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很棒的分析,喜歡您的講解,讚!
最近要換電腦看了很多影片只有這部實測有幫到我! 蘋果迷太讚了 看來晶片速度提升但是記憶體和SSD的速度還是會拖累...
這集看了真的釐清了很多想法
我是這麼覺得,如果預算夠的話,可以買M2 MacBook Air , 新版雖然效能差一點,但是蘋果一向軟件更新,都考驗著續航跟電池優化的問題呀!@李先先 電力最好維持在40%~80%之間,健康度才能維持在100%, 一旦健康度下降,你即使充飽電,電力還是會用噴的喔!所以還是買新版的會對普羅大眾好一點!
我刚买了m1丐版,加上教育优惠,便宜很多,反正用3年最多卖了,轻度办公加学习软件基础操作,目前使用还好,续航很顶
其實應該是要測8g和512ssd,來看8g是否夠用,因為256g被分出來時會更慢,等於降了2級,而且是極限情況
其實M1 8GB玩遊戲用到SWAP時是不會像PC那樣卡,FPS會降一點,但還是能玩,不至於PPT
我覺得用高效能去比其實不太具有太大的意義因為那個價格都可以上m1 14、16 pro了 air訂位本來就在輕度工作使用者 所以不可否認的是這次m2 air調整成一個不上不下的產品 ssd 256降讀取速度 導致要上512 記憶體在上16真的不如直接上14 pro
14重量就劝退了喜欢便携的人,air m2看起来真的还不错诶,就是价格不美丽
優質比較影片,看完後覺得還是再捏一些上M1 pro好了 😂
不是一个级别的配置没有可比性,建议用同样配置的M1和M2做对比
但是 M1 Air 16G SSD256G NTD36900, M2 Air 8G SSD256G NTD37900,價格差不多阿,M1 SSD256G 可是沒降速喔
老黃表示:你也懂神級刀工!?庫克表示:略懂略懂
太棒了
請問會出M2 Macbook Pro 的測評嗎或者M2 Macbook Pro和Air的對比
M2 MacBook Air 真的很美,但買之前真的多想想,如果都用丐版去衡量,M2 Air 價格 37,900 元用五年的話,約等於 M1 Air 30,900 元用四年就可以汰換。如果用教育價去算 M2 用四年,M1 等於用3年就可以換了。SSD 寬度那麼嚴重縮水的情況下(約回到4到5年前的速度),晶片性能提升其實並不多,這個價差更多換的是"影音體驗"的部分。至於轉賣二手...,應該擔憂 M3 換製成,能耗比控制更好價格沒有變貴,M2 就真的難脫手了。
如果要拿來繪製3D圖,在solid work下,可以正常運作嗎?
那M2的512Gb + 16RAM 呢?
為何不用M2 16GB RAM 512 SSD 比對 M1 16G RAM 512SSD?
應該是為何用M2 8G 256SSD
可能是以價格差不多的價位去對比,同樣花那些錢,新款輸給老款
想問一下, 如果我買M2 AIR 只加一樣 SSD 或 RAM, 主要基本文書工作,和AI(基礎功能), 有時會開PS(看客戶檔案) , 應該加RAM還是加SSD
想問一下我不追求款色並且打算長期使用幾年以上本身都是用作文書機但我是剪片入門者,打算剪輯一些影片上傳RUclips但我並不是專業的剪輯影片工作者定位應該都是輕至中度剪輯影片的使用那我應該如何選擇配備才比較好?M2 16+512 還是 M2 8+512 ?
我也有同樣的困擾
其實標準的8+256就好,蘋果不管加什麼都很貴我想你也知道8G跟16G的RAM在轉出時間上面並沒有差太多(10%),雖然說16G看似能更加多工,但你用不到也是沒用至於256G,大部分剪輯者都是直接使用外接SSD固態硬碟剪,素材媒體庫都用NAS儲存一顆1TB的外接SSD固態硬碟才台幣三千左右,除非你素材都放本機直接抓取,那512G或許可以升級,但影片多了還是要買外接硬碟放
@@JimmyLiu-v8c 謝謝大大如果這樣我最後選8+512就好不用升上16+512
@@許經坦 嗯啊,512G還有個好處是如果之後有需要跑一些Windows才有的程式,還要安裝paralles desktop裝windows,差不多又需要佔走30~50gb
不够ram至少16g
看到標題就喜歡
前年買了M1 MBP剪片主力,預計過2-3年再換機🤭. #小象CC
請問玩魔獸世界經典版,M2 Air基礎版堪用嗎?
