禮儀時,某方面來說那就是真的.
當然台灣跟日本文化還是不一樣,但台灣多元文化融合,什麼都學了一點.
南島文化的開闊與移民文化的團體感,加上漢人文化與西方生活美式影響,甚至重視施捨感恩的地方宗教文化,
共同堆積成現在的台灣文化.
說得好,台灣之所以是台灣....
講者說的很好,這都是在地文化,外來者是要適應,不能要求當地國變成你自己原本母國的樣子.
生活方式急促或悠閒或緊繃或鬆弛是在地所有人一起共同選擇的,台灣就是台灣,
我們選擇是不用快速急促緊繃的生活節奏,也能賺到足夠過自己的小日子. 貧富差距沒這麼大的小確幸.
我們不是想要變成香港或新加坡. 我知道他們更有”效率”.
但那就不是台灣.
是外來移居者必須適應台灣生活方式,
不是台灣要變成外來者原本的生活方式
@@waffenss1234567 並不是日本文化..台灣教育....書本中只教孔子..中華文化的禮儀之邦...那來的日本文化...你是動漫看太多了吧..還是你年齡太老..受過日本教育...正常60以下的人...接受的不是日本教育...那來受日本影響...以為人人是李登輝嗎???.到現在還去懷念被人殖民...真的很可悲..
@@joys5011 但人類很多的行為思想也都會受上一代的各種言教身教所影響呀😃上一代受到什麼樣的教育,也是會傳承到下一代的。不過我相信,台灣人既能夠可以保有待人處事的禮貌還有與人有溫度的情感交流一定也都有跟後面中華文化美德教育也有關係。這可是在日本人身上找不到的呢!😉
拿臭豆腐給美國人吃,他會說,I'm good.意思大概是我還好,不用了,非常委婉,東西不好吃可能會說interesting.
日本人也是很委婉。
委婉與直接都是文化,沒有誰對誰錯。
美國文化理應非常「直白」的
會說I don't reli like it
可能他也同化了😝
像我還是會直接說「我不吃臭豆腐,謝謝」
美國人跟你委婉??你確定那是美國人?
@@文-r6x 住在美國的時候也是這樣
嗯嗯就是不同的語境,意思很直接,只是直接不是在字面上。台灣跟香港因為語言很接近,同樣詞彙有不同意思,容易產生誤會lor。
對於那些覺得在這邊活的很不習慣, 一直怨天怨地的人…一律建議回去香港去別的國家生活,不要硬留在這邊屈曲自己,又讓別人不爽…
而且滿口埋怨真的很影響到本地人對其他香港人的看法啊🥲
其實不習慣的人留在不習慣的地方,最煎熬的是他自己...
其實這叫入境隨俗,台灣人出去其他國家,也會被要求入境隨俗,但有些人來台灣,就不能接受被要求入境隨俗,甚至會指控怪罪台灣人有病,只能說自己設置的坎,自己摔。
最慘最煎熬的是從出生到長大都待在本地而不是移民來的人,100%世代超過百年的當地人,卻始終無法習慣這裡人的觀念跟行為(包括在世時遇到社會變遷後才形成的觀念。)
有著本地資格,這裡的集體意志卻要把你消失或同化,只因為你不認同他們集體認同的人生對錯。
台灣不少人會說「不爽離開台灣啊!」「入境隨俗啊!」
(在台灣很常發生,一個人不算帶有敵意的講一件事,想把一件事情拿出來討論時,但接著說話的方向就只是越來越兇,回者很像說話不經大腦。台灣人骨子裡很愛吵架,講「不好意思」時只是好像先禮後兵不讓社會反感的一種表面功夫而已。)
那麼待的資格跟你一樣老、或比你久的人,他自己難道就不是影響跟決定當地文化的一力?為什麼必須是「無法隨俗,最好離開,否則就順著我們的」的那個人?
我生在這裡,長在這裡,跟這裡大多數人同文同種(閩南+原民),聽過各個青中年以下各年代的梗跟專詞(我覺得大部分是很沒品味的),但我就是討厭這裡的鄰居集體搞出來的許許多多的文化信念、言行,我也改變不了大流,我就是該滾的那個?是,以最現實的角度來看,我就是該滾的那個,即使我已經住了三十幾年,因為我對抗不了你們的意志。
有錢離開,世局較安定後,我也想離開了。因為在我看來,離開比改變這裡的人事文化還容易太多。
太中肯了
妳說的很中肯,真的可以讓來台或到其他國家生活的人參考,台灣其實缺點很多,比如,交通,亂丟垃圾,除去缺點,熱情過頭,愛塞爆國外友人肚皮,也是讓人又愛又恨😁
小軟子真的很可愛,音效還自己用配的😆
生活中也接觸過許多位香港人,但就如同不管在世界上的哪個地方,
有正常人就會有小丑,自己本身有問題的人,是意識不到自己有問題的,
只希望那兩位,別影響了其他在台的港人,
畢竟因為移民的問題,多多少少已經有出現了一些對立的聲音。
終於有人發現我的音效自己配的
@@LittleSoft 😆❤️
@@LittleSoft你的音效包好豐富喔!超棒
@@LittleSoft 沒有我們都沒發現(台式委婉)!
妳說得很好,總而言之,沒有完美的地方,只有適不適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很認同,不喜歡請別勉強
非常非常喜歡小軟子的觀點 !每次討論議題時 即便是很敏感的議題,妳總是能分析的很中肯 感謝
很認同你說男明星是刻意去想建構這樣的一個character, 只是他有沒有想到自己的一番刻意挑撥的言論會引起台灣人對港人的印象及誤解, 坦白說今次他真的令人失望.
