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正確理解“不生不滅?”其中大有學問,很多人都搞錯了。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31 янв 2025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41

  • @storylist
    @storylist 21 день назад +3

    金剛經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表示凡夫是有所住而生其心,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這個「心」就是生滅心,是妄心,也是過去現在未來心不可得的心,因為這個心是依附變化無常的境界而生,故這個心無常而不可得。
    因此,我對不生不滅的理解是,當了解到凡夫的心是生滅無常的狀態之後,再度觀照事物時,因不起生滅心,便能看到事物的本質,不摻雜個人情緒好惡評價,如實觀照,還其本來面目。這樣的心,就是無所住生其心,是佛性,是真心,是涅槃,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對於眾生而言,不生不滅就是智慧,就是以般若智察覺一切事物的佛性,而能給予正確的判斷。能想通這點,對於日常的待人接物會有非常殊勝的幫助,共勉之。

  • @yongluo1873
    @yongluo1873 23 дня назад +1

    谢谢

  • @lewisliew6479
    @lewisliew6479 21 день назад

    视频的前半部已经解析得很清楚了😊

  • @徐宏勇
    @徐宏勇 17 дней назад

    言語、文字~表達~出與妄想、妄想來自心想、心想非生滅不生滅。
    言語、生滅、不生滅~出心想。
    若心想不動,言語、生滅、不生滅~則不動。
    則此見聞覺知不動不有不無、則生滅不生不滅亦不有不無。
    則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則生滅不生不滅不可思議。
    則起心動念思異則乖、則自性途勞倦怠、息心念靜、無聞無思無作無住~我常樂淨。

  • @2211-v2f
    @2211-v2f 16 дней назад +1

    就是「永生」

  • @明陽江
    @明陽江 20 дней назад

    不生不滅即法爾如是亦不可思議乃如是觀!

  • @chileungcheuk3813
    @chileungcheuk3813 20 дней назад

    心如镜,如镜照物照見色法無異空的「無相体」,即是不生不滅所指的地方(设置所在)。
    生滅一事是指目睹眼前的「质色」,非「性色」。
    「质色」被心照,作用就是给人用来造文,造字,造思想。
    「真色」能现人眼前名之谓「觉悟」,「悟」即明了自己用緊的「识」是「如来的真识」而非「業识」。这样解讀更清晰。

  • @bon7245
    @bon7245 20 дней назад

    佛言佛語無助教義推廣.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在表達有舍利子是在印證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境界,功德圓滿,此世後就永不再輪迴。

  • @劉鵬雲
    @劉鵬雲 20 дней назад

    不生不滅是體性,有生有滅是作用、現相,悟了~怎麼說都對,未悟~仍是文字相、言說相、心緣相,難啊!

    • @chileungcheuk3813
      @chileungcheuk3813 20 дней назад

      心如镜,如镜照物照見色法無異空的「無相体」,即是不生不滅所指的地方(设置所在)。
      生滅一事是指目睹眼前的「质色」,非「性色」。
      「质色」被心照,作用就是给人用来造文,造字,造思想。
      「真色」能现人眼前名之谓「觉悟」,「悟」即明了自己用緊的「识」是「如来的真识」而非「業识」。这样解讀更清晰。❤

    • @chileungcheuk3813
      @chileungcheuk3813 20 дней назад

      心如镜,如镜照物照見色法無異空的「無相体」,即是不生不滅所指的地方(设置所在)。
      生滅一事是指目睹眼前的「质色」,非「性色」。
      「质色」被心照,作用就是给人用来造文,造字,造思想。
      「真色」能现人眼前名之谓「觉悟」,「悟」即明了自己用緊的「识」是「如来的真识」而非「業识」。这样解讀更清晰。

    • @智慧的密码
      @智慧的密码  19 дней назад

      说的很对!👍

  • @chileungcheuk3813
    @chileungcheuk3813 20 дней назад

    佛眼所見世间一切的色全是「性之色」,「真色」所在無有去或来(即不動)。
    心如镜,如镜照物所照的色是「质色」。质色才有去或来。

  • @ericfree5647
    @ericfree5647 22 дня назад +5

    用佛學講佛法一般人還是不容易了解的,用簡單的方式解釋"不生不滅",就像看到鏡子裡的東西一樣,它只是個假象並不真實存在鏡子裡,或用網路遊戲來解釋,遊戲裡的東西事物都是虛擬的,並不真實存在,所以既不生 也就不滅,一切只是妄想(佛教稱妄想)或叫幻想(俗稱幻想或幻象或虛擬實境),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也是同樣的道理。

    • @智慧的密码
      @智慧的密码  22 дня назад

      說的很有道理,佛法傳播當然需要善巧方便,謝謝您的建議。

    • @明陽江
      @明陽江 13 дней назад

      法爾如是,不可思議!不生不滅是超越因緣生滅法!即出三界(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故心出三界即了生死。

  • @Really970
    @Really970 14 дней назад

    若能了知「六識論」邪見與「八識論」正見及其不同處,就知何謂是「不生不滅」的正確知見,進而證悟此實相……。南無阿彌陀佛!

