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那些像現在的人都是被奴役的還有無金錢社會的想法都是看這些影片來的:關於你被奴役的故事 The story you are about slavery,大衛艾克和蜥蜴人,時代精神運動維納斯計畫,陰謀集團,巴夏訊息,昴宿星人Alaje說星際秘密,地球人的姊妹種族:昴宿星人 | 柯博拉訊息彙整,烏本圖貢獻主義,崇高之上,精英的手段完整版,第4密度,迈克尔·泰林格,米高‧泰林格 - 《歷史錯判了人類的起源,前荷兰银行家精英判逃者Ronald Bernard羅納德伯納德,创造性社会的未来,禁锢的思维-被禁止的教育,集體進化 人類揚升 意識覺醒 是開始 也是結尾,黃鑫-覺醒系列,新時代意識覺醒系列,揭露宇宙,天狗衛視,當然還有很多影片我覺得沒有人是完全正確的,多看多聽
She was moving in her mother country, which was easy. 語言聽和說不通,沒有目標地所需手藝,扛壓力薄弱,S板應變糟糕,學習不快速不大有效,在老家膽怯(人際關係吃不開),身體本來弱.....全是我美加幾十年見的華人實例(跳樓結束的我也認識過不只一個,我家同一條街Sha岳父坐牢累妻子一個人帶小孩....)反過來風光的我也認識不少,潤近似押下92%籌碼。
換9座都市能過得好也可能移民一敗塗地,In a target country one knows a tiny bit about life if staying for a couple of months.語言聽和說不通,沒有目標地所需手藝,扛壓力薄弱,S板應變糟糕,學習不快速不大有效,在老家膽怯(人際關係吃不開),身體本來弱.....全是我美加幾十年見的華人實例(跳樓結束的我也認識過不只一個,我家同一條街Sha岳父坐牢累妻子一個人帶小孩....)反過來風光的我也認識不少,潤近似押下92%籌碼。
Welldone girl!!! Love your book reading session. I think your conclusion is right, listen to your heart and choose the path that offers you the ultimate happiness and joy!
Thank you for sharing this. I agree with you that one needs to find out what one really wants and puts in the effort to get what he or she wants. However, how much one is in control of his or her own life determines how happy he or she feels. A bird in a cage, no matter how well it is looked after, would not be happy as the bird in the woods who is free to do whatever it fancies!!
感谢你,小鸣。作为一个目前身处意大利、正在办理居留的前留学生,我打着临时工,用体力劳动赚取并不丰厚的薪水,只为了获得工签和移民的希望。相比之下,回国接手父亲的传统生意,结婚生子,看起来短期内会更轻松幸福。但我还是选择了第一条路,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差错。在这个迷茫的时刻,听到你分享的故事,我感触颇深。只希望未来的我不会后悔今天的选择。
加油
你一定不会后悔
加油
你不会后悔的,墙里的人想出去,墙外的人想进来😅
總有一天要把這牆拆了,來去自由民主
小鸣这一期很能引发我的共鸣,我17年开始办理移民,到了加拿大各种不适应,即使现在依然还在适应中。人生就像那个女主,摆脱了一个问题,但是但是接下来会面临新环境带来的另外的问题。我如果继续待在中国,会引发我的政治抑郁症,而且我不想后代都继续生活在这个祖辈几千年为奴的世界,相比这边对于适应生活所带来的问题,我更加倾向与面对这种问题而不愿意面对生活在中国,因为这边的问题,大体上都是可以面对和解决的,但是中国的问题,是靠自身无法解决的,虽然在中国会很自在,也算衣食无忧,但是这是一种逃避的消极解决方案。小说的结局很好,但是如果是另外一种结局呢?比如马场生意越来越差,男主开始家暴女主,这个时候,女主是否会后悔当初没有离开马场去加拿大呢?所以面对问题,我们只能选择一种自己更加可以接受,或者说问题本身是可以依靠自身解决的。为什么疫情期间动了移民念头的人忽然多了呢?封控就像是小羊走丢了,疫情过去了,小羊找到了。可是,小羊以后就不会再走丢吗?也可能连马都走丢了。。。。以慈悲之心面对苦难,可以要求自己,但是不能再赋予后代这种悲惨的生活
@@fudongsuen8676 在墙内不是政治抑郁那么简单,危机存亡。叔本华面临着的环境跟我们可不一样🥹
真是杞人忧天,你怎么知道你的后代喜欢加拿大的生活而不喜欢在中国的生活呢?也许他将来在加拿大活得很普通,在中国可能事业有成。将来的事情有谁说得清楚呢?
@@davidyang8265 也許、可能你的後代恨你沒潤,把他生在韭菜國,把她生在西朝鮮國。
@@davidyang8265
小孩長大後是加拿大人,有更多選擇權,要移民到任何地方都是很簡單的啊!
現在中國要當教師,還要被扣押護照!
@@davidyang8265 David, Yang, 8265, 哪一個不是英文字,印度數?你肯定你不會潤?
“得到了就厌倦、得不到就焦虑,这就是人的本质”……人的一生就是不断选择、厌倦、再选择的过程,人的本我、旧我和新我、未我总是在持续不断地博弈中,演进、进化、否定之否定、突破背叛等等永远不会停止,知行合一才能获得暂时的满足和平静……而知变则又行需改,否则痛苦焦虑自然来……这也是人类个体成长和整体进步的内在不懈动力……很喜欢一句话:你梦寐以求的也许是别人千方百计想要摆脱的……
知行合一?
我八年前由香港移民到澳洲。我的感受是人一旦和其它人產生關係,就要失去部分的自由。單身的人一定比有伴侶的人更自由,但郤不一定因為多了自由而快樂,同理,有伴侶的人也不一定少了自由而不快樂。一般人因關係而不快樂,往往不是因為沒有預期會少了自由,而是事後發現失去的自由遠多於自己可承受的。
為自由而潤也大概有類似的取捨吧。我們和母國的關係導致我們覺得不夠自由,特別是這個母國喜歡要個體放棄自由而促進集體的和諧及發展。
去到象澳洲的這種西方民主的國家,的確可以不用被動地去服待集體,每個人都有較大的空間去經營自己的生活,只要不作奸犯科,政府不可以來騷擾你,也沒有誰可以用道德去說你。但問題時,如果你想融入當地社會,你才發現你必須改變自己的做事方式,說話的口音,甚至是你的認知,而往往這些改變都是在不甘心中掙扎進行的。你有不去主動融入的自由,但人家也有拒絕你融入的自由。
所以吊詭的是,在自由的國家,你不主動去融入時,你擁有自由和孤獨,但當你努力嘗試去融入時,你失去了不少自由,但也未必能成功。
非常欣赏这位年轻的博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我是随波逐流在改革开放后来到美国的,那时我在中国的一个研究机构可以算一颗新星吧,到美国去留学并不是为了逃离,来到美国从研究生做起也经历了身份上的落差感。但是很快我就明确地知道,我喜欢这个地方,因为不管从哪个方面我都获得了更多的自由,特别是思想和人格的自由,哪怕我还是一个穷学生。 几十年过去了,我没有改变我的想法。对我这种后知后觉的人来说,并不是想好了才去另一个地方,而是到了那里才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是的,虽然你现在回国,你之前的同事混吃等死,生活水平比你在美国过的好,大概率退休也不比你美国差,毕竟你用了几十年的青春努力过,在自由的世界里面打过工,流血流汗的奋斗过,安逸的生活不适合自由的灵魂加油。
