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奧修有約 第一集 奧修談勇氣,奧修如何啟發了我的勇氣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8 фев 2025
  • 勇氣是什麼?怎麼樣才能有勇氣?
    為什麼奧修可以這麼有勇氣呢?
    在這集節目裡,聽聽奧修怎麼說,左巴也會分享我自己的心得
    左巴量子催眠服務
    zorbaqhht.cc
    --
    Hi~我是左巴,我是一個量子療癒催眠師,提供量子療癒催眠服務,可以透過你的潛意識,解答你對自己人生的所有困擾跟疑惑,任何問題包括感情、工作、身體狀況、人生目的…等等,都可以列出來詢問潛意識喔!歡迎跟我預約催眠個案或詢問
    如果你對預約催眠有興趣但是覺得有點擔心或有疑慮,也歡迎先找我聊聊,或是先預約我的免費催眠前諮詢,我很樂意為你解惑喔!
    #量子催眠 #量子催眠療法 #qhht #qhhtpractitioner #催眠 #催眠療法 #催眠治療 #催眠治療師 #催眠療癒 #催眠師 #身心靈 #身心靈療癒 #身心靈成長 #身心靈課程 #身心靈健康 #身心靈治療 #譚崔 #靈性 #靈性成長 #靈性治療 #靈性療癒 #靈性課程 #自我成長 #自我提升 #自我覺察 #自我探索 #自我療癒 #奧修 #靜心 #冥想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5

  • @周麗芳-t1s
    @周麗芳-t1s 4 года назад +10

    當你無論如何都相信自己是被愛的時候,勇敢是必然的。而且會天不怕地不怕!我從小就是這樣的人。我真的很幸運

  • @水精靈-y6u
    @水精靈-y6u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奧修帶給我最大的力量就是勇敢活出真實的自己。

  • @廖明德-i9t
    @廖明德-i9t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奧修帶來愛與靜心,帶出智慧,帶出一切。

  • @許碧玥-j2x
    @許碧玥-j2x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開悟方法只有一種,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八萬四千法門.無非是引入唯一佛乘。
    這是解釋成佛須經三大阿僧祇劫。悟後還要起修才能圓滿佛陀的神通與妙用。(明心見性在七住位。)
    藏.通.別.圓。小.始.終.頓.圓。
    藏教是小乘,唯有釋迦牟尼一人成了佛,其他的人僅成聲聞與緣覺;通教僅有三乘共通的十地;別教的佛,要經五十二個位次,要從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最後還有等覺和妙覺。
    二乘的「緣起性空」.如果沒有依止「真如心」.則是成為斷滅空。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造 賢首國師疏 憨山大師解
    「染心者有六種。云何為六。一者執相應染。依二乘解脫。及信相應地遠離故。」
    (賢首疏:一下。是六麤中第三第四相也。亦是上意識見愛煩惱所增長義。亦是上四相中麤分別執著相也。但麤心外執。與境相應。汙其淨行。故云執相應染也。
    二乘解脫者。至無學位。見修煩惱。究竟離也。
    及下。十解已去。信根成就。無有退失。名信相應。故地論云。地前總名信行地菩薩。無著論中。亦同此說也。此菩薩得人空。見修煩惱。不得現行。故云遠離。非約隨眠以留惑故。故攝論云。若不斷上心。則不異凡夫。若不留惑種子。則不異二乘。又二意留惑。為自他也。此約終教說。若約始教。初地已上。方說留惑。如餘論說。今此菩薩。非直斷四住人執。亦分斷無明住地故。此論下云。「不了法界義者。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故。」今但為顯人我麤執。故不論彼也。)
    (憨山解:一者這是六粗的「執取」、「計名字」二相。
    這相當於第六意識的見思二惑,所以二乘人及十信位能離。)
    「二者不斷相應染。依信相應地修學方便漸漸能捨。得淨心地究竟離故。」
    (賢首疏:二下。六麤中第二也。從此至六。又逆配前五意中。此位第五。但執法續生。生起不斷。即是相續義也。
    依信下。十解已去。修唯識觀。尋伺方便。乃至初地。證三無性。徧滿真如。法執分別。不得現行。)
    (憨山解:二者這是六粗中「相續相」,從十信到十迴向。
    從三賢到初地能離。)
    「三者分別智相應染。依具戒地漸離。乃至無相方便地究竟離故。」
    (賢首疏:三下。六中第一。五中第四。以能分別世出世諸法染淨。故云智也。是法執修惑。
    依具下。七地已還。有出入觀異。故於境界。有微細分別。然地地分除。故云漸離。八地已去。無出觀緣境。故於七地盡此惑也。云究竟離。以二地三聚戒具。故云具戒地。以七地前無相觀。有加行方便。有功用。故云無相方便地。八地已上。無相無方便功用故。)
    (憨山解:三者這是六粗中「智相」。
    從二地到七地能離。)
    「四者現色不相應染。依色自在地能離故。」
    (賢首疏:四下。三細五意中。皆當第三。此即依根本無明。動彼淨心。令現境界也。
    依色下。以八地中得三種世間自在。色性隨心。無有隔礙。故云色自在地能離也。以色不自在位。現識不亡。故此位中。遣彼相也。)
    (憨山解:四者三細中的「現相」。
    依八地能離故。)
    「五者能見心不相應染。依心自在地能離故。」
    (賢首疏:五句。三中五中。皆當第二。以根本無明。動令能見。上文云。依於動心。成能見故。
    依心中。以九地中。善知眾生心行。十種稠林。故云心自在。此於他心得自在。又以自得四十無礙智。出華嚴經。有礙能緣。永不得起。)
    (憨山解:五者三細中的「見相」,依九地能離故。)
    「六者根本業不相應染。依菩薩盡地。得入如來地能離故。不了一法界義者。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入淨心地隨分得離。乃至如來地能究竟離故。」
    (賢首疏:六句。三中五中。皆當第一。以無明力。不覺心動故。
    菩薩下。十地終心金剛喻定。無垢地中。微細習氣。心念都盡。故上文云。得見心性。心則常住故。)
    (憨山解:六者三細中的「無明業相」,得入如來地能離故。
    這是詳細的就修行階位以表示出離煩惱的深淺,廣泛的說明「還淨的因緣。)

  • @sandyc99
    @sandyc99 Год назад +1

    谢谢你的分享♥️

  • @1127Peace
    @1127Peace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忠於自己最快樂自在

  • @yuping9228
    @yuping9228 5 лет назад +9

    看了《般若心經》一書之後,會想繼續了解更多他所表達的,於是又看了他更多的書...身為一個“ 個人”,我真的很有共鳴。我很欣賞奧修所展現的 “真實” !!

  • @AllenLin219
    @AllenLin219 5 лет назад +6

    感謝左巴分享,受益良多

  • @milamai3547
    @milamai3547 5 лет назад +3

    💁‍♀️谢谢您😇的分享🤝真的好棒👍加油....😁

  • @風塵過客
    @風塵過客 5 лет назад +2

    至愛的奧修!

  • @鍾美-o9h
    @鍾美-o9h 4 года назад +2

    講的很棒

  • @comuniunecuosho-campulbudi7611
    @comuniunecuosho-campulbudi7611 2 года назад

    奥修的視頻我們要加上字幕,樂意幫助的話可以留個言

  • @bobwanglp
    @bobwanglp 4 года назад

    平鋪式的感想 真誠 直率

  • @黃安南-o6b
    @黃安南-o6b 4 года назад

    很讚的體會

  • @TarsemBishnoi
    @TarsemBishnoi Год назад

    我是印度人。爱你们我所有的中国兄弟姐妹。我将访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