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爆塵蟎騙局!肉眼根本看得見!我們都被商人騙了?【好棒Bump】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8 фев 2025
- 抱歉,欠了你們半年的這部片,
今天傳上來了,如果真的出什麼事情的話,
起碼我對得起我自己跟那些相信我的人了。
#塵螨騙局 #肉眼可見 #邪教儀式
---------------------------------------------------------
上一部影片 我開了付費訂閱!限量實習100名先搶先贏!【好棒Bump】
• Video
老子的IG:bit.ly/2JqmmIq
老子的FB:bit.ly/2s3pwwb
一定會有某些業者來攻擊,所以我先講清楚,「塵蟎並非肉眼看不見的生物」,我沒有要說你輕易可以看見或找到!但是如果真如新聞還有廣告說詞中提到的「數百萬隻、數千萬隻」,那不可能找不到,那種大小床上有50隻我就受不了了。
再來,塵蟎在水中的特性是大約48小時左右才會膩死,如果吸到的話,一定會在水中看到小波紋,如果是一般吸塵機也無法輕易殺死他,一定會看到他們爬行,就連我關在試管裡面,什麼都不給的情況,2週後他們才死光,由此可見塵蟎並不是如廣告說詞中的有數百萬隻那麼常見。
也許這些吸塵器真的很強很不錯,可以把皮屑跟一些灰塵除乾淨,但是一般沒那麼貴的吸塵器應該也有差不多的效果。
請大家深思一個問題,如果床上根本沒有數百萬隻塵蟎,可能你要找到一隻都很困難點情況下,那些標榜專門除塵蟎的工具到底是要除什麼呢?
我知道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塵蟎的真相,我原本也不清楚,所以大家一定難以一開始就接受,沒事,跟我買一管回去,你們就會相信了。
牛逼
香水這個話題也是 內容物 根本不能報 夜市跟百貨公司香水根本差不多
所以他們騙太久了
所以那個專家有拿到吸塵器嗎???
推,分享影片+1
我耳鼻喉科醫生,我沒有販售或代言防蟎相關產品,至於商業利益?
站在耳鼻喉科醫師的角色,真要說,塵蟎愈多、過敏的人愈多,我才比較有「商業利益」。
不得不讚賞影片創作者的本領,頗富娛樂性,且真的有下過功夫了解實驗,但因牽涉到醫療及健康,還是得提出一些指正。
容我嚴厲評一句,貫穿本影片的是「以踢爆拆假為誘餌(塵蟎騙局)、引用不正確資訊(過敏主因)、粗糙的測試手法(抹手臂塞鼻孔),及原始的檢出方式(肉眼?)」
「塵蟎到底是不是肉眼可見?」
維基百科:塵蟎,長170-500微米,寛250-322微米,約0.2公釐大小。
一根頭髮直徑大約0.08至0.1公釐,也大約是一般人眼力所能辨識的最小長度,把塵蟎放在試管中肉眼確實可見,但一旦融入床單、床墊、絨毛玩偶背景中,講「肉眼不可見」應該是指不易察覺。
「塵蟎不是過敏的主因,自身皮屑才是?」
自體的皮屑並不是造成過敏的主因,還是以異體的蛋白質、糖化蛋白、聚糖分子為主。
台灣鼻科醫學會出版的台灣鼻炎臨床指引(2011年):
在台灣,過敏原盛行率較高者包括塵蟎、動物毛屑、黴菌、蟑螂、花粉。
幾乎90%以上的過敏氣喘患者是對塵蟎過敏。
「除蟎吸塵器」
吸塵器就算吸力再強,大約也只能清潔床墊表面至幾公分的深度,一般床墊20幾公分厚,所以⋯⋯,但吸塵器除了吸吸塵蟎(如果有的話),主要還是清除掉人體自身脫落的皮屑及其他髒污,讓塵蟎沒有東西可以吃。
不過話說回來,影片中對於購買相關產品的建議,如有經濟考量,其實不一定要跟風挑選頂級商品,這一點,我是認同的。
「塵蟎不喜歡吃皮屑?」
我不是塵蟎,我不知道牠喜不喜歡或吃的開不開心,不過我所查到的資料都說,塵蟎是以人類或動物脫落的皮屑、毛髮或食物碎屑維生的啊,希望有塵蟎專家可以告訴我,牠比較喜歡吃麥當勞或漢堡王⋯⋯
「不知道自己有無對塵蟎過敏?」
影片中的「前臂塵蟎輾壓拖行」及「鼻腔吸入塵蟎試驗」其實真有點臨床試驗的味道
過敏原試驗有三大方法
皮膚試驗:將過敏原萃取製作成滴劑,或用小針戳刺皮膚。不過,近年來已經沒有這類檢查了,原因與部分原廠藥一樣,檢測試劑早就退出台灣市場了。
「前臂塵蟎輾壓拖行」有點符合這種試驗,影片創作者沒有出現皮膚癢、紅疹等過敏反應有兩種可能,一是他真的沒有對塵蟎過敏,另一個則是,一兩隻塵蟎屍體接觸表皮,其過敏原的「濃度」不足以對受試者本身的表皮狀態引發過敏症狀。
鼻腔激發試驗:將可能過敏原直接吸入或置於鼻腔,測試是否流鼻水打噴嚏等過敏症狀,一般是用於職業性鼻炎檢測,如工作接觸化學溶劑、伐木工人、種稻農人等。
創作者將塵蟎置入鼻腔搓揉,並無過敏反應,實驗精神令人動容,鑑於蟑螂也是台灣常見的過敏原,建議創作者也可如法炮製進行測試。
血清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抗體測定:是目前比較盛行的過敏原抽血檢測,台灣各大醫院研究都指出,鼻過敏氣喘患者中有九成可檢出對塵蟎的抗體,倘若生活中沒有塵蟎的存在,一般人體內這麼多的抗體反應也真是奇怪。
影片後半段,用除蟎吸塵器收集床墊上的灰塵,然後在灰塵堆裏尋找塵蟎的身影⋯⋯
先不論在灰塵堆裏肉眼或透過手機螢幕會不會漏看,我並不確定,在強力吸力與氣漩壓縮下,塵蟎的肉身是否能保有完整性,這樣找塵蟎其實有點瞎,不過,我真的很好奇那堆灰塵中到底有沒有或有多少塵蟎。
之前,知名部落客「快樂小藥師」也曾測試過除蟎吸塵器,他有嘗試用顯微鏡去找塵蟎,結果也是出人意外,一隻都沒有~
新聞或廣告明明都說有研究指出「床墊放半年,床裏面就會有兩百萬至一千萬隻的塵蟎」,這到底是以訛傳訛或真有其事呢?