沒錯 他太自以為是了! 台灣人直接他受得了嗎?!
說得沒錯,很多人把沒禮貌當直性子,久了之後我覺得還是委婉的人相處起來比較舒服,懂得為他人的心情著想。而且我去過香港,不管去哪服務態度都很差,食、住、玩都是,如果這叫真性情,真的不會想再去第二次。
人工不算高,生活壓力大
不少服務業也只是打工仔的心態 態度不包含在工資範圍內
忙到踢晒腳 雞碎咁多人工 仲要維持笑臉多少有點累
除咗澳牛成功營銷 其他差的服務態度也不是賣點吧
想要服務好就要高服務費
多數高消費的場所態度會比較好
賓至如歸也是有的
不過廣告都有賣 今時今日咁嘅服務態度係唔得
唔得咗10幾廿年 就看旅遊業狀況接下來會如何發展吧😂
中肯小軟子又來了,就等你的觀察和分析啦~!
8:26 我超喜歡你這樣XDXDD
非常中肯,這樣的說話方式,台灣人是可以接受跟批評,也覺得是良性建議,真的很佩服這樣高情商的說話之道👍💯💯💯
非常中肯啊。
台灣人在日本人看來,就是很直接的民族,所以很多事並沒有一定標準的。
小軟子說的其實就是「融入」,融入之後才能看見更多、了解更多。沒有十全十美,換個環境就該換個思想,才不會累死自己、困擾別人
講得很好,我很喜歡妳們跟士多貓的影片,也覺得其中講台灣的缺點很有理也中肯,所以我也覺得「某明星」是態度跟人設問題才會炎上,我甚至覺得他根本不在乎台灣這些事改不改善(其實他根本絲毫不在乎台灣啊),只是想藉敏感的話題用負面行銷撈一波流量。
主要是態度啦,我也常罵台灣交通呀🤣
其實多看,他是任何人事物都不在乎不關心不尊重的態度,平常他已經習慣這樣了
@@ElsaLinn其實那位香港明星就是故意批評台灣,以獲取流量
很棒的論述!! 支持!!
台灣之所以進步就是要能接受不同的聲音與批評, 其實反過來想, 當有人提出自認"對"的論點, 也等同把自己的觀點攤在陽光下, 讓社會大眾檢視! 因此在多元的社會裡面, 進步與批評是一體兩面, 社會唯有接受批評才會進步, 而能造成進步的批評也才會被社會接受!
不過我有一點想跟小軟子交流, 就是你在影片中也提到想輕鬆一點到台灣生活, 講究精準就到新加坡或是香港, 這種說法普遍流通在華人世界中, 我很請教的是: 效率跟輕鬆是不相容的兩件事嗎?
全世界最講究效率跟精準的行業就是電子業, 而電子業各領域最大最或高階的公司很多都是來自台灣, 假如台灣社會氛圍只有輕鬆以及慢活, 電子業絕對無法如此興盛! 我想表達的是: 台灣人知道在甚麼時候, 哪種環境以及不同的領域中, 清楚那些可以輕鬆以對, 那些必須繃緊神經! 這樣子才能讓產業有足夠的競爭力外, 社會還能保有和諧的氣氛, 如此才能形塑正循環的生活環境, 而這或許才是台灣人追求的目標。
謝謝你~~
我的觀點呀:
每個地方都有需要高度精確和效能的行業或可以輕鬆帶過的工作,例如做手術、日本的工藝、德國的汽車行業,像製造晶片的光刻機,也很丈人工藝。那台灣當然也有對於「不能犯錯」有很高要求的時候,像開飛機也不容犯錯的。
但放到普通社會的日常生活時,或不需要高度精確的工作人口,例如普通的文員,是不是生活習慣就是沒太高的標準,沒有「千萬不能錯」呢?舉個例子,你有一份合約,應該發給某一個人,但錯誤cc副本給另外一個人了(相關人士但不負責管合約)。在香港的話這個是不可以接受的低級錯誤,嚴重一點可以被開除了。在台灣可能就哎呀抱歉,發錯了。
那種不容犯錯的情緒是從工作到日常的,例如你在香港開車鬼切,是肯定會被放到網上的,因為你犯錯了。在台灣,看機率吧,「運氣不好」才會被放上網或檢舉的。
小軟子的時事評論,總是直接中帶點委婉又有些幽默,並且客觀公正,不偏頗
台灣人不是不會直來直往,只是明白這樣做對彼此都沒好處,指著別人批評很容易,但被別人"直"應該就很難開心了! 台灣人講人情留一線、日後好好相見,跟香港人的急功近利是很不一樣的。
台灣話有一句「死人直」。
死人變成鬼就會很直。
所以看到有人不懂轉彎、不懂委婉的,就覺得他像個死人、殭屍。
@@Aaron867
死人愛死話😅
@@jennyrabbit6413 算了,我也不是想罵那個香港藝人網紅是死人,不過你翻譯得蠻簡潔扼要的。
笑死 台灣人又貪又假 爭不過人家 就會說別人急功近利
人前留一線, 日後好相見..不是人情
就是欣賞大爆子小軟子率真不做作的個性有自己的堅持有才華歌又唱的好聽加油
觀察台灣各個面向非常中肯又理性👍
非常認同!!!
真的很喜歡小軟子的分析!
我知道不只馬先生一位香港人對台灣的各種地方有意見....
