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自閉、耍孤僻,居然是成功祕訣,知名導演都這樣做。|《Deep Work深度工作力》|吳若權幸福書房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0 фев 2025
  • 現代人需要分心的事項太多。若要訓練自己具備深度工作的能力,想辦法耍點孤僻,讓別人不容易找到你,或許是個狠招,但這必須要你很有決心,願意切斷過多的連結才行。如果你有興趣的事情很多,又想要深度工作,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喔。請看看若權分享給你的私房讀書影片,讓你用10分鐘,學會深度工作的秘訣!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67

  • @劉宜芳-m8j
    @劉宜芳-m8j 6 лет назад +24

    從小就是孤僻的人,雖然有點寂寞,可是吸引到的對象或朋友都是深深了解我的人,對於自己想做的事情也更能知道該怎麼分配時間,可以一個人運動或去書店看書都很自在。

  • @心靜如水-212
    @心靜如水-212 5 лет назад +14

    朋友雖然少但外出的花費也就更少了:)雖然很自閉但並非真的孤寂

  • @darren2709
    @darren2709 6 лет назад +6

    这个理论我认同,不要把过多的时间放在不必要的社交,和fb软件上,时间就是价值的筹码,要把自己的有限时间 放在有价值的学习上。

  • @lily5890
    @lily5890 6 лет назад +7

    我的确是故意搞孤僻自闭来专注做事,我也训练自己不要刷无谓的手机除了做正事。我已成功提升了50%的工作效率。

  • @kuou123
    @kuou123 7 лет назад +4

    這集提的觀點真的很重要!
    我自己也是深感受到即時通訊的困擾,以前的聯絡需要透過付費的電話來做溝通時人們會很珍惜通訊的時間,短短5五分鐘內就可以產生一段有通訊價值的對話 。
    免費的通訊軟體出現後開始被迫接收一些完全沒有必要的廢話,許多的時候一個短短的問答竟然可以拖延成兩天是甚至更長,大大的浪費每天可以運用的時間。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自己不切斷那些人的聯繫?」、「你可以刪掉LINE不是嗎?」、「為什麼不直接打電話?」.....
    無奈的是免費通訊是趨勢,大多數人的習慣使此,當自己極端的排斥大眾的選擇只會使自己掉到邊緣的深坑中。
    所以我喜歡這集提供的平衡的解決之道。

  • @劉璟嫻-c9d
    @劉璟嫻-c9d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謝謝你 吳若權🌷

  • @isee6942
    @isee6942 7 лет назад +1

    一直以來就喜歡老師寫的書,現在更有老師分享的網路視頻,真是太好了!聽了這則分享,獲益良多

  • @linlee5366
    @linlee5366 4 года назад

    很受用!常常分心做二件事情。非常感謝老師的啟蒙分享👍👍👍🙏🙏🙏👏🏻👏🏻👏🏻❤️🧡🧡🧡🌟🌟🌟🌟🌟🌟🌟🌻🌻

  • @marie9999haha
    @marie9999haha 6 лет назад

    現在的年輕一代须要活出深度!將會用此片与自己的小孩分享. 謝謝你! 手机的干擾已經讓小孩無法活在集中注意力的当下而且記意力非常分散片斷.

  • @susannahslutkin843
    @susannahslutkin843 5 лет назад +4

    我是不定期閉關的人,會停用LINE,每次長度不同,為期半個月到三個月不等。真的會清爽很多,做事情比較專注

  • @iikimida
    @iikimida 5 лет назад +1

    謝謝謝謝你花的時間精力做這麼有內容令人平靜療癒的影片!
    昨天才在想除了訂閱留言分享不知道還能怎麼樣表達支持
    雖然在海外無法參與實體讀書會
    我會注意直播時間參與~~~~~再次謝謝👏👏

  • @譚小姐-b8y
    @譚小姐-b8y 5 лет назад

    謝謝您的分享和建議,在您的分享中聽懂很多重點也能當下解惑一些事件……感謝您!