  • @bikour
    @bikour 7 дней назад +1

    整部心經都是在教人"不要起分別心",也就是"有意識,無認知",這就是佛的狀態。這麼講是不是就能清楚明白?那來那麼多的名相的分別心?,
    心經也讓我們知道,觀自在菩薩在打坐時,並不是失去意識,所以能照見五蘊皆空,這和現在佛教打坐失去意識的所謂的"入定"截然不同。

    • @智慧的密码
      @智慧的密码  5 дней назад +1

      感謝關注討論,說的有道理,佛教的禪定修行和外道的四禪八定在修行方法上有一部分是相通的,但佛教的禪修更注重的是般若。

    • @咩嗚生活
      @咩嗚生活 День назад

      有無意識不重要吧

    • @bikour
      @bikour 21 час назад

      @@咩嗚生活 沒有意識就是一塊石頭,並無意義。

  • @chileungcheuk3813
    @chileungcheuk3813 20 дней назад

    鏡中花,水中月现出生滅一切相,而自無生与滅。
    一切法本在自生滅,全無生滅之見生,生滅之見出自於「人觉」,由凡夫所造 !
    不生不滅一事出自於「佛觉」,与凡夫拉不上任何之关系。

  • @taowalson9368
    @taowalson9368 22 дня назад

    不生不灭就是空.

  • @bengolee6963
    @bengolee6963 14 дней назад

    如果把這裡的佛性/如來藏/真心, 替換成大梵/阿特曼的話, 也完全成立, 只是表達的用詞不同.
    印度教諸聖賢也指出阿特曼並非一般世俗意義的我, 而是超越一切名相/概念/二元對立, 不生不滅/無始無終, 難以思量的本性.
    唯識學派在接納如來藏思想時, 把它視為阿賴耶識的清淨面, 而非一個恆常獨立的東西, 中觀學派則將如來藏視為空性/無自性的代名詞.

    • @智慧的密码
      @智慧的密码  12 дней назад

      謝謝關注。佛性如來藏,和大梵阿特慢的最大區別是:佛性如來藏是無我的,而大梵阿特慢雖然說非同一般世俗意義,但永遠也不可能去除對“我”的執著,可能是“小我”,要麼就是“大我”。他是在“有我”的基礎上來說“超越一切名相、沒有二元對立和不生不滅”的。這是兩者的根本區別。唯識和中觀只是對法義的深度和廣度作為區分來闡述道理,大家都是以“無我”為根本,各種名相的引入絲毫不會削弱對“無我”的認同。

    • @bengolee6963
      @bengolee6963 12 дней назад

      @@智慧的密码 謝謝分享交流~ 中觀派作為深見派, 瑜伽行派作為廣行派, 它們是在不同的向度上去對佛法義理做出詮釋, 這是很好的論點~

  • @黃劉誠-q9r
    @黃劉誠-q9r 22 дня назад +1

    空,空空,空空空

  • @馮博文-n1i
    @馮博文-n1i 19 дней назад +1

    國民黨就是不生不滅。

    • @EZGUO
      @EZGUO 10 дней назад +1

      對,像蟑螂於恐龍時代就一直存在

  • @chileungcheuk3813
    @chileungcheuk3813 20 дней назад

    全部解释都解释不到何谓不生不滅一事 ?!
    一切众生与萬物均在生生滅滅中,包括每一个人自己(色身与有相心)。
    人如當自己真实的存在是等同身边一切生滅的事物,那就搞錯了!
    环绕著人身四週的都是生滅的現像,對那个一起跟这現象走的人来講,生滅一事,確定是件無可厚非存在的事实。
    人擁有一處需緊連著所有現象的生滅而自生滅的设置,正是所谓不生不灭要指的地方所在。
    有相凡心之内有个如镜的涅槃心,才是这个话题的重心。
    人人皆有一个非由媽所生的本心,是个与生俱来法称的「無相真心」,才是不生不滅四字要说的地方,明嗎?
    使用言文並以用文说为自己的人,無缘見到「祂」 ,知我说什么嗎?

    • @智慧的密码
      @智慧的密码  8 дней назад

      谢谢探讨,这个由爹妈所生的所谓“本心”,在佛教中并不符合法义,佛法从来不认可“本来”、“本心”、“本有”等,因为这不符合缘起空性的法义。

    • @chileungcheuk3813
      @chileungcheuk3813 8 дней назад

      @智慧的密码 你對佛法还是一知半解,所以未通佛陀在用詞上之奥妙在那裡?!
      本来即「如来」,
      本心即「真心」,
      本有即「本性」。
      「三本」均從佛性(如是的見性)出,由空而色之过程中即是「因缘」一事之所表。
      「法性」本在为「常事」,祢名「第一因」,「缘起」祇是说它由空現其色,依色而在顯其变之一个过程(心之所在)而已。
      「性空」一事正是说其常不变易之其「本」所在。於心来講即是「第一義」。
      今我言的就是意会何谓活在第一見見中(離五陰识),得名「見性」。
      明我上述之所言,才知什么才叫做「佛的法」?!
      明冇?

    • @chileungcheuk3813
      @chileungcheuk3813 8 дней назад

      @智慧的密码 父母責任祇是擔負生身之責任(胎藏界生❤️),「本心」一事是「無生」的,人人皆有而自不知(指人的思维心)而已矣 !
      出生之后重申组合而来的识心,是當事人自身的事,父母与萬物,祇是他/她的眼前组识境。希望你明白?

  • @1020cjh
    @1020cjh 21 день назад

    生滅速度太快, 讓人感覺是不生不滅, 一秒鐘有1,280兆次的生滅, 你看的到嗎, 唯有八地以上的菩薩知曉.

    • @智慧的密码
      @智慧的密码  21 день назад

      是的,所以凡夫的感覺就是“有”、恒常、主宰,自然就是我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