跟你的平辈都已经是大领导吧,你回去也没脸,回不去的。
我是在澳洲的移民,经常和老公谈起退休后要去欧洲旅居。但我看看自己现在的生活,有父母在身边,有爱人陪伴,无孩子拖累,有猫有狗,有健康的身体,每天在鸟叫中醒来,在家里的落地窗前办公,看院子里晒太阳的猫,午后夕阳的遛狗,老妈不时过来送她刚包好的饺子,我觉得我现在的生活就是今后我会怀念的美好。享受当下的美好,人生得意需忘形😂
外加每天晚上抱着我的猫睡觉的时候,就觉得这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比这里好,因为这里有我的猫,这条街,这院子都是他的领地。我愿天天都呆在这里抱他睡觉
真正的經濟並非利潤,而是改善人類生活的一切,知道維納斯計畫嗎,知道雅克·法斯科這個人嗎,時代精神運動有幾百部影片,可以去看,裡面有解決方案,,我不要共產主義或社會主義那過時的東西,應該要進入一個跟以往不同的體系,請問您知道雅克·法斯科,還有邁克爾泰林格 Michael Tellinger這些人嗎,我不懂英文,應該還有很多影片沒弄上中文字幕,不知能不能翻譯一下,雅克·法斯科說:沒有什麼所謂的人性,假如人性沒被改變我們還會住在山洞裡,這一切都是從環境習得的,大多數人不知道何種力量塑造人類的行為,再說這就是所謂的人性,人們常用人性這個詞語,因為他們無法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他們不經思考,用貧乏的知識衡量事物,然後說人性如此,人天生是貪婪的,彷彿他們好像對人性很有研究一樣大部分的人好像認為有一份工作很自然,有誰規定來到這世界上要每天工作賺錢,用錢去購買原本能夠免費取得的東西,大自然的風從未跟我們討過一毛錢,太陽也不會像我們索取每一絲光線的金錢價值,人類自以為聰明及文明,但卻在免費提供所有事物的星球上付錢以求生存,但我們卻身陷債務泥沼,金錢並不讓世界轉動,看一張美麗的地球圖片,你能在那張圖片上看到錢嗎,大部分的人都被金錢奴役,錢只不過是人發明出來的一種概念工具,他應該被我們所使用,其他先進星球文明的人也沒有像地球人整天工作8到10小時像奴隸一樣日復一日只為了一點微薄的薪水,帶薪奴隸制,現有的勞動系統才是真正懶惰製造者,錢沒做什麼事,是人類做了這一切,是現在的體制造成讓人變成懶人,每天做著為了賺錢而重複的工作當然會變得很沒有動力,被強迫做著工作會降低人的內在動機,學對自己有興去的東西,無論是醫學,植物學,電學,化學,農業,天文學,海洋學,因為是自己有興趣的東西會想更了解更深入,當人們衣食無憂就會自己去工作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當人們沒工作需要之後動機多到數不清會有成千上萬未解決的問題等著你去做,在古代科技落後到了一座島沒任何技能,當然要辛苦栽種植物水果種地,可現在在這個時代已經不一樣了有高科技自動化生產出數量龐大的商品提供給每一個人,如果太空项目发布的技术能够根据人的需求制造出任意实物,只需摁下按钮就能得到,那会有何影响?如果有物質複製器免費創造衣服和食物這種技術,那將對人產生何種影響?迈克尔·泰林格:這個問題很好,我已經思考了很久。这個時候就要看人的性格了。儘管我會想要用物質複製器為我制造任意东西,但我還是享受烹飪的过程。我喜欢自製櫥俱因為我喜欢木頭的味道。或者我喜歡釣魚。我喜欢那些可以運用與生俱来的才能和天赋得到的东西。不然我除了一槍把自己崩掉外还能做什么呢?我觉得我们活在世上是為了體驗所有密度,氧氣,水,重力,體驗這樣的地球,享受所有美麗的事物。這是我们應該做的。每個人生来都有非常獨特的才能。這是我们應該做的。所以你可以選擇使用物質複製器来做一條褲子。你會更樂在其中,你會為此跟母親、祖母或者裁缝交流,為了做一身漂亮的新衣服,用大麻纖維和其他可生物降解、無毒、可回收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都来自地球,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因為這才是我們之所以在這裡體驗這一現實的缘故。當我們的需求得以满足之后,才會接下来决定做什么。真正的經濟體系並不是基於交換金錢和勞動已得到薪資的體系,這是我們從歷史傳統中人為創造出來的,當我們隨著時間推移而學習,就會演變成我們現在世界處境, 真正的經濟概念及管理地球本身,正形成於公眾意識中,真正的經濟體系是管理這個我們擁有的家庭,恰當的管理是一種技術導向,滿足人類需求的是一種技術導向,就像我們有特定的設計, 去建造一架飛機一樣,你不能有太多的偏差,否則就會傷害飛機的性能,我們必須利用技術去建構社會,我以前有跟別人聊過,我說每個人做不一樣的工作,每個貢獻都是為等值的,她說工作不能為等值報酬不能為一樣,他好像不懂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不要金錢,每個人都能獲得生活必需品,地球上的資源是大家共有的,不是因為你比較有錢比較努力富有就拿比較多,窮人沒錢不努力就不能取得明明有足夠資源還不能讓人取得規定一定要用到錢,假如資源都充足的話, 還有很多人好像都假如有2個人都做這為了賺錢而重複毫無意義的工作,有個做比較少的人拿比較多報酬,做比較多的人拿比較少報酬,大家好像會很不滿,可我不覺得會怎麼樣,我不在意那種東西,因為大家都是做著自己不喜歡為了賺錢重複毫無意義的工作才會在意報酬,如果是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喜歡的事情就不會在意那種東西,我不知怎麼表達才好,如果未來機器人做的速度比較快做的產量比較多,人類做的比較少拿比較少報酬,明明有足夠的資源難道要因為人類做的比較少拿比較少報酬就不能來取得本應該可免費取得的東西,雅克.法斯科說機器的用途不是把你的工作搶走,如果他們造出來的速度比你快,我們就不需要你們去工作,事實上我們不想要你們在工廠工作,我們想要你們回去學校學習任何你感興趣的東西,任何你認為你想學的東西,還有有人認為沒工作的需要會讓人變懶,沒任何動機參與社會的任何相關事務,我覺得那是在資本主義驅動系統理的現象,可是就算人會變懶,那種事等以後再說,先用高科技設計一個城市讓每個人都能免費取得生活必需品,人們必須得到生活必需品,否則人們會受苦,很多犯罪都會降低,不必制定相關法律,然後想出新的激勵機制,然後慢慢地擴散到其他城市,其他國家,還有大家好像都有一種來到這個世界就是要每天努力工作賺錢這種想法為了生存死命掙扎,人真正需要的是乾淨的空氣,水,可耕地,醫療健康保障,取得食物和生活必需品,相關教育,與其給人錢還不如教導他生存方法,雅克.法斯科說過所有的政治家,律師,商人都會被淘汰掉,公共利益需要與個人利益重合,也就是說,當我發明了某種東西,我會把它分給每個人,帶給他們藉此改善利用的機會,發明不是通過商標和專利獨享其好而是分享給所有人,每次當別人發明新東西,或創造新事物好主意,這同樣也能帶給我好處,突然間人類將真正團結如一,這種體系才有效,我在其他地方看到有人在聊尼古拉.