7:34 ProRes 雖然比較快 但非常佔容量
这次对比不是很严谨. 视频开始的时候说, 在同样的预算下对比, 那应该是 M2基础版(256GB+8GB) 对比 M1(256GB+16GB). 但是视频里面都是用的是M1(512GB+16GB), 两个不是一个预算.
哇喔越來越帥
您好:小弟近期決定轉換到蘋果的生態圈來,在看了您的幾部介紹Mac book 的視頻之後,小弟入手了M1 air 的機種,配備有升級到16G Ram,512 G 的ssd, 相信在未來幾年內,足夠小弟學習使用了。在此謝謝您詳細的比較、說明,讓我們新進的蘋果迷能將資源花在刀口上,覺得很開心。在此有兩個小問題請教:1:想將筆電當作桌機使用,請問可以(或是需要)將充電線長時間插在筆電上嗎?(可能置於桌上數週之久,一直充電著會傷害電腦的電池嗎?)還是只在使用筆電時才充電,關機後就拔掉充電線?2:筆電螢幕尺寸較小,想擴增第二螢幕(大一點,23-27-8 之類的,眼睛看的清楚些),請問推薦哪些選擇?(平價的即可,蘋果原廠的那台螢幕太高貴了,暫時用不到。只要能輔助文書處理,有時看看影片即可,估計5000-12000元範圍內。另外,連接的介面規格有要考慮的地方嗎?Type C,HDMI 之類的)麻煩您了,謝謝。
我自己用的是benq的2495tc,還不錯,只拿來看文檔什麼就夠用了, 用typec連結也能反向充電。除非你要玩遊戲修圖什麼的就可能不適用了 哈哈,24’不夠的話你可以選27‘得
2485tc
建議使用MacBook M1 air 1TB SSD跟16GB RAM,長久使用或者脫手都會比較容易。
买这个规格,我宁可买基础版的14寸Macbook Pro.
@@还我鸡汤 但我不要那個醜醜的瀏海哈哈
@@JG12347 不觉得流海丑,因为主要它都是存在于一般apps的menu bars部分。无伤大雅。
我就买了这个搭配,和丐版比价钱并没有差那么多。
@@JG12347 可以用簡單的軟體就把那個瀏海的問題處理掉 讓上面的狀態列都全黑即可
但是外型變新版的感受應該超越這一點點的效能差異,尤其對普通用戶來說😂😂
但是这个测试没有考虑到散热的影响。
輸出的影片是4k多少Hz的?
素材是 60Hz,輸出是 30Hz。
所以為什麼叫閹割版 不是沒有道理 air本來就定位給一般文書處理的人用的 真要做中度影片剪輯 要嘛性能往上疊 要嘛直接上14/16 pro
其實說閹割我覺得就一分錢一分貨吧,他慢也沒多慢,而且公司級別的剪輯也不會用內建儲存空間來剪像我自己外出在業主那邊就用外接SSD剪輯,在公司內部就用2.5G網卡接上NAS的媒體儲存庫慢一點倒是沒啥問題,重點是那個無噪音體驗真的好,找個有位置的咖啡店可以窩一整個下午
真的很討厭聽人誇M2,賣這麼貴,還沒比較強,這個影片終於願意說實話了
M1不要在官網買呀,基礎版 PC home最便宜才2.8萬左右,還可以分30期0利率,繳完分期剛好再戰下一台
現在有bts呀
官網的翻新 還有完整一年保固如果不夠也還可以買Apple care
人才
m2 雖然輸m1 但是跟2018 年的pro 比就差不多,雖然還是2018 年的pro 贏
M2 512GB、1TB、2TB 速度又差多少呢?🤔
512以上应该差不多,256慢主要还是只有单颗。
1、如果你是客家,何必爲了虛榮心買macbook,買個性價比更高的Win筆電也能完成你的需求; 2、如果是要用macbook工作,那你心中早就有定論,知道要買什麽機型(比如14寸 PRO);3.如果你apple全家桶用戶且預算還算充裕,那其實覺得M2 AIR外觀好看就M2,覺得M1 AIR好看就M1 AIR。就這麽簡單啊。很多人在網上叫M1 AIR更好的, 要麽是已經買了M1所以比較salty,要麽就是不捨得那點錢上M2而已。
