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去日本工作,可能也是要看產業別。我自己很喜歡日本,在二十幾年前台灣沒什麼人去日本自由行,日本街上幾乎沒有外國自由行觀光客的時候就去日本自由行趴趴造了。自己的日文是能應付日常生活的程度,工作也有跟日本公司合作過。原本是有在思考去日本工作的機會,但愈暸解日本,就愈打消這個念頭。以IT產業來說,台灣人去日本就是「外勞」,只是負責的工作比沒有專門技能做飯店或便利商店或24小時餐廳高級一點。最近很多日本的軟體公司有來台灣徵才,然後到日本工作,因為台灣的軟體人才其實相對能力好,台灣寫軟體大部份都是相關科系畢業;日本大公司找軟體工程師根本不管你本來在學校念什麼的,你去面試公司覺得你這個人的個性或感覺是他們想要的,就會發offer,進去再來學寫程式,但大學或研究所可能是唸文組的。所以台灣這些有一定基礎的人,不用花兩年,三年的時間訓練,到了日本就變成「即戰力」。而且台灣人親日,去日本工作是個吸引人才的加分項,而不是缺點,更好找人。所以台灣人就被當成「便宜好用」的人力了。我待的產業有日商來台灣開分公司,那個心態就是要來找「廉價勞工」的。另外IT產業在日本,動手的工程師地位跟薪水是遠不如動嘴的人,例如業務,SA,PM,單位主管等等。而在日本除非你日文講的跟日本人一樣好,或專門被派去跟外國人溝通的。不然「就只是」個寫程式的人,基本上就是作業員。如果單以程式設計師的工作來說,在台灣可能還比較好。真要去日本,大概就是去外商工作,才會比較不一樣(其實在台灣也是啦)。要去日本工作的話,就知道日本缺什麼人?日本缺什麼人呢?絕大部份都是缺做「日本人不願意做的工作」的人,現實就是這樣。如果年紀輕,一頭熱去日本闖一闖也是可以。但如果有一定工作經歷,不是那種什麼都可以試試的年紀的話,建議先研究好確定是你想要的生活再過去。然後日文「一定要學」,而且最好是學到聽得懂別人說什麼,看得懂網路資訊的程度。不要覺得好像自己英文程度還OK就可以衝了...
中肯 準確~
我也是雖然日文有過N1,也有考慮要去日本工作,但查了資料才發現跟這篇講的一樣,實際工作環境和待遇可能還不如現在的工作⋯打工度假也許還行,如果是去找正職的真的要三思😅
謝謝分享
想去日本生活工作只是體驗體驗就好 ~ 主要是環境 住的舒服
@@kevinlantw 簡單講,當你有能力時,什麼都不是問題
在日本持高度專門簽證的台灣人,有很大部份是台積電熊本廠,目前約400台人,若加上周邊供應鏈,應該就是2022年後暴增的主因
月初才剛去湯澤滑雪,那個時候隱隱有觀察到一群隨著季節移動的外國工作者。透過商周的介紹跟分享才知道原來其中的起源跟台灣人有關,也讓人重新思考去國外工作的可行性,謝謝!
我在日本唸大學目前正在就職活動找工作想留在日本(東京)的原因不外乎就是文組的高薪、優良的生活品質、還有各種充實的娛樂體驗除此之外還有的是在來自台灣原生家庭的推力不過就算人處在日本,心中還是會心心念念台灣的美食跟人情味💗希望以後自己也能透過事業帶給台灣社會回饋以報答台灣🥺
Thanks!
感覺這影片也是這雪具店的業配之一
@@Chimxcaramel 應該是喔
自信一點,把感覺2字拿掉😂
支持知識與創作
難怪一堆油土伯都去越後湯澤滑雪 看過一堆滑雪業配VLOG 🤣🤣🤣
一看就知道是業配報導, 要有道德感, 註明一下!
新年快樂❤❤❤
才剛去玩回來 真的很方便 而且有台灣工作人員 太方便了。
希望台灣也能有這樣吸引人才的機會,讓各國年輕人願意來台灣玩以及工作。
你知道台灣有讓外國人打工「換宿」的機制嗎? 同事去年某一次去墾丁玩,在飯店遇到一個馬來西亞來台灣打工換宿的華人聊了起來,他還開我同事的玩笑說「來墾丁玩哦?你們很有錢哦~?!」。然後才知道台灣的打工只能「換宿」(可能還包伙食之類的,沒細問同事),沒有薪水,據說這是台灣特有的制度... 也就是別的國家打工其實還是有薪水可以領的。我可以理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機制,政府就什麼都怕:「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例如外國年青人來台灣打工如果有領薪水,就會被認為是外國人搶了本地工作機會等等,就乾脆弄一個不提供報酬的打工換宿。這跟哪一黨執政關係大概也不大,主要是行政單位的「慣性」,上面再怎麼換人,擬出決策跟執行的就是這批人,這批人的思維不變就很難有變化,所以川普才要搞一個DOGE。
@ 感謝你持平的見解與回覆。
反向思考就是東南亞阿 讓移工來台灣做服務業兼翻譯 讓他們國家的人來旅遊 做一條龍服務
@@Timsssss東南亞除了緬甸、柬埔寨,其他國家的旅遊環境都比台灣強
@@kevinlantw 正解,什麼都不想做政策也不肯鬆綁,整天圖利特定對象,光交通到現在跟屎一樣就知道
日本的排外心理從歷史可見一斑,現代大都市好很多了,但鄉下地方很多還是非常保守,疫情期間盛行從都市移居鄉下,結果很多都被鄉下住民排斥或不適應,最後又搬走...