  • @jonkuo0611
    @jonkuo0611 5 лет назад +1

    螢幕是冰冷的物體,親近周遭的人散發溫暖

  • @陳滙律
    @陳滙律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好棒的分享~
    享受屬於自己的片刻很幸福🥰

    • @tonyjohn2032
      @tonyjohn2032 3 года назад

      我是一個窗口,我很想知道更多關於你的信息

    • @tonyjohn2032
      @tonyjohn2032 3 года назад

      我很想知道更多關於你的信息

    • @tonyjohn2032
      @tonyjohn2032 3 года назад

      tonyjohn31
      那是我的微信ID

    • @tonyjohn2032
      @tonyjohn2032 3 года назад

      WeChat ID: tonyjohn31

    • @tonyjohn2032
      @tonyjohn2032 3 года назад

      尝试加我为好友,我真的是一个了解您的更多信息...

  • @rosaweihuang568
    @rosaweihuang568 7 лет назад

    若權大哥,您好,我從年輕的時候就是您的忠實讀者,過了10幾年後依然能有機會看到您的一些好書,甚至是手機的頻道上就能看到您種種的寶貴分享,實屬非常幸福的一件事,剛才看到好像是第二篇跳出來的,當中有一段對我來說獲益匪淺,謝謝您,吳大哥!!

  • @cheryl2367
    @cheryl2367 5 лет назад

    謝謝你的影片,很有正面影響力。節省了很多我們讀一本書的時間。

  • @程淑媛-o4f
    @程淑媛-o4f 5 лет назад

    謝謝你寶貴的經驗分享,你超讚!

  • @zlironong9063
    @zlironong9063 6 лет назад +2

    很喜欢老师的书!! 我很庆幸我没有手机也不会怎么样,就是没有视频看连续剧了。。哈哈哈

  • @H90342
    @H90342 7 лет назад

    感謝老師分享,深度專注真的是這世代必學的事情。

  • @joylife_love
    @joylife_love 7 лет назад +5

    曾經一度要follow FB LINE 社交軟體,否則就會焦慮,現在已經慢慢改變,現在不擔心沒回訊息,如果很重要請對方打電話更快,因為這些軟體太容易分散專注力了。現代人需要的是正確使用手機,有效利用自己的時間專注在對自己的工作和未來有幫助的事情上。
    謝謝 吳若權老師的分享

  • @張曉彤-j8u
    @張曉彤-j8u 7 лет назад +1

    視頻很棒,正能量十足。

  • @ruiguo1258
    @ruiguo1258 3 года назад

    Awesome channel 👍👍👍

  • @yorklin720418
    @yorklin720418 7 лет назад

    謝謝老師!很有收穫!
    要好好來落實排除淺薄,擁抱深度!

  • @弓箭手-z6q
    @弓箭手-z6q 2 года назад

    收穫良多

  • @江珮姍-b9o
    @江珮姍-b9o 6 лет назад

    辛苦了!很喜歡看你的影片~

  • @user_dailyselfonestep365
    @user_dailyselfonestep365 5 лет назад +5

    有目標有決心+某種個性+個人經驗,可能就會
    「對自己狠一點」
    例如:我本人
    和我一樣會對自己在乎的事,狠下心「自律」的人,請
    +1
    讓大家知道吧:)

  • @陳美蓮-h8t
    @陳美蓮-h8t 5 лет назад

    如何生處紅塵而不被染汚?
    拒絕淺薄,活出深度
    謝謝您的提醒,讓我照見,感恩!

  • @lenaleong4894
    @lenaleong4894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谢谢感恩

  • @ac088816
    @ac088816 5 лет назад +1

    自律是根本

  • @leexiaoping7113
    @leexiaoping7113 6 лет назад

    感謝🙏老師👨‍🏫分享😍🎉🎁👩👍💓❤️

  • @tsengangel4816
    @tsengangel4816 6 лет назад

    謝謝您! 吳若權

  • @moonhill1121
    @moonhill1121 7 лет назад

    簡單的觀點,但卻很實用!