不能光看参数,我还在用2017的i5双核的MAC BOO PRO。日常文书还是很流畅,更不用说屏幕色准和喇叭的效果了。MAC就是整体的感受相对均衡,不会有特别别扭的地方,尤其是用到PRO这个级别。
直上M1 Pro 16GB /512GB吧。不用糾結選哪一代Air, 更不用擔心散熱極限。*以硬體革命而言,M1是架構大改革(x86至ARM),M2 只是同一架構一小步。。。這也是基本邊際效用差異原因。
這性能已經是歷代 Mac 近十倍的速度了,已經沒意義比較了,大多數使用者根本用起來無感,我本身做電視製播的,聲音處理工程用這種電腦就算8G版本也相當過剩
RAM的佔用測試沒有太大意義會一次開30個分頁都不關的 應該沒幾個人吧
看來這裡是開放報到我是那沒幾個人的其中一人XDD
你知道…捨不得關的心情嗎
每個評測看下來 只覺得 Mac是只能剪片是不是😂
剪片是一個效能的指標,影片裡面還有其它的評測項目阿!
可以把Mac 剪片看成是一個指標。但也可以做其他事。文書作業也是很強
看到輸出失敗,直接大笑 😆😆😆😆😆😆
不太懂為什麼每次對比M2跟M1時都只比效能雖然256的M2被降效能但其他規格都是升級對普通的使用者的體驗反而比效能的體驗更有差
因為這部影片的目的就是比效能,如果你不是想看效能上差別,那你就不應該點進來😂一部分族群確實是著重在日常體驗,但是另一部分是著重在工作生產力上。撇除 SSD 問題, M2 Air 並沒有全面都是正向提升,外放來說,並不覺得是升級,三頻變的不均衡,甚至聲音變得模糊;鍵盤手感也變的不輕脆。選擇上確實需要多想想。
M2 8g/512g 和16g/256g怎么选呢
8/512比較適合。256之後也較難脫手
若非把MBA當成時尚配件,一兩年後必換更新;建議以當前需求為優先考量。8/512應該是偏輕量文書機,,16/256偏向效能需求。以相當的預算,M1 16/512不考慮?
@@cyjwebhsu6163 如果8g/256装虚拟机够用吗,平常应该就写写论文,office
只能升級一樣的話我是選16g/256g,好像不會比8g/512g的SSD的效能差,兩樣都升的話,建議選Mac Pro
升級16g 效能比512較好,加上容量可以用外接應付但是記憶體無解
M2 Macbook Air 16gb RAM + 512gb 都差不多碰到乞丐版Macbook Pro 14 了,要怎么选择呢?而且MBP 14 重量应该不会比M2 Macbook Air 相差那么多吧?
重量和厚度都相差挺大的,其實説白了就是看你的使用内容,要更好的性能來處理複雜視頻剪輯那就pro,要更好的便携和外觀,以及超長的續航時間,并且只做做簡單任務,那就air咯。有個大前提是你是否真的需要mac os來處理你的任務?
上禮拜我訂了m2的基礎版8+8核8g記憶體升級512g. ssd請問如果是文書、看影片、偶爾玩一下遊戲、上網查資料這樣建議是買對嗎?因為我看了基礎版256會降速,想說升級512g
512 沒問題!
Gpu不用上到10核吧?
@@謝聰奕 10 核 8 核差距不大,不用上沒關係。
搭版想請教,平常會開ai ps lr 做一些照片和排版,另外偶爾做簡單影片剪輯,一樣是M2基礎板8+8核8g記憶體、升級512g. ssd 就夠用了嗎?謝謝
@@gowhere1120 要用專業軟體要用到16gb
罷工也太扯 哈哈
M2丐版加到512SSD
m1丐版和m2丐版相比,m2还是要快的,
沒錯,相同條件下的RAM與SSD,M2效能還是比較強,而且M2 Air 硬體大升級比M1強多了,否則不會貴上7000台幣,一分錢一分貨啊⋯⋯
很棒的分析,喜歡您的講解,讚!