意外的有次在青達租雪具滑雪,不僅服務很仔細、還有專車接送,是個很棒的滑雪體驗,沒想到這家店來頭還不小!
真的唷 我到湯澤滑雪場 身邊都是講中文的台灣人 但是說這是青達的功勞 有點過譽我認為是湯澤本身就很有潛力,但我相信青達貢獻了不少,我甚至有點懷疑當地雪具店的中文店員是不是青達幫忙找的
商周的文章都是這種雞湯形式的報導,[復興關鍵]?! 或許台灣人確實幫了忙,但是在台灣人未介入之前,就算快破產,人家也有14個滑雪場,說明日本人還是會去那裡滑雪.而且這種報導方式很像是台灣人施恩,很誇張. 那可是日本國土,是日本人的鄉土,就算台灣人帶動了另一波商業行為,一旦太超過還是會被抵制. 歐洲很多觀光勝地已經抵制觀光客了.
配合吹牛的報導, 越來越不喜歡這記者了!
有點羨慕夏天教潛水,冬天教滑雪的工作,感覺一年四季有得玩又能賺錢,認識世界各地的旅客,這種生活型態是我這種關在辦公室敲鍵盤的人難以想象的
那真的要有濃厚的教學熱忱自己喜歡、擅長的事,跟長年耐心教學 完全是兩回事
謝謝青達的那兩位超好
2016年去的時候,都是外國遊客,除了我們,沒什麼台灣滑雪客,很好的回憶
👍
社會新鮮人到國外工作非常好,除了能夠累積經驗也能夠從不同文化的觀點了解世界。
疫情前幾年就參加過好幾次滑雪中毒者,現在有更多台灣人開的店更方便了
我在苗場王子那邊雪具出租工作了三個雪季 雖然很忙碌但是其實大部分很chill 那時候也想過要依照天氣這樣工作 但主要還是因為簽證合法很重要這件事情因為在那邊大部分很多都是走法律漏洞或是黑工
湯澤真的很夯,風景又讚,旁邊的苗場跟石打丸山也很棒,只希望這個地方不要太過擁擠😂
媒體報導後不擁擠也難
冷門景點只要網紅介紹過就會開始被台灣遊客包圍
現在到湯澤下車,幾乎都是說中文的人了😂
已經超多人了
蠻羨慕這些到日本滑雪工作的台灣人的 很勇敢😊
十萬個勇敢的台灣人
我自己剛移民來山形,看著山形有著好山好水不無聊,台灣人的造訪越來越多,確只是驚鴻一瞥,匆匆離開,只留下一個很淺的印象,無法感受其魅力,而且山形幾年前來的愛店一個接著一個倒閉於是很想要好好介紹這地方
封面設計的超棒,簡直如明星般的惠群❤
聽完之後,也想要去玩看看。臺灣也有缺工問題,許多鄉鎮雖美但少人關注到訪,希望這群年輕人也能協助這些地方轉型改變現狀,經濟成長。
台灣不可能啦 那些老人家既得利益者根本不會接受年輕人的想法
見面三分情,多交流就有機會融化。難道越後湯澤的當地利益團體會比較容易處理嗎?往往需要的是決心與耐心,無心的話什麼都難!
不得不說,非常好玩,有去民宿住過,很有人情味
謝謝惠群
惠群粉來了👋🏻
這牌子的水餃連聽都沒聽過,不過越後湯澤去玩過一次,山上風景的確令人震撼
兩年前好像有人採訪過青達滑雪店的吳桑在疫情前後發生的事跡😂草莓好吃😋
青達雪具是我第一次去日本滑雪的租具店
出國工作也是有趣的生活經驗😊
青達廣告文,越後湯澤附近雪場太多,越後湯澤唯一優點距離東京近但餐廳選擇少,配合的石打丸山根本不適合手,岩原雪道寬敞相對好很多!
以後越後湯澤要變台灣村了...跟Niseko是澳洲村一樣😂
越後湯則對台灣人不算太陌生,每年夏天日本最大音樂祭FUJIROCK,保守計算基本都超過2000名台灣人會去
富士河口湖町的老李簽到!