但我覺得大部分台灣人都一樣, 只要不是用一種高高在上的態度給建議
台灣人一定都會聽到都會改的! (只是改的速度不見得夠快 😅)
大家一起生活在這片自由的土地上吧
認真看完那位香港人影片後,只覺得他是個自私、自我想法很重的人,就像97年以前認為講英文是高級,講廣東話是正常,講中文是低級,用香港人高傲的態度去貶低台灣人,以自己觀念為中心標準,自己才是正確的,別人是錯的,卻不用心去理解文化差異的背後原因。
台灣是以社會和諧為中心,人人互相尊重,形成多元文化。香港是以個人利益為中心,人人互相猜忌,形成功利主義。
台灣不是完美,台灣可以接受善意、中肯的批評,目的在於為台灣更好。
但這人沒來台灣很久,也不想入境隨俗,就以戲謔、嘲諷態度,用香港的標準、文化習慣來套用在台灣人身上,所以要學習香港嗎?
這種人自以為開玩笑,我想認真回應,我覺得不好笑。
目的不是中肯為台灣好,不是喜歡台灣,想移民,只是用負面方式來博流量賺錢,到底誰好假?
片尾面對批評時,這種人不是虛心接受,態度是直接比中指回應台灣人,是誰死不認錯,誰不可直接批評?
如果改換台灣人去移民香港,也不要入境隨俗,也用戲謔、嘲諷方式批評香港,認為台灣標準才是對的,想搬去給香港套用,香港人會怎麼想?
97年後,中國大陸內地不斷增加,移民香港洗人口,搶戶籍、搶教育、搶奶粉、搶資源,造成衝突,香港人不斷移民外國,香港人稱為黃禍。
那麼今天不斷有香港人想移民台灣,部分的香港人卻不是愛台灣,是拿了身分證就跑掉,或以台灣做跳板洗身分,再移民歐美,所以台灣才縮緊移民政策,加上現在又出現這種自私的香港人,戲謔、嘲諷我們台灣人,那我們台灣人可否稱為港禍???
常看WTO姊妹會,原本欣賞JENNY,現在很失望,都來台灣很久了,節目上說自己早融入台灣人,怎會跟這種人一搭一唱???
這種人態度不是在做真實的自己,是自私的以自己的香港人,高傲標準在貶低台灣人,用負面戲謔、嘲諷來為自己博流量賺錢。
再說一次,這種人自以為開玩笑,我想認真回應,我覺得不好笑。
結果,這種人自私的負面博流量賺錢,卻傷害了部分台灣人,對香港友善的想法,也傷害了其他真心融入台灣的香港人,是不是從此以後,只要看到香港人,講廣東話口音的,我們台灣人就必須以懷疑的眼光,不信任的態度,不再需要委婉客氣? 不要假了? 不要同理心怕傷害了? 就直接問香港人,你這個港禍,來台灣幹嘛? 你這個港禍,有什麼目的嗎?
影片內容也說:真的! 來台灣玩就好,定居要三思!
那我可否也說:真的! 來台灣玩就好,港禍不要來定居???
最後乾脆直接主張,廢止港澳人民條例,從此禁止港澳移民,除非結婚方式,否則視同中國大陸人。
在台灣的香港人不算多數族群,友善的台灣人也會想維護,在台港人的權益。
但是這種自私香港人,真的印證一句話: 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害群之馬。
不好意思 你的個人意見就不評論了 但想指正一下你對香港的了解不是正確的 第一 移民潮是於97年前 7月1號走還有意義?同時當時並沒有一切你說的事情 因為這一切都是2000年雙非案才開始 也沒黃禍的講法
絕對不會有白痴會想拿台灣來做跳板 因為英國有BNO 加拿大有救生艇 條件只是97前出生的人或者大專畢業 條件相當低 沒有人會用幾百萬港元換台灣國籍再轉英美加國籍 絕對是你們想多了
一些港人RUclipsr本來還蠻有分吋的,結果最後還是為了流量而走歪路,忘了正當的生活。
有家庭、生意、孩子,還是移民,卻愛找麻煩,不懂得低調才會更好,簡單的人生道理。😂
台灣各行業服務效率還算低,應該找不到可以適應的國家了。
認知不同也可以,最瞧不起滿嘴髒話的人,還叫直接叫文化傳統😂, 好假,不信多數港人同意。
林口那對夫妻嗎
小軟子分析的中肯啊!
有句著名的廣告臺詞:「科技來自於人性」。
見面三分情,比較夠味兒…
台灣因為有你們會變得更好'
或許是因為中庸之道在台灣是能讓人相處起來比較舒服的態度,所以很常讓人覺得我們對事情的標準和尺度模稜兩可吧。
哇!講的好好喔!的確,有些社會的化學反應並不是過個水就能說得清楚看得明白的,所以講話還是留一線比較好!
很多時候直接和委婉的說法沒有什麼對錯,只是一種表達方式,香港人覺得台灣人不說清楚可能也是因為還不夠熟悉這裡的說話方式!其實台灣說還好、還可以事實上就是不太好、不可以又不想太沖擊對方的用語,這種回答台灣人都懂的就是不行,俗稱的軟釘子
以前蠻同情港人,看一堆素質後,也覺得港人不要來。😆
這句話很好「不要誤會自己的高傲是直接」。
可以批評,但是大人要拿捏用詞,不要有偏見,如果不夠懂也要低調,才不會被説話,做人處事全世界都一樣,跟哪裡人沒有關係,純素養。
很認同妳的想法、說法
1:08原來我就是小軟子口中的有品味的受眾,謝謝
肯定的呀😌
我也XD(羞)
那個所謂的"明星" 問題不在言論 而是他本身的形象態度和整個影片的氛圍
妳雖然是香港人~但是妳已經很融入台灣的社會了!