最近要換電腦看了很多影片只有這部實測有幫到我! 蘋果迷太讚了
看來晶片速度提升但是記憶體和SSD的速度還是會拖累...
這集看了真的釐清了很多想法
我是這麼覺得,如果預算夠的話,可以買M2 MacBook Air , 新版雖然效能差一點,但是蘋果一向軟件更新,都考驗著續航跟電池優化的問題呀!@李先先 電力最好維持在40%~80%之間,健康度才能維持在100%, 一旦健康度下降,你即使充飽電,電力還是會用噴的喔!所以還是買新版的會對普羅大眾好一點!
我刚买了m1丐版,加上教育优惠,便宜很多,反正用3年最多卖了,轻度办公加学习软件基础操作,目前使用还好,续航很顶
其實應該是要測8g和512ssd,來看8g是否夠用,因為256g被分出來時會更慢,等於降了2級,而且是極限情況
其實M1 8GB玩遊戲用到SWAP時是不會像PC那樣卡,FPS會降一點,但還是能玩,不至於PPT
我覺得用高效能去比其實不太具有太大的意義
因為那個價格都可以上m1 14、16 pro了 air訂位本來就在輕度工作使用者 所以不可否認的是這次m2 air調整成一個不上不下的產品 ssd 256降讀取速度 導致要上512 記憶體在上16真的不如直接上14 pro
14重量就劝退了
喜欢便携的人,air m2看起来真的还不错诶,就是价格不美丽
優質比較影片,看完後覺得還是再捏一些上M1 pro好了 😂
不是一个级别的配置没有可比性,建议用同样配置的M1和M2做对比
但是 M1 Air 16G SSD256G NTD36900, M2 Air 8G SSD256G NTD37900,價格差不多阿,M1 SSD256G 可是沒降速喔
老黃表示:你也懂神級刀工!?庫克表示:略懂略懂
太棒了
請問會出M2 Macbook Pro 的測評嗎或者M2 Macbook Pro和Air的對比
M2 MacBook Air 真的很美,但買之前真的多想想,如果都用丐版去衡量,M2 Air 價格 37,900 元用五年的話,約等於 M1 Air 30,900 元用四年就可以汰換。如果用教育價去算 M2 用四年,M1 等於用3年就可以換了。
SSD 寬度那麼嚴重縮水的情況下(約回到4到5年前的速度),晶片性能提升其實並不多,這個價差更多換的是"影音體驗"的部分。至於轉賣二手...,應該擔憂 M3 換製成,能耗比控制更好價格沒有變貴,M2 就真的難脫手了。
如果要拿來繪製3D圖,在solid work下,可以正常運作嗎?
那M2的512Gb + 16RAM 呢?
為何不用M2 16GB RAM 512 SSD 比對 M1 16G RAM 512SSD?
應該是為何用M2 8G 256SSD
可能是以價格差不多的價位去對比,同樣花那些錢,新款輸給老款
想問一下, 如果我買M2 AIR 只加一樣 SSD 或 RAM, 主要基本文書工作,和AI(基礎功能), 有時會開PS(看客戶檔案) , 應該加RAM還是加SSD
想問一下
我不追求款色並且打算長期使用幾年以上
本身都是用作文書機
但我是剪片入門者,打算剪輯一些影片上傳RUclips
但我並不是專業的剪輯影片工作者
定位應該都是輕至中度剪輯影片的使用
那我應該如何選擇配備才比較好?
M2 16+512 還是 M2 8+512 ?
我也有同樣的困擾
其實標準的8+256就好,蘋果不管加什麼都很貴我想你也知道
8G跟16G的RAM在轉出時間上面並沒有差太多(10%),雖然說16G看似能更加多工,但你用不到也是沒用
至於256G,大部分剪輯者都是直接使用外接SSD固態硬碟剪,素材媒體庫都用NAS儲存
一顆1TB的外接SSD固態硬碟才台幣三千左右,除非你素材都放本機直接抓取,那512G或許可以升級,但影片多了還是要買外接硬碟放
@@JimmyLiu-v8c 謝謝大大
如果這樣我最後選8+512就好
不用升上16+512
@@許經坦 嗯啊,512G還有個好處是如果之後有需要跑一些Windows才有的程式,還要安裝paralles desktop裝windows,差不多又需要佔走30~50gb
不够ram至少16g
看到標題就喜歡
前年買了M1 MBP剪片主力,預計過2-3年再換機🤭. #小象CC
請問玩魔獸世界經典版,M2 Air基礎版堪用嗎?
