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哥
帅哥
  • Видео 149
  • Просмотров 559 770

Видео

阿赞财 泰北人缘大师
Просмотров 6366 лет назад
阿赞财 泰北人缘大师
龙婆班招财经咒
Просмотров 31 тыс.6 лет назад
1.不要盗窃。 2.不要喝酒。 3.每天至少一次向僧人们提供食物。在一些地方做这件事很不方便, 你可以通过捐钱,请把它捐给佛教寺庙供僧侣食用。 4.练习这个Katha的主要原则是 - 念它直到进入Samadhi(入定)。 你入定的程度越高,财富就越多。你可以在站立,行走, 坐着和工作中练习这个Katha。 5.在拿出钱使用之前,触摸这些钱并像平常一样练习同样的时间念诵Katha。 6.如果有人想要了解Katha,请教他,因为这是伟大导师的意志。 7.如果所有这些都完成了,练习者将会获得越来越多的财富
思想湃 马伯庸:怎样把小说挂在历史的钉子上
Просмотров 30 тыс.6 лет назад
思想湃 马伯庸:怎样把小说挂在历史的钉子上
大型紫砂艺术历史文献纪录片《中国风骨之顾脉李门》
Просмотров 936 лет назад
大型紫砂艺术历史文献纪录片《中国风骨之顾脉李门》
它是中国高铁终极核心部件
Просмотров 496 лет назад
它是中国高铁终极核心部件
中国破解苏式战机核心软件
Просмотров 246 лет назад
中国破解苏式战机核心软件
中国再次瓦解美军技术优势
Просмотров 136 лет назад
中国再次瓦解美军技术优势
中国多次完成反导测试 俄罗斯紧随其后
Просмотров 246 лет назад
中国多次完成反导测试 俄罗斯紧随其后
万里长城 Great Wall Of China
Просмотров 4,7 тыс.7 лет назад
长城,是古代中国为抵御不同时期塞北游牧部落联盟的侵袭,修筑规模浩大的隔离墙或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虎山长城,长城遗址跨越北京、天津、青海、山西、内蒙等15个省市自治区,总计有43721处长城遗产,长城也是自人类文明以来最巨大的单一建筑物。1961年起,一批长城重要点段被陆续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77 孔子说
Просмотров 1107 лет назад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76 孔子说
Просмотров 4527 лет назад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75 孔子说
Просмотров 737 лет назад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74 孔子说
Просмотров 537 лет назад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73 孔子说
Просмотров 727 лет назад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72 孔子说
Просмотров 1277 лет назад
72 孔子说
71 孔子说
Просмотров 797 лет назад
71 孔子说
70 孔子说
Просмотров 487 лет назад
70 孔子说
69 孔子说
Просмотров 547 лет назад
69 孔子说
68 孔子说
Просмотров 6107 лет назад
68 孔子说
67 孔子说
Просмотров 727 лет назад
67 孔子说
66 孔子说
Просмотров 417 лет назад
66 孔子说
65 孔子说
Просмотров 1257 лет назад
65 孔子说
64 孔子说
Просмотров 367 лет назад
64 孔子说
63 孔子说
Просмотров 467 лет назад
63 孔子说
62 孔子说
Просмотров 457 лет назад
62 孔子说
61 孔子说
Просмотров 2857 лет назад
61 孔子说
60 孔子说
Просмотров 1637 лет назад
60 孔子说
59 孔子说
Просмотров 777 лет назад
59 孔子说
58 孔子说
Просмотров 487 лет назад
58 孔子说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楚门有错吗
    @楚门有错吗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哪有贤友解释下Na Mo Put Tha Ya的汉语意思,昨晚有梦到却不明白意思

    • @Dominic_Chai
      @Dominic_Chai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楚门有错吗 Na Mo Put That Ya 或 Namo Biddhaya 是梵语或巴利语中的一句问候,意思是“礼敬佛陀”或“向佛陀致敬”。 在中文中可以翻译为: 南无佛陀 或更简化为 南无佛 这是佛教徒表达尊敬与虔诚的常用语,表示对佛陀的崇敬和礼拜。

    • @楚门有错吗
      @楚门有错吗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 感谢贤友的解惑,随喜您的功德!

  • @tmwc2003
    @tmwc200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易生與七八十年前的讀書人不同。樣樣都識。樣樣都講❤😂。

  • @袁大陸
    @袁大陸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易老師講老莊還是有驕氣泰色。

  • @袁大陸
    @袁大陸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免和晚是通假字,沒有什麼好辯的!

  • @07030
    @07030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向大家致以节日的美好祝福!向全国各族人民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拜年! .JPG

  • @富藏闲读贪得无厌
    @富藏闲读贪得无厌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禅宗不是故弄玄虚

  • @joewongphotos
    @joewongphotos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有字幕就更好了

  • @Freedom384
    @Freedom384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太🈶道理啦

  • @魔力七
    @魔力七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慕了

  • @梦醒了-v2n
    @梦醒了-v2n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把婴儿扔到野外,狼真的不吃吗?我很怀疑🤔

  • @lx051225
    @lx051225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几年前就看过,又刷出来一次这个户撒刀。看完了感觉挺可悲的,完全和世界的材料技术脱节。还在用弹簧钢。像CPM CRU WEAR, 3V, magnacut . 这些顶级钢材。估计他听都没听说过。 其实是用心做好刀的,为此努力了一辈子。结果还是土法。他自己也不懂,记者更不懂,胡乱做个节目,还就火了。他的一把刀卖 三四千。这个价格都可以买bark river 的顶级钢材了。 做刀的不懂,记者不懂,买刀的更不懂。就是一群外行在这瞎炒作。

