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身邊的朋友都想把債券ETF做價差,高股息當成指數型在炒短,股票ETF當成短線股價在看,真的也只能祝福他們。上面幾種ETF都持有了數年,了解各類投資的屬性後現在逐漸將高股息ETF轉成美、台市值型ETF中。😂🎉
的確,身邊許多人都會問股票買哪支賺得快?當我說我已經放3年的0050,未實現利益60%,就有人說太慢啦什麼的,我也只能祝福他找到他的飆股了。
大家還是改不了聽明牌的思維!
館長說話謙虛,讚 高股息旁邊蹲市值型財富密碼結束🤗🤗🤗
我還記得2023年的論點是反著來的,說高股息又賺股息又賺價差,誰去投資指數型。說白了,韭菜只要不改變思維永遠都是韭菜。市場本來就要考慮置產配置不是看哪裡高往哪追,或者一昧覺得自己的策略永遠通用。
是的~考慮資產配置很重要,不要只是看短期的價格!
看了一些回文,感覺不少人不是很理解館長的意思。館長的意思是不要只看這一兩年的漲跌,要看就要看五年甚至十年以上,市值型ETF累積出來的資本利得非常大的機率超過高股息ETF。若只看2023高股息飆漲或是2024市值型大漲,只看一年時間都是不夠長的。投資靠累積,而且要五年十年以上的累積,這時市值型ETF是比較好的選擇。
感謝你的解釋~~
市值型說白了就是gg的形狀,想想看2023年gg被打下來,有多少人能抱住抱到現在? 人性的因素應該要考慮進去,市值型不也是期待gg能ㄧ直漲上去嗎? 你知我知大家都知道的時候才是最要小心的時候😅
的確要抱住才賺得到。我0050在2022年一直跌,但我反人性一直買,現在未實現利益60%,而且我現在繼續反人性不賣繼續放。所以很同意您的看法,投資很看人性。
gg如果跌的話,0050也會慢慢補上他的形狀
會一直講gg的人就是完全把市值型的意義完全拋在腦後
2023年是一個不正常的情況,因為成分股的股價都被過度追買導致股價被堆上去了而殖利率也因此下降,但是高股息ETF選出來的那些公司原本都不應該是成長股,換句話說高股息ETF將來是否能夠重現2023年的景況其實是堪憂的,但是反觀 2024年的 市值型ETF 雖然表現很好,但是誰也不會懷疑將來市值型ETF 還是可以繼續重現 2024年的景況,因為市值型ETF 選的成分股本來就是成長股,長期來說終究會回歸到正常的情況,高股息ETF 總報酬% 終究還是會低於 市值型ETF 。不過,我猜現在一定還是有很多人認為想要高配息就只能買高股息ETF... 實際上他們並不知道市值型ETF也是有高配息的,只是沒有被發現而已,台灣五年就已經發行一檔追蹤美國大盤的ETF只因為當初剛發行前兩年還在累積家底所以最初前2年配息只有一點點,可是到了最近三年的配息已經超過年化 10% 的殖利率了,而且都有填息。
感謝分享~
館長好🤩🤩
嗨👋
腦袋不變結果不變,只愛股息就只能賺少的,自己要少賺那也是他的口袋,讓他以後後悔吧
祝福~
領到股息並不是「被動收入」領到股息的當下資產總值是不變的如果這種心理帳戶的迷思無法克服那喜歡高股息的人是很難轉到市值型的
希望他們能想通
阿館新年快樂
哈哈也祝你新年快樂喔~
如果只買市值型當下缺錢大盤也在大跌的情況真的賣的下去嗎
所以投資要用閒錢
你是沒有工作喔⋯⋯
@@黃信富-h5j 喔⋯⋯你保證不會像疫情一樣突然沒辦法工作
所以你聽聽就好阿...還真的當真欸😂😂
建議投資要先保留自己的生活預備金,讓自己不會在遇到大跌時被迫賣出股票,然後其他目前用不到的閒錢才投資。因為投資有漲有跌,但長期來看趨勢是向上的,得讓他有時間慢慢累積。若覺得目前生活費用可能不太夠拿出來投資,那建議先專注本業,等存到自己的生活準備金夠了,再建議開始投資。生活第一,投資其次。
全是事後論,怎麼不說 2023 市值型 ETF 慘跌對於穩定追求現金流的人來說是否更能有 "安全感"?即便知道未來市值型 ETF 一定會漲上去,但心理門檻過不去的就是沒辦法呀而且台股易受外在因素影響上上下下,也有一說是不如美股 S&P 與其它績效好,那你又怎麼說所以產品沒有好或壞這樣非黑即白一分法,端看對未來規劃來決定
就是安心感才一堆人中招,如imb.五互.鴻源.樂陞😊😊
我原本就有提到,現金流的安心感是優勢了
認同 高股息能帶給你「好像」年化投資報酬率最高,那就繼續好像感覺自己都有做到滿分就好了,我選擇市值型,事實:年化報酬擺在那😎
每次高股息都愛扯安心感…如果要扯安心感定存更安心啊到底要投資什麼??