特斯拉有看到一些留言還不錯,像有人留:一個能永久持續發展種族, 都是大家互相幫助, 成就更多的別人, 然後別人又可以更好的反過來成就你, 如此循環, 這是一個良好的循環, 當這個種族面對各種新挑戰的時候, 往往能最大限度地面對問題然後迎刃而解, 然後繼續發展下去; 一個隨時滅亡絕種的種族, 都是靠吞食別人的存在, 妨礙同類發展的種族, 自私自利生怕對方得到的資源比自己多, 然後相互之間就凝聚了互害的猜疑, 沒有信任,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看到別人發展然後去破壞他, 但當到了自己遇到困難時, 沒有人來幫自己, 反而被其他人落井下石, 然後本來各自能發展出來的技術和發明成品都弄不出來然後消失不見, 直到彼此都再沒資源弄新東西出來,大限降臨,全部滅族, 就像宇宙放了一個可笑的屁一樣, 臭了一會兒就消散一空,假如你有幾千萬,黃金,鑽石,到了一座島,但在該島沒有水,可耕地,魚,你就什麼都沒了,所以全部的強調都在金錢上,真的不能代表任何東西,而是某種剝削人的方式,可是感覺大部分的人比較無法改變,因為從小被灌輸需要工作勞動才能換取金錢生存,大部分的人好像都覺得這樣子很自然,很多工作只是把錢移來移去也沒有在生產什麼不是很有用,人們需要的不是錢,而是對資源的獲得和使用權,很多人從小被灌輸賺取金錢是生活的原動力,它是生活動機,但那些在歷史留名的人物,不是那些很會賺錢的人,他們是那些不謀利潤,一生致力於改善他人的生活,造福社會的人,真正獲得大眾讚賞的是那些投身公共事業,而不是基於金錢動機的人,沒有了金錢,就不需要那些東西,像律師,銀行家,廣告業,保險,行銷人員,股票經紀人,有太多太膚淺的浪費了,有很多人認為這樣會讓人不勞而獲,寵壞人們,但你出生在現代有很多高科技的國家,卻與飛機,電話,鐵路,還有多高科技毫無關係,你並沒有參與設計這些科技,這些東西全都有,因為你有幸繼承前人的心血,但這不會寵壞你吧
不勞而獲不是壞事。 你今天一誕生在世上,立即就享有遠比大多數歷史時期的人們還要先進的物質生活水準,更不講陽光、空氣、水、等多如繁星大自然的產物,請問你付出了什麼來交換嗎?沒有,你只是被生下來而已;你有因此而受到傷害嗎?也沒有,你使用著這些資源一路長大了 仍然沒辦法理解?試想你生活周遭哪件用品是你參與發明或者自己動手製作的?沒有一樣吧?那你就是在不勞而獲。 好,你跟我說你有用勞力換來的金錢做交換。那我們再看高鐵的例子,高鐵出來以前,同樣的票價去坐火車,要花上三、四倍的時間,所以你等於是用不成比例的代價去享受超值的服務,這些就是科技帶來的轉變,人人都能不勞而獲地享受科技發展的成果。 即使是住在孟加拉郊外的家庭,也過著比100年前的英國皇室成員還要便利與舒適的生活,難道要指控這個家庭不勞而獲嗎?憑什麼我們這些活在21世紀的人可以用gmail,而達文西那個時代的人卻只能用信紙聯絡? 科技進步的好處是全球性、不可逆的科,政客們解決不了問題,他們只會談論問題,制定法律,他們並不具備科技素養,研發海水淡化的是科技人員,給你提供電力的是科技人員,給你汽車的是科技人員,讓你房子冬暖夏涼的也是科技人員,解決問題的是科技而非政治,例如車禍很常發生不是要制定法律,你應該要找科學家技術人員建造不容易發生車禍的交通工具建造完整不容易發生交通事故的運輸系統,可是感覺大部分的人,就算科技已經進步到不用每天工作8-10小時,他們還是認為這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要這樣每天日復一日工作賺錢,如果有更好的生活方式,更好的體制,他們還是不太想改變,還是會反過來維護現有的體制和奴隸主,認為富有的人就應該得到,窮人因為沒錢不努力就不該得到,假如有足夠的資源的話,就像一條狗試圖保護牠的籠子和虐待牠的主人,除非社會崩潰時人們才想改變,假如如果有非常多空屋沒人居住,有很多人沒錢去住,我是覺得直接給他們居住就好,有資源就直接給他們就好,可是一般人的想法好像認為這樣會讓他們不勞而獲,可是我不會,我覺得這樣社會會變得比較好,當你在狗屎裡成長至今,你便不知還有其他世界,依照現有的體制,金融體制,教育體制,和主流價值觀很多負面的事,像殺人,詐騙,戰爭,飢餓,貧窮這種事還會持續再發生,大家還想在這樣的世界忍多久,要想想我們從小到大學到的價值觀都是被灌輸的,搞不好他們都根本毫無道理,法律只是用來迴避問題,就是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才需法律,不知怎麼表達,台灣的很多像政治家還有很多學者她們只不過是被教育出來用來適應現有的體制,他們只會維護現狀有各式各樣的競選活動,每個人都回去投票,原因是他們讓你同意現有的體制,感覺我們生活在民主國家,很多人投票以為對民主盡了自己一份力量,現在真的發生了變化,大部分的人都被困在社會既建體制中,都被禁錮在思想灌輸的牢籠裡,蘇格拉底從未思考當時的奴隸制度,因為這對他很正常,同樣的大部分的人都認為現在的經濟體系很正常,我們就是生活在一個利潤導向,工作拿錢,循環消費的世界,一般人所謂正常生活,找工作,上班,結婚,生孩子,標準的生活,養老儲蓄,看電視,遵守法律,現在跟我讀我是自由的,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走進一家商店挑選產品買東西不知道這能不能叫做自由,這個被奴役的世界卻被標榜為自由,整個世界都患有精神病,這個文化中正常的表現就是搗亂,我們似乎用優勝劣汰、競爭和緊張的觀念將自然擬人化了。深入觀察,我們可以將大自然,包括人類,視為一種關係。沒有勝利者,也沒有位於森林等級頂端的頭樹。在關係良好、沒有階級制度的地方,這是非常好的。這就是我們想要的,對我們自己來說,與自然在一起;良好的關係,超越統治。,我覺得最好把那幾百部影片全看完比較好理解
我的那些像現在的人都是被奴役的還有無金錢社會的想法都是看這些影片來的:關於你被奴役的故事 The story you are about slavery,大衛艾克和蜥蜴人,時代精神運動維納斯計畫,陰謀集團,巴夏訊息,昴宿星人Alaje說星際秘密,地球人的姊妹種族:昴宿星人 | 柯博拉訊息彙整,烏本圖貢獻主義,崇高之上,精英的手段完整版,第4密度,迈克尔·泰林格,米高‧泰林格 - 《歷史錯判了人類的起源,前荷兰银行家精英判逃者Ronald Bernard羅納德伯納德,创造性社会的未来,禁锢的思维-被禁止的教育,集體進化 人類揚升 意識覺醒 是開始 也是結尾,黃鑫-覺醒系列,新時代意識覺醒系列,揭露宇宙,天狗衛視,當然還有很多影片我覺得沒有人是完全正確的,多看多聽
@@小多-w7u 你。。。没事吧?
@@miahoooooooo神回應😅,希望他真的沒事!
我也退休了,幾年重回三十年前已移民的澳洲定居,現在有不錯的house及兩隻從HK带回來的可愛Poodles, 每早有一對喜鵲來我跟前討吃,很有趣!這一切我都只能說我是幸運的,我常常想著可為其他不幸的人做些甚麽。
所以我很佩服你啊,你即使身在中国,都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能有你那样的勇气在那种环境下去直面自己直面周围的人。我想更多的人是通过麻木和否定自我,永远难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逃离了十年也只是在表面以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直到去年回国待了三个月,我才真正明白自己在逃离什么
你都说“回国”两个字了!你还逃离个逼啊!回国啊!傻逼
所以你想明白的逃离是指什么呢。
女主缺乏了三種東西:思想上的開闊、能力上的培養、經濟上的自主。
人要有能力潤,這三樣都要具備。思想上能開闊,才能不受限於喜愛動物只能留在農場的想法,動物園、生物學家都能從事,不是只能待在農場。能力上的培養和前者有些重覆,但是女主只要能去進修一下,就能夠轉換跑道,就更有底氣離開農場轉換去其他和動物有關的工作和場所。經濟上的自主,又和前兩者有些重覆,但是人窮志就短,沒錢就不敢去上學或進修,就更沒底氣轉換跑道、逃離現況了。
女主每次逃離的公式, 是人窮志高, 窮是真高是諷刺.
與身邊的人及環境相處不好, 沒有權力能力卻來歷不明的不和, (而這故事, 是因為志高而陷害現在), 人窮.
外面世界一定更好, 我不相信我遇不到更好的, 來歷不明靠信仰, 志高.