搜尋了一下,我只找到俄亥俄州立大學在1991年有做House dust mite的研究,提及一張床墊裏有一百萬至一千萬隻塵蟎⋯⋯
還請各位網路大神幫忙解惑,找出到底是哪篇研究奠定此種說法?
🙏🙏🙏
在二、三十年前,塵蟎研究人員會將收集來的灰塵,用浮選法將塵蟎過濾出來,用顯微鏡觀察計算。
在台灣本土的研究中,塵蟎的存在是貨真價實的。
1996年 謝貴雄教授關於防蟎寢具的研究,從床墊及被套吸出的灰塵中,平均一公克分別大約有三百多及六百多隻的塵蟎。
環保署曾委託台灣大學昆蟲系徐爾烈教授進行蟎相調查,結果發現台灣地區百分之七十五的住家中充斥著塵蟎,室內每公克灰塵中隱藏著平均兩千隻甚至有的高達一萬隻以上的塵蟎。當然,數量的多寡,還需視環境的溼度、髒亂程度等許多變因左右。
到了近十幾年來,研究方法不用再一隻隻去數塵蟎,將採集來的灰塵,以酵素連結免疫吸附法(ELISA)去分析塵蟎中的主要過敏原(例如Der P1),許多研究報告也都指出台灣室內的塵蟎過敏原的濃度過高,且達致病程度。
這種方法可更明確的定量出關於塵蟎的過敏原,如前所述,吸塵器其實吸不到床墊內部,就算床單上一隻塵蟎也沒有,其實也不能証明床墊裏沒住塵蟎。就算真的沒幾隻活塵蟎,塵蟎一生所排出約自身體積兩百倍的糞便及其遺骸也都是一級過敏原。
回到我最好奇的問題,那堆灰塵中到底有沒有或有多少塵蟎?
我想一定多少有,但一張床會不會有兩百萬隻?我想也不太可能。
以台灣的衞生條件,經過這麼多年過敏防治的衞教,這麼多防蟎產品的興起,民眾的意識提升,現在一般居家是否還有這麼多的塵蟎,比較十幾年前諸多研究蟎相的調查,對於這個領域的相關學者,我覺得這是一個可以去做的題目。
我小時候在我吃枇杷膏沒有洗放在桌子上的湯匙上面看過大概5隻左右? 在上面爬
嚇死我了😂
一直不知道是什麼蟲現在終於知道是塵蹣
或許他們可能喜歡吃枇杷膏(???
推!超級詳細的分析
@@유린-o1j 塵螨會吃枇杷膏(筆記
我認真看完您的評論了,不偏激並且論述有根據,感謝撰寫這一段分享
枇杷膏聽起來就比皮屑好吃很多🤤
很感謝冒生命危險拍這隻影片,我為塵蟎擔心很久了,一直做各種措施,現在終於解除一項擔憂
我是新訂閱你的讀者, 從你不怕勢力,勇敢面對,和多種在世解決疑惑的態度,正面思維 所吸引,希望主持繼續拍多些 冷門知識給我們 此集很精彩也是我一直想知的 ,多謝 Bump。 加油🤩
我他媽佩服爆!
什麼啦😂
抓到野生墨镜哥😎
@@bumpbro 因為墨鏡哥之前就有做床上塵霾的影片。😄XD
墨鏡哥欸
哇!也生墨鏡哥
真的有過很多店家跟電視的廣告,說床上有數百數千萬隻耶,果真是假的,我想說我的床也睡那麼久了,跟幾百萬的塵滿也數出感情,也沒怎麼樣,突然有一天我床上的塵滿全都消滅了,我是不是會睡不著,是不是會沒有塵滿而過敏啊,我覺得這隻影片拍的太好了,國家需要你。
我剛剛打去戴森客服
他們給了完美回答
他們說是可以吸塵蟎
沒有騙人
前提是你家要有
如果沒有塵蟎,當然吸不到
87 點讚..... 我不想破壞你的讚😂😂😂
嗯⋯⋯⋯⋯⋯但哪個吸塵器吸不到?
@@closedn0te 真的 那麼小的蟲子會隨便吸都吸的到阿
我放個屁 都能把塵螨 吹走熏死 不用吸
笑死
這影片太屌了,不發燒一說不過去啊!
看來我也不是塵螨過敏,
原來是皮屑過敏啊!!!
野生的橙爸!