  • @DYDH863
    @DYDH863 Год назад

    这货迟早变傻逼

  • @二师兄-b6y
    @二师兄-b6y Год назад

    非常感谢易老师 ❤

  • @蔡伟-h9j
    @蔡伟-h9j Год назад

    大师

  • @铸剑师
    @铸剑师 Год назад

    以无为求有为?老子是假无为?对道德经的理解,易老师怕是有偏差。

  • @SLi-pr8vv
    @SLi-pr8vv Год назад

    半调子,还公知。半土半傻逼。

  • @yausuhjen9032
    @yausuhjen9032 Год назад

    禪宗要悟的是天道;大自然展現的道理 !

  • @ShawnTed
    @ShawnTed 2 года назад

    我突然知道,为什么有些书被某些人下架了,半社会死亡了

  • @ongteelian8300
    @ongteelian8300 2 года назад

    😀😀😀😀😀😀😀😀😀😀😀😀😀😀题目答案 都是有大大的道理 我知道了。。。耶✌✌👍🏼😁😀😆🙏🏼

  • @reislion
    @reislion 2 года назад

    全程脱稿

  • @yrgs7855
    @yrgs7855 2 года назад

    禪宗的根据: 捻花微笑 是騙局,經是偽典 達魔是偽僧 説:不立文字 一句露餡,騙局幼稚

  • @yrgs7855
    @yrgs7855 2 года назад

    庄子説: 秦王賞則,是舔 這是:朝舔 且必是:譏謊 庄子卻不自見己:野舔 舔王者,舔一,且有賞 舔奴者,舔多,還有罰 真看穿庄子者, 必見如其所説:道 彼自稱言(道在屎尿 能登大雅嗎? 屎尿道人,名稱如何?

    • @yrgs7855
      @yrgs7855 2 года назад

      同樣是舔選哪樣? 挑秦,是舔 選漢,也是舔 在這些偏心眼者的心中 中國,就是個:舔族 如何,誰能接受中國全是:舔族 以是義故,譏統為舔者 乃鬼畜照鏡人:裡外不是人

  • @yrgs7855
    @yrgs7855 2 года назад

    易教授的粗分類 是門外人,談門內事 他本人用:抽象理解,來闡述:具象理解 有為、無為 他沒定義 説庄子是:以無為求無為 彼既無為,何從求 既不求,何來:求無為 所以,句,若不先定其:義 所有的對談或論證 全可以是:自家皇上 不問公認,只問私許 若爾,談話不是太麻煩了嗎? 對專家、學者,不會 對販夫走卒,也不會 何以故? 只須定義:語本

    • @yrgs7855
      @yrgs7855 2 года назад

      怎么定:語本 是門很深刻的學問

  • @向日葵-z2r
    @向日葵-z2r 2 года назад

    不懂的人讲给不懂得人,你可以瞎掰掰。

  • @yaoyifei5401
    @yaoyifei5401 2 года назад

    我的最爱的寺庙

  • @lijunlau1790
    @lijunlau1790 2 года назад

    请问有没有Phra katha Chinabunchorn中文字幕

  • @zecongyap7476
    @zecongyap7476 2 года назад

    🙏南無阿彌陀佛🙏断杀修善🙏素食积德🙏 空 🙏🙏南無阿彌陀佛🙏断杀修善🙏素食积德🙏 空 🙏

  • @baoerslabs
    @baoerslabs 2 года назад

    易中天高中后当知青没读过本科,直接考研错过了人生最重要的两个求知阶段。讲座变成了不文不史不哲的评书,不懂的人听;了毫无收益。懂的人听是浪费时间。还是听正经文史哲资深学者,哪怕是不能融汇贯通文史哲,也会有收益。

  • @baoerslabs
    @baoerslabs 2 года назад

    易中天没法把文史哲内容串讲在一起,所以一涉及到相关内容就变成评书,没有收获。这也是大学学科割裂的结果。

  • @鄭石川-v6z
    @鄭石川-v6z 2 года назад

    給在看這留言的你🥰♥️😊♥️💯是帥哥美女💯🥰♥️😊♥️💯漂亮佛菩薩你好💯😊尊敬佩服 ♥️鞠躬♥️祝福你萬事如意 ♥️😊♥️心想事成😊♥️事事順利 😊♥️多福多壽 😊♥️幸福圓滿😊♥️榮華富貴♥️😊♥️學識淵博 ♥️😊♥️健康平安😊♥️天天快樂♥️😊♥️福壽祿善德圓滿😊♥️財源廣進 😊♥️♥️♥️💯子孫定成聖賢 💯♥️♥️♥️🥰

