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少年維特之煩惱》:一代文豪歌德成名力作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0 сен 2024
  • 無數人爲之瘋狂的18世紀“現象級”小說,德語文學史上的永恆經典
    聽書筆記
    《少年維特之煩惱》,是德國文豪歌德的一部書信體小說。雖然是一本很單薄的小冊子,但卻讓25歲的歌德一躍而爲世界級大作家,甚至讓德國文學從此開始與法國、英國文學並駕齊驅。就連拿破崙入侵德意志期間,還專門和歌德一起細細討論《少年維特之煩惱》裏的問題。
    簡言之,《少年維特之煩惱》這部小說講的乃是維特的不幸與痛苦,他的痛苦來自於他的不幸,而他的不幸則來自於他的失敗。作爲戀人,他敗給了未婚夫與世俗倫理;作爲市民,他敗給了貴族社會;作爲詩人和藝術家,他敗給了理智的社會和理智的人羣。他的人生乃是三重意義上的失敗,而他要以主動選擇的死來對抗那毫無意義的生,以個體生命的終結來對抗這荒誕的世界。這種對抗本身便是他的價值存在。面對命運,宛如希臘悲劇英雄的維特保持住了生命的尊嚴。
    一、書信體小說
    這是一部書信體小說。歌德的創作靈感來自於法國大思想家盧梭的書信體小說《新愛洛依絲》。歌德還將盧梭的形式進行革新,大膽地將時間設定在三年前,即1771年5月4日至1772年12月24日,製造出一種強烈的真實感與時代感。
    小說正文分爲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共有書信39封,日記1篇,時間跨度爲1771年5月至9月,大致四個多月的時間。除了1封寫給綠蒂的短信之外,其餘38封全部都是維特寫給好友威廉的。主要講述維特離開家鄉來到一處村莊暫住,結識了夏綠蒂並深深地愛上了她,但綠蒂已經訂婚,維特和未婚夫阿爾伯特還成了朋友,最後只能暗自神傷地離開那裏。
    第二部分是1771年10月20日至1772年12月6日的信件,其中1封寫給綠蒂,1封寫給阿爾伯特和綠蒂,其他43封都是寫給朋友威廉的。在這期間,維特忙於公務,他的上司固執而偏狹,周圍的人虛榮且無聊,維特在公使館裏一直都是局外人的狀態。有一天,他在C伯爵家中因爲市民身份遭到了貴族的冷淡對待,讓維特十分氣憤。再加上他得知綠蒂和阿爾伯特已經結婚,卻沒有通知他,心中鬱悶,於是提出辭職,決定到一位侯爵的獵莊去散心。在侯爵的獵莊短暫停留之後,維特兜兜轉轉,四處漂泊,最後還是回到了與綠蒂相識的村莊瓦爾海姆。然後物是人非,一切都無法回到從前,只能讓他更加痛苦。維特極力壓抑自己對綠蒂情感,變得愈加痛苦抑鬱。
    到這裏爲止,小說採用的全部都是維特的第一人稱視角。但到了第二部分的最後一節“編者致讀者”,歌德採用了另外一種相當高明而且現代的敘述技巧。這部分中,歌德首先採用了第三人稱視角,但是中間不斷穿插着維特的筆記,他寫給威廉的信,以及沒有日期的殘簡,還有最後一封訣別信。這裏的段落被安排得斷斷續續,視角在第一人稱書信與第三人稱敘述之間不停切換,極大地展現出維特矛盾的心情,使小說獲得了很強的美學張力。歌德還使用了英國古詩人莪相的詩歌來爲小說增色。最後,維特讀着莪相的詩歌,伏在綠蒂身邊聲淚俱下。綠蒂也心亂如麻,她渾身顫抖着說,“這是最後一次,維特,你再別想見到我了”,然後把自己鎖在了隔壁的房間。維特在門外低聲說了句“永別了 ,綠蒂”,便回家去給綠蒂寫遺書。他已經決定終結自己的生命。第二天他用從阿爾伯特那裏借來的手槍,對着自己的額頭開了一槍。
    小說譯名用了“煩惱”一詞,而德文原文是“Leiden”,主要指靈魂上的極度痛苦,所以,維特的問題其實不是“煩”,而是更深層次的“苦”。維特的苦,主要體現在愛情和自由兩個方面。
    二、愛情主題
    小說的第一個主題,是愛情。毫無疑問,這是一部愛情小說,貫穿小說的主線就是愛情。法國思想家羅蘭·巴特曾經就這本書寫過一個很薄的小冊子,他把《少年維特之煩惱》稱爲“戀人絮語”,認爲整本書就是一個典型的戀人心中“抒情又焦灼”的獨白。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本書講述的不是維特與綠蒂之間的愛情,其實僅僅是維特一個人的愛情獨白。
    作爲戀人的維特,其實是一個希臘式的悲劇英雄。雖然歌德所處的時代已經是18世紀,他使用的手法是當時時髦的書信體,但從文學層面上而言,歌德的創作依然是傳統的,是歐洲式的,是古希臘悲劇式的。所謂“古希臘悲劇”,按照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其目的是要引起觀衆對劇中人物的憐憫,以及對命運變幻無常的恐懼,由此使感情得到淨化。悲劇中描寫的衝突往往是難以調和的,具有宿命論色彩。簡言之,古希臘悲劇就是英雄與命運之間的糾纏,或者說是生命尊嚴與人生痛苦之間的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維特成了戀人,但綠蒂不是一個對等迴應的戀人,她只是維特感情投射的對象,是維特愛情祭壇上頂禮膜拜的偶像。凡是偶像觸碰過的物體,戀人都會懷着一片癡情迷戀上它。然而,再神聖的偶像也不過是凡人,凡人注重的不僅是情感,還有禮貌、習俗、社會規則。作爲戀人的維特,關注的只有他們兩個人;而作爲愛情偶像的綠蒂,卻依然生活在社會現實中。這也是維特愛情悲劇的根源。
    整部小說中,對於綠蒂的介紹並不多,可以說綠蒂塑造得其實並不成功,甚至說是平淡無味、缺乏個性。事實上,吸引我們的不是綠蒂與維特之間的來往互動,而是維特自導自演的獨角戲。究其原因,當然在於小說是以維特的煩惱視角引發的共鳴與共情。如果有機會從綠蒂的角度來寫這個故事,來一個《少女綠蒂之煩惱》,說不定會更精彩。
    三、自由主題
    維特的苦不僅在於求愛情不得,還在於求自由而不得。這也是這部小說的第二個主題。
    前文說過,維特的對手並不是某個特定的人,而是世俗社會。維特的痛苦,本質上是一種系統性的孤獨和痛苦。他與整個世界格格不入,其根本原因並不在愛情,而在於他是一個崇尚自由的個性。維特的本質是一個藝術家,或者準確而言,他既是畫家,又是詩人。
    維特首先是一位畫家,這一點在文中有很多體現。同時,維特也是一名詩人。維特的這麼多封信件,通篇都充滿濃郁的詩意。可以說,小說本身也可以稱爲一首悽婉的敘事詩。維特有畫家和詩人這樣的雙重身份,其實和歌德本人的經歷是分不開的。
    維特在信中也有很多藝術見解。他認爲作畫同寫詩一樣,關鍵是“自然”,他說:“只有自然,才是無窮豐富。只有自然,才能造就大藝術家。”自然,是年輕的主人公用來檢驗一切的準繩。而另一方面,這也是維特與社會格格不入的主要原因。在德語語境中,“自然”經常是作爲“人類社會”的對立面出現的。凡是人類社會的東西,在自然看來都帶着虛僞矯飾的味道,都不夠真實。所以,維特親近自然中的人,例如天真的兒童和淳樸的村民,而鄙視迂腐的貴族和虛僞的市民;他主張藝術皈依自然,讓天才自由發揮,反對一切的清規戒律;他重視自然真實的情感,珍視他的心重於一切,蔑視宗教信條和法律道德,與以阿爾伯特爲代表的理智的人格格不入。可以說,整部小說都是維特與不自然的人類社會之間的對抗。
    當一切努力歸於失敗,維特也只剩下一條反抗的道路,即自殺。既然我無法撼動鐵柵欄,那麼我可以主動選擇有尊嚴地離開。或者按照同樣自殺的屈原的說法:“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維特要以主動選擇的死來對抗那毫無意義的生,以個體生命的終結來對抗冰冷的世界。遵循自己的內心,尊重自己的愛情,追求個體價值的存在。同時以個體生命的消亡來實現普世價值的呈現--即個性的解放和感情的自由。
    解讀 | 樑錫江
    德國文學與文化研究者,譯者。
    播音 | 沐澤
    策劃編輯 | 周向榮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5