相對於當地台灣人,在台灣工作的外籍人士,被台灣主管及同事更友善對待;同理台灣人也會想去被友善對待的職場,如果自己有能力,去外國又何妨
今天在岩手山滑雪也是很多台灣人
講述的內容,蛇巴拉西😊!
中高級的人盡量避開這些台灣人知道的雪場,不然雪道上只會擠滿初學者卡在半路中,或者雪場承載量過重根本滑不暢快
中高程度的人會去滑黑線紅線. 綠線才是新手村我們是會去鐵驗不同雪場 不同路線
@@chentiger2635 我滑超過20年了,日本雪場也滑超過10幾個,每次要從山頂一路滑到最下面的纜車站偶爾要借道初學者路線的...
@@lindalove70 好吧
都滑雪道外😂
難怪這幾年看到這麼多同溫層去越後湯澤滑雪,前年去新潟的時候也有去一下,不過如果不滑雪那邊就蠻無聊的,泡湯還是要去別的地方。不禁想到鬼怒川溫泉也是嚴重沒落,但是因為不是滑雪勝地,沒辦法像這樣被改造。除非哪天台灣人真的愛上日本泡湯文化。還有北海道一堆半廢棄小城,夕張也有滑雪場可以開發,要是這套能搞起來,日本地方還真有機會有一番作為。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拜託大家都去青達租雪具 讚的啦
在日本工作追求的就是一定買得起房,用合理的價錢,可以享受高品質的民生必需品。
建議也去鬼怒川溫泉開發
鬼怒川附近沒滑雪場阿,光泡湯已經難吸引人,滑雪才是台灣,香港,馬來西亞比較罕見的體驗,
@@beelin2 是有的 只是要自己開車 很多地方冬季的運輸停駛 因為那裏已經荒涼太久了 很多旅遊的業務早就終止了 因此更需要開發
這兩天日本天氣氣溫已經上升,所以滑雪場的營運時間將被大幅縮減。這個問題在前幾年已被提出,所以並不是完全那麽樂觀?
很多專家預估本州的雪場只剩十幾年壽命了
我人生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沒更早申請打工度假去日本。N2考過的那一年我壓線申請通過了WH簽,但武漢肺炎爆發,就這樣錯失了機會。現在我結了婚又有了孩子,赴日工作這件事情對我而言已是遙不可及,學會放下真的很難呢🙃
@@meteorfish 就一起帶過去打拚,衝啊
問題應該是結婚生子吧,沒結婚生子就算比較晚去還是能去,所以人沒事別給自己搞這些累贅
Happy new year 2025..
惠群😊
最❤的惠群
台湾人加油,日本歓迎台湾人。
台灣除了半導體的人才,大部分領域的專業度都被式微了,有能力的很多都外移去其他國家工作,除了國際趨勢的影響外,很大一部分也是政府政策導致的結果
你連世界自行車龍頭也不知道可能是在底層的人吧?
沒知識很可怕!!
滑雪久了覺得好像就是坐纜車上去,然後吹風下來,應該只有在新手期會覺得比較有趣,不然有點無聊
9年前已經去東京打工度假的人報到✋
新年快樂
有北海道的先例 實在是要小心
今年1月第一次去,旺季外食者差點要餓死,很多店家滿了時間未到也不再收,很多都超早關門
日本滑雪場一年最多就賺4個月(12月底至4月底),然後暑假4個月(6月底到10月底)可以去南半球賺。剩下4個月就去旅遊。聽到大多滑雪教練都是靠小費賺,固定薪資其實不高,而且很多都是打工來的。不要聽到日本滑雪很多人來打工,但其實人越多就越會壓低最低薪資,小費也不是能平均分配到所有人身上。所以要來打工真的要想清楚,日本雪場就四個月能賺,剩下8個月要體驗日式工作地獄,沒抗壓能力就只能回國。
現在連辦公室,都聽到一堆在討論滑雪的
原來惠群會滑雪,我也想要學
可是在我小時候約30年前去日本滑雪,台灣人最熱門的地點就是越後湯澤…
想去日本買房退休😊
以後我打算要去日本退休,現在有空就只能一直學日文。
有人發現這影片背後反映出台灣人才外流嗎~~ㄏㄏ台灣只剩下炒房跟半導體炒房再過不久就跟越後湯澤的廢棄屋一樣 ,老屋主太有錢空著房子也沒差,全台一起沉淪。 未來年輕人根本不需要再買房子,家裡繼承或是出國工作了。
有人發現你有幻想症嗎?
@jojojoe4930 大概只有你發現而已吧~
@ 不是喔! 有兩個人按讚了喔! (應該還會更多)台灣出去幾個服務業員工,你也看得出台灣快亡了,你這沒有妄想症誰相信?
@@jojojoe4930 你加油世界很大 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住在井底又黑又潮濕 對身心靈不好你要幾個讚我都可以按給你(其中一個是我按的
又到了工廠作業員憂國憂民環節
吳書成是個徹頭徹尾的資本家,所作所為完全違反馬克思、恩格思的理論!