  • @鄭石川-v6z
    @鄭石川-v6z 2 года назад

    積德累功 宋朝的魏國公韓琦,年少就登科官運亨通。他平時為人能慎終追遠盡孝於遠祖,養育宗親姪兒,有如自己兒子,並照顧同宗百家的衣食生活,凡有皇帝恩賜,必先分送親友享用。當了三朝宰相,如果有利國家之事,無不盡力去做,希望盡己忠誠之力,使天下能得到太平。平時教導兒女為人做事要有道義,要求非常嚴格,並且不可犯錯。他的言行舉止,都是出於至誠。周濟別人危急,如果財力不夠,常捐出自己的衣服家用古玩喜好之物,甚至連夫人所載的飾物,都拿來幫助別人。在故舊好友中,常有數十家貧寒子孫依靠他生活。 在他擔任益州(今四川德陽縣北)安撫使時,有一年碰到大饑荒,於是為百姓減輕甚至免除稅捐的糧食。同時勸募富家,促其捐贈粟糧給國家幫助饑民,並授其官職。又勸募壯丁當兵,因為一人當兵,可以養活一家人。在宋仁宗明道年間,由於災難頻仍,百姓生活困苦,他就勸導有能力者繳納栗糧,並請善心富有的人,依「常平法」收購糧食,發給貧戶煮稀飯,救活饑民一百九十餘萬人。 在并州(今山西常水與衛水間)當知縣時,河東的風俗,人死了用火葬,韓公就買空地,使他們有地方可埋葬。任職於大名府(今河北廣平縣東南)時,事情不分大小,必定親自詳細視察。雖然有時生病,也要卧床批決公文。有人勸他可委託別人或部屬處理,韓公卻說:「訴訟獄政事情,乃是百姓大事,而其生死得失,往往在一言之間就決定,怎可不謹慎呢?我常提醒自己,恐怕有沒注意到的地方,使事情不能圓滿,怎還敢委託別人?」 有一次,有人進獻兩只玉杯,韓公就以百金買下來。每次宴客時,特別放在一張桌上,下面墊以錦布,以供客人觀賞。有一天韓公宴請管理水運的官員,一位小吏誤觸桌子,玉杯就掉地破碎了,眾人都嚇了一跳。韓公卻神色自若,笑著對客人說:「凡是東西,必有造成和毀壞的時間,這都是定數。」又回顧那位小吏說:「這是小失誤,你並非故意,不用害怕。」在座的客人都非常讚歎佩服他的為人。 當韓公率兵駐紮武定(今山東惠民)時,有天晚上在寫信,一個侍衛小兵手執蠟燭在旁侍候,這士兵偶看他處一時疏忽,燭火就燒到韓公鬍鬚,他只以衣袖拂拭鬍鬚,依舊照常寫信。一會兒回顧士兵,則已更換另一人。韓公怕他主管鞭打他,於是大聲呼叫說:「不要徹換,他現在已能執穩蠟燭了。」眾人聽到此事,無不感歎佩服。韓公活到高壽去世,死時有大星隕落,其聲就像雷一樣。死後被皇帝追諡為忠獻。他有五個兒子,都很富貴顯達,子孫昌盛無比。 【說明】常平法為唐代劉晏所定調節糧食的方法。豐年時高價收買穀物,饑年則低價賣出。 宋朝的李昉,諡稱文正,深州饒陽(在今河北境內)人。年老退休時,剛好遇到元宵節皇宮裡張燈結彩,太宗皇帝就命安排車駕迎他入宮,並賜他坐在自己旁邊,還親自拿著御用酒樽為他斟酒,挑選最珍貴的果核賞賜他,並對他說:「卿真是一位善人君子,兩次擔任宰相職位,從未有傷人害物之心,這是朕最懷念卿的地方。」李公回家後訓誡兒子說:「我在相位時,雖沒建立奇功偉績,可以驚動世人;然而不曾隱蔽別人善行,忘記提拔肯上進的人,不在隱蔽處欺瞞自己良心,估量自己德行,謹守自己本分,這四點我自認有確實做到。今天承蒙聖上在群臣面前,稱讚我為「善人君子」。說到善人君子,孔子還說沒見過,我是何等人,怎麼敢承當?你們應當感念聖上對我尊重褒獎的話,努力實踐我所說的四點。對於君王要盡忠,對於尊長要盡孝;以此謹慎修持自立自強,如此或可做到不辱祖先了。」他的兒子宗諤,格守先父訓誡,成為當時名人。 春秋時齊景公的宰相晏平仲,經常乘坐破舊的車及瘦弱的馬,恒子認為他有隱瞞君王賞賜之嫌。晏子回答說:「自臣下受君王提拔顯貴後,我父親家族,人人都有馬車乘坐;母親家族,每人衣食都很富足;妻子家族,沒有挨餓受凍之人;齊國讀書人依靠我吃飯的有三百多人。如此到底是隱瞞君王賞賜,還是彰顯君王賞賜呢?」 【再析】晏子這樣可說善於敦睦宗親了。