7:34 ProRes 雖然比較快 但非常佔容量
这次对比不是很严谨. 视频开始的时候说, 在同样的预算下对比, 那应该是 M2基础版(256GB+8GB) 对比 M1(256GB+16GB). 但是视频里面都是用的是M1(512GB+16GB), 两个不是一个预算.
哇喔越來越帥
您好:小弟近期決定轉換到蘋果的生態圈來,在看了您的幾部介紹Mac book 的視頻之後,小弟入手了M1 air 的機種,配備有升級到16G Ram,512 G 的ssd, 相信在未來幾年內,足夠小弟學習使用了。在此謝謝您詳細的比較、說明,讓我們新進的蘋果迷能將資源花在刀口上,覺得很開心。
在此有兩個小問題請教:
1:想將筆電當作桌機使用,請問可以(或是需要)將充電線長時間插在筆電上嗎?(可能置於桌上數週之久,一直充電著會傷害電腦的電池嗎?)還是只在使用筆電時才充電,關機後就拔掉充電線?
2:筆電螢幕尺寸較小,想擴增第二螢幕(大一點,23-27-8 之類的,眼睛看的清楚些),請問推薦哪些選擇?(平價的即可,蘋果原廠的那台螢幕太高貴了,暫時用不到。只要能輔助文書處理,有時看看影片即可,估計5000-12000元範圍內。另外,連接的介面規格有要考慮的地方嗎?Type C,HDMI 之類的)
麻煩您了,謝謝。
我自己用的是benq的2495tc,還不錯,只拿來看文檔什麼就夠用了, 用typec連結也能反向充電。除非你要玩遊戲修圖什麼的就可能不適用了 哈哈,24’
不夠的話你可以選27‘得
2485tc
建議使用MacBook M1 air 1TB SSD跟16GB RAM,長久使用或者脫手都會比較容易。
买这个规格,我宁可买基础版的14寸Macbook Pro.
@@还我鸡汤 但我不要那個醜醜的瀏海哈哈
@@JG12347 不觉得流海丑,因为主要它都是存在于一般apps的menu bars部分。无伤大雅。
我就买了这个搭配,和丐版比价钱并没有差那么多。
@@JG12347 可以用簡單的軟體就把那個瀏海的問題處理掉 讓上面的狀態列都全黑即可
但是外型變新版的感受應該超越這一點點的效能差異,尤其對普通用戶來說😂😂
但是这个测试没有考虑到散热的影响。
輸出的影片是4k多少Hz的?
素材是 60Hz,輸出是 30Hz。
所以為什麼叫閹割版 不是沒有道理 air本來就定位給一般文書處理的人用的 真要做中度影片剪輯 要嘛性能往上疊 要嘛直接上14/16 pro
其實說閹割我覺得就一分錢一分貨吧,他慢也沒多慢,而且公司級別的剪輯也不會用內建儲存空間來剪
像我自己外出在業主那邊就用外接SSD剪輯,在公司內部就用2.5G網卡接上NAS的媒體儲存庫
慢一點倒是沒啥問題,重點是那個無噪音體驗真的好,找個有位置的咖啡店可以窩一整個下午
真的很討厭聽人誇M2,賣這麼貴,還沒比較強,這個影片終於願意說實話了
M1不要在官網買呀,基礎版 PC home最便宜才2.8萬左右,還可以分30期0利率,繳完分期剛好再戰下一台
現在有bts呀
官網的翻新 還有完整一年保固如果不夠也還可以買Apple care
人才
m2 雖然輸m1 但是跟2018 年的pro 比就差不多,雖然還是2018 年的pro 贏
M2 512GB、1TB、2TB 速度又差多少呢?🤔
512以上应该差不多,256慢主要还是只有单颗。
1、如果你是客家,何必爲了虛榮心買macbook,買個性價比更高的Win筆電也能完成你的需求; 2、如果是要用macbook工作,那你心中早就有定論,知道要買什麽機型(比如14寸 PRO);3.如果你apple全家桶用戶且預算還算充裕,那其實覺得M2 AIR外觀好看就M2,覺得M1 AIR好看就M1 AIR。就這麽簡單啊。很多人在網上叫M1 AIR更好的, 要麽是已經買了M1所以比較salty,要麽就是不捨得那點錢上M2而已。