懂商業看商周,懂商周看惠群
我過年是要去澳洲紐西蘭.........
[復興關鍵]?! 台灣人確實幫了忙,但是在台灣人未介入之前,就算快破產,人家也有14個滑雪場,說明日本人還是會去那裡滑雪.不要用施恩的態度誇大功績,那是日本國土,是日本人的鄉土,就算台灣人帶動了另一波商業行為,一旦太超過還是會被抵制. 歐洲很多觀光勝地已經抵制觀光客了.
哇
光是物價值有台灣的0.8~1.2倍左右晃動,但是薪資是兩倍,我不覺得去日本做服務業是啥危險的選擇
照影片的說法,所以這篇也是商業模式的業配囉
印象百齡果好像介紹過
沒錯
日本離家近 歐美還是離台灣太遠…
除了青達滑雪雪具跟滑雪課程外外 他們還賺甚麼錢? 青達花大錢行銷越後湯澤 只靠雪具跟滑雪課程 應該無法做到回收成本 一條龍服務應該還有食宿交通 相關抽成在賺 影片沒說很完整
報導用字請謹慎,復興一詞太過,即便業配也不該誇張
台灣有好才能的中壯年,都去國外工作了日本、韓國、法國、美國,留在台灣的不是礙於家庭、照顧父母,或是沒有能力的人
@@earthaou.taiwan 選你正解,還有就是家庭經濟允許的,都送出國了,有的是過年才回台灣,就過年回鄉下的概念,平常都在國外發展
話說在日本工作的台勞薪水有多少怎不提一下,希望不要又悲催遇上慣老闆了
但是 日本 越南人 越來越多
難怪台灣節目常常提到越後湯澤
自己的國家缺工缺的動搖國本,卻以去日本工作,大概多半旅遊餐飲業,覺得驕傲的不得了,什麼心態?臺灣旅遊業不是陷入困境嗎?
義理。長子、長女、未嫁、未娶。得留在老父母身邊,逃不了,什麼國外工作,那怕您擁專業長才,曾經業界突破輝煌,但不能想,也不敢想,要盡兒女義理。在台灣,做做股票,投資點生意,炒炒房,收點租,好過日子就好。
笑死,就是有你這種老人人家才會逃到國外去
電商圈的老闆?這些老闆的背後是不是另類的中資外逃資金呢?故事都很勵志,但真相有時侯比七日怪談更恐怖
想跟惠群手牽手滑雪
地震來.雪崩了.就知道不好玩了
為什麼不探討一下為什麼台灣流失這麼多的年輕人力?
政府無能亂搞.年輕人待著只能剩小確幸
低階員工煩惱高階人才外流沒有雪場的地方擔心滑雪教練外流笑死我了
敢檢討黨我看你是很勇哦
不過我知道比較無能外語能力不足的通常是去支那啦,有能力外語通的通常是以全世界為目標
當然不敢檢討黨,我寫的是*年輕*人力,馬上就有人急著為黨護盤了⋯ 一個地方失去讓年輕人留下的吸引力跟環境,本來就應該思考一下了!
沒搞頭,全球暖化雪場早晚完蛋
不會,因為極端氣候,會極冷,或極熱…美國大火就是個例子
@@wawawa8964 格陵蘭都要重開航線了
@@Octavius106oks 不用擔心
@ 不擔心,沒雪也可以滑草
這個地方也是日本人選擇的?日本人指定給台灣人去開發的?我認為群馬県的伊香保温泉小鎮更適合,是在22年發現這裡與九份很像
日本匯率低到不行,高齡化經濟發展前景不明,打工度假就算了,要去就職發展的人要多多考慮。
臺灣人去日本工作,很驕傲嗎?臺灣比日本差那麼多嗎?
真的聽不下去了!!!商周幹嘛不跟着去日本啊?
原來台灣來日本工作的高度人才這麼少,我是1000多人高度人才的其中一位,而且非it 相關科系
哈... 去了北海道旅遊,那一趟無論在富良野與美瑛,還有札幌與小樽都遇上台灣去打工的女孩,日本人很喜愛錄用及善待台灣打工青年 ... ^_^
不是啦,我說你們先把越後湯澤站西口接駁車站牌的位子先標注到大家都看的到再說好嗎?還要人進去visitor center問,吹那麼大幹嘛?
先檢討改進的應該是台灣的問題吧,快變鬼島了
不會說日語恐怕這與我無緣.
只講好話,起人疑心
不要念字幕,念字幕都不會紅喔。
原來一堆YT跑去滑雪業配背後還有這段故事是說這算萬事屋了吧?