人人如能有此存心,還會發生攻擊揭私的弊病嗎? 明朝的王守仁,人稱陽明先生,他說:「結交朋友最主要的是能謙下,互相見面時,必須虛心謙卑,要親和恭敬能包容;大概對人要少用規誡指謫的口氣,多用真誠褒獎鼓勵的心意去感動人。」 溫節孝先生說:「結交朋友,只要取其長處,不要計較他的缺失。遇到性情倔強正直的朋友,要能忍耐其暴戾氣習;碰到才智高超出眾的朋友,要能忍耐他無拘無束的氣習;遇到樸實憨厚的朋友,要能忍耐他那種愚拙不通的氣習;碰到輕薄放縱的朋友,要能忍耐他那種輕浮的氣習。能這樣做,不但可獲得很多好處,也是保全交誼的最好方法。」 宋朝哲宗黃帝,在宮中折撕柳枝作遊戲,程頤說:「春天萬物正在生長,不可隨意催折樹枝。」皇帝很高興地接受建議。程頤慶賀說:「陛下如能推此仁心及於天下,帝王治國的重要方法,全都在這裡了。」又聽說春秋時衛國高子羔,對正在成長的東西不去折損;宋朝的周濂溪,不亂除庭園草木,說是要與自己的生機一樣。這都是聖賢以仁愛存心,不忽視細微之處的意思。 顏光衷先生說:「忍這個字最難做到,能忍的人,他的德量必定很大。到不能忍時,已是驕傲貴慢的氣息滿溢出來。」 孟子說:「上天將要降大任給一個人時,必先磨練他動心忍性的功夫。」 大概來說:「布施救濟別人,不免受到他人瞋恨;要為別人打算,則不必害怕被人怨恨責難。要擔任大事的人,就必須要能任怨;要勸化他人,也不要避諱別人譏諷批評。心存寬厚待人,有時會遭到他人譏笑侮辱;這些種種橫逆都是自然隨之而來的,若不能明白個中根由,那就不是真正能善於自處的人。」 明朝顏茂猷先生,是平湖(今浙江境內)人,教誡子弟說:「凡未經過忍耐功夫磨練的人,絕不知道忍字有多麽困難;若非心中善惡念頭交戰,也絕不會體會到忍字是多麼奧妙。一個人若不能忍辱耐苦,縱然是有善心,一旦被人激怒,就會立即瓦解,一受到挫折就墮落了。 蘇州有位吾姓老翁,家裡很窮又沒職業,他常到富貴人的家中,勸他們要多行方便做善事。有時遇到個性貪婪粗暴的人,也一定會想盡辦法勸導感化他;看到別人做善事,必會獎勵贊成,所以善德非常多,無法一一敘述。他的兒子吾從周,少年時就考取功名,而吾翁也活到很大的歲數。 宋朝的陳堯佐(世稱穎川先生)在當廣南(今屬雲南省)漕運使時,當地的風俗,人生病了不吃藥,卻去求神問卜,向鬼神禱告,很多人因而病死。陳公於是蒐集許多家藏驗方,刻在驛站館舍的石碑上,當地的人,依照藥方服用,因而救活了很多人。 明朝的陶安,是當塗(今屬安徽省)人,太祖任命他為黃州(今湖北黃岡)知縣,並告訴他說:「你要善於撫育百姓。」陶安就恭敬地稟承皇上的指示,到黃州時,免除賦稅,省除繁雜的工役,勤於官員的教育,減輕刑罰,百姓對他都心悅誠服。皇上又召他為學士,升調到江西行省,擔任參知政事,在職期間,他對於政事無不盡心盡力,以配合皇上的命令。陶安死時,皇上親自撰文致祭,並贈諡封號以庇蔭子孫。後來,子孫都考上科第的榜首,為輔佐君王的榜首,為輔佐君王的執政大臣。 從前淮陰(今屬江蘇省)有位強富,平時謹慎持身,待人接物都很謙和,有一人仗著酒醉來辱罵他,強富閉門不予理會,家人和左鄰右舍都看不下去,強富說:「在這元旦佳節,誰不會喝酒?酒醉後發狂是人之常情,如果和他計較,多沒度量!」 就這麼一句話,已經感動上天的神明,當晚小睡時,夢見來到一處場所,看到一位載金冠穿紫袍的人,對他說:「你能於天臘日的早晨,忍耐別人所不能忍耐的事,上帝嘉勉你,賜給你福祿及壽命,你的子孫世世代代都當官。」這時,忽然被家人叫醒。後來,果然活到八十幾歲,有二子一孫,都被推薦為明經(唐朝時以經義所取之士,清朝時則稱貢生為明經),至今子孫都飛黃騰達沒有斷絕。 林退齋尚書在臨命終時訓誡子孫說:「你們只要學吃虧就對了。」從古以來的英雄,也因能忍辱吃虧,而成就了許多事情。 😊💯♥️百善孝為先😊♥️💯據說這是森羅殿上千古不易的鐵律,所以鬼神很喜歡孝順的人。 書名:集福消災之道 選錄插圖本。 歡迎翻印