  • @linlin4066
    @linlin4066 7 лет назад +2

    吴老师讲的很有道理我想问一下吴老师怎么培养专注力做冥想呼吸练习是否可行

  • @phoebe321
    @phoebe321 6 лет назад

    看這支影片,我開始覺得,自己該改改自己的生活了。

  • @tiffanyyang1043
    @tiffanyyang1043 5 лет назад

    我是一個沒有line.fb的人,朋友都笑我說我都要做古了,我也無所謂還是堅持這樣生活。

  • @leesasa5529
    @leesasa5529 6 лет назад

    獲益良多,感謝

  • @MelodyChangDipABRSMCTABRSM
    @MelodyChangDipABRSMCTABRSM 6 лет назад

    感謝您的分享

  • @fubao99975
    @fubao99975 6 лет назад

    谢谢老师分享👍👍

  • @earthachuang6380
    @earthachuang6380 6 лет назад

    老師說的好!

    • @tonyjohn2032
      @tonyjohn2032 3 года назад

      我是一個窗口,我很想知道更多關於你的信息

    • @tonyjohn2032
      @tonyjohn2032 3 года назад

      我很想知道更多關於你的信息

    • @tonyjohn2032
      @tonyjohn2032 3 года назад

      tonyjohn31
      那是我的微信ID

    • @tonyjohn2032
      @tonyjohn2032 3 года назад

      WeChat ID: tonyjohn31

    • @tonyjohn2032
      @tonyjohn2032 3 года назад

      尝试加我为好友,我真的是一个了解您的更多信息...

  • @顏伊伊
    @顏伊伊 7 лет назад

    真辛苦.......加油~

  • @jessicacn9289
    @jessicacn9289 7 лет назад

    謝謝吳老師的分享,我想參加你的讀書會,請問如何參加

  • @fmw7103
    @fmw7103 6 лет назад

    用兩倍速聽還是很好聽

  • @cateng3779
    @cateng3779 5 лет назад

    这说的有点像自己。。。我可以5天不看手机,但是却被吐槽。 目前就自己安排独处的几小时" 进补" , 所以感谢您的分享

  • @teamfun6135
    @teamfun6135 6 лет назад +1

    現在真的很難好好的專注了
    只要步調稍慢就會分心
    想著可以邊觀看影片邊做其他事
    切1.5倍觀看才較能專注

    • @gyjjgjh432432
      @gyjjgjh432432 4 года назад

      其實老師說的很慢 開2倍是正常說話速度

  • @ChristineCherng
    @ChristineCherng 6 лет назад +1

    幸福鈴鐺。

  • @jasonwang6011
    @jasonwang6011 6 лет назад +2

    有別於其他頻道的煩躁和亂七八糟,目前大概只有這個頻道的內容比較值得觀看

  • @KA-mc4gr
    @KA-mc4gr 6 лет назад

    好棒

  • @tsuirita791
    @tsuirita791 6 лет назад +4

    正解!好比Facebook分明是諷刺的命名!根本沒有Face to Face 更遑論心對心。

  • @benchiao3647
    @benchiao3647 6 лет назад +2

    我喜歡聽你說的,但如過關掉手機那就看不到你了。

  • @黃靜文-h7j
    @黃靜文-h7j 7 лет назад +1

    超實用的。但現實的職場上,遇到擺爛的人,只會讓自己工作更多,更累!無奈~

  • @秦文茹
    @秦文茹 5 лет назад

    深度工作,深度存在?!

  • @tatmingchung6258
    @tatmingchung6258 6 лет назад

    1.5倍速度也有點慢.....

  • @sCyber-
    @sCyber- 6 лет назад

    Tem br aki ?

  • @createjoy5721
    @createjoy5721 6 лет назад +1

    影片內容介紹遠離社群媒體, 影片結尾卻希望觀眾按讚留言訂閱分享FB, Line, RUclips, 這不是極度諷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