那不是塵蟎哦
WeiTing LUO 商人、可以獨立繁殖昆蟲的昆蟲學家、研究塵蟎的紡織科大學教授,我真的不知道要選擇聽誰的,好難選啊⋯⋯不過我倒是絕對不會聽硬要講還要把責任都推給教授的人
先不管騙不騙人,
能解決我過敏的問題我就相信他。
嘿!過敏我有辦法 哥你私訊我ig一下 bumpbro
之前看了塵蟎的新聞後,向公司機構工程師借了 40 倍及 200 倍的顯微鏡回家,在床上及枕頭上看了半小時也沒看到半隻,然後我就覺的這東西基本是唬人的。
我看過塵螨的新聞以後睡覺躺在床上都覺得有幾百萬隻蟲在我背後爬= =
@@mozah8222 結果是你腐壞的皮屑
呵,要是你床上有,你早就去皮膚科掛號看診了,乞丐還跑去買一個頂級保險箱的概念嗎?
要500倍
我也試過 沒看過
哇😀超棒的,給你一個👍👍
我以前在 保潔墊公司 也是靠塵蟎生活的,想不到被你踢翻了
我想這支影片的中心主旨是在於『別被商業手法呼嚨了,更不用特地花大錢,只要吸力夠大的吸塵器就夠用了』
有些人被有沒有塵蟎這個問題繞進去了(所以一直在解釋塵蟎眼睛看不看得到和他們喜歡吃什麼XD)
謝謝Bump還記得拍這部!
塵蟎被那些商業影片誇大了
吸塵器,確實吸不太掉。
因為,塵璊會跑
而且,會躲到深處。
..............
除濕機 比較有用。
除濕機 + 洗衣服 + 烘衣服
(我都是這樣弄)
(我有塵蹣過敏)
謝謝你總是勇敢站出來讓我們知道事情的真相,謝謝Bump和侯先生
這位年輕人真誠可愛有勇氣,又是責任心十足的楷模。雖然言詞稍顯粗俗,但只是過渡期的率直。好樣的!
拿去啦! 一直有人問白衣服的是誰 instagram.com/i5202000?igshid=1f2a5ytnta9ec
+1
懂玩
啊不是三個都穿白色的啊
本斥但大...
正想要問 ........ 就先看到留言了 有用心
這影片算是刷新三觀,我也是長年過敏(不過最近在實驗益生菌,個人體驗有些微功用)
但其實我家也沒買什麼塵蟎吸塵器,只有買一兩千便宜無線吸塵器XD 通常大掃除才會拿棉被那些去曬
不過我覺得影片有一些值得討論的點
問題1.塵蟎到底可見與否,以及居家環境到底是否存在
蠻多過敏科或耳鼻喉科醫師好像都有提到塵蟎一般不可見
而這位學者的論點也算合理,就他提供的蟲,絨毛的確很明顯(尤其裝在試管且背景顏色不複雜的情況下)
台灣塵蟎品種約5種,就資料爬到大小普遍是落在長170-500微米(0.017cm~0.05cm),寬250-322微米(0.025cm~0.0322cm),飼養的成蟲可以有0.07cm長
頭髮的粗細約是0.05~0.15cm,一般人短髮的話,常常吃飯或日常落髮都未必會注意到
假設把頭髮切到0.05cm,正常邏輯推斷,在有些背景色的情況下醫師認為不可見倒也很正常
所以到底是誰在唬爛,
醫師的論點應該無誤,就好比黴菌一隻是不可見,但是有些地方長黴菌一大叢當然就會變可見
只是我覺得這種蟲你把它撒在家裡一兩百隻,你也不會注意到就是
但是廠商宣稱十萬到百萬隻也是有詐欺嫌疑,抓中間值0.0335cm*0.0286cm*100萬隻=958.1cm^2 (1隻=0.0009581cm^2)
A4紙面積(21*29.7cm)623.7cm^2,所以等於一張半A4都是滿滿的塵蟎亂竄平均散在床上,那很明顯誇大了
題外話是如果上網搜尋「根據統計,台灣家庭每公克的灰塵中,平均高達xxxx隻塵螨」有的報導提到2~3千甚至上萬
然後我查了一下日本有間檢測塵蟎試紙Mitey Checker
裡面介紹是每平方公尺大於350隻(35ug)是++高標,100隻(10ug)是+中標,50隻是低標,10隻內是安全
一般家庭抓個基本套房15坪是50平方公尺,不考慮面積那種更複雜的計算,這樣換算高標也就17500隻+而已
問題2.抹一隻/吸一隻塵蟎就會產生過敏?
如果你去查資料塵蟎單位面積有要一定數量才會起過敏反應
所以這樣抹一隻基本不能當過敏源測試,這嚴謹度很不足
舉例來說測試海鮮過敏,你會把魚蝦肉切成0.05cm小吃下去沒事就說沒過敏嗎...
不過我覺得過敏議題有一些值得探討的是,塵蟎等於吃灰塵皮屑
那如果有很多等於家裡沒除溼,很少吸灰塵等等,那其實等同環境本來就很糟
也許塵蟎的過敏是包含累積太多髒灰塵跟太潮濕有黴菌等等
像是我做大掃除都要戴口罩,那些灰塵不管有沒有塵蟎還是書上的蠹蟲
只要灰塵多我就爆幹打噴嚏,而且觸發就會打一整天,所以居家整潔可能還是很重要
只是吸塵蟎賣點可能就偏噱頭無誤
問題3.這個問題不是這影片的問題,是查一大堆過敏原資料突然發現的
過敏是接觸到IgE過敏源因子,那接觸除了碰到另外一種就是吸入/吃到吧(前者如花粉後者如各類食物)
就我查的資料大概有7~8成的人會對塵蟎過敏,但準確來說是碰到塵蟎還是吸到塵蟎還是吸到塵蟎屍體
這樣讓我覺得塵蟎過敏是不是其實只是呼吸道對灰塵過敏= ="
畢竟正常的居家環境,通常都會有灰塵,聽起來塵蟎或蟑螂引起不如說是綜合居家環境差就容易起過敏反應
不過如果家裡常打掃,有除溼,也有除蟑螂螞蟻,那本來就會因為環境變好而比較不容易過敏吧
最後是以上有順便查到感覺簡易殺死塵蟎的是除溼40%以下或夏天拿去曬XD (但這樣會不會打到除濕機廣告XDDD)
然後其實我是高機率溫差大+低機率太陽過敏,就春秋季節起床,晚上冷,白天轉熱,會超級打噴嚏,觸發就停不下來那種
覺得資料很雜,有一些雜誌很明顯有商業合作疑慮如康健雜誌這種,總之打得有點凌亂,有空再來修文章XD
塵螨是不可見的.....