香港人真的不適合移民台灣,太高傲,只想拿台灣福利,整天要光復香港!
我覺得批評的方式很重要~委婉點也講得有道哩,大部分的台灣人應該是會接受的
但套著自己的文化去看其他文化就容易存在誤區
至於台灣有沒有玻璃心的?肯定有~
全世界應該大部分的人在聽到有人批評自己故鄉國家時~肯定還是有反應的
不要太過激反應就好
我覺得大家還是互相尊重~
留言常看到"你們是台灣人!"之類的~
一直幫外國人套東西上去~我覺得外國人不見得會覺得舒服...
我覺得真的不分國籍種族耶,哪國都有好人壞人,玻璃心強心愛心開心黑心各式各樣...只是很簡單的道理,就算是小孩,也不會喜歡被「罵」,而尤其跟你本來就沒甚麼關係的陌生人,更不可能通過「被罵」而突然反省自己行為...所以如果大家覺得他或其他人講得不好,太偏激,其實也不需要罵,溫和一點才能夠讓對方聽進去啊。
好吧,看完這隻影片後我訂閱了~~哈哈XD
大陸朋友也說過台灣服務業禮貌態度太好,覺得好假。我回他:你希望人家臭臉語氣不好嗎?就算不是真心的,也好過針鋒相對吧。
台灣對於很貼近的批評 其實都認同到自己都罵更兇 但當有出入的印象也會很大力的反彈😊
小軟子很到點,台灣人聽了會有默默被理解的感受!
也是希望大家了解不要為族群貼標籤啦,香港也有不太「直白」的人XD
說真的台灣這樣如果算很假.遇到日本人可能會受不了的.我在日本生活過.
香港人,上至菁英以及普通人士,都帶著一股莫名其妙的優越感,台灣人不太直接明說而己。香港人不自知而且自以為是。所謂效率只是重利環境之下養成的習慣,接下來的是自私粗鲁,實在不想談香港,主權没有了,經濟下行,沒有資本運作的香港,它已經是歷史了。只要台灣人愛自巳的土地,台灣就不會成為香港,也绝不會成為香港人。
這讓我想起我家鄰居的熱心送他種的蔬菜,他是一個老奶奶..喜歡送菜給關係不錯會跟他聊天打招呼的鄰居
但是他送的是自己種的菜種類單一且量很多而且還拒絕不掉,導致我家的人有點害怕還到處問其他認識的有沒有要..因為放壞掉又浪費~
又不能說太直接傷害老奶奶的好心,每次遇到只能委婉地說我們現在很少煮吃不完(不敢直接說其實是因為一整個禮拜都吃一樣的菜會怕??..量太多每次都炒了很大一盤)
太直接只會得罪很多人的..尤其想妳說的依樣除非交情很好知道彼此是在開玩笑還是比較直接都還沒什麼
老奶奶的菜她放著也是會壞
主要是想你們幫忙分銷😂😂
@@LittleSoft 最主要我媽跟她說好吃,他就越拿越多
中肯的發言❤
這本來就是適應問題,多年前我也在新加坡住過,光是用語的不同就夠讓人不適應,總覺得怎麼說話那麼直接甚至覺得粗魯,後來住久了才發現,那是因為台灣是以中文為主,所以在用語方面會有更多的修飾,但新馬港就不同,有福建,廣東,客家,英文,有些中文在這些語文中是沒有的,當他們轉換成中文時辭彙少了,台灣人聽起來當然會不習慣,當然我們的講時港人就覺得拖泥帶水的
等一下先😆Chinese 是中文,主要形容文字;廣東話、客家、閩南語是語言language,但也是中文的一種唷。國語as a language we call it mandarin (普通話,滿語,華語)
粵語跟台語差不多就是有白話的文字,是可能沒有直接對應。但香港人都用書面語念書考試,所以肯定有「相對應的詞彙」可以用。只是真的習慣上就要直接表達,不拐彎抹角以節省彼此時間,並且清楚沒誤會。因為「求情/講人情」這一套在香港是不太會行得通。
謝謝您的回覆
就像台灣人有的喜歡去郵局、卻有人愛去銀行。有人嫌郵局步驟慢、有人嫌銀行太冷漠,到那裏就要適應當地的生活,而不識一昧地嫌棄,那乾脆窩在香港都別出國算了,世界又不是指繞著他一人轉..那種嘲諷、戲謔、訕笑又浮誇的語調、肢體動作實在讓人很厭惡..到底誰更假
小軟子理智又中肯讚👍
多謝小軟子出黎講番「男名星」單野,先不說那位所謂男名星 其實跟本沒人認識😅
我覺得不同的性格也有影響
我自己就很喜歡台灣人這種說話的方式
彬彬有禮 👍
我覺得唔好攻擊「識唔識」先,無名普通人也有說話的權利...佢其實亦只係表達得唔好,或想建構一個咁嘅character,相信唔係真心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嘅
@@LittleSoft 其實會被人這麼說是因為那位一直在強調自己是香港明星,但說真得還真沒有多少人認得他,真得是因為他一直自認為自己是明星高高在上以為大家都會認識他的態度叫人很不爽,從他第一次入機場鬧出的事件就給人感覺得這人很自大根本不可能在台灣生存
@@LittleSoft 馬米高個STYLE就係咁 當然咁八婆就唔係個個頂得順 同埋佢受眾都唔會主要係台灣人 佢講既野係咪完全無道理 係雞蛋裡挑骨頭呢 我覺得佢講出黎比香港人聽台灣點係好事黎 等D人去之前又多幾分了解 唔鍾意咪唔好睇囉最多咪禁個檢舉又好 DIS LIKE都好 唔洗下下係個RUclips到人身攻擊 再中國香港下刪三千字 屌到香港一文不值既
@@leoleoleo3410 咁都有香港人留言X台灣又落後玻璃心又乜又物嘅...極端嘅言語就會引發極端嘅回應,其實博主係知道的。作為引題者本身個言論如若因為「受眾是香港人」所以帶有攻擊性,如同中國大陸某d博主帶頭「攻擊」香港窮、寒酸一樣,一定會引起被攻擊族群嘅不滿...無人會係完全無道理㗎,每個人嘅角度唔一樣,出發點唔同,而拍片時選擇用強烈字眼,無預計會有強烈反彈?一係真係低能,一係真係有心。
他是一切為流量,見過有播主,股票類,好像叫吃土呂蠅,她主打做燈,買邊個死邊個,咁就出位啦
說得中肯有道理,讚! BTW, 你説的那位人士其實不是什麼明星, 他説的內容絶不代表大部分香港人包括我 !!!