  • @鄭石川-v6z
    @鄭石川-v6z 2 года назад

    所以吉祥的人,因為他的 ♥️語善♥️視善♥️行善 ♥️一天有三種善事,積滿三年,上天必定會降福於他。 老子說:「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譏議人者也。」(意即:「其人有聰明才智,又能夠深入觀察,卻使自己陷入死地的,這種人大多是喜歡譏笑批評他人。) 宋朝鎮江太守葛繁,每天都做幾件善事,四十年不曾間斷。有人向他請教,葛繁說:「我沒有其他方法,只是每天做一兩件利益他人的事情而已。」因而指著座位間的踏板說:「如果這個踏板放得不正,就會妨礙人走路,我就隨手將它擺正;又如別人口渴,就請他喝水。這些都是利人之事,從公卿將相到乞丐都可做到,只要持之以恆地去做,自然就會得利益。」 後漢的管寧,遇到窮困的親戚或鄰居,家中米糧不夠,管寧必會分送食物救濟他們。遇到為人子女的,必定跟他說孝道;遇到為人弟兄的,必定跟他說悌道;遇到為人臣子的,必定跟他說忠道。他的容貌謙恭言語柔順,能夠藉事勸導人向善,有慚愧心的人,無不受其感化。 人的性情各有不同,有人柔順,有人剛強;有人謹慎保守,有人豪放縱情;有人喜歡安靜,有人喜歡興風作浪。在遇到事情時,對是非判斷各有不同,總要看情況來圓滿其事。勿因自以為是,要對方必合我意,豈不又起爭執?即使有不合情理之處,讓人不忍旁觀,也只能心平氣和婉轉勸導,能做到如此地步,哪有不和睦的道理? 現在有許多親兄弟相互失歡,有些事情本是微不足道,最後卻弄到無法化解;只因失歡之後,各自負氣不肯相讓。如果其中有位較賢明的,甘願自己吃虧,能先低下心氣,先侍奉應承對方,主動與對方說話;則彼此就會開始應答,漸漸地恢復和好,像以前平時一樣。 王陽明先生曾說:「舜能夠感化同父異母的弟弟-象的關鍵,就是不去看象的不對。我認為骨肉至親之間,只應講情不應講理;如果一味地執著於理,必然會傷到感情,而傷到感情就不合理了。」 有人問宋朝的程子說:「事奉兄長已盡到情理,卻還得不到兄長歡心,那該怎麼辦?」程子回答:「只要以至誠心盡到孝敬,並不需刻意表明自己心意就可以了。」又問:「應要如何對待弟弟?」程子說:「只要誠心盡到友愛就可以了。」 宋朝的法昭禪師有一首偈子說:(意思是說:同一血氣的兄弟,就像樹木枝葉一樣各自發展,不要為了一些言語意見不同而傷感情。每次再相見時,人就老了一回,世上還有多少時間能夠再當兄弟?兄弟同住一起只要能忍就平安,不要因為一點小事而起爭端,目前自己生了兒子又是稱為兄弟,自己要做好榜樣給兒孫們看齊。) ♥️友悌♥️哥哥友愛弟弟,弟弟尊敬哥哥。 古人說:「薄待兄弟便是薄待了父母,薄待堂兄弟便是薄待了祖宗。因為樹木的根若有虧損,它的枝葉必會敗壞。」 隋朝時有位僧人,年紀已有一百多歲,曾告訴大眾說:「貧僧尊敬老人,就和尊敬自己父母一樣,事奉他們,就如同事奉菩薩一樣;凡是可以讓我盡力時,我沒有不盡心去做。貧僧今生能通達佛法真義,又能活得長壽,這都是因為尊敬老人所得的福報。所以希望大家不可欺侮老人,以致損福折壽。」 文昌帝君說:「讀書人隸屬於我薄冊管轄的人,都從「敬重文字」中得來。」 明朝的陳薦夫先生說:「仁慈的人捐出未用的多餘錢財,有智慧的人施捨不望回報的厚德,使將被殺害命在旦夕的生物,能在利刀宰割下脫困延命;使其驚駭無望的魂魄,能在瀕臨滾燙的鍋鑊上得救。這種功德,有三種是不固定放生,有的是對生物放生,有的是對人的放生,有的是自我放生。 凡像這些放生事情,隨著機緣及個人能力,選定適當時機去做,千萬不可以為殺害小動物就不是傷害,也勿以為放生小動物就沒利益。不要因怕勞煩而阻絕放生善念,不要因價錢談不攏而放棄放生善緣。 所以只要放下殺生,必定就能長生。 對人也應關懷。有些人受連累情況值得憐憫,有些人受冤枉或困窮未能受到救助;有些人遇到盜賊水火等災厄,有些人受疾病侵害生命垂危;有些人因經商失敗無法生活,有些人積欠賦稅無法償還想自殺。這些人如能以財貨幫他們打開生路,設法幫他們處理事情就能夠使他們脫困。這種人我來給他們放生,這比對動物的放生,更應去關心。所以回想我過去窮困時,希望別人救助的心態,自會感同身受盡力去關照;推想他人救護我時那種感恩心,自然心中就有功德歸屬感。」 漢朝的楊寶在九歲時,見到一隻黃雀被凶猛的大鴟鴞撲擊,掉落到地面;黃雀受傷跌落地後,又被群蟻圍困。楊寶趕快救起黃雀,放在箱裡保護,並用黃花餵食。等黃雀羽毛恢復後,立即將牠放走 有一天晚上,一位黃衣童子來向楊寶拜謝說:「我是西王母(又稱王母娘娘、瑤池金母)的使者,在我前往蓬萊(又稱蓬丘,是道教先境三島之一)仙島途中,經過此地遇到災難,幸而被你所救。為了感謝救命之恩,我要把這四個玉環送給你,它能讓你子孫將來作官都作到三公的高位,而且操守就跟玉環一樣潔白。」黃衣童子講完就不見了。後來楊寶生楊震,楊震生楊秉,楊秉生楊賜,楊賜生楊彪;祖孫四代全都官居三公,操守非常清白,當時確時沒人能跟他們相比。 李士謙,字子約,隋朝趙郡平棘(今河北趙縣)人,從小父親過世,事奉母親非常孝順。十二歲時,就被魏廣平王徵召為督撫的軍事參謀。家中富有,曾經出幾千石粟米借給鄉人濟困;剛好又碰到荒年歉收,就召集欠他粟糧的人家,把借據全都燒燬,並說:「債務都沒欠了。」來年春天,他又拿出粟糧種子分給窮人,因而救活許多人。有人死亡無錢埋葬,就幫他們埋葬。當地農民對他感恩載德,有人就稱讚他的陰德,李公說:「陰德就像耳鳴一樣,只有自己能夠知道,別人並不知道;現在你已知道,怎可說是陰德?」有一天,士謙夢到一位穿紫衣的神明告訴他說:「上帝嘉許你所積的陰德,要使你的後代昌盛無比。」 玄天上帝說:「遇到他人患難顛沛時,如能善用一句善言解救,這種功德,上可資薦祖先,下可福蔭兒孫。」又說:「推陷人和扶持人,一樣都是用手;陷害人與讚歎人,一樣都是用口。寧可用扶人的手,不要開害人的口;如能依照這話做,前程自然會長久。」 關夫子(即關公)的訓文說:「願上天常生好人,願世人常行好事,願嘴巴常說好話。」 《易經》說:「聖人能以委曲的方式來成就萬物而不遺漏。」 《道德經》說:「聖人常善於救人,所以沒有放棄不救的人;也常善於救物,所以沒被廢棄的東西。」 東嶽大帝說:「行善就像春天時田園裡的草一樣,雖然看不出它在生長,其實每天都有增長;作惡有如磨刀的石頭一般,雖然看不出它在減損,其實天天都在虧蝕。所以禍福都在暗中移轉,而迷惘的人則無法察覺。」 清朝崇明島(在長江入海口)的黃永爵,有位相士曾替他算命,斷定他一生都沒孩子,只能活到六十歲。後來南洋有一條船在海上遇到大風快翻了,黃永爵就急忙拿出十兩銀子,雇買漁船去搭救,共救活十三條人命。後來又遇到那位相士,他驚訝地說:「你滿臉陰騭紋(相術家稱眼眶下的紋是積陰德而來),一定是累積很大陰德,不但會有兒子,且會考上狀元,你自己也能得到長壽。」後來果然生了一個兒子名叫振鳳,考中康熙己未年的狀元,自己活到九十幾歲才善終。 慈為萬善的根本,也就是仁心。慈有兩種意義,一是救濟貧窮拔除痛苦。二是戒除殺生釋放生靈。積德累功的君子,不但要親愛自己親友,對人們也要仁慈,而對慈心所到之處,又應要擴及到萬物。 《楞嚴經》說:「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意即:想要大地平坦,首先要平心地,眾生心平,大地就平)。」 有位鄭鄰暴斃,到了冥府因為冥吏捉錯人,就放他回陽間,閻羅王向他說:「你回到陽間以後,要認真積德行善,看見有人殺生,你就為牠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聖號,被殺者即可仰仗佛力超生,你也可以得到福報。」 從前江陰(江蘇無錫市之北),有兩位讀書人奉命修訂縣志,見到兩位守節婦人的事蹟,就將她們刪除。當地城隍廟的道士,夜晚聽到兩位婦女向神明哭泣說:「我們兩人一生苦守貞節,死後被載入縣志,現在卻無故被人刪除。」神明說:「這兩位讀書人本可考上甲科進士,既然掩蓋別人節義事蹟,理當削除他們官祿。」二位婦人聽後,就哭著拜謝離去。到了隔年應試時,兩人果然成績太差,而被削除廩生俸祿,因此氣憤憂鬱而死。 書名:集福消災之道 選錄插圖本 歡迎翻印