@@馬鈴薯沙發上的 長170-500微米,寬250-322微米,約0.2公釐大小,500微米= 0.05公分 仔細看還是看的到
其實接觸或吃到到過敏原的時候引發輕微或激烈的過敏反應,是端看與自身血液中所含有的IgE抗體與接觸到過敏源的含量,如果體內針對塵蟎特定的物質之IgE含量很高且過敏原的含量也高的情況下則會引發一系列激烈的過敏反應,當IgE與過敏原結合時他會去尋找basophil and mast cell上的接受器結合,使這些細胞釋放histamine(組織胺)如果IgE與過敏原結合的複合物越多當然會與更多的basophil and mast cell結合而釋放出大量的組織胺,組織胺會引發身體常見的過敏症狀,所以常看到過敏患者使用抗組織胺來減緩症狀,如果請去醫院做過敏原檢查會看到報告單上針對每個過敏原的價數,此價數的意思是你體內針對這個過敏源的IgE抗體含量多寡去打價數出來,價數越高單然含量越多,如果長期對於過敏很有困擾,可以去大醫院找醫生問問醫生自己是否做減敏治療,減敏治療簡單的原理是長期慢慢提升過敏原的濃度,使IgE轉換成不會引發過敏的IgG,不過由於減敏治療療成非常之長所以很多人做到一半就做不下去了
其實你說的大小 跟影片中的大小差不多 ⋯⋯⋯ 反正都不超過一毫米就是了啦 哈哈哈 或許真的小 但一定存在 然而真的可見不可見 你也要思考每個人的視力問題 ⋯⋯⋯ 重近視遠視的人 可能連字都看不清楚了 何況是這麼小的 這樣講要說不可見我覺得可以接受 視力比較正常甚至很好的 我相信是看的到的
推薦買超音波驅塵蟎器,非常有效,覺得太貴可以找簡易產品,幾百元而已,效果相同。
這個真的很棒
流言終結者
烏鴉很忙的樣子 剩下Bump再踢爆不實報導 不是那些月經影片
樂咖 這顆真的很棒
@@Jackolin-st8ci 阿我就怕被罵阿
難得你拍這麼有意義的東西 我都不得不轉發 以前你的影片尺度大 我只敢自看自爽 今天這集太有意義
這影片太有意義了!讓很多人對塵蟎有的更深的認識,謝謝!
能再拍一部如何以消滅塵蟎的影片嗎?
#維基百科:塵蹣約約0.2公釐大小。……應該看得到。
人類最主要是對塵蟎的屍體及排泄物過敏,易過敏的人接觸到塵蟎可能會發生氣喘、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過敏性結膜炎及異位性皮膚炎等症狀。
果然這世界很多廠商都邪惡到很變態,網路上一看各種媒體廠商這樣欺騙消費者,感謝你願意跳出來,告訴大家
第一次看Bump的影片長知識了,我是會過敏的人,我一直都以為我的過敏原是塵蟎,其實我真正的過敏原是黴菌~~天啊~~~~感謝Bump
醫院有過敏原檢測可以去測測看
-醫院:你的過敏源是海鮮和蛋-
感覺塵蟎還蠻可愛的,被關在瓶子裡聽著塵蟎邪教論😂
我曾經在家裡沒人用的房間抽屜看過塵蟎本人,不過也只有一隻,之前一直在想那到底是什麼蟲,看完這影片去找也找不到了,我的3500不見了
看影片前,我才在餐桌上看到一隻,也在想是啥小😂
哪天bump不在上傳影片的時候我們都會理解
4:02 原來這就是塵螨啊,我偶爾睡覺時半夜會在手機螢幕上看到在爬,網路查半天都查不到是什麼,看樣子那個賺塵螨錢的人後台真的很硬,資訊全部被和諧掉。
我手機也會有 然後我都直接壓死他 所以我手機上都是塵顢屍體
我之前有個房間很久沒人睡了,我去睡真的感覺很癢,明顯感覺到有東西在我身上爬,床墊去曬太陽,嗝天還是很癢,發現他的時候也是他在我手機熒幕上爬,就很明顯看見。之後整個床墊都丟掉買新的就沒有再看過了。 在皮膚上爬會有感覺的。
果然你們沒讓我失望過 讚
加油 希望爆料更多這些不肖業者 讓台灣更好
:)
每個影片看似輕佻講幹話但裡面都充滿社會道理,支持你拍出更多好的影片!
你好我是居家清潔工作者
請問能讓我將你的影片進行編輯傳給我的客戶嗎?
太多人對塵蹣有迷思了!!!
你要私訊他
這個議題我當下看到就覺得超震撼,沒想到還有一集專門節目。真的感謝那個專家
直接頂到發燒看看某些人嘴臉
商業利益尬起來
假資訊飛起來
上次問這次就有影片直接訂閱
塵蟎肉眼看不到
我從以前就覺得扯
真相必需被消費者知道 你是對的有良心的支持你
其實他也說對了 塵蟎在床上肉眼看不見
因為根本沒塵蟎
你邏輯好像有問題
小看我 你欠缺幽默感
小看我 沒幽默感 笑死
@@tien2211 沒幽默感
我邏輯達人
Bump兒子:爸爸你好厲害哦!居然會賣日本妹的原味內衣褲,以後我也可以這樣嗎?