  • @zhustephen6335
    @zhustephen6335 3 года назад +2

    特别喜欢以下两句话:
    “人们总是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其实,相似的是人们的命运。“
    ”毋自由吾宁死!“ Freedom or death.

  • @tonylee7204
    @tonylee7204 Год назад +2

    什么爱情,这是一个单相思的故事,维特作为一个单相思的典型在历史留名。这个单相思有更广泛的意义。这是一个需要批判的任务,千万別抬高他,歪曲了作者愿意。

  • @none4729
    @none4729 Год назад

    喔 德國的文學😂
    好憂郁😂😂😂

  • @MNO3114
    @MNO3114 Год назад

    歌德認為他的創作只是創作.而卻有蠢蛋跟著自殺了..雖然狠毒卻是事實...他並不是要世人模仿或是找同感...他只是用一部他的文學創作讓世人明白..放下吧.你所謂的煩惱(對維特來說是他認為至高於上的愛情.但對方只能認為是興趣相同.因為受世俗約束或是根本對維特沒有愛意...)都是因為自己的執著或是不必要的執著.而會自殺的人則是相對自私的人.

    • @changyongxu6823
      @changyongxu6823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维特并不是单纯的因失恋而自杀,其原因包括他那个时代的不自由,独裁专制,思想枷锁,等综合多种因素后产生的结果,他工作的不顺利,生活各方面都十分不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