  • @鄭石川-v6z
    @鄭石川-v6z 2 года назад

    書名:集福消災之道 選錄插圖本 作者:老子 【白話文解釋】太上感應篇: 太上老君說:「禍福沒有一定的門道,都是人心感召的。」善惡的報應,就像影子隨著形體移動,永遠都不分離。所以天地有主管人間過惡的神明,依照人們所犯罪惡的輕重,來削減他們的壽命。造惡的人,會被減損壽命,又被懲罰變得貧窮家破,經常遇到憂愁災難。人人都討厭他。刑罰和災禍都跟隨而來。吉祥和喜慶都避他而去。惡煞凶星也會降災禍給他。壽算減完後就會死去。還有三台星神,北斗星君,常在人們頭上,記錄所犯罪惡,並按所犯過惡輕重,給予減算或削紀不等的報應。又有三尸神在人的身上,每當到了庚申日,就會上往天庭,據實奏報人們的罪過。到陰曆每月最後一天,竈神也會將人間所為善惡向天庭稟告。凡是人犯了罪過,罪過大的,就被奪除壽命十二年;過失小的,就被減去壽命一百天。這些過惡大大小小有幾百種,想要求長生的人,必須先避免。 遇到合乎道理的就要前進去做,不合道理的就須退避不為。不走邪惡的路,不在暗處欺人。積聚德業,累進功績。要將慈悲心,遍及到萬物。對君長要盡忠,對父母要盡孝。哥哥友愛弟弟,弟弟尊敬哥哥。端正自己,勸化別人。哀憐孤獨的人,周濟鰥寡的人,尊敬年老的人,關懷年幼的人。昆蟲和草木,仍然不可以傷害。應該憐憫他人兇惡所召的兇禍,讚揚別人善行所獲的福報。濟助他人的急難,挽救他人的危困。看見別人有所獲得,就如同自己得到一樣高興;看見他人有所損失,就如同自己損失一樣難過。不要彰揚別人的短處,不要衒耀自己的長處。阻止惡行,讚揚善行。把多的部分推讓給他人,自己則取少的部分。受到侮辱,也不怨恨。得到意外尊榮,感到驚懼不安。布施恩惠,不求回報;贈送他人之後,不再追討後悔。這裡所說的善人。人人都尊敬他,上天會保佑他,福報官祿會跟隨他,眾邪都遠離他,善神會保衛他。所作的事必會成功,神仙境界可望達成。想要求證天仙的人,應當要積一千三百件善事;想求證地仙的人,應當要積三百件善事。 如果有人違反道義而動了惡念,或違背天理而做了惡事。 以行惡為能事。忍心去作殘害生靈的事情。陰謀賊害善良的人,暗中欺侮君王或父母。輕慢教導我們的老師,背叛自己所應服事的長官或上級。欺騙愚昧無知的人,毀謗一起學習的人。用虛假、誣陷、詐騙、欺偽的手段,來攻擊揭發親族的隱私。剛烈強橫沒有仁道,兇狠暴戾自以為是。對於是非判斷不妥當,對於應該親近或遠離違背常理。虐待下民以貪取功勞,諂媚上級以迎合旨意。受到人家恩惠,一點不思感恩。而惦念仇怨,卻從不停止。輕視人民。擾亂國家政務。不合義理地獎賞無功之人。刑罰到無罪之人。殺害他人以奪取財物。設計害人以取得職位。誅殺投降的人,屠戮順服的人。貶抑正直的人,排擠賢良的人。欺凌孤兒,逼迫寡婦。拋棄法令,接受賄賂。把正直當作邪曲,把邪曲當作正直。本應判輕刑,卻判了重刑。看見有人被殺,非但不予哀憐,反而更加憤怒。知道過失不肯悔改。知道善事卻不肯去做。自己犯罪卻牽引嫁禍他人。故意阻撓方術,使其不能發展。侮辱毀謗聖賢。侵犯欺凌有道德的人。射殺飛禽,追捕走獸。挖掘蟄伏在土裡的蟲,驚擾棲息在樹上的鳥。填塞蟲蟻居住的洞穴,翻倒禽鳥棲息的鳥巢。傷害胞胎,破壞蛋卵。希望他人失敗。毀壞他人成功。使人承當危險,只顧自己安全。減損別人利益,只圖增加自己權益。把不好的換成好的。為了私心而罔顧公理。竊取他人的才能,據為己有。掩蓋他人的善行。顯露他人的醜事。揭發他人的隱私。減損他人的貨財。離散他人的骨肉。侵奪他人所喜愛的東西。幫助他人做壞事。任意自作威勢欺凌他人。侮辱他人,以求勝利。毀壞他人的農作物。破壞別人的婚姻。如果不正當得到財富卻驕傲自大。如此不正當免除災難卻毫無羞恥。冒認恩德,推諉過錯。嫁禍於人,推卸罪惡。沽買虛假的名譽。包藏陰險的禍心。挫折抑止他人的長處。掩護自己的短處。利用威勢脅迫他人。放縱暴行,殺傷人命。無緣無故剪裁衣布。違背禮法烹宰牲畜。任意拋棄五穀糧食。隨便煩勞擾亂百姓。 破敗他人家產,奪取他的財寶。決斷水流,放火焚燒,以毀害他人的房屋。擾亂他人的計畫,以敗壞他人成功。損壞他人的器物,造成他人無法使用。看到他人榮華富貴,就希望他被流放貶官。