正解。
几十年前,我们思想不开阔,也沒有經济能力,靠的是不斷学习進取
说到底,她有太多的放不下,离不开,那她就是不适合潤,即使再不开心,那也得老老实实的受着,因为这是你选的
She was moving in her mother country, which was easy. 語言聽和說不通,沒有目標地所需手藝,扛壓力薄弱,S板應變糟糕,學習不快速不大有效,在老家膽怯(人際關係吃不開),身體本來弱.....全是我美加幾十年見的華人實例(跳樓結束的我也認識過不只一個,我家同一條街Sha岳父坐牢累妻子一個人帶小孩....)反過來風光的我也認識不少,潤近似押下92%籌碼。
这期很喜欢。我也非常赞同要想做决定首先要了解自己。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好像大多数国人都不重视。从我的角度来看,大多数人国人对自己的了解程度也相当低。跟着大环境被多数人的驱赶下做着一个个看似正确但又说不出道理的选择。被推着相亲,结婚,生子,工作,炒股等等。每天忙忙碌碌做了很多事情,但有没有思考过有多少真的有意义,或者是真的是为自己做的吗?不了解真正的自己,或者说了解本我,那就很容易随波逐流。被推动着天天穷忙却还不知道在干嘛。所以我认为了解本我是很重要的。
了解自己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其实也不容易。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说,重要的是排除周围信息的干扰,静下心来跟自己沟通。心足够平静,并给自己营造一个足够宽容的环境,慢慢的会有一些感悟。会对内心的自己产生深切的怜惜,这么多年都没有和自己倾诉过,没有好好照顾自己,内心那个自己真是辛苦了。和自己和解,然后多关注自己就会慢慢的和本我建立沟通,然后对自己需要什么就逐渐清晰起来了。生活上也不再纠结各种选择,也不会再被外界环境过多困扰。充分相信自己。如果环境实在不好,那换个喜欢的环境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祝大家都能善待自己,了解自己。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一切都是无常无我,所谓的”自己”,是不可能完全了解,也是随时都在变化的。就只能捉个大概吧了。
不会被外界环境干扰?49年选择留在大陆的人能不被环境干扰吗?今天的中国出门买菜都可能被献忠人砍死撞死,你真的想清楚了?显然移民要看自己的情况、自己在本国和外国的处境才能做决定。
别说大多数国人,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是这样
要跟本我連結,溝通,不是靠冥想瑜伽,也要靠閒下來自省
@@huiandy8930 很多国家是尊重个人意愿的,外部环境宽松一些,教育上也鼓励学生尽量开发自己的兴趣。让学生主动作选择。长辈和老师只作引导。这都会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比如之前博主推荐过的《世界尽头的咖啡馆》。人家都有做事要找内在动机的意识。其实就是在说要了解自己,先找找到做事业的热情,然后选择的工作。个人认为国人在这方面就是落后的。起码在我所处的环境下就是这样的。
我觉得根源在于教育的方向。国外大多是引导为主,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而国内是服从权威,填鸭式教育。显然国内的教育不利于学生建立起自身的沟通机制。而是容易盲目的服从。
在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的时候,你所想的未必是你真正想要的,尽管你现阶段认为是。因为你的思维,你的欲望无不受你当前的阅历,环境,人际关系等所局限。有的时候人是在做出选择之后,到了一个新环境,发展出了新的人际关系,累计足够经验以后,才可能发生思维上的提升,进而发现自己内心中被埋藏的真正想要的东西的。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生活,却又不确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努力先做出改变,或许你会在未来发现你究极是在追求什么。即使努力是徒劳的,再安于现状也不迟。
“即使努力是徒劳的,再安于现状也不迟。”当下想要的东西始终受历史中的自己的制约,可是人又是一种得到了就厌倦,得不到就焦虑的动物。何解?
对,我觉得人虽然不知道想要什么,但是是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的,如果对当前生活巨大不满,就要作出改变,就算以后后悔,也比什么都不做强。
@@houzhi 确实。行动决定一切。但还有一种痛苦是在选择中游走,因为无论什么选择,都有得有失。
說得真好 很多目前的想法都是因為生活閱歷不足 等經歷更多了就更了解自己想要什麼
@@furoecjaigwso 知行合一,容易吗?
这件事我深有体会,因为我就是走过这样的过程的,十年对美国的梦想跑了六年没有达成,甚至连最基本的条件都无法完成,这让我看到我很多问题,也明白了自己当下的上限在哪从而放下了对外面自由的幻想,开始接纳自己在现实里真实的生活状态,对自由的向往和梦想没有变,只是不再像过去那样急迫了,因为在条件不足时去强求一件事的时候付出和得到的就已经错了,未来是不确定的,谁也不知道强求跑路自己在当下是对是错,会不会在跑回来,自己的能力,性格等属性能不能让自己过上不再逃离的生活
几年前看了世纪三部曲,其中德国一家子的命运可以说是最为坎坷的,多灾多难。最后一集当中,小一辈翻越柏林墙,最后终于成为了自己希望成为的人,让命运的雾霾终于被撕开了一道缺口。但是回头思考他们的父辈的选择,留在了东柏林,一直忍受着制度的折磨,而让父辈坚持下去的,正是生活中的一点点小小的幸福。不过当小辈坚持要翻越柏林墙的时候,父辈们坚定的支持了他们。通过逃离这本书,终于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看到了父辈们的选择。
这一期 我必须留言了,给了我很大的震撼。门罗的这篇文章我读过,但却没有联想这么多。我常常劝我的国内家人移民基本没得到什么回应。我本来很不解,但是你对这个小说的解读让我明白了 我和家人处于不同的处境,也许我小看了他们出国会遇到的困难。
而你的家人也小看了留在中国的凶险,饿肚子都是小事,在乱世中搞不好命都保不住。
我也是当年的留学生,在中国和澳洲都是专业人士,从来没有后悔过投奔自由的决定。大胆的往前走,幸福就在前方
被洗脑的傻缺!
❤
一個被監獄關久的人,你把監獄拿掉,他也只是站在原地
因為他己經忘記了自己的步調,失去了自由
所以你也會看到一些故事,人是被關在監獄裡,但心是自由的
因為他沒有失去他自己的步調
你在说自己?
刺激1995/肖申克的救赎裡面的摩根費里曼
Well said
精辟!
你说台湾人吧?说大陆高铁没靠背,吃不起茶叶蛋都信的人,难道不是处在思想的监狱里?
非常好的内容,也确实是我左右摇摆的原因,这个故事可能会回答我几年甚至十几年思考的问题,我一直是一个左右不定摇摆的人,今天我在三五好友面前说着无比笃信的话,可能明天我自己就怯场了,明天我就开始动摇了,解决方法不是不停地换地方,不停地逃离原地,解决方法就是解决问题,而不是逃跑,退缩,终有一天退无可退
小鳴,謝謝妳講的這個故事和後面的分析!非常棒,令人頗為感慨~我十多年前移民北美,當年也是放棄了許多已經有的優渥舒適生活,選擇從零開始。其實新移民的生活是不容易的,有艱難有眼淚;但如今回望,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北美簡單的生活方式、寧靜的環境、廣闊的自然生態都非常契合自己的內心,以及向往安靜平和生活的個性。越來越喜歡這裡的生活,也漸漸適應了這裡的氣候和新朋友,不知不覺中,生活就過成了想像中的樣子⋯⋯但雖然如此,我卻並不勸說好朋友們移民,因為每個人對幸福生活的定義不同,自己所喜悅的並非他人也都喜歡,各人追隨自己心之所喜才是正道!
昨天听到中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因为批判圣上被捕,让我一度对这片土地心怀恐惧,但因为还有像小安你们这样的人,又让我对这片土地充满希望。小安谢谢你用你的学识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慰藉,感谢。
Sodom and Gomorrah, so you please don't leave much faith in it
我也曾一度恐惧,但是现在转变了心态
你确定你听到的是真的?核实过吗?