不能光看参数,我还在用2017的i5双核的MAC BOO PRO。日常文书还是很流畅,更不用说屏幕色准和喇叭的效果了。MAC就是整体的感受相对均衡,不会有特别别扭的地方,尤其是用到PRO这个级别。
直上M1 Pro 16GB /512GB吧。不用糾結選哪一代Air, 更不用擔心散熱極限。
*以硬體革命而言,M1是架構大改革(x86至ARM),M2 只是同一架構一小步。。。這也是基本邊際效用差異原因。
這性能已經是歷代 Mac 近十倍的速度了,已經沒意義比較了,大多數使用者根本用起來無感,我本身做電視製播的,聲音處理工程用這種電腦就算8G版本也相當過剩
RAM的佔用測試沒有太大意義
會一次開30個分頁都不關的 應該沒幾個人吧
看來這裡是開放報到我是那沒幾個人的其中一人XDD
你知道…捨不得關的心情嗎
每個評測看下來 只覺得 Mac是只能剪片是不是😂
剪片是一個效能的指標,影片裡面還有其它的評測項目阿!
可以把Mac 剪片看成是一個指標。但也可以做其他事。文書作業也是很強
看到輸出失敗,直接大笑 😆😆😆😆😆😆
不太懂為什麼每次對比M2跟M1時都只比效能
雖然256的M2被降效能
但其他規格都是升級
對普通的使用者的體驗反而比效能的體驗更有差
因為這部影片的目的就是比效能,如果你不是想看效能上差別,那你就不應該點進來😂
一部分族群確實是著重在日常體驗,但是另一部分是著重在工作生產力上。
撇除 SSD 問題, M2 Air 並沒有全面都是正向提升,外放來說,並不覺得是升級,三頻變的不均衡,甚至聲音變得模糊;鍵盤手感也變的不輕脆。
選擇上確實需要多想想。
M2 8g/512g 和16g/256g怎么选呢
8/512比較適合。256之後也較難脫手
若非把MBA當成時尚配件,一兩年後必換更新;建議以當前需求為優先考量。
8/512應該是偏輕量文書機,,16/256偏向效能需求。以相當的預算,M1 16/512不考慮?
@@cyjwebhsu6163 如果8g/256装虚拟机够用吗,平常应该就写写论文,office
只能升級一樣的話我是選16g/256g,好像不會比8g/512g的SSD的效能差,兩樣都升的話,建議選Mac Pro
升級16g 效能比512較好,加上容量可以用外接應付但是記憶體無解
M2 Macbook Air 16gb RAM + 512gb 都差不多碰到乞丐版Macbook Pro 14 了,要怎么选择呢?而且MBP 14 重量应该不会比M2 Macbook Air 相差那么多吧?
重量和厚度都相差挺大的,其實説白了就是看你的使用内容,要更好的性能來處理複雜視頻剪輯那就pro,要更好的便携和外觀,以及超長的續航時間,并且只做做簡單任務,那就air咯。有個大前提是你是否真的需要mac os來處理你的任務?
上禮拜我訂了m2的基礎版8+8核8g記憶體
升級512g. ssd
請問如果是文書、看影片、偶爾玩一下遊戲、上網查資料
這樣建議是買對嗎?因為我看了基礎版256會降速,想說升級512g
512 沒問題!
Gpu不用上到10核吧?
@@謝聰奕 10 核 8 核差距不大,不用上沒關係。
搭版想請教,平常會開ai ps lr 做一些照片和排版,另外偶爾做簡單影片剪輯,一樣是M2基礎板8+8核8g記憶體、升級512g. ssd 就夠用了嗎?謝謝
@@gowhere1120 要用專業軟體要用到16gb
罷工也太扯 哈哈
M2丐版加到512SSD
m1丐版和m2丐版相比,m2还是要快的,
沒錯,相同條件下的RAM與SSD,M2效能還是比較強,而且M2 Air 硬體大升級比M1強多了,否則不會貴上7000台幣,一分錢一分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