可以把[高股息]換成[股債配置]然再論述一次是否要放棄股債配置策略?
以報酬的層面來說,這幾年配債券確實會減少報酬~但配置債券是安全的考量,在股票大幅下跌的時候,債券比高股息更分散,安全性也更高
@musclemoney 配置40%的債券不就跟高股息一樣減少了40%的報酬了嗎?因此把高股息替換成債券然後重新再發一次影片感覺也完全可以。
若是組合是搭配713這種低波高股息也是一樣嗎?因為目前我的組合台積:正2:713約2:2:6,主要是想搭配降低整體組合波動,但最近發現00926的全球市值低波效果也不錯,在2024/8月大跌時跌幅跟713約當,在考慮是否要用配息(每季約20萬)持續全部投入,還是建議直接全部(約600萬)轉換呢? 若是低波類型的高股息會有不同的看法嗎?謝謝
我個人還是不推薦,覺得股債配置比較好
身邊的朋友都想把債券ETF做價差,高股息當成指數型在炒短,股票ETF當成短線股價在看,真的也只能祝福他們。上面幾種ETF都持有了數年,了解各類投資的屬性後現在逐漸將高股息ETF轉成美、台市值型ETF中。😂🎉
的確,身邊許多人都會問股票買哪支賺得快?當我說我已經放3年的0050,未實現利益60%,就有人說太慢啦什麼的,我也只能祝福他找到他的飆股了。
大家還是改不了聽明牌的思維!
館長說話謙虛,讚
高股息旁邊蹲
市值型財富密碼
結束🤗🤗🤗
我還記得2023年的論點是反著來的,說高股息又賺股息又賺價差,誰去投資指數型。說白了,韭菜只要不改變思維永遠都是韭菜。市場本來就要考慮置產配置不是看哪裡高往哪追,或者一昧覺得自己的策略永遠通用。
是的~考慮資產配置很重要,不要只是看短期的價格!