@@向钱看呆顽螂 该怎么核实呢?请你提供个方法,谢谢。
@@天黑了-y8f 不是哥们,你提供的idea当然是你提供reference啊。没有文章引用作者不提供source的吧,学术上会归类于integrity方面的问题,是学术不端。
看完博主这期视频我也深有感触,思考了很久,“润是少数人的特权”这个问题。但我觉得博主虽然肉身没有润,实际上精神世界已经走得非常远了,很佩服。
人生總要不斷逃離,理由很簡單,人通常不喜歡重複枯燥的事物。
這意味著,定期的小旅行能排憂解悶,哪怕僅是從山丘的這一頭到另一頭、從街區的這一邊到另一邊。
只要景色從未見過,那便是有意義的。
很有趣的故事,確實,世人大部分都不滿於現狀,卻寄眼於未來,但又緬懷於過去,探索其因,只是因為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甚麼生活,還好人比較擅長"刪去法",或許靜下心來,把一個個不想要的選項刪去,終究會離嚮往的日子不遠,追逐的路上也不妨停下腳步,好好環顧四周,除了喘一口氣,也可調整一下步伐,或是規劃新的道路,整體的方向不變,但往哪條路走,是可以選擇的。
祝福這邊的觀眾,都能走在自己嚮往的路上,過著不跟別人拚比、幸福平安的生活。
书的人物是吃饱饭,有精神追求的逃离。和中国平民润不是一类问题,如有条件 底层家庭一定要润,有条件早点润,没条件积极创造条件润。 人的存在就是问题,世界没有天堂,有问题去面对去解决,后代一定要在土地肥沃的地方生活,贫瘠的地方能离开就离开。每个人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心安处即是家。
俺當年在台灣就一底層...
從未後悔潤到美國...
底層一定要潤...
@@ricky92612 天哪,台湾都要润,那我们大陆可怎么办,你最起码有健保,我们什么都没有,只有负债
后代😅,像脱北者为了多活一天就好
国内潤不潤一方面也是生存的问题,真的怕哪次又来个大洗牌,按照历史上的情况来看,直接得寄七八成以上的人😂
@@houzhi 谁让你们前些年无脑负债买房的?自己缺乏理性,就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一般人可能沒機會接觸那麼多書籍,單純的聽你說書,看看各種思想、觀點,思考一下人生。很放鬆也很療癒
去哪里都要生活、所以老早就有人说、最难润的就是已经不年轻的中产、年轻人学语言又快适应力又强、去哪里都很快就能重新开始新生活、有钱人的话无论年轻与否去哪里都能享乐、穷人无论年轻与否去到发达国家总比在中国强、同样勤苦出卖体力当然出卖给回报更多的发达国家。但不再年轻的中产就不同了、他们在中国已经有了一定的财富和社会地位、不用再很辛苦地度日、但去到发达国家光手里那点钱又不够过一辈子还得再赚钱、人生地不熟地也许语言还不通、做不了白领不敢做生意、一把年纪了难道再去出卖体力?所以中产润大多都为了孩子可以有个好的成长环境才义无反顾的。其实润还是不润不是看一时心情、也不是理论思考、主要是看你更认可和习惯哪里的生活和环境、包括价值观及软硬各方面的生活品质生活环境是否会有提高、包括孩子的生活品质和环境。
不能为了润而润,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和生活。我今年在去洛杉矶的飞机上碰到一位在北卡生活了20多年的女士,她说来美国的人很多,回去的人也很多,每个人都想逃离围城奔向远方,但结果就像争鸣所说,更广阔的自由带来的是更大的不自由,这也就背离了最开始的初衷。另一方面,换新环境是面对新的挑战,而不是老问题的解决方案,所以我觉得如果真的要“逃离”不如先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新鲜但是熟悉的环境去尝试,比如想出国发展之前先去其他城市生活一段时间,积累一些经验,或者去目标国家详细了解一下,可以避免现实和理想的落差呢
換9座都市能過得好也可能移民一敗塗地,In a target country one knows a tiny bit about life if staying for a couple of months.語言聽和說不通,沒有目標地所需手藝,扛壓力薄弱,S板應變糟糕,學習不快速不大有效,在老家膽怯(人際關係吃不開),身體本來弱.....全是我美加幾十年見的華人實例(跳樓結束的我也認識過不只一個,我家同一條街Sha岳父坐牢累妻子一個人帶小孩....)反過來風光的我也認識不少,潤近似押下92%籌碼。
@GrowFoodSustainably 是的,您说的情况我也了解一些,移民本身就是未见其利,先受其害的事,背井离乡也意味着放弃自己拥有的一切,新移民的目标不仅是生活打拼,也需要在一片新的土地上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去新的城市过得好不好是一方面,能否走出自己的牢笼是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落地生根,而非仅仅是落叶归根。
人掉到坑里首先想到的是从坑里爬出来,却没有想过为什么掉进去,所以失败的人生就是从一个坑到另一个坑的过程
嗯嗯,說的非常好,我認識過一個馬來西亞華人女性,無論如何就是不願意離開他的丈夫,不斷的用謊言欺騙我,腳踏二條船,多年後我也不再對她有所期待,我知道這樣沒能力的人,與其冒險面對不可知的未來,還不如掌握僅有的一丁點小確幸,畢竟有人願意養著她,而我就像彩券,偶爾可以讓他得個小獎金
博主的视频我每一期都看,每次看视频都感觉心灵受到了洗礼,在无意中感觉自己放下了什么东西变的轻松了,虽然博主绝大部分观点我都不认同,但是博主的视频我会一直追下去
怪怪的~~ "博主绝大部分观点我都不认同,和每次看视频都感觉心灵受到了洗礼,在无意中感觉自己放下了什么东西变的轻松了" 感覺有點矛盾啊 ~~
@@johnmingwei 博主有一些「特殊的能力、或感染力」, 看留言很清楚.
我其實也有大致的感覺 : 遇到都會看, 立場越鮮明我越不同意 (今期叫逃離卻不算展示立場).
我不是因為心灵洗礼放下轻松, 是因為我理科人發現世上有另一種人, 思考方法完全不同.
政治立場方面, 我很奇怪他們對西方作惡(尤其這幾年徹底暴露)視而不見, 努力做書中女主的心態行為.
我是听她说了两句话就听不下去了!
@@向钱看呆顽螂 為什麼呢? 對鄉村故事沒興趣?
@@johnmingwei 这就是润人思维格局不够高了,世界上还有一种叫“不认同但认可”的东西。
小安,我來自台灣,很喜歡妳的節目,繼續加油哦👏
来自台湾,煞笔居多!
一直听别人推荐这部小说,就找来英文原版看,实在看不下去,因为马场什么的陌生描写太多,实在摸不着头脑,也无法体会一些内容背后的深意。在文学课上学过她其他一些短篇作品,倒是挺喜欢的。不管怎样,对自由的盲目追求,反而可能成为另一种不自由,这里边的思考空间确实很大。
我看过这篇小说和这位作家的其他作品,但是我还是听完了你的故事,复述的非常之好!
自由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个人感觉吧,更多时间应该听从内心的声音,这样的人生才能无怨无悔。扎在心里面的那根针只是代表了一些遥不可及的模糊化的理想而已,它所带来的刺痛必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稀释、舒缓,进而被淡忘。并非很多人都能够具备严密地理性思维的能力,而且在大多数的时候,人的天性趋向于满足当下,止步于那些未来的尚未触及的可能美好但又是存在一定危险性的未来。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各种选择往往没有绝对的孰优孰劣,所以人生中所会经历到遗憾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我不是特别喜欢看到一些评论,分析这本书的女主思想不够开明、能力差、见识短等等。我觉得人类整个团体不可能人人都是精英,都会拥有所谓的心灵上的自由、开阔的眼界和经济上的独立等等诸多条件。更实际的情况可能是,无论在何种社会制度下,社会上的人群在能力、财富等参数因子上呈现一种正态分布式的存在,只有相对少数个体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另一部分个体则不可避免的缺少财富、缺乏信息和判断力,以至于不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善待和帮助弱势群体,应该是这个社会,以及社会上其他个体的某种义务,甚至某些时候应该在一些开明政府的指导下得以强制性的实现。非常喜欢博主的这期书评,一如既往的精彩。
想换换地方没毛病!冒险实在男人基因里的东西。但打算换地方玩玩要先做好准备。您要是财务自由,您爱去哪儿去哪儿!您要不是的话,要做的准备就很多了。总之您要不就人到中年,腰缠万贯。要不就年轻力壮绝技傍身。要是拖家带口还没多少钱,就算您语言关过了还有一技之长前几年也非常辛苦!