從小在台灣長大的都知道 再看看=先不用=我不想要or不用了 這很合理吧XDD
謝謝小軟子❤
不管真或假 不如輕鬆些幽默些
(但尊重隱私這方面,台灣人真的要加強)
哈哈哈
我奶奶真的每天要去診所跟其他年長者和醫師聊天😂
一兩天不去就覺得全身不舒服
看到小軟子傳影片就放心了,代表你的電腦正常沒有事情
抽了一晚上的水🙄
真的,開心~ XD
有些超市只要在評論區批評店員,他們就會在你消費時瞪你,或是嘴你
人的內心當然會有負面情緒與正面並陳,
但是當你一輩子致力表現同理心與體諒與禮貌,覺得是理所當然的日常,所謂假不假已經假議題了.
那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都是真的.
你自己做段落的音效很好笑, 登登 :) 很有自己的特色.
換位思考,非常中肯的見解😊
當你搬到一個新的地方生活 不是應該要去適應當地的文化 步調 看不慣當地的文化 步調 人際關係相處的話 那你幹麻搬到當地生活(男明星) 入境不隨俗 還是早點回去原生國家 比較不會為難自己 (謎之聲:怎不去住中國 批評給人看)
冬冬~ 我Full緊mask忍唔住笑咗 有創意呢!😂
分析的很有道理🎉!
想起以前在澳洲讀書時候常常跟台灣朋友說:拜托,有話直說,別浪費時間。
😂😂😂
情,理,法,傲慢與偏見,就看個人如何見解,,,俗語說,一粒米養百樣人,不論是非,只在呼和氣為貴😊
小軟子真的是觀察入微👍👍👍
你講話真的很真誠啊!真誠系港人RUclipsr👍
我大學的幾個香港同學就是這樣=ˊ=
她整天懷疑台灣人假,心機重要害她
結果,傳她搶"朋友喜歡的男人"而被排擠的,就是她的澳門同鄉(就是那個朋友)(她並沒有搶澳門女喜歡的男人)
小阮子是用心在台灣生活的好市民❤
在職場上,在公司常會學習我的主管說話正向、溫和謙遜,這樣的處事圓融,和同事相處比較不會有摩擦,我喜歡帶著正面愉快的心情工作,不喜歡把負面情緒帶回家,建立好的循環,我想工作之餘,最重要的還是家人朋友哦❤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偒人六月寒!小軟子頭腦清昕理智而且很融入台灣當地文化,願意接受不同的環境及思想,不管再好的地方還是有壞人及不好的事需要改進,我們虛心接受,但那位youtuber太高傲要強制台灣人接受他的香港想法,言觪太傷台灣人的感情,相對的也無形中造成台灣人對香港人的反感,他的想法太偏差及狹隘,不太適合移民,應該回到他的舒適圈才對.
台灣最大的缺點 就是喜歡情理法 情優先 讓我想到過去的劉德華港片 法中情~~~~
關於情理法我也有影片探討過,覺得這並非缺或優點,就是每套方式有好有壞,看使用者怎麼運用嘍
@@LittleSoft情理法在大事上絕對是缺點
分析得很好~沒有一個地方是完美的!
軟軟你好~你評論很中肯哦!其實你說的流量那些我瞭解,但我是覺得做任何事都還是要踏實對的起自己這樣才能長久,就像台積電剛發展時,被晚起來的三星繞道超車很多,可台積電還是按部就班的做,直到近7-8年才慢慢超越三星,我說這些軟軟應該可以理解,所以軟軟放心也別急,你的影片點閱會慢慢變多的。
不過軟軟說要常常反省是沒錯,但邏輯與思辨不好的人又會說常常反省久了會造成自卑了,其實我覺得做人邏輯思辨與判斷力真的太重要了,不然台灣國內外詐騙只會多不會少,加強每個人的思辨與判斷力才能治本去應對台灣國內外詐騙,而不只限防護個資隱私治標這麼簡單。
就是我跑去馬米高那裡留言,因為他的留言實在太主觀也太不合邏輯,就隱私問題來說在診所也只有少數幾個案例,就因為台灣近3-4年注重隱私,所以才會發生桃園非洲鼓老師違法盤查事件結果老師勝訴,不管隱私或個資透明不透明對詐騙的頻繁不是主要,最主要還是要加強自我思考辨識能力,如果自己思辨力很差,那就算你隱私個資再怎麼隱密也沒用。
因為詐騙的騙術是全方位的不只針對個資隱私,當然個資隱私加強保護也是可以達到防詐,但有些個資隱私適當加強也是要因時因地制宜,就像之前疫情三年多人人出外都要戴口罩,如果再加個帽子那隱密性真的就很高了,但這也導致疫情三年多通緝犯很難抓捕,在醫院部分其實大醫院也很注重隱私,有些唱名拿藥只是在預防藥給錯人或盜領藥與溢領藥,我說,若要真的要落實防詐或抓捕通緝犯,像中共國這樣天眼監控最確實,但在台灣誰又想這樣?