Bump:額......
蛤????????????????????????????????????????????????????????????????
@@計算機-j1p 以前的影片翻一翻
有為青年
年少有为
電腦使用者一般人 假粉
Bump又給了一部好影片,我以前在某個工作場合有很多的塵蟎(影片中那種),舊書中也找得到,1.肉眼確實可見,背景深色+手電筒更容易找,2.我不確定什麼讓我過敏,但是穿上外套後皮膚有癢癢的過敏反應,拿手電筒找,確實有發現塵蟎
就跟鹼性離子水一樣,人體的酸鹼度本來就每個部位都不同,所以調整酸鹼值是假的。
噓 這又是另一個秘密了
而且人的酸鹼值根本就差不了多少,什麼酸性體質容易被蚊子咬XD
幹 我真的好想把影片給家裡的長輩看 但我覺得他們會因為這個禁止我上網 但我不懦弱 所以這次是我最後一次上網了 大家掰掰(´・ω・`)(x
拜拜( •̥́ ˍ •̀ू )
拜拜( •̥́ ˍ •̀ू )你好勇敢
希望下次還能看到你
( •̥́ ˍ •̀ू )
笑死
好棒的影片👍 為你的勇敢👏 我一直為塵蟎過敏的問題 困擾好久. 人生有一半的時間都花在打掃了😅
但不打掃一定會過敏…其實不管有沒有塵蟎,打掃的方式都一樣啊~勤換洗床單就對了。吸塵器很好呀,能把灰塵皮屑吸掉。
塵蟎真的是肉眼看得到
清貓抓板的時候都出來拍出來就看到了
這篇真的洗掉我對塵螨的觀念,BUMP注意安全
謝謝!
我也一直覺得很奇怪,塵蟎不是本來就看的見嗎?而且我還可以跟大家說,塵蟎也喜歡糖,影片裡面的老闆講的很好,牠們確實更喜歡人類的食物
其實以人類生活的環境,真正更可怕的反而是潮濕環境下的黴菌,那些孢子是真正會被吸進肺裡的
你看到的不是塵螨識別的蟲蟲
@@馬鈴薯沙發上的 塵蹣是蛛型剛,是蜘蛛應該不會太小,不是細菌
@@h84855924 是微生物唷 蛛型鋼沒錯
@@馬鈴薯沙發上的 長170-500微米,寬250-322微米,500微米= 0.05公分 仔細看還是看的到
頭髮大約0.01公分,看得到頭髮就看得到,看 4:41 塵蟎和毛髮對比就能感覺塵蟎大概大小
等好久了~Bump從來沒讓我失望過
你很有勇氣對抗一些不實廣告👍👍👍感謝哦給大家新資訊
這時後廠商就會說
床上的塵璊都是睡覺翻身被壓死的
但還是有塵璊的殘缺屍體導致過敏源發生
我家是有,但沒在床上,而是在寵物盒子裡w
只要他的食物沒吃完就會有塵蟎出來,我養的是蜘蛛,如果麵包蟲,蟑螂沒吃乾淨就會有塵蟎出現😂
Bump可以找會在床上吃麵包蟲跟蟑螂的網美
喔~我的天吖><
關於塵蟎可以拍個第二集嗎?
實測重點:
1~找舊床墊,撒上10隻塵蟎,用塵蟎吸塵器跟一般吸塵器去吸
2~吸起來的塵蟎在集塵盒裡是什麼狀態
3~在舊床墊上撒上10隻塵蟎用玻璃杯罩著,測塵蟎會不會鑽進床墊
1)塵蟎太小,沒有對比顏色看不到(這個影片底色是黑色),而且必須大量集中才有機會看得到。
2)一隻塵蟎不會造成過敏,100隻塵蟎以上所產生的糞便才有機會。
可以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報告。
3)因為塵蟎有八足吸盤勾刺吸塵器不容易吸上來。
4)不小心吸上來的塵蟎確實有的
*吸力太強可能把塵蟎蟲體破壞掉,沈入水中
*面積太大又沒有對比顏色及適當放大工具看得到的機會非常低
*塵蟎尺寸約0.1mm~0.4mm
*塵蟎重量約0.005mg~0.05mg
*塵蟎糞便約pm10
這裡有八足塵蟎吸盤的影
片
ruclips.net/video/zWlWOkwkQkg/видео.html
想要看把鄉下老舊彈簧床墊解剖,看裡面有多少塵蟎
等等~我剛剛看到一個有關塵蟎的影片,他說床上有幾百萬的塵蟎,我就馬上把床單枕頭套還有被單拿去洗衣機洗,回來後看到你這支影片害我有點想哭😭😭😭
QQ明天早上還要拿去曬😭😭😭
洗一下是不錯啦哈哈 可是看完真相後就會難免覺得白洗xd
侯先生不是有講嗎,你的皮屑被細菌分解也會產生過敏源,寢具乾淨還是有差啦
不是阿哥 你今天晚上洗 明天早上才曬 悶在洗衣機不是臭到爆嗎.....
其實 皮膚科醫生會建意一週洗一次 你的皮屑 你的口水 你的皮酯會滋生細菌 洗一下還是正確的
看到你們這樣講我心裡有比較平衡一點惹~~ 感謝各位🙏🙏
我那時候就在想說怎麼沒後續...
看不見的塵蟎到底是誰發明的...