藍色可誤
日本現在的交通改善是20年前被長官唾棄的一群工程師,知道這個事實台灣人才會崩潰
去日本工作,可能也是要看產業別。我自己很喜歡日本,在二十幾年前台灣沒什麼人去日本自由行,日本街上幾乎沒有外國自由行觀光客的時候就去日本自由行趴趴造了。自己的日文是能應付日常生活的程度,工作也有跟日本公司合作過。原本是有在思考去日本工作的機會,但愈暸解日本,就愈打消這個念頭。
以IT產業來說,台灣人去日本就是「外勞」,只是負責的工作比沒有專門技能做飯店或便利商店或24小時餐廳高級一點。最近很多日本的軟體公司有來台灣徵才,然後到日本工作,因為台灣的軟體人才其實相對能力好,台灣寫軟體大部份都是相關科系畢業;日本大公司找軟體工程師根本不管你本來在學校念什麼的,你去面試公司覺得你這個人的個性或感覺是他們想要的,就會發offer,進去再來學寫程式,但大學或研究所可能是唸文組的。所以台灣這些有一定基礎的人,不用花兩年,三年的時間訓練,到了日本就變成「即戰力」。而且台灣人親日,去日本工作是個吸引人才的加分項,而不是缺點,更好找人。所以台灣人就被當成「便宜好用」的人力了。我待的產業有日商來台灣開分公司,那個心態就是要來找「廉價勞工」的。
另外IT產業在日本,動手的工程師地位跟薪水是遠不如動嘴的人,例如業務,SA,PM,單位主管等等。而在日本除非你日文講的跟日本人一樣好,或專門被派去跟外國人溝通的。不然「就只是」個寫程式的人,基本上就是作業員。如果單以程式設計師的工作來說,在台灣可能還比較好。真要去日本,大概就是去外商工作,才會比較不一樣(其實在台灣也是啦)。
要去日本工作的話,就知道日本缺什麼人?日本缺什麼人呢?絕大部份都是缺做「日本人不願意做的工作」的人,現實就是這樣。如果年紀輕,一頭熱去日本闖一闖也是可以。但如果有一定工作經歷,不是那種什麼都可以試試的年紀的話,建議先研究好確定是你想要的生活再過去。然後日文「一定要學」,而且最好是學到聽得懂別人說什麼,看得懂網路資訊的程度。不要覺得好像自己英文程度還OK就可以衝了...
中肯 準確~
我也是雖然日文有過N1,也有考慮要去日本工作,但查了資料才發現跟這篇講的一樣,實際工作環境和待遇可能還不如現在的工作⋯打工度假也許還行,如果是去找正職的真的要三思😅
謝謝分享
想去日本生活
工作只是體驗體驗就好 ~
主要是環境 住的舒服
@@kevinlantw 簡單講,當你有能力時,什麼都不是問題
在日本持高度專門簽證的台灣人,有很大部份是台積電熊本廠,目前約400台人,若加上周邊供應鏈,應該就是2022年後暴增的主因
月初才剛去湯澤滑雪,那個時候隱隱有觀察到一群隨著季節移動的外國工作者。透過商周的介紹跟分享才知道原來其中的起源跟台灣人有關,也讓人重新思考去國外工作的可行性,謝謝!
我在日本唸大學目前正在就職活動找工作
想留在日本(東京)的原因不外乎就是文組的高薪、優良的生活品質、還有各種充實的娛樂體驗
除此之外還有的是在來自台灣原生家庭的推力
不過就算人處在日本,心中還是會心心念念台灣的美食跟人情味💗
希望以後自己也能透過事業帶給台灣社會回饋以報答台灣🥺
Thanks!
感覺這影片也是這雪具店的業配之一
@@Chimxcaramel 應該是喔
自信一點,把感覺2字拿掉😂
支持知識與創作
難怪一堆油土伯都去越後湯澤滑雪 看過一堆滑雪業配VLOG 🤣🤣🤣
一看就知道是業配報導, 要有道德感, 註明一下!
新年快樂❤❤❤
才剛去玩回來 真的很方便 而且有台灣工作人員 太方便了。
希望台灣也能有這樣吸引人才的機會,讓各國年輕人願意來台灣玩以及工作。
你知道台灣有讓外國人打工「換宿」的機制嗎? 同事去年某一次去墾丁玩,在飯店遇到一個馬來西亞來台灣打工換宿的華人聊了起來,他還開我同事的玩笑說「來墾丁玩哦?你們很有錢哦~?!」。然後才知道台灣的打工只能「換宿」(可能還包伙食之類的,沒細問同事),沒有薪水,據說這是台灣特有的制度... 也就是別的國家打工其實還是有薪水可以領的。
我可以理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機制,政府就什麼都怕:「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例如外國年青人來台灣打工如果有領薪水,就會被認為是外國人搶了本地工作機會等等,就乾脆弄一個不提供報酬的打工換宿。這跟哪一黨執政關係大概也不大,主要是行政單位的「慣性」,上面再怎麼換人,擬出決策跟執行的就是這批人,這批人的思維不變就很難有變化,所以川普才要搞一個DOGE。
@ 感謝你持平的見解與回覆。
反向思考就是東南亞阿 讓移工來台灣做服務業兼翻譯 讓他們國家的人來旅遊 做一條龍服務
@@Timsssss東南亞除了緬甸、柬埔寨,其他國家的旅遊環境都比台灣強
@@kevinlantw 正解,什麼都不想做政策也不肯鬆綁,整天圖利特定對象,光交通到現在跟屎一樣就知道
日本的排外心理從歷史可見一斑,現代大都市好很多了,但鄉下地方很多還是非常保守,疫情期間盛行從都市移居鄉下,結果很多都被鄉下住民排斥或不適應,最後又搬走...