所以我覺得做任何事情都是剛好就好,或懂的分辨對自己的隱私個資何時何地要鬆一點或守一點,隱私個資對陌生人守一點是好,但對公家單位平時的校對檢查也要落實,不然到時抓捕犯罪詐騙或失蹤人口只會增加困難度讓罪犯逍遙法外而已,個資隱私的加強保護就像戴安全帽一樣,只是讓你在出車禍時有更多生還機會,而不是代表你戴了安全帽就可以肆無忌憚飆車,那個資隱私也一樣,不是說加強保護個資隱私就不會被騙,因為那只是治標,要治本還是要從加強防詐意識做起~😊
哈哈謝你這麼認真的回應,還叫我軟軟😆好親切~
@@LittleSoft 台灣以前有閩南客家原住民,近25年又有很多歐美非日韓東南亞南亞的移民,包括香港人陸配台灣也算是個小型移民國家與社會,軟軟移民台灣當然對軟軟親切加倍,因為我們都是認同台灣價值的台灣國民,看軟軟影片的論述就知道軟軟拍的影片質感很好,我都有follow 哦!軟軟加油~😘
很認同你的講法
我喜歡中肯的講話,而不是像台灣政治那樣認定了一邊,就只幫那一邊講話。所以雖然你主要想表達的,我都認同,但我還是想指出,我覺得你的標題跟我看到的內容有些許出入。我是看到你的標題才點進來看的,因為我相當認同你標題提到的那幾點。點進來前,想看看你會怎麼說。但是,你影片裡說的話可能是為了要刻意講得委婉(避免被罵「不是台灣人就走開」之類的話),所以我沒有看到我所假定跟期待的逐條清晰敘述批評之處(許多評論一國經驗的網紅會這麼做,所以我認為這是一般上的做法),而是說到話鋒則欲言又止。反正作為非台灣背景,在這點上本來就容易招致批評吧。
我接下來會以我的背景作開頭來表達我的話:我在台灣的解嚴不久後出生、長大,家族背景是本省人不是外省人。今天大多數主張認同本土的年輕人,台語甚至不及我一半流利。我有許多親戚都深受黨國文化的影響,也有許多親戚是軍公教。但我前兩次投票投的都不是國民黨,將來也不打算投給他們。若只提投票選舉,藍營到現在都還沒得過我半張票。我也討厭教官跟警察國家的文化,我甚至參加過一些改革的社會運動,當時想讓一些戒嚴時期留下的專制政策消失。
但我不得不說,若只是以普通百姓、大多數人的生活來看,而不是以政商貴族的角度來看,在台灣最有教養、分寸、自覺自知、文化質感的族群,當屬外省人。
我自評比起大多數非外省的族群(約佔台灣三分之二的人口。這三分之二,多數是閩南人),我有更多機會接觸到軍公教文化的薰陶。我這輩子唯一長期用台語對話的對象,只有我阿嬤。我媽媽在一個全台語的閩南鄉下環境出生長大,但他十多歲時上台北唸書,在生了我之後,基本上只用中文(當然是台灣腔,但他完全沒有台語腔,不是所謂台灣國語)跟我說話,只有在跟我阿嬤(外婆)一起講話時,我們才會偶爾附用台語。我一個姻親是飛官,我家小時候常受他們經濟上的直接資助,有錢人的圈子裡參加的活動,他們都視如己出地帶我跟他們的小孩一起去參加。沒有這家人,我家的經濟狀況及家庭文化,有可能如同大多數所謂的8+9。
我小時候的同儕氛圍、傳媒資訊、大人的言語等等,差不多是藍綠版圖各站一半,學校仍以中文為正統文化,但也開設了台語課,跟著老師們哼哼唱唱那些文學化的、但我本來就會的台語(這算是藍綠政爭下,一時的楚河漢界弄出來的教育政策。)
我想說的是,尤其在非都會地區,你往往會發現,平時說中文、台語的人,兩者的社經地位、見識、氣質教養(包括你談論的反應事情的方式)等等,確實是有所不同。這也不是因為台語這個語言不好(事實上,此語相當有內涵),而是存在在台灣以說台語出身的,大多就是那樣的粗文化。有人說是因為國民黨把日治時期留下的台灣菁英都給弄沒了,我說我祖父輩當年就是其中一位跟日本人政商來往相當密切的菁英,但當年在台灣島上這樣的人,真的沒有那麼多。絕大多數台灣人包括我外婆一系,當時吃不吃得起飯都是個問題,何況唸書,這都是不到百年前的事。
不過我也要強調,我感覺最近十年,若要以語言來分人,可能越來越沒差別。在這個台語程度已經普遍要掛號治療的年輕一代,許多人只承襲了他們本土文化中負面的習性,而淡忘了他們所謂的本土語言。按照這一代台灣人的俗話來說,現在很多8+9甚至不講台語了,都混進說中文的人口裡了,但行為是不變的。閩南人,多多少少都有8+9的習性,禮儀自覺力沒有日本人來得深。