難怪現在200塊枕頭都敢標榜抗蟎
那個過敏源是真的 但是很多人不了解實際情況
羽絨類的產品容易孳生 不過主要還是看個人衛生有沒有做好
塵蟎活著倒是還好 主要牠死掉
人是對牠的糞便過敏 記住 塵蟎 沒有肛門
奇期而遇 因為糞便過敏這一點的確有科學根據
但我想市面上的記者不應該強調是塵蟎導致過敏
奇期而遇 沒有肛門那塵蟎怎麼大小便呀
如果你家有木質地板就懂
早上起來拉開窗簾,讓陽光可以完全照進來,這時候往地上一看,那一堆針頭大的小白點,那些就是塵蟎
我是在日本某生活節目看過的,在台灣可以看到,電視台是國興衛視
@@顏近軒 塵蟎死亡後身體會炸開
我在想,有沒有可能“塵蟎”被吸塵器洗時,已經被拍打碎掉,畢竟這台吸塵器不是可以很強的拍打?
所以只剩下破碎的屍體,以致於看不到“全屍”?
但大部分床上吸出來的都是皮屑才是真的。
剛查wiki就有寫到塵蟎是肉眼可以看見,但我都找不到實際的樣子,今天終於大開眼界惹XD
被改掉了,"肉眼可見"那句話不見了www
@@mru8moonel 沒錯,點進去詳細內容變成不可見
我家倉鼠的磨牙棒常常長這個,害我常常拿去烤箱烤過,當初還以為是什麼蚜蟲之類的,原來就是塵蟎。。。
Anny Liao 如果有是蚜蟲的話附近基本上會有一堆螞蟻
我看成常常烤倉鼠
@@RH-ky3gr 我知道,就是因為沒有螞蟻才覺得這是什麼東西來的😂
@@mozah8222 拜託母湯😂😂😂
謝謝你帶大家看到真相,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有更多的謊言,支持你一一揭露
長的醜的那個床的主人,才是真正愛乾淨的人.
敢把自己的床和枕頭套用純白色,得常常去洗.
油性髮質的人睡白色枕頭套,半年左右就會變成淺黃色,不更換就能看的很明顯.
Hi,你可以找看看舊型傳統床墊,找那種已經很用久的(到鄉下一點的地方,後面是籐的那種)
拿起來一層灰的那種,吸吸看也許就可以不用送老闆了!!
我很認真看影片,你找的那些應該很難
謝謝你的實驗精神 ,以及對自己未來小孩的超前部屬 … 學習到了重要知識 ,謝謝
在有灰塵的桌子或木櫃上仔細看,如果有看到小白點會動的應該就是塵蟎了,家裡越潮濕發現機率就越大
雖然有勇敢之心,但防人之心不可無!要好好照顧自己的安全
沒想到塵蟎看起來這麼可愛😂其實除塵蟎機/服務,都可該成除皮屑機/服務 沒問題啊😂😂😂
其實
看起來挺可愛的
總之就是 有更小的生物你看不見 多吸多洗多曬多健康
很喜歡這類揭穿商業詐騙手法的影片👍
直接毀掉一個新興產業😂
也顛覆了我一直以來的錯誤認知
這影片需要上新聞讓更多人知道真相!!!!
給你一百個👍,標準的擋人財路的揭發影片,
你真的好有勇氣,除了給你拍拍手,我還要分享出去。
最討厭商人利用一般民眾對專業的不了解而賺取利益!
超愛這集 原來我們都被商人騙 塵ㄇㄢˊ先生講話形容的太有fue了
如果這是塵蟎的話,我上次在我家床頭拿東西時,物品上有很多隻白白的東西,我想那應該就是塵蟎吧?
一開始以為是白蟻,但我家很久沒出現了。
那白色生物,移動速度非常快,雖然不到一眨眼,但是想捕捉時已經慢了。
你說的會不會是書蝨?查查看
塵蟎:終於有人幫我洗白了嗚咿咿嗚嗚嗚
原來那個是塵蟎嗎!!沒在床上看到,倒是有在鍵盤上有看過
啊这...(-ω-)
我以前也說塵蟎肉眼可以看到,不過…還真的沒人相信我!
我也看過
我有一間房間可以說是客房
不過很少會有人睡到的房間
竟然有 當時看到嚇到我😱
只要電動刮鬍刀一段時間不清洗,裡面就會有塵蟎 肉眼真的看得到
我好像之前也看過白白小小的 我還想說這是什麼怪蟲...
我也跟老公說我有看見,他也不相信!0.2~0.3mm根本就不用顯微鏡才能看到,有一隻從我手機上爬過去根本很明顯
我朋友也是
特別登入近來按讚,雖然這部影片可能馬上就要被下架了,但是bump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
網路上其實不難找到一些好幾年前舊文章提到塵螨可見,或是家中其實找不到塵螨等等
一般所謂塵螨過敏都是對 "塵螨的排泄物"
侯老師說得也沒錯,絕大部分時候你突然抖一下被子鼻子過敏 其實大概都是你自身的皮屑剝落後細菌和黴菌滋生造成的
吸塵器是可以把這些東西吸起來沒錯啦
但只要勤勞的換洗床單就好了
不喜歡換洗床單 那花點錢買吸塵器吸一吸 對於防止過敏還是有幫助,但和塵螨真的沒太大關係
我有吸過塵蟎,當初吸到我還想,乾這是啥小,怎麼會動,大概有8-10隻在動,我是用iris的吸塵器,我吸的是L型整組布沙發,大概半年吸一次,可能像專家說的它鑽的過去,不過大量吸到是皮屑和一些棉絮灰塵
黃鵬仁 「我有吸過塵蟎,當初吸到我還在想....」
我看到這還以為你是用鼻子吸....原來是吸塵器的部分😂
吸完會上癮...
果然沒上千萬隻
我還蠻好奇如果丟一隻塵蟎在床上然後用那個除塵蟎吸塵器吸進去在水裡看起來是長什麼樣子欸?!
