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有所启发,谢谢~😀
谢谢。“看报纸就像在一起祈祷”
人的認同從低到高大概的順序是:個人、家庭家族、鄉土、社會(包括各種團體)、國家、民族、宗教,後面三個基本是有同等或類似的地位,不過還是以宗教能夠跨時代、跨地域的影響力最大。而人們的自然認同大概只到家庭家族,鄉土認同已經必須靠人為加強,而社會以上的認同則需要刻意的製造、維護、強化,否則不會自動產生,由此可知,認同感基本上是基於人際關係網,因為要互相往來合作,不可能跟一個很討厭、很不能接受的人或團體長期往來或共事,所以往來的人際之間必須有共識,互相接納,這就是認同的基礎,好的互動就會增強認同,如果互動很糟糕,認同的基礎也會蕩然無存。社會認同以上的因為已經脫離人際關係網,所以必須透過後天人為建立。但是近代現代之所以出現廣泛的民族主義,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國家機器完成升級,紛紛由菁英政治轉型到全民政治,因此必需要建立全民的認同,參與政治,一起維護運作國家機器。因此會有國家認同、民族認同兩種可以選擇。宗教因為已經被排拒在現代政治體制之外,所以就先不討論。但是這不表示現在才有這種認同塑造,其實只要人類開始有團體,這種認同塑造就不斷進行著,比方說,孩子要承襲家風,這個家風就是一種家族家庭認同,藉由這個認同,家族可以凝聚在一起,因為家人家族是比較親密的人際網,所以從大家的行為就可以知道與家風的理念互相驗證,就不需要太多理論或是理念的,也就是想像的部分。以前國家機器是菁英政治,只有少數人執政,不需要把認同擴大到民族或國家這樣的程度,所以過去的認同多半只到社會階級,另外還有宗教的認同,而塑造的方式其實大同小異,人際互動越密切,就可以自然形成,比較疏離,就必須輔以各種利益輸送,完全沒有互動者,就必須訴諸某些共識、符號、理念、信念等,要說是想像力也可以,當然不是天馬行空的亂想,都是有某些可以凝聚的根基。這樣應該可以回答影片後面幾個問題。
你說的對,家庭,是最深的植入和洗腦。它和民族一樣虛構。它不存在,人們,尤其是“家庭”結構的既得利益者不會對其忠誠,而損失利益者承擔其成本維護著忠誠。一方不會承認。一方意識不到。它作為統治工具比國家和宗教植入更深
卡尔马克思教导我们说,物质基础决定意识形态。
国内的一些恨国党和逆民们最喜欢拿国内的所谓的民族主义说事儿🤣
什麼是恨國黨呢?
你在胡言亂語啥?
有所启发,谢谢~😀
谢谢。“看报纸就像在一起祈祷”
人的認同從低到高大概的順序是:個人、家庭家族、鄉土、社會(包括各種團體)、國家、民族、宗教,後面三個基本是有同等或類似的地位,不過還是以宗教能夠跨時代、跨地域的影響力最大。而人們的自然認同大概只到家庭家族,鄉土認同已經必須靠人為加強,而社會以上的認同則需要刻意的製造、維護、強化,否則不會自動產生,由此可知,認同感基本上是基於人際關係網,因為要互相往來合作,不可能跟一個很討厭、很不能接受的人或團體長期往來或共事,所以往來的人際之間必須有共識,互相接納,這就是認同的基礎,好的互動就會增強認同,如果互動很糟糕,認同的基礎也會蕩然無存。社會認同以上的因為已經脫離人際關係網,所以必須透過後天人為建立。但是近代現代之所以出現廣泛的民族主義,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國家機器完成升級,紛紛由菁英政治轉型到全民政治,因此必需要建立全民的認同,參與政治,一起維護運作國家機器。因此會有國家認同、民族認同兩種可以選擇。宗教因為已經被排拒在現代政治體制之外,所以就先不討論。但是這不表示現在才有這種認同塑造,其實只要人類開始有團體,這種認同塑造就不斷進行著,比方說,孩子要承襲家風,這個家風就是一種家族家庭認同,藉由這個認同,家族可以凝聚在一起,因為家人家族是比較親密的人際網,所以從大家的行為就可以知道與家風的理念互相驗證,就不需要太多理論或是理念的,也就是想像的部分。以前國家機器是菁英政治,只有少數人執政,不需要把認同擴大到民族或國家這樣的程度,所以過去的認同多半只到社會階級,另外還有宗教的認同,而塑造的方式其實大同小異,人際互動越密切,就可以自然形成,比較疏離,就必須輔以各種利益輸送,完全沒有互動者,就必須訴諸某些共識、符號、理念、信念等,要說是想像力也可以,當然不是天馬行空的亂想,都是有某些可以凝聚的根基。
這樣應該可以回答影片後面幾個問題。
你說的對,家庭,是最深的植入和洗腦。它和民族一樣虛構。
它不存在,人們,尤其是“家庭”結構的既得利益者不會對其忠誠,而損失利益者承擔其成本維護著忠誠。一方不會承認。一方意識不到。
它作為統治工具比國家和宗教植入更深
卡尔马克思教导我们说,物质基础决定意识形态。
国内的一些恨国党和逆民们最喜欢拿国内的所谓的民族主义说事儿🤣
什麼是恨國黨呢?
你在胡言亂語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