若要我用兩字來評論台灣人整體文化的負面,那就是「隨便」兩字;如果是四個字,那就是「隨便粗魯」。台灣人不如英美人講法、原則、探討過世事無數個面向,也不如日本或古中國一樣注重禮教(若把時間倒回數百年前,閩南地區有可能是全中國最不守禮、最粗魯蠻荒的地方。是現在歷史偶然下,台灣倒成了現存華人文化的地方之中,古風較盛的地方。一個以前都考五十分的人,現在全班大多只剩能考二三十分的人,考五十分的人倒成了第一名了。不過隔壁班還是一直有考八九十分以上的人。)
的得、在再、毋通等等字,現在絕大多數的台灣人根本不會區分跟正用。我相信一個人的詞彙敏感度,跟他為人的開化程度,絕對是有深層次的關聯。當一條法律被訂出來時,背後往往已經經過數百數千年的法學、法哲的探討。台灣人最多批評得到某某人寫錯字,但很少去看到集體文化品味的貧乏。
台灣若不是在日本五十年的高壓統治下,大街小巷的「乾x涼」械鬥到處都在發生,這就是閩南人已經合理化千年的「規則」,而現在這股蠻性只不過是直接轉移到了不能物理衝突的層面上而已(畢竟現在的警察管制,總是嚴過被放生的古代。現代人更是沉迷3C而大多沒了肌肉,就是粗糙的脾性仍在。)
禮教或法治的共通點,就在於你的腦前額葉會控制跟時時反觀你自己的言行。「我這話說出去之後合不合宜?」、「我這樣做會有什麼結果?」但當一個人以「隨便」來處世時(也就是不必經額葉),什麼反觀都不需要,這也是為什麼台灣是交通地獄。許多批評台灣交通(硬體層面)的人,往往不太去提到台灣人的性格本來就很粗魯野蠻,但在我看來,這兩者絕對是相關的。
我目前沒那麼多錢可以移民別處,我也不想當台灣人了,這是為什麼我話裡好像都把台灣人說成「他們」,已經打算跟這個島上的人切斷認同。但按照台灣人定義「什麼是台灣人」的標準,我是100%領有ROC台灣身分證而且出生、受台灣教育系統長大的人,以我自己台語流利的程度,90%的年輕人都沒資格說他們比我更台灣。「香港人」不方便明著批評的東西,我在這篇就批台灣人批得更直接點。
你應該也已聽說而且體驗過,台灣是全世界數一數二哲學跟藝術思維貧乏的地方。這裡的人不喜歡別人發表長文來自由分析,喜歡要求別人說簡短重點,然後跑去賺錢、蓋醜房子、拿壞掉的身體吃健保費。沒有工作壓力的未成年人,大部分都在玩打怪升級拚最強排名的網遊。台灣人在網路上講來講去,最後也都是回歸到那幾個他們最常用的字眼(什麼玻璃心啊、神啊云云。詞彙庫的存量是會影響人的思考能力的。)大多數台灣人的人生只有這一套,沒有幾個人會坐下來天馬行空跟你一起思考人生、世界、各種各樣未必現實卻值得一思的問題等等,我說的包括大多數年輕一代,他們只會說你扯一大堆五四三沒重點。這些人在哲學、藝術風氣較盛的國家,大概都會被排擠。
如果有人說台灣人的思考深度跟文化涵養是世界水準的,我的大牙會先噴出來。倒是可以先看看台灣人的年平均閱讀書量。
還有,台灣人經不起直接批評,這一點,這我深有同感。但台灣人經不起批評,也大概是最近十年(2010年代後)才有的事--自從我這一代越來越認同「台灣人」這個圖騰。
我不是在談統獨,我只是說,以前台灣經濟奇蹟時,也是台灣人最不談民族認同、「你是哪裡人」的時代,當時你若批評台灣島上的人的缺點,他們絕不若現在這樣抓狂。那時候大家都忙著發財,誰管你屬於哪一國?你罵我國家爛,嗯嗯有道理,我也覺得這個地方爛,這裡的人土聳,然後我去賺錢了,將來看有沒有機會住日本還是住美國。但當我窮到什麼都沒有,只剩國籍認同可以拿來吹噓時,我當然不能容忍任何人批評「我的國家」了。別忘了世上最愛國的一些國家,往往都是一些窮國,或經濟正在下滑的國家。
香港跟新加坡都有兩座還是四座大學長年名列全球百大的樣子。台灣只有台大偶爾進世界百大,而且還常常遠遠掉出百大之外。在我看來,台灣只能算是個有錢一點的第三世界而已。
我們應該當朋友
還好不等於不好,就我個人來說,還好的意思是可有可無,不是很好但也不是不好。那個男港星就懶得去吐槽了,他這麼解讀只是讓他自己融入更困難痛苦罷了
我香港
我只想台灣的朋友看到香港朋友說話直接也不要白眼他們 各地有各地文化
我身為香港也不會覺得台灣/日本人說話很假 唉他們文化習慣這樣了
香港的習慣就是把對方的錯誤指出才能改善下次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我們沒有做過猜測一句說話背後意思的訓練啦
流量演算看到妳的影片,很喜歡妳中立又清楚的分析,直接訂閱起來❤
實在不能苟同我們的客氣委婉卻被說成很假,因為我們的客氣是發自內心的,單純只是不想因為自己的言語讓別人受傷,對於討厭的人,我們可是直接得很!