看了一些回文,感覺不少人不是很理解館長的意思。館長的意思是不要只看這一兩年的漲跌,要看就要看五年甚至十年以上,市值型ETF累積出來的資本利得非常大的機率超過高股息ETF。若只看2023高股息飆漲或是2024市值型大漲,只看一年時間都是不夠長的。投資靠累積,而且要五年十年以上的累積,這時市值型ETF是比較好的選擇。
感謝你的解釋~~
市值型說白了就是gg的形狀,想想看2023年gg被打下來,有多少人能抱住抱到現在? 人性的因素應該要考慮進去,市值型不也是期待gg能ㄧ直漲上去嗎? 你知我知大家都知道的時候才是最要小心的時候😅
的確要抱住才賺得到。我0050在2022年一直跌,但我反人性一直買,現在未實現利益60%,而且我現在繼續反人性不賣繼續放。所以很同意您的看法,投資很看人性。
gg如果跌的話,0050也會慢慢補上他的形狀
會一直講gg的人
就是完全把市值型的意義完全拋在腦後
2023年是一個不正常的情況,因為成分股的股價都被過度追買導致股價被堆上去了而殖利率也因此下降,但是高股息ETF選出來的那些公司原本都不應該是成長股,換句話說高股息ETF將來是否能夠重現2023年的景況其實是堪憂的,但是反觀 2024年的 市值型ETF 雖然表現很好,但是誰也不會懷疑將來市值型ETF 還是可以繼續重現 2024年的景況,因為市值型ETF 選的成分股本來就是成長股,長期來說終究會回歸到正常的情況,高股息ETF 總報酬% 終究還是會低於 市值型ETF 。
不過,我猜現在一定還是有很多人認為想要高配息就只能買高股息ETF... 實際上他們並不知道市值型ETF也是有高配息的,只是沒有被發現而已,台灣五年就已經發行一檔追蹤美國大盤的ETF只因為當初剛發行前兩年還在累積家底所以最初前2年配息只有一點點,可是到了最近三年的配息已經超過年化 10% 的殖利率了,而且都有填息。
感謝分享~
館長好🤩🤩
嗨👋
腦袋不變結果不變,只愛股息就只能賺少的,自己要少賺那也是他的口袋,讓他以後後悔吧
祝福~
領到股息並不是「被動收入」
領到股息的當下資產總值是不變的
如果這種心理帳戶的迷思無法克服那喜歡高股息的人是很難轉到市值型的
希望他們能想通
阿館新年快樂
哈哈也祝你新年快樂喔~
如果只買市值型當下缺錢大盤也在大跌的情況真的賣的下去嗎
所以投資要用閒錢
你是沒有工作喔⋯⋯
@@黃信富-h5j 喔⋯⋯你保證不會像疫情一樣突然沒辦法工作
所以你聽聽就好阿...還真的當真欸😂😂
建議投資要先保留自己的生活預備金,讓自己不會在遇到大跌時被迫賣出股票,然後其他目前用不到的閒錢才投資。因為投資有漲有跌,但長期來看趨勢是向上的,得讓他有時間慢慢累積。
若覺得目前生活費用可能不太夠拿出來投資,那建議先專注本業,等存到自己的生活準備金夠了,再建議開始投資。生活第一,投資其次。
全是事後論,怎麼不說 2023 市值型 ETF 慘跌對於穩定追求現金流的人來說是否更能有 "安全感"?即便知道未來市值型 ETF 一定會漲上去,但心理門檻過不去的就是沒辦法呀
而且台股易受外在因素影響上上下下,也有一說是不如美股 S&P 與其它績效好,那你又怎麼說
所以產品沒有好或壞這樣非黑即白一分法,端看對未來規劃來決定
就是安心感才一堆人中招,如imb.五互.鴻源.樂陞😊😊
我原本就有提到,現金流的安心感是優勢了
認同 高股息能帶給你「好像」年化投資報酬率最高,那就繼續好像感覺自己都有做到滿分就好了,我選擇市值型,事實:年化報酬擺在那😎
每次高股息都愛扯安心感…
如果要扯安心感
定存更安心啊
到底要投資什麼??
可以把[高股息]換成[股債配置]然再論述一次是否要放棄股債配置策略?
以報酬的層面來說,這幾年配債券確實會減少報酬~
但配置債券是安全的考量,在股票大幅下跌的時候,債券比高股息更分散,安全性也更高
@musclemoney 配置40%的債券不就跟高股息一樣減少了40%的報酬了嗎?因此把高股息替換成債券然後重新再發一次影片感覺也完全可以。
若是組合是搭配713這種低波高股息也是一樣嗎?因為目前我的組合台積:正2:713約2:2:6,主要是想搭配降低整體組合波動,但最近發現00926的全球市值低波效果也不錯,在2024/8月大跌時跌幅跟713約當,在考慮是否要用配息(每季約20萬)持續全部投入,還是建議直接全部(約600萬)轉換呢? 若是低波類型的高股息會有不同的看法嗎?謝謝
我個人還是不推薦,覺得股債配置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