Bump 永不讓我失望 從柬埔寨系列開始關注的 加油 我絕對支持。
那我在鍵盤上看過塵蟎在爬欸!
原來我已經跟牠們照過面了😂
我的鍵盤上也有
幹(日文)我也有,原來塵蟎是長在鍵盤上的
我當時還以為是蚜蟲勒
基本上這世界本身就是充滿者各種騙局~
誰制定規則
誰去玩規則
誰去操作規則
誰去煽動事務
希望藉由Bump
能夠讓更多的人可以在得知一個新的事物或是資料,可以認真的先思考過真或是假~
你真的很懂感嘆ㄟ 水喔 謝謝你特別把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打出來
感覺你是個很偉大的人喔 是個很有成就的人喔
感謝你的影片, 獲益良多。
已訂閱及加讚,鼓勵你能夠拍出更多類似影片使我們知道真相。
你真的知道真相?
重點:皮屑腐敗生出的細菌黴菌才是真正過敏源,,,
只要除皮屑,還有常換洗,,,
原來我們大家被騙那麼多年了 感謝踢爆
之前看螞蟻影片講到塵蟎就很有印象,原來塵蟎肉眼就可以看到,跟原本對塵蟎了解的迷思有很大出入,跟朋友有聊到也有他們分享塵蟎這個迷思。可是沒有後續深入求證的影片,對這個資訊也只是有所保留,沒想到隔這麼久竟然真的還拍了後續深入探討的影片,希望有更多人可以知道這個訊息,辛苦了!一直很喜歡你們的影片,加油!
看完影片
我覺得不是完全正確耶
我也早就知道塵蟎是肉眼可見
先說我只是一般貧民
我用某呆牌號稱可以吸塵蟎吸的結果跟你的結果是一樣的
大約在我十年前
我買的床是某個外國知名大賣場(怕被吉所以就不說了)
但是床塾有拉鍊可以打開看到內部的海棉、彈簧那種
那張床我睡了大約1~2年而以(家裡還有養貓)
某天要搬家想說打來看一下
結果才開了一小角翻起來看一下
上面的海棉內外有一堆小小白色生物(塵蟎)看起來大約有幾十~幾百隻
嚇到把那張床塾丟了
之後我都習慣再+個保潔塾跟床包每週清洗
然後我想說的是...
床的表面只會有少數的塵蟎(我猜大概5~10隻吧)
但是床塾內部可能就成千上萬吧
枕頭內部應該也有(但不知道數量)
如果真的要測的話可以測全面一點
找個用過1~2年以上的可拆式床塾打開測
表面吸真的沒什麼東西(也就跟影片表達的內容是一樣的)
可是賣吸塵瞞機器廣告也都是在 吸表面
害到我对我10年没换过的床感到惊恐,不敢睡了呀😅
侯先生有講啊,內部有沒有取決於表面密度,但是即便是床包內部有塵蟎鑽進去,正確處理方式也不是用那台機器吸,你就算沒吸到內部,你也不見得會過敏,總歸一句話,這是積非成是的現代謠言
吸皮屑的確是有幫助清潔的,這不能豪小,至於吸塵蟎? 請相關機構自己出來說明一下
所以我床塾買回來 那個包封的膠套我都沒有拿掉 直接鋪上床單就睡 軟硬度也沒有差很多
清潔的話直接用洗床單+抹膠套就好了
這部是承接上一集【螞蟻鍊金術】賣掉一窩巨型螞蟻竟然可賺20萬!?【好棒Bump】ruclips.net/video/MixZmonFDOQ/видео.html
看到塞入鼻子直接點讚分享了,太有實驗精神啦
真的我看到直接嚇到
看牠們傻呼呼地爬來爬去其實還蠻可愛的。
不是阿 就算不是吸塵蹣 吸皮屑也是可以防止細菌滋生跟過敏不是嗎? 只是買吸塵器不要只買能吸床墊的 ....
應該是一些標榜塵蹣吸塵器(這種不可能再去吸地板吧),吸皮屑跟灰塵可以,但是標榜塵蹣吸塵器的就會沒噱頭了
好像只要馬達轉速夠,吸力夠強,過濾出來空氣有 HEPA 等級,有滾動吸頭基本上都是可以把皮削那些吸起來...至於塵蟎我倒是在家裡真的沒看過..
@@Yunmiyunmi777 吸塵蟎的 機器通常吸力不大 ,主要靠拍打和紫外線照射,一般吸入口超小,價格貴到靠北,但證實要紫外線連續照射60分才能殺死塵蟎..嚕過去根本沒用..練手臂的..,棉被床單勤洗,棉被60度烘殺死塵蟎,吸塵器勤吸,除濕機要開,基本上過敏就會少很多..
以前都不會去看 但我覺得Bump拍的一些影片都好特別
也很吸引人 甚至很想了解你
無意中看了他一支影片就愛上他了
剛開始一開始笑笑的,越看到後面,原來我被廣告騙多久了,好家在我沒買吸塵器😂😂😂
直接突破盲腸!原來有時候躺在床上滑手機會看到有白白超mini的小蟲在螢幕上出現就是塵蟎🤢
Bump 可以去幫妳清,贏回侯先生 哈
LI HSIN HSU 不一定白白mini是塵蟎,潮濕蟲也是白白mini
真的不拍都不知道這些事情...
商人的謀利 甚至一些巨星代言..
感謝好棒拍這種片讓大家知道
不愧是Bump
就是很喜歡你的影片,讓我們大家又上了一課,但我很想問,塵蟎都會出現在哪裡呢?
塵蟎在某些情況下確實肉眼就看的到...且房間中確定有塵蟎.