意外的有次在青達租雪具滑雪,不僅服務很仔細、還有專車接送,是個很棒的滑雪體驗,沒想到這家店來頭還不小!
真的唷 我到湯澤滑雪場 身邊都是講中文的台灣人 但是說這是青達的功勞 有點過譽
我認為是湯澤本身就很有潛力,但我相信青達貢獻了不少,
我甚至有點懷疑當地雪具店的中文店員是不是青達幫忙找的
商周的文章都是這種雞湯形式的報導,[復興關鍵]?! 或許台灣人確實幫了忙,但是在台灣人未介入之前,就算快破產,人家也有14個滑雪場,說明日本人還是會去那裡滑雪.
而且這種報導方式很像是台灣人施恩,很誇張. 那可是日本國土,是日本人的鄉土,就算台灣人帶動了另一波商業行為,一旦太超過還是會被抵制. 歐洲很多觀光勝地已經抵制觀光客了.
配合吹牛的報導, 越來越不喜歡這記者了!
有點羨慕夏天教潛水,冬天教滑雪的工作,感覺一年四季有得玩又能賺錢,認識世界各地的旅客,這種生活型態是我這種關在辦公室敲鍵盤的人難以想象的
那真的要有濃厚的教學熱忱
自己喜歡、擅長的事,跟長年耐心教學 完全是兩回事
謝謝
青達的那兩位超好
2016年去的時候,都是外國遊客,除了我們,沒什麼台灣滑雪客,很好的回憶
👍
社會新鮮人到國外工作非常好,除了能夠累積經驗也能夠從不同文化的觀點了解世界。
疫情前幾年就參加過好幾次滑雪中毒者,現在有更多台灣人開的店更方便了
我在苗場王子那邊雪具出租工作了三個雪季 雖然很忙碌但是其實大部分很chill 那時候也想過要依照天氣這樣工作 但主要還是因為簽證合法很重要這件事情
因為在那邊大部分很多都是走法律漏洞或是黑工
湯澤真的很夯,風景又讚,旁邊的苗場跟石打丸山也很棒,只希望這個地方不要太過擁擠😂
媒體報導後不擁擠也難
冷門景點只要網紅介紹過就會開始被台灣遊客包圍
現在到湯澤下車,幾乎都是說中文的人了😂
已經超多人了
蠻羨慕這些到日本滑雪工作的台灣人的 很勇敢😊
十萬個勇敢的台灣人
我自己剛移民來山形,看著山形有著好山好水不無聊,台灣人的造訪越來越多,確只是驚鴻一瞥,匆匆離開,只留下一個很淺的印象,無法感受其魅力,而且山形幾年前來的愛店一個接著一個倒閉於是很想要好好介紹這地方
封面設計的超棒,簡直如明星般的惠群❤
聽完之後,也想要去玩看看。
臺灣也有缺工問題,許多鄉鎮雖美但少人關注到訪,希望這群年輕人也能協助這些地方轉型改變現狀,經濟成長。
台灣不可能啦 那些老人家既得利益者根本不會接受年輕人的想法
見面三分情,多交流就有機會融化。難道越後湯澤的當地利益團體會比較容易處理嗎?往往需要的是決心與耐心,無心的話什麼都難!
不得不說,非常好玩,有去民宿住過,很有人情味
謝謝惠群
惠群粉來了👋🏻
這牌子的水餃連聽都沒聽過,不過越後湯澤去玩過一次,山上風景的確令人震撼
兩年前好像有人採訪過青達滑雪店的吳桑在疫情前後發生的事跡😂草莓好吃😋
青達雪具是我第一次去日本滑雪的租具店
出國工作也是有趣的生活經驗😊
青達廣告文,越後湯澤附近雪場太多,越後湯澤唯一優點距離東京近但餐廳選擇少,配合的石打丸山根本不適合手,岩原雪道寬敞相對好很多!
以後越後湯澤要變台灣村了...
跟Niseko是澳洲村一樣😂
越後湯則對台灣人不算太陌生,每年夏天日本最大音樂祭FUJIROCK,保守計算基本都超過2000名台灣人會去
富士河口湖町的老李簽到!