真的難啊 日本人說台灣人直接 香港人說台灣太委婉 😂 台灣人這邊只能看人說話了啦 其實現在流行地球人 總之住在同一個土地那就一起生活打拼了囉
中肯!!!!
文化不同 簡單來說台灣人說話不想太直接 點到為止..身為直腸子可能受不了 但還是要去適應 一個例子來說 一個人犯錯第一時間都會提點
觀察的很細微👍
講話直接在台灣叫做直白(白目),不用經過大腦就講出來當然很爽,但考慮會有人覺得被冒犯,所以才需要委婉,
這個叫做"進化"。
有個在台灣的印度人說:你到一個新的地方生活,首先要了解那個地方的居民的想法。
說的好.......................
話說很多香港人不太適應~台灣文化.....早在四~五十年前...兩岸開始開放探親的時候...內地可是很迷台灣文化...台灣很多的口說詞.因此在大陸普遍流傳...這其中就包含台灣人所謂的禮貌.委婉...或還好之類的!內地可說是學得有聲有色..接受度異常之高!不管是在中國的百姓.抑或官場皆是如此接受台灣早期的文化.甚至將台灣文化加以融合.轉化為內地文化!從現實面看...現在更多的是接受.學習台灣文化的中國統治著香港.....或許是因為香港不是一個國家...沒有所謂的國家所注重的傳統底蘊.或民族的愛國救國情操....讓香港市民在很多方面.很多事...自然地以實際.現實.利益的方向去看...(因為老子有錢了.愛哪去都行.你們管不了我)這個地方待不了.只要有錢.就移民...這種比較現實的心態也漸漸被香港的社會所默認.接受.甚至以之為對價!凡事看效率.成本.利益.而不顧其背後更重要的課題或整體的社會利益..甚也無心顧之(因為大家都這樣.所以也只能跟著這樣.不然吃虧了還要被笑)這種社會風氣.歸根究底.可能香港人比較缺少對國家的歸屬感.而發展起來的........我已經說得很委婉了.看懂的就會看懂...看不懂的.在直接都沒有用
真的很棒的解析,
每一個國情;社經背景;與民風習俗是息息相關,
當民情是斤斤計較的錙銖必較,
那要美食攤販或飲料店給你小福利,
有可能?
如果社會上男多女少及
女權不彰,
女性走在大街上就更易受到騷擾甚至侵害,
所以有三好卻沒有全部好,
許多事情就是有兩面刃特性。
就連台灣人自己 也不一定會完全聽得懂對方的委婉 是不是話中有話
但大家就習慣了這樣不把話說的太直接 在職場經常因為很害怕得罪人 客氣是需要的 或許從小已習以為常 可是這對香港可以理解是不容易的
辛苦各位了 都有自己的難處
所以我想香港人的個性直接或許不一定是壞處
但初來乍到難免有挫折 加油😂
中肯👍
小軟子不錯喔🎉🎉🎉
我喜歡批判思維,喜歡你的思考態度❤
像某香港人高傲都當自己只是直接,
老一輩都說香港人眼睛長在頭上,
原本不信😢
疫情發生的前幾天我才去過香港一次,
感覺香港人跟我二十幾年前去的香港沒什麼不同,用字遣詞對講普通話的人還是沒在客氣的,那種感覺真是差到不行.
我們公司原本是香港公司,後來轉為台資,唯一的一個香港女主管講話做事真是粗魯佢傲到不行,讓人直搖頭,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好.......
套句台灣用詞,就是“白目”
所謂入境隨俗.
台灣人說話做事也不是第一天才這樣,除非不得已,台灣人更傾向於以委婉的方式解決問題.
說話做事太直白,只會使你更不容易融入台灣社會.
畢竟在你處的環境中,你是少數,台灣人是多數.
做事前請先三思而後行,還是比較好的.
所謂入境隨俗
文化不同 生活習慣不同
只是他不懂我們的用詞,台灣人很清楚 “還好耶” 是什麼意思😂
同意..大家用同一詞,不同意思表達.
但[還好]台灣表示不滿;不太好... 但香港說出[還好]表示達到合格以上70分. 是讚一種.
基本上,幾乎所有外國人都不懂,好就好,不好就不好,這種表達,大概只有台灣跟日本會這樣吧?
@@ElsaLinn 英文SO SO 是什麼意思?
So so就是一般般呀😆
香港人的用語,0到10分,
可以起碼有五個以上的層次的表達:
不可接受(DNLM)
非常差 (完全唔掂)
很差(唔掂)
一般般(麻麻地)
還可以(都okay嘅)
不錯(幾好呀)
好(正喎)
很好(好正)
超級好(好撚正!大食夾抵件!正到飛起...)
看妳的影片很開心😂
嗯~
要直要彎,
因人因事因地因時 而異。
只要不違法 就做自己,
想彎就彎 想直就直,
不用為外地人的murmur 隨之起舞的改變在地的人文習慣,
日子是自己的 想怎過就怎過 互相自重和尊重 就好,
不用 慣 誰誰。
小軟子真可愛
哈哈真的
台灣有一個很「沒品白目」的政治人物就會讓一些年輕人以為很直接坦率
謝謝分享~有分析的更客觀和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