我居住在山區,且屬於比較潮濕的山區(常起霧)
前年梅雨季時,因為還沒購買除濕機,所以家裡濕度破表,許多地方包括衣櫥裡都開始發黴,連通風的地方牆面也會發黴。
那個時候我晚上在房間,把燈關暗正在滑手機,由於手機螢幕是亮的。我居然看到手機屏幕上有2隻小蟲子在上面爬.......
試想...手機屏幕才多大..房間裡的牆壁、桌子、床、棉被、枕頭....這些看不出塵蟎的寢具會有幾隻塵蟎在上面爬@@.....
除蟎,除了要吸塵器,更要除濕機,一但濕度降低,塵蟎就會減少。
這隻影片拍攝時,看穿著,是在夏天,房間大都會吹冷氣,濕度低,就算有塵蟎,也是少之又少。
我家是真的看過整個黑色小櫃子上爬滿小蟲子。看起來就長的像塵蟎。。。
對!我手機螢幕也曾這樣!
請問你看到的蟲是不是會跳的那種呢?到底塵蟎會不會咬人??
我租屋處床上也有,我都不知到底是跳蚤還什麼蟲,但我覺得應該不是跳蚤,因為我身上沒有像跳蚤那種咬痕,不過身上還是有蠻多像蟲咬的疤,然後每次一躺著,就會感覺腳底癢癢的😬
非常好的視頻,這種求真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好吧😂⋯⋯
我看這支影片
大概再不久就要下架了😂
還好我有看過
選你正解
真的很棒~感謝你...我們一直都被豢養在...自以為知識自由的牢籠裡,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小心安全!!
不好意思..我是塵蟎嚴重受害者(就是這種白白的眼睛看的到的白色點點),從2019年開始到今年2024為止,房間莫名的開始跑出這種白色塵蟎,無論我怎麼清都清不掉..曬太陽也沒用,真的快崩潰了,整棟從1樓到4樓都是,連平常要戴的口罩也都是😰,有買一些尤加利精油茶樹精油來噴,噴完後1-2天會消失,但過幾天又都全部爬滿家具連地板溝槽都是,所以根本是整個環境都爬滿蟎蟲了..我本身對蟎蟲又很過敏,尤其是戴有蟎蟲的口罩,我抓整天眼睛揉整天,我很想放棄了..我是真的對這一堆蟎蟲實在沒輒了,有人能夠幫幫我嗎..我知道因為蟎蟲去死很蠢,而且只要不小心把爬了塵蟎的東西放到另一個地方,就擴散到哪..從3慢慢擴散到1樓😔😔😫
(那些騙人的除蟲公司先不要..拜託🙏)
難怪我拿我家dyson 吸八天
吸一堆灰塵 棉絮
想說塵蟎有0.01 -0.05公分
我怎麼都看不到
也許入手dyson吸得第一天才能看到
商人表示: 你公開這樣其實也沒差,改成除灰塵反而賺了😂
只有除灰塵的功能 我就不會花這麼多錢去買了XD
只能給你比讚,比一萬個讚。要保重,台灣需要你這種人。
除塵蟎跟驅魔的差別在於,一個是商業詐欺,另一個用「神職人員」四字來覆蓋商業詐欺。
因為柬埔寨事件 正努力把泥的影片都看過 看到這一部我真的對Bump的影片感到崇拜 因為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一定沒有親眼看過塵蟎 所以對於網路上 新聞上那些肉眼看不到塵蟎的假消息都信以為真 在我還沒看到這部片時 我也是這樣相信的 但看到影片中Bump去每個朋友家做深層清潔後連一隻屍體都沒有 我是真的相信了 因為我的小孩驗過敏源 塵蟎過敏指數很高 但有一陣子我很懶得換床單吸床單 我兒子那陣子皮膚也沒有過敏 所以這部片實驗的成果真的讓人上了一課 那些廠商真的很不要臉 雖然我沒買過1X萬的吸塵器 但防蟎床單 日本專門除蟎的吸塵器 防蟎貼片 殺蟎噴劑 我都買過了 真的TM的家裡沒塵蟎買這些到底是? 被當盤子耶 感謝Bump的實驗精神 也學到正確的知識 肉眼是看的到塵蟎的 誰再跟我說肉眼看不到 我就傳這個給他看 XD 真的不良廠商不是普通的多耶
做了一些研究,Bump真的很认真去传递资讯。
确实在台湾尘螨其实是相对于赤道地区国家比较少,因为尘螨喜欢潮湿的环境,而台湾在冬季特别干燥,不利尘螨滋生。
不过在赤道地区就不一样,赤道地区常年炎热潮湿,尘螨其实很常见。我就是在赤道地区生活,对尘螨过敏,每次更换床单都要伤风好几天,因为陈满的排泄物弄到鼻子过敏。
市面上的吸尘满机其实是在吸我们的皮屑,尘螨的尸体和排泄物。这些数量减少其实就会降低过敏的几率,因为过敏是需要刺激高过所谓的Threshold。
至于过敏测试,其实是最基本而且便宜的过敏测试,就是把过敏原与皮肤接触,如果该过敏原会造成测试者过敏, 测试者皮肤便会有反应。
比较专业的就是用ELISA来测试,非常准确但是比较贵。
之前在桌上看到一隻小小的蟲,我還在想說這是什麼新品種,原來是塵蟎啊~
你跟我想到的一樣,有時桌上或是紙張上會有小蟲,但那真的是塵蟎嗎?
若有人知道在回覆吧
@@文海鮮 小蟲很多種阿,至少要敘述或是PO圖吧
書本很容易長這種很小很小的小白蟲,稍微壓就死,就是塵蟎
文海鮮 有的是潮溼蟲,不一定是塵蟎
古文杉 你說的感覺比較像是潮溼蟲
被碾壓拖行的塵蟎:我晚上要來找你👻
當夜,忽感鼻頭癢癢(👇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