何止前几年,没钱有一技之长最多能在擅长领域做个freelancer,也就是外包,一周干三天工地再干三天。发达国家各行各业已经不扩张了,谁没事闲的雇你做full time。只能等covid这种大运气,一下没人来澳洲加拿大,没准能找到全职工作。
一份正常的8小时工作,正常的休息日,正常的薪资,正常的福利制度,正常的法律,正常的物价房价,这才是大部分普通人所向往的,然而墙国哪一点都不匹配,所以 润是必须的。
普通人應該比較嚮往不用工作XD
女主把自己的社交圈缩小到几乎只有另一半,这像极了去大城市打拼的情侣,这种关系一但破裂,对人的影响是地震式的。所以拥有多样的交际关系对生活的稳定性非常重要,但对于快节奏的大城市生活,一般人想要和别人建立工作以外的社交关系会非常困难;而快销式的短视频平台不断压榨普通人的碎片时间、磨灭人的耐心,也让人们很难对身边的人和事物产生关联兴趣。
国内润不润其实要看你在哪个阶级。底层润绝对稳赚不赔(但底层可能也比较缺乏润的资本和润所需要的眼界),特别有钱的润也不痛不痒。只有中产会比较难,因为在国外能找到的工作基本不如国内,也会遇到文化不同融入困难的问题,落差感是最大的。
中产要不要润就看你在意的是什么了。如果在国内有很好的朋友、在意的亲人,对工作也非常满意,那么基本不可能润的。只有在国内感觉到不管赚再多钱也有随时都能失去的不安全感,才会有润的动力。因为底层安全感才是国内外最大的不同。
同意。发达国家底层的安全感是在制度上是国家给的,在财富上是庞大的中产阶层(或是中等收入阶层)给的。国内的中等收入阶层在社会人群中占比相对较低,所以很难在社保框架下支撑起庞大的底层人口,而占有社会大部分财富的小于3%的人口是不可能重新分配自己手中的既得利益的。与此相反,中收入阶层的人往往以消耗底层人的低人权劳动力作为在中国大城市生活的某种优势。比如我的一个学生曾经说在国内大城市生活方便,点外卖便宜。这在国外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发达国家的社会中,送外卖的也是中等收入阶层,所以往往送餐费会在现有食品价格上再加上50%或更多。
很认同 香港人潤英国的都这样
请问在公司里打工算什么阶级,我想润,受不了这里的工作氛围。
不能同意更多。对于那些有能力润,有资本润,随时随地都有条件买张机票飞走的人,无所谓润不润哪里舒服去哪里;对于哪些没有什么条件选择的,有任何一个机会抓住了就不要再放开。你如果用拜金主义社会的价值观去衡量自由有多可贵,那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底层想润出去太难了,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机会做一趟飞机。
不用管是什么阶级,想润就润
我就是因為國內的壓抑,經歷了封城,加上我自己本身就抑鬱症,那些事情加在一起,我實在受不了了選擇了潤,但是潤到日本後,過上了一個人的生活,但是還是覺得不自由,雖然相比之下是比國內快樂了很多,但是對於未來的不安,加上孤獨,我時常不知道為什麼而活著,只能通過現實中的各種刺激,買東西,出去玩,社交,來滿足暫時的快樂,但是當一個人靜下來的時候那些虛無感又會襲來,邊緣孤獨的感覺如影隨形。
该找个人结婚了
从哲学中寻找答案
深有同感!
@@plo3183 结婚也不一定能完全缓解孤独感。。。
人这一辈子大概就是一个和自己好好相处的过程。我看到有人说该找个人结婚,也不是不可以,但在在没有看清自己的前提下,只是把结婚当作一个暂时的出口,对你和对你的另一半都是一种残忍的选择。一个人出国是一个很勇敢的人决定,很难很难。你的思想和经济都需要强大的支撑。但是我相信天道酬勤,既然已经出来了,一定要珍惜,用尽全力去生活呀!(来自一个18岁独自一人出国的人到中年的阿姨的支持)
所以,這本書的內容表示,女性的自由只能夠被框架之中給予選擇,譬如1或2。而只有一些擁有“特權”的女性們才能夠獲得“自由”--我想,在我眼裡,女性主義者的努力已經開始慢慢有顯著了,不覺得嗎?
這離著大家都可以獲得平權的距離又進一步了。謝謝諾貝爾學家的作家讓我理解了一些事情。
但是,我好奇的是,特權是指哪些特權? 而擁有的哪些特權會使女性們獲得自由? 又是什麼樣的自由呢?
潤出去的目的是為了自由的話,那又是什麼樣的自由呢?
如果女性本身已經獲得了那些“自由”,那她是否還真的會潤出去?
是不是因為,真的沒有得選擇,而外面的世界恰好給予她一個希望,所以才想著,“反正活著最後也是會死,那是不是應該嘗試去潤呢?”
但就算最後潤出去知道了自己的結局會像小羊那樣,但仔細想想,自己真的至少嘗試爭取了。
啊,對,是關於自己人生想要的自由的爭取,所以選擇潤,因為在自己的一片土地看不見希望。
但由於外來的阻力,選擇運用恐懼不斷壓迫,然後又導致自己再次把自己走進籠子裡,然後又再次惡性循環。
然後問題又又又又無法解決。
我想,我的總結是:我們應該要好好和AI 相處就好。
剩下的日子,就在有限的自由內做自己的事情。
因為一旦恐懼到極點,是會開始自虐自己,讓自己受傷。
這會不會就是為什麼有些國家的年輕們都想不通的原因,導致他們選擇不歸路呢?
...
我..我也不清楚。
这个年轻女娃娃,书读得多,也能浅显分享,结合实际,非常棒👍
逃离,在她已经入局后,再怎么挣扎也很难逃离了(就算上车踏上旅途,但心还留在原地)。书中大部分写的这些内容(根据小鸣的叙述)
而没有明写的是,她当初就不该陷入这样被动境遇中。那么如何不陷入呢
女主从小不爱学习,以至于眼界不宽阔,只着眼于当下的感受,喜欢小动物就追随感觉,而没有更多的思考。最后随波逐流,陷入这样的人生而无法自拔。
这时,如何做都是痛苦,就算环境时好时坏(没人骑马没钱,有人骑马有钱)
作为对比,女教授接受很好的教育,之后才有了自由的人生,美好的生活。
女性要自由,争取权力,首先要学习,知识改变命运,特别是对女性来说。
与其与人争锋,不如修炼内功😂
我其实挺有共鸣的。我毕业之后过了几年比较自由的生活,的确很舒服很自由,但其实我并没有觉得比较幸福比较开心。我觉得你说的很对,还是要去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或者说自己有什么需求。只要现在的生活是自己需要的,是自己想要的,无论自由不自由,都可以是幸福的。我觉得自由被大众吹捧得太好了,并不是所有得人都适合自由的生活。很多人没有接触过自由所以很向往,但接触了之后其实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不过我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了,毕竟很多事情还是得亲身去经历才会有理解,就像我以前那样,也是追求过自由的,凭什么现在去鄙夷追求自由的人呢?
你理解错了,自由来源于你的实力,财富,地位而不是你的地理位置。不是你去了哪个地方就自由了,而是你去了某个地方拥有了实力,财富,地位才拥有自由。
@ 哈哈,我觉得是你理解错了
@ 我觉得是你对自由有误解吧
逃避很有用,但也因為有用而變成一種習慣,一種始終無法掌握自己人生的魔咒。
以往年輕時總認為自由、我行我素、炒老闆魷魚、路不轉人轉是一種有個性且明智的生活姿態,
後來才漸漸認識到原來堅持下去把遇到的問題一個一個解決,
或是一個一個經歷渡過才能形成堅忍包容的成人特質。
Welldone girl!!! Love your book reading session. I think your conclusion is right, listen to your heart and choose the path that offers you the ultimate happiness and joy!