看見他人富有,就希望他家破財散。看見他人姿色俊美,就起貪愛心,想佔為己有。積欠他人的債務,卻希望他早死。乞求於人不順意,就咒罵怨恨。看見他人不順利時,便說他是罪有應得。見到他人身體殘缺不全,就譏笑他。見到他人才能值得稱讚,卻貶抑他。暗中下蠱毒害人。用毒藥殺害草木。對師傅的訓誨,心生怨恨憤怒。言行衝撞觸犯父親兄長。用強迫的方式取得,以強力向人索取。喜暗中用詭計侵佔,或公然仗勢搶奪。用強力搶奪他人財物而致富。用奸巧詐偽的手段以求取升遷。獎賞與懲罰不公平。安逸享樂超過節度。苛薄虐待自己的部屬或下人。恐嚇他人,使其心生害怕。不能檢點自己,反而埋怨上天、歸咎他人。呵斥風咒罵雨。挑撥唆使他人爭鬥訴訟。盲目追隨他人,結黨營私。聽信妻妾的話語,違背父母的教訓。得到新的就忘記舊的。口裡說得很好聽,心意卻非如此。因為貪得無厭而冒取錢財,欺瞞長上。編造壞話捏作惡事,用讒言毀謗平白無辜的人。毀謗他人卻自以為正直。辱罵神明而自以為公正。背棄順道而效法逆道。背離至親而心向疏遠的人。為了表白,指著天地來證明自己心懷卑鄙是清白;又引請神明,來鑑察自己猥褻之事是無辜。施與之後,又覺後悔。向人假借錢財,而卻不肯歸還。不依本分而一味地鑽營求取。竭盡自己力量,施威設法取得。淫慾超過限度。 心意惡毒表面卻裝作慈祥。 用污穢的食物給人吃。用旁門左道來蠱惑眾人。使用短尺、狹度、輕秤、小升等欺詐手段,來佔人便宜。 把假的東西攙雜在真的裏面。採用奸詐的方法來獲取利益。壓迫良家婦女做卑賤的工作。使用詭計來欺騙愚人。貪得無厭,難以知足。在神前詛咒,來證明他的理直。喜愛飲酒而背理亂性。 骨肉至親在忿怒爭吵。 男不忠厚善良。女的不溫柔和順。夫妻不和。妻子不尊敬丈夫。每每喜歡驕傲自誇。經常爭寵妒忌。丈夫對待妻子兒女不義不慈。媳婦對待公婆沒有禮節。輕視怠慢祖先的靈魂。違背長上的命令。所作所為毫無益處。暗中懷藏著偏愛外人的心。詛咒自己,又詛咒他人。偏差的憎惡,偏差的喜愛。跨越井竈。跳過食物或人身。害死孩子,墮掉胎兒。行為大多不光明正大。 在晦臘之日,唱歌跳舞。 晦,是指陰曆每月的最後一天,乃是司命竈神,向上帝奏明世人功過的日子。所謂「臘」,是五臘,神仙居地舉行朝會,率領人間、地府、五岳等三萬六千陰陽諸神,校定世人的善惡罪福、榮祿壽命、吉凶生死等事情,一一都記錄在薄冊上。 正月初一日,名天臘。 五月初五日,名 地臘。 七月初七日,名道德臘。 十月初一日,名民歲臘。 十二月初八日,名王侯臘。 在每月初一的早晨呼號叫罵。對著北方擤鼻涕、吐口水、小便。對著竈前歌唱和哭泣。又用竈火來點香。用污穢的木柴來炊煮食物。夜間起床時,裸露著身體。在八節的期間,執行刑罰。向流星吐口水,用手指虹霓,常用手指著太陽、月亮、星星,用眼睛久看著日月。春天時焚燒山林而打獵。對著北方惡罵。無緣無故地殺害烏龜打死蛇。 以上這些罪過,司命之神會隨著所犯的輕重,來奪除他的壽命(重的十二年,輕的一百天),壽命奪盡就死了;如果死後還有未完的罪責,就會殃及子孫。 又有許多蠻橫霸取他人財物的人,司命之神就會估計他的妻子和家人的情況,來讓他遭受相等的報應,漸漸至於死喪;如果罪不及於死喪,也會有水災、火災、盜賊、遺失器物、疾病、口舌等事情發生,以作為妄取的相當報應。又冤枉殺人的,正像換取刀兵相殺一樣。奪取不義之財的人,就像是吃毒肉來解饑餓,喝毒酒來止渴一樣,不但不能暫時飽肚子,死亡也隨即到來。 心中起了善念,善事雖然還沒做,但吉神已經跟隨他;如果心中起了惡念,惡事雖然還沒做,但兇神已經跟隨他了。 有人曾經做過壞事,後來自己懺悔改過,各種壞事都不做,一切善事都奉行,久而久之,必定獲得吉祥,這就是所謂的「轉禍為福」啊。 🍇所以吉祥的人,因為他的語善、視善、行善,一天有三種善事,積滿三年,上天必定會降福於他。兇惡的人,因為他語惡、視惡、行惡,一天有三種惡事,積滿了三年,上天必定會降禍於他。由此可見禍福之道,為何不勉力去行善去惡呢! ♥️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 @chengcheng2537
    @chengcheng2537 2 года назад