相對於當地台灣人,在台灣工作的外籍人士,被台灣主管及同事更友善對待;
同理台灣人也會想去被友善對待的職場,如果自己有能力,去外國又何妨
今天在岩手山滑雪也是很多台灣人
講述的內容,蛇巴拉西😊!
中高級的人盡量避開這些台灣人知道的雪場,不然雪道上只會擠滿初學者卡在半路中,或者雪場承載量過重根本滑不暢快
中高程度的人會去滑黑線紅線. 綠線才是新手村
我們是會去鐵驗不同雪場 不同路線
@@chentiger2635 我滑超過20年了,日本雪場也滑超過10幾個,每次要從山頂一路滑到最下面的纜車站偶爾要借道初學者路線的...
@@lindalove70 好吧
都滑雪道外😂
難怪這幾年看到這麼多同溫層去越後湯澤滑雪,前年去新潟的時候也有去一下,不過如果不滑雪那邊就蠻無聊的,泡湯還是要去別的地方。
不禁想到鬼怒川溫泉也是嚴重沒落,但是因為不是滑雪勝地,沒辦法像這樣被改造。除非哪天台灣人真的愛上日本泡湯文化。
還有北海道一堆半廢棄小城,夕張也有滑雪場可以開發,要是這套能搞起來,日本地方還真有機會有一番作為。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拜託大家都去青達租雪具 讚的啦
在日本工作追求的就是一定買得起房,用合理的價錢,可以享受高品質的民生必需品。
建議也去鬼怒川溫泉開發
鬼怒川附近沒滑雪場阿,光泡湯已經難吸引人,滑雪才是台灣,香港,馬來西亞比較罕見的體驗,
@@beelin2 是有的 只是要自己開車 很多地方冬季的運輸停駛 因為那裏已經荒涼太久了 很多旅遊的業務早就終止了 因此更需要開發
這兩天日本天氣氣溫已經上升,所以滑雪場的營運時間將被大幅縮減。這個問題在前幾年已被提出,所以並不是完全那麽樂觀?
很多專家預估本州的雪場只剩十幾年壽命了
我人生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沒更早申請打工度假去日本。
N2考過的那一年我壓線申請通過了WH簽,但武漢肺炎爆發,就這樣錯失了機會。
現在我結了婚又有了孩子,赴日工作這件事情對我而言已是遙不可及,學會放下真的很難呢🙃
@@meteorfish 就一起帶過去打拚,衝啊
問題應該是結婚生子吧,沒結婚生子就算比較晚去還是能去,所以人沒事別給自己搞這些累贅
Happy new year 2025..
惠群😊
最❤的惠群
台湾人加油,日本歓迎台湾人。
台灣除了半導體的人才,大部分領域的專業度都被式微了,有能力的很多都外移去其他國家工作,除了國際趨勢的影響外,很大一部分也是政府政策導致的結果
你連世界自行車龍頭也不知道
可能是在底層的人吧?
沒知識很可怕!!
滑雪久了覺得好像就是坐纜車上去,然後吹風下來,應該只有在新手期會覺得比較有趣,不然有點無聊
9年前已經去東京打工度假的人報到✋
新年快樂
有北海道的先例 實在是要小心
今年1月第一次去,旺季外食者差點要餓死,很多店家滿了時間未到也不再收,很多都超早關門
日本滑雪場一年最多就賺4個月(12月底至4月底),然後暑假4個月(6月底到10月底)可以去南半球賺。剩下4個月就去旅遊。
聽到大多滑雪教練都是靠小費賺,固定薪資其實不高,而且很多都是打工來的。
不要聽到日本滑雪很多人來打工,但其實人越多就越會壓低最低薪資,小費也不是能平均分配到所有人身上。
所以要來打工真的要想清楚,日本雪場就四個月能賺,剩下8個月要體驗日式工作地獄,沒抗壓能力就只能回國。
現在連辦公室,都聽到一堆在討論滑雪的
原來惠群會滑雪,我也想要學
可是在我小時候約30年前去日本滑雪,台灣人最熱門的地點就是越後湯澤…
想去日本買房退休😊
以後我打算要去日本退休,現在有空就只能一直學日文。
有人發現這影片背後反映出台灣人才外流嗎~~ㄏㄏ
台灣只剩下炒房跟半導體炒房
再過不久就跟越後湯澤的廢棄屋一樣 ,老屋主太有錢空著房子也沒差,全台一起沉淪。
未來年輕人根本不需要再買房子,家裡繼承或是出國工作了。
有人發現你有幻想症嗎?
@jojojoe4930 大概只有你發現而已吧~
@ 不是喔! 有兩個人按讚了喔! (應該還會更多)台灣出去幾個服務業員工,你也看得出台灣快亡了,你這沒有妄想症誰相信?
@@jojojoe4930 你加油
世界很大 要學習的東西很多
住在井底又黑又潮濕 對身心靈不好
你要幾個讚我都可以按給你(其中一個是我按的
又到了工廠作業員憂國憂民環節
吳書成是個徹頭徹尾的資本家,所作所為完全違反馬克思、恩格思的理論!