故事的主人公是除了丈夫无依无靠,但又不能独立自主的人。年轻时性格倔强,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本课可依托家庭,却把自己托付给了一个失败的伴侣。这并不是有 “润“ 想法的人的典型,所以对想“润”的人来说没有参照性。
改变,与抉择 是成年后我自立与出国的基础,移民多年后 终于认识到自由 唯有自己的安心
我还是希望小鸣作为一个火种,能够照亮更多的人(虽然现在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如果未来天真的能亮,再回来做同样的事情未尝不可
自己润,然后对于那些心动的人给他们一些信息和建议,但是不要鼓动他们润。润的门槛并不低,个人条件,经济实力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真正制约的是三观,家庭氛围,个人的意志品质这些长远的东西。如果条件不成熟,硬润,最后一被子都不会释怀。
其实run不一定是个yes or no的题目,是个希望有多种选择的题目,在年轻的时候为以后的生活准备多种方案是没有啥问题的,起码有个plan b
润主要是体现一部分人所谓的远虑,否则必有近忧,而且不少润走的年轻人,父母都还在大陆,未来是可以有归途的
與其說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還不如認清自己的個性來的重要,人的慾望會改變,但你的個性幾乎出生後就定型了,所以你要考慮的是你的個性是不是有足夠的勇氣去探試不同的機會。
小鸣成长了很多,真心为你高兴。早期有很多基于第一视角对于自由的呐喊,现在多了很多第三者视角的观察与思考。
今天,祝福安老师健康和幸福,为你点赞👍
感谢你的分享
谢谢你小安介绍Alice Ann Munro的作品。这位加拿大作家今年5月在多伦多东面的Port Hope小镇去世。希望大家了解这位作家的作品。希望其他人在做人生选择的时候更多地思考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是“逃离”?还是“绿山墙”?
Alice Munro女士今年五月以92歲高齡逝世. 50歲的生日是在中國做文化交流時過的. 並沒有發表關於中國的短篇小說. 她本姓是Laidlaw, Munro是她冠第一任丈夫的姓. 她第二任丈夫性侵了她與第一任丈夫所生的9歲女兒. 她知情後並沒有離婚與提起訴訟捍衛自己女兒. 而是與第二任丈夫終老.
我想她存在多重人格. 卡拉是實際的她, 西爾維亞是她嚮往的她. 逃離形塑了她人生可能有的一段經歷. 應該不至於能牽扯到民主自由之類的思想. 她並非在逃離政治制度下的環境.
她可能是深受多重人格影響的抑鬱症者.
我喜歡小鳴整段視頻的闡述. 不過我們若是太幻想一位92歲的老奶奶講出資本主義.共產主義.專制暴政....等. 那可能太過度渲染了.
好认可你的观点
说明她第二任老公床上功夫很好,否则她早就让她老公坐牢了,白女人可没那么好说话的。
如果有谁性侵我女儿,我命都不要了一定保护孩子,居然还选择和畜生白头偕老?这样的人居然还写书?想想都只觉得一股恶心感
简单的故事情节却很有味儿。请继续讲解同书的其他故事。也很想知道小安老师是如何看待“自身的自由”?如何找到并确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是否会完全不担心将来“自己的那只小羊会回来”?
我们逃去的地方 会有我们向往的天堂么
就算没有,在你逃亡的旅途中,你也能逐渐看清楚你自己。清楚了,那就是一辈子的财富。
天堂不至于,但是你想逃离的那个地方绝对是地狱
如果是你向往着天堂,那大概率会让你失望
只能說你想逃去的地方,有可能是另外一個人的地獄。
Aus is a much better place than 'Sodom and Gomorrah', you know which place I am talking about
你可能也熟悉萨特的名言:“人是自由的,但他一旦选择,就必须为选择负责。”
这种绝对的自由可能导致焦虑和迷茫。
他要是中国出生的可能就不这么说了
完全同感,想到润出去要拼命学习/生活/工作,面对压力和不确定努力十来年换一个身份。折腾完我精神差不多也废了,也该死了。我就只愿意躺平,每天随便画点画,看看书,开销也不大。反正活不下去一样是去死,至少现在舒舒服服
感谢安争鸣的讲解,真的是受益良多。不过看了看评论区,感觉还是好多人白看了,大家还是在没有在真正的寻找自己的真正的need
我觉得这个故事的女主对她现在来说待在农场确实会更舒服而不是多伦多,但是我觉得更多是她个人能力问题,明显没有独立本身的能力,只能依靠男主。故事后面虽然好了点,但环境如果又差了,男主又开始家暴女主怎么办?男女主的身份地位明显就是不对等的,也就是说女主的生活水平完全取决于男主的心情,就像岁静的生活取决于共产党的一言。就说目的是为了在乡下和动物接触,如果自己能够独立可以找个乡下农场打工,或者直接和隔壁阿姨一起养,又或者自己干,甚至去多伦多找个和动物相关的工作,在我看来都比现在好得多。
自由确实是属于少数的,但你如果不去行动那你永远属于多数
越来越知性 读书真好 谢谢小鸣
在物資世界有很限制。只有在精神領。由於先天不足。在精神領域。我们人生充满了無限可能。
我虽然身在国内,但心早已离开了,我的理解润不是根本,生活才是,当然,前提是要有适应当地的环境的能力,包括劳动技能和基本沟通能力等,所以我个人认为还是长远一点规划比较好,先去向往的地方走走看看并生活个几年再去决定也不迟,必竟人的一生总会有一些选择的机会,好的选择往往比努力更容易获得满足,我不求大富大贵,只求问心无愧,做个对社会有价值人,也不枉费此生,趁着还可以自由走动赶紧去试试找个自由的去处吧,古话说到处小锅都是仰着烧的,虽然是句不争的事实,但生活在一个地方久了总会感到没意思,你们觉得呢?
我从很小就知道我不会在国内生活,冥冥之中也是有个指引。但是不管在哪生活中还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润不润没关系。我现在的梦想是在美国攒够了钱再润到更有趣的地方。
人对未知的恐惧是非常厉害的,在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一书中就讲,在面临需要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的时候,人是恐惧的,这种恐惧不仅是对未知,而且也是对面对自我,我真的有能力安排自己吗。
不过,在我看来人是需要成长的,要慢慢得学会独立,不仅是接受自己,还有控制自己,驱动自己成长,所以,像这期视频中的女主,我也能理解,她可能需要学习者反思自己,直面自己内心,而不是将自己的不顺心都归咎于外部
小安,谢谢你的讲解。门罗是我最喜欢的作家。这本书我几年前看过,因在国外看的英语的,记得故事女主无助又绝望想逃离的感觉,但细节没那么清楚。经你一讲,活灵活现历历在目。印象深的还有一个故事,女主的女儿在成年后突然离家了无音信,感觉特别痛苦。忘了名字,希望你也能讲讲。书里任何其他故事都可以。
人生就是要享受生活,因而就应该去奋斗,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当然要在你的认知、价值观、勇气基础之上。本人16岁的后文革时代就离家工作,29岁以全省系统内第一名成绩考入干部学院,而后又是全省第一个体制内下海创办本城市最大私营商业企业,十年后大陆最早一批投资移民出国,到加拿大创办了比较成功的企业并在不断扩大。每一步都历尽千辛万苦,回首往事,感到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和勇气。当然,人不可能选择相同的道路,但是你的价值观和勇气,决定了你可能达到的人生高度。
人生不一定太拼博,但至少应该具备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加拿大收入低于美国30%左右,而我们企业员工在加拿大属于中下水平,但员工每人每天总收入核人民币1000-1600元,维持最基本生活水平还可以,应该比大陆还好一些吧。中国如果验证了后发劣势,人们要维持基本健康的生活可能不太容易。
对子女来说,重要的不是你把他们养大,而且要成人,给他们一个有广阔发展机会的空间,我小孩就考了美国注册会计师,先在国际大公司工作并自行投资,已实现了财务自由。在中国一般人几乎没有这个机会。人不一定要太辛苦,但必须上一个台阶,跨过一个门槛,以创造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
用炫耀来填补空虚
@@yishuwang6701 是有点空虚,吹完牛踏实多了,接着还得筹建现代化一点的工厂,然后可以周游世界了,也祝您好运。
@@ruifengwang1121 加拿大哪里/还招人吗?😁
感谢你!你的节目非常深刻!我是在b站认识你的,并且一直跟随👍🫶
自由,世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不同的自由,我絕不把自己的自由強加於別人身上,別人的自由也絕不能阻礙我追求自由的決心。
夢想中的自由總是美好的,唯只有走出去才明白自由背後的代價,這種代價你能承受嗎? 又願意承受嗎? 這是別人告訴不到你的,只有自己真實的走在那崎嶇的路上,才能了解自己是否珍惜路邊那朵小花,還是恐懼著躲在草叢中的野獸。
自由,或許就是對未來有著萬種的憧憬,而不是別人強加下來帶著牢籠的幻景。
其实当你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必然有下一个问题在前面等着你,这就是人生,无论怎样选都有遗憾😂
RUclips上百分之95的视频都是看完就忘,安争鸣的内容让人能更了解内心和自我
给你推荐一本我最近看完的书,《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给了我很大触动。人生哲理,社会学,通过一个个小故事体现出来,适合每一个迷茫的人阅读
真的,好有启发,第一次听到对润的解读。
这种解读是肤浅的,未有从政治,经济,环境角度分析
如果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就会有曲线救国的勇气。选择一条曲线当然会面对更多的问题,但至少得到了不同的体验。一个人可以心里有一根刺同时又活在舒适区里害怕变化害怕离开害怕未知,但这样一成不变如死水般的生活,一定会让我在死前深深地遗憾和悔恨。
我们有一个part time员工,很好又能干的年青人,还有半年就在本地大学毕业了,但她父亲让他回国接手生意,我不赞同他回国。但他回国后,他父亲公司账户被封,企业关门,开了第二个生意又倒闭了。回老家探亲因疫情被关在老家。他一直说要返回加拿大,但那只能是无法回头的路。我们还有一个女员工,超能干打两份工,先后靠自己买下三栋独立屋,一是来得早,再一个以屋养屋,现在没有贷款。三个独立屋在温哥华值五六百万加币以上。
您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要有个前提,就是对于一个正常的国家,可以考虑该不该润。如果对于一个被非法政府劫持的一个地狱般的粪坑的罗刹国,不用考虑,赶快逃离,您觉得呢?