    主要是打怨家用的

  • @小燕子-m4z
    @小燕子-m4z 2 года назад

    也就是那代人的味儿,比那群官僚教师感觉好多了

  • @jq9006
    @jq9006 2 года назад

    刚看了长安的荔枝 很精彩

  • @miaxu511
    @miaxu511 2 года назад

    既有渊博的知识又平易近人、风趣幽默,有这样的教育者是学生之福

    • @隨清風
      @隨清風 Год назад

      各自不同程度的問題? 能夠與之交流對話的時候?

    • @隨清風
      @隨清風 Год назад

      播放讓我在這裡發現的時候?

    • @隨清風
      @隨清風 Год назад

      易老師,當然,你我他!

  • @soso1813
    @soso1813 3 года назад

    捲刃,不是減韌

  • @soso1813
    @soso1813 3 года назад

    捲刃,字幕寫的是什麼?

  • @thefan8521
    @thefan8521 3 года назад

    中国就是少了一些公开的比赛,就算有很多有名的大师都是输不起不参加,没有交流难推广。

    • @许家刀匠工作室
      @许家刀匠工作室 2 года назад

      是的,他们都是不敢比,他们是怕长江后浪推前浪

  • @Elvishjm
    @Elvishjm 3 года назад

    有為、無為 不是這樣解釋的~~

  • @Mikeguautochannel
    @Mikeguautochannel 3 года назад

    大师,当之无愧

  • @axia2868
    @axia2868 3 года назад

    禅宗讲得不怎么样。我还是最喜欢王德峰的课。

  • @UncleTech
    @UncleTech 3 года назад

    15:38 一刀砍树真是惊人的锋利

  • @yujiangli7563
    @yujiangli7563 3 года назад

    累述

  • @VickyWei-xi2wf
    @VickyWei-xi2wf 3 года назад

    易中天就是不一般!五百年方🈶这种人出世。

  • @laoliumanglaoliumanglaoliu7816
    @laoliumanglaoliumanglaoliu7816 3 года назад

    在现代冶金技术面前,汽车弹簧钢板,唉,普普通通。

  • @祥神王样
    @祥神王样 3 года назад

    顶起!

  • @taologia
    @taologia 3 года назад

    吾: 道德经 (意大利文) ruclips.net/video/UqgZdOWHTZ4/видео.html

  • @茛苕葉
    @茛苕葉 3 года назад

    24:45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