懂商業看商周,懂商周看惠群
我過年是要去澳洲紐西蘭.........
[復興關鍵]?! 台灣人確實幫了忙,但是在台灣人未介入之前,就算快破產,人家也有14個滑雪場,說明日本人還是會去那裡滑雪.
不要用施恩的態度誇大功績,那是日本國土,是日本人的鄉土,就算台灣人帶動了另一波商業行為,一旦太超過還是會被抵制. 歐洲很多觀光勝地已經抵制觀光客了.
哇
光是物價值有台灣的0.8~1.2倍左右晃動,但是薪資是兩倍,我不覺得去日本做服務業是啥危險的選擇
照影片的說法,所以這篇也是商業模式的業配囉
印象百齡果好像介紹過
沒錯
日本離家近 歐美還是離台灣太遠…
除了青達滑雪雪具跟滑雪課程外外 他們還賺甚麼錢? 青達花大錢行銷越後湯澤 只靠雪具跟滑雪課程 應該無法做到回收成本 一條龍服務應該還有食宿交通 相關抽成在賺 影片沒說很完整
報導用字請謹慎,復興一詞太過,即便業配也不該誇張
台灣有好才能的中壯年,都去國外工作了日本、韓國、法國、美國,留在台灣的不是礙於家庭、照顧父母,或是沒有能力的人
@@earthaou.taiwan 選你正解,還有就是家庭經濟允許的,都送出國了,有的是過年才回台灣,就過年回鄉下的概念,平常都在國外發展
話說在日本工作的台勞薪水有多少怎不提一下,希望不要又悲催遇上慣老闆了
但是 日本 越南人 越來越多
難怪台灣節目常常提到越後湯澤
自己的國家缺工缺的動搖國本,卻以去日本工作,大概多半旅遊餐飲業,覺得驕傲的不得了,什麼心態?
臺灣旅遊業不是陷入困境嗎?
義理。
長子、長女、未嫁、未娶。
得留在老父母身邊,逃不了,什麼國外工作,那怕您擁專業長才,曾經業界突破輝煌,但不能想,也不敢想,要盡兒女義理。
在台灣,做做股票,投資點生意,炒炒房,收點租,好過日子就好。
笑死,就是有你這種老人人家才會逃到國外去
電商圈的老闆?這些老闆的背後是不是另類的中資外逃資金呢?故事都很勵志,但真相有時侯比七日怪談更恐怖
想跟惠群手牽手滑雪
地震來.雪崩了.就知道不好玩了
為什麼不探討一下為什麼台灣流失這麼多的年輕人力?
政府無能亂搞.年輕人待著只能剩小確幸
低階員工煩惱高階人才外流
沒有雪場的地方擔心滑雪教練外流
笑死我了
敢檢討黨我看你是很勇哦
不過我知道比較無能外語能力不足的通常是去支那啦,有能力外語通的通常是以全世界為目標
當然不敢檢討黨,我寫的是*年輕*人力,馬上就有人急著為黨護盤了⋯ 一個地方失去讓年輕人留下的吸引力跟環境,本來就應該思考一下了!
沒搞頭,全球暖化雪場早晚完蛋
不會,因為極端氣候,會極冷,或極熱…美國大火就是個例子
@@wawawa8964 格陵蘭都要重開航線了
@@Octavius106oks 不用擔心
@ 不擔心,沒雪也可以滑草
這個地方也是日本人選擇的?日本人指定給台灣人去開發的?我認為群馬県的伊香保温泉小鎮更適合,是在22年發現這裡與九份很像
日本匯率低到不行,高齡化經濟發展前景不明,打工度假就算了,要去就職發展的人要多多考慮。
臺灣人去日本工作,很驕傲嗎?臺灣比日本差那麼多嗎?
真的聽不下去了!!!
商周幹嘛不跟着去日本啊?
原來台灣來日本工作的高度人才這麼少,我是1000多人高度人才的其中一位,而且非it 相關科系
哈... 去了北海道旅遊,那一趟無論在富良野與美瑛,還有札幌與小樽都遇上台灣去打工的女孩,日本人很喜愛錄用及善待台灣打工青年 ... ^_^
不是啦,我說你們先把越後湯澤站西口接駁車站牌的位子先標注到大家都看的到再說好嗎?還要人進去visitor center問,吹那麼大幹嘛?
先檢討改進的應該是台灣的問題吧,快變鬼島了
不會說日語恐怕這與我無緣.
只講好話,起人疑心
不要念字幕,念字幕都不會紅喔。
原來一堆YT跑去滑雪業配
背後還有這段故事
是說這算萬事屋了吧?
藍色可誤
日本現在的交通改善是20年前被長官唾棄的一群工程師,知道這個事實台灣人才會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