我也觉得,除非女主是连自身性命都被人拿捏的现代奴隶,这个故事和中国底层人要不要润的议题完全没有可比性,不要说底层了,看看顶层任大炮李克强这些人的结局,就连李嘉诚,如果不是润的快,会是什么下场?
Thank you for sharing this. I agree with you that one needs to find out what one really wants and puts in the effort to get what he or she wants. However, how much one is in control of his or her own life determines how happy he or she feels. A bird in a cage, no matter how well it is looked after, would not be happy as the bird in the woods who is free to do whatever it fancies!!
老师非常擅长讲故事。不仅仅叙述能力强,还能很好的把自己的阅读体悟娓娓道来。看完这期视频,非常想看一下原著
仅仅是逃离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知道自己的目标和看清前方的路。博主已经躺平了,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还有,自由,不是你离开一个地方就能获得自由。而是你能尽最大努力主宰自己周身,追求自己所渴望的,才叫获得自由。
说得容易,在一个常年喝着92号食用油,公权力公然帮着掩盖真相的国度,在一个天天逃避不开科技与狠活的国度,在一个生病就要掏空一辈子积蓄的国度,在一个没有丝毫温情和关怀的丛林社会的国度,在一个周围都是“傻子共振”的国度,在一个看到别人遭遇不公却不能替人发声,自己遭受不公也不能发声的国度,在一个自己的亲戚朋友甚至父母都被洗脑得无法沟通的国度,如何主宰自己的周身?如何获得自由?
小鸣真是一个非常有独立思考的女生。很难想像,这么年轻让我个年过半白的人都配服!
任何时候,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和生存是自由的基本条件。
视频做得很好,也有第三种,和你一样一起在墙内淡然修心的人😉
你其实生活在你自己的心墙之内!
@@向钱看呆顽螂 如果你经历的世事足够多,那你做出判断会更加谨慎,付出善意获得善意的回应,而你显然不在其中,你是怎样,你就看到怎样的世界,没有一颗沉着的心,在哪里都是墙。
內心的寧靜❤
谢谢你讲Alice Munro短篇,也很喜欢你片尾的小黑猫🐈⬛
我也想润,但是我现在一没钱,二没技术,三不会语言,润不了,而且就算润了,也只会过得更糟糕,倒不如留下来攒钱攒资源,设法度过这场劫难对我来说更加实际
讲得挺好的!加油!
讓我想到了我的天才女友,裡面主角為了階級和女性自由去努力,雖然有世俗上的成功,但最後還是選擇回到了出生的小鎮,可能這就是安爭鳴說的出生就決定了自由與否,出生就決定了階級和家人羈絆和眼界(也就是舒適圈吧)。
做所有的选择都有其代价,而这个代价的大小取决于自我的认识。你越对自己了解,你的代价会越小。而且代价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还有精神上的。当你无法区分这两者的时候,还是不要轻易润了。
尤其在天朝,很多人已经失去了基本的逻辑推论,什么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统统不重要,唯有赚钱才是第一要义。在这种思想下,很多人润出来的唯一目的也是在国外能赚到更多的钱,这就很危险。
說到潤或者不潤,能夠接觸到這個話題的人,特別是那6億月入不到2千的人基本不可能,連vpn都不知道,只是溫飽就已經佔據人生所有精力和時間。能夠潤的人和有這個想法和打算的人佔比非常少。但我想說如果你家庭是農民工階級有潤的想法和途徑那就潤吧。如果家裡都能提供你出國留學自己回國事業也還行,除了政治抑鬱一點其他過得都不錯,那潤不潤是自己的喜好了。
是的。很多人都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如果35岁就担心失业找不到工作的人有条件一定要润;像安争鸣这种出口文邹邹的女孩子,想必家境也不错,替人家担心真是吃饱了撑着。
其实润出去最大的问题就是适应陌生的环境和不同的文化形态的人共荣在一起工作
高質影片,感謝!
很喜欢这种简单淳朴普通人的故事
讲得很好,所以安老师的愿景是什么呢?有什么是您需要固守在国内才能达到的,您有思考过不润会失去的那些可能性吗?
很有意思,关健不是这个女主去做什么,关健是她思考了,懂得了自己,人最怕既不懂自己,又不认命,在所谓鸡汤的灌输下,一顿胡干,结果伤痕累累还不知所以然,以为自己尽力了,只是运气不好,或是别人的不好,这样既伤自己又害他人。有时认命和接受现实反而是勇气的表现,关健是知道你自个
可是这个故事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女主从小就知道自己这辈子想要干什么。光是这个就和太多人的情况不一样了。我相信绝大多数人,比如我,并不像女主一样从小就知道自己这辈子想干什么。甚至长大了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都比比皆是。我想很多人如果有条件经历一些不一样的人生,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呢!
自己真正需要甚麼?大部分人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答案~因為慾望常常會改變答案!
😢我也有这种感觉,随波逐流,不知道去哪,只望象征着自由的地方跑,但没想到更大的自由代表的是不自由,因为所有选择都变成了为了生存而选择😢
自由是你拥有的时候不在意,直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
真好 自由这个概念太宽泛了 后面希望有更多的探讨
簡單來說我們就是草原上的人們,有許多條前人開闢的道路可供我們走,當然我們也可自己開闢一條嶄新的道路,但我只是站在原地,因為我不知要去往何方,等待時間的迫近才能拉動我前進
世界只有頂層人跟底層人,沒什麼好用逃的觀念。
反而是要先認清自己是怎樣的人,世界上哪裡適合自己,就往哪裡去。
有的社會結構適合工作與生活綁住的人,而每個國家、地方適合的工作也不同。而有的地方機能弱,但適合步調慢的人。
有的國家比較適合靜態的人,有的國家比較適合動態的人,有的國家適合怕冷的人,有的國家適合怕熱的人。
培養生存能力、力求有移動的能力,了解自己,尋求適合自己的沃土。
自己有小孩,也從小鼓勵獨立是首要能力,也鼓勵自己去摸索這個世界跟探險,如果有一天分隔兩地也不一定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