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Видео 582
- Просмотров 747 566
Xiaoer
США
Добавлен 17 июл 2019
The flowers are half blooming and the wine is slightly drunk.
Travel the world, see the mountains and learn to share Chinese culture. The background of the video is a selfie taken by Xiaoer.
Travel the world, see the mountains and learn to share Chinese culture. The background of the video is a selfie taken by Xiaoer.
Видео
春節回家,到底「回」了什麼?背後的文化密碼揭秘!為什麼它能觸動中國人的心靈深處?
Просмотров 2414 часа назад
春節回家,到底「回」了什麼?背後的文化密碼揭秘!為什麼它能觸動中國人的心靈深處?
一口氣讀完59句經典古春聯,重溫千年年俗的詩意!让你过年感受到古人的满满祝福与智慧!
Просмотров 6 тыс.9 часов назад
一口氣讀完59句經典古春聯,重溫千年年俗的詩意!让你过年感受到古人的满满祝福与智慧!
10首古詩帶你感受初春詩意世界,從詩詞裏讀懂“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感受中國春之美
Просмотров 62012 часов назад
10首古詩帶你感受初春詩意世界,從詩詞裏讀懂“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感受中國春之美
10首元日古詩詞,輕鬆背完迎新年,古人過年儀式感滿滿! 用詩詞點燃新年氛圍! 帶你穿越古今
Просмотров 99714 часов назад
10首元日古詩詞,輕鬆背完迎新年,古人過年儀式感滿滿! 用詩詞點燃新年氛圍! 帶你穿越古今
10首《玉樓春》,藏著10句驚豔千年的好詞,從閨情到人生感悟,你知道幾句?
Просмотров 57619 часов назад
10首《玉樓春》,藏著10句驚豔千年的好詞,從閨情到人生感悟,你知道幾句?
當“鐵馬金戈”遇上“溫柔繾綣”,陸遊竟有這般反差?顛覆認知! 50句詩還原陸放翁不為人知的溫柔一面
Просмотров 32314 дней назад
當“鐵馬金戈”遇上“溫柔繾綣”,陸遊竟有這般反差?顛覆認知! 50句詩還原陸放翁不為人知的溫柔一面
人到中年,才能真正讀懂的10首感懷古詩,句句刺心,每一首都是人生的迴響
Просмотров 1,1 тыс.14 дней назад
人到中年,才能真正讀懂的10首感懷古詩,句句刺心,每一首都是人生的迴響
中國詩歌的“最强音”! 從牙牙學語到白髮蒼蒼,這十首詩為何能影響中國人的一生?
Просмотров 33014 дней назад
中國詩歌的“最强音”! 從牙牙學語到白髮蒼蒼,這十首詩為何能影響中國人的一生?
時光藏在雪詩裏:46句詩繪就千里冰封萬裏雪飄,解讀吉祥象徵,還原純淨美好,祥瑞之雪中的隐秘寓意,領悟雪的隱喻與人生哲思
Просмотров 33714 дней назад
時光藏在雪詩裏:46句詩繪就千里冰封萬裏雪飄,解讀吉祥象徵,還原純淨美好,祥瑞之雪中的隐秘寓意,領悟雪的隱喻與人生哲思
通過物象看人心:十首經典詩作,從平凡事物中窺見非凡人生智慧,帶你領略古人頂級的精神境界
Просмотров 39921 день назад
通過物象看人心:十首經典詩作,從平凡事物中窺見非凡人生智慧,帶你領略古人頂級的精神境界
孤山八梅:北宋林逋一生未娶以梅為妻,以鹤为子,用八首詩寫盡梅花靈魂,首首皆是絕唱
Просмотров 48321 день назад
孤山八梅:北宋林逋一生未娶以梅為妻,以鹤为子,用八首詩寫盡梅花靈魂,首首皆是絕唱
落花唐詩的前世今生:20首唐詩寫盡繁華與衰敗之間的詩意旅程,花開花落皆成詩
Просмотров 1,1 тыс.21 день назад
落花唐詩的前世今生:20首唐詩寫盡繁華與衰敗之間的詩意旅程,花開花落皆成詩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100句“柳”字詩詞帶你夢回古代,藏著千種人生,你鍾情哪句?
Просмотров 57521 день назад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100句“柳”字詩詞帶你夢回古代,藏著千種人生,你鍾情哪句?
靜靜的走了,正如靜靜的來,啟不更好??輕輕像個賊!一天到晚的想著人婦也是真賊!
44/45條有問題
一剪梅 鸚語 霜髮剪枝插梅瓶 花蕊流香 笑送瑟鸚 殘燭淚盡餘光映 詩画墨乾 琴棋塵盈 心有千結化疏影 錦書留白 滴紅留樽 長枕大被瞪拆枝 鸚鵡囈言 花秀香清
感恩新春微妙好時光!謝謝!
14:51 天泰地(dì)泰三阳泰
“田園漸發生,三陽啟泰;草木咸萌動,四序先春。”選自明嘉靖刻本《中麓山人續對》。“咸”不是“20:09鹹”。
“斗柄建寅推歲首;梅花送臘占春魁。”選自清同治七年[1868]刻本《對聯匯海》。北斗七星中,第五至第七顆星排列成弧狀,形如酒斗之柄,故稱為「斗柄」。古人根據斗柄指向,來定時間和季節。《鶡冠子·環流》:「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也作「斗杓」。“斗[dǒu]柄”不能寫成“10:16“鬥[dòu]柄”。
9:44 “斗杓”不是“鬥杓”。“斗杓霞影知時序;柏葉椒花獻歲新。”出自清·梁熙[1622~1692]《皙次齋稿·卷十一》。梁熙,河南鄢陵人。清順治十二年[1655]進士,官至雲南道監察御史,為官清廉。
傳統春聯的貼法是以看方的右邊貼上聯,你卻將它貼反了。
妳是中國文學的執牛耳者。你。何解沒有一個中文名稱? 可惜!
‘小二微醺’不就是嗎?
小二微醺的白话解释很好 !建议每在解说的诗词,都要在屏幕上以更大的字始终显现,因为爱好者不只看过就算,有的需要抄下来。如果字幕一直带过,就麻烦了,不想看了。
很高興,今天我是第一個點讚的人。 祝 視頻蒸蒸日上,人氣旺盛👏🎊🌹👍🎉🥂💕
元·脫脫[1314~1355]等《宋史·卷四百四十五·列傳第二百〇四·文苑七·朱敦儒》:“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河南人。父勃,紹聖諫官。敦儒志行高潔,雖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靖康中,召至京師,將處以學官,敦儒辭曰:「麋鹿之性,自樂閑曠,爵祿非所願也。」固辭還山。高宗即位,詔舉草澤才德之士,預選者命中書策試,授以官,於是淮西部使者言敦儒有文武才,召之。敦儒又辭。避亂客南雄州,張浚奏赴軍前計議,弗起。。。”
一口氣讀出了十首的詩詞,又加上了講解,又有背景,真的不容易呀,,這視頻製作真的很用❤讚👍🌹🥰
楊柳岸,曉風殘月
疏影横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昏
感謝微妙好時光!順祝 新春愉快,健康平安!
4:39 金谷园是西晋卫尉卿石崇[249~300]卜居洛阳城西北郊金谷涧畔之河阳别业,与曹植无涉。其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刘家坡凤凰台金谷涧内。《水经注疏·卷十六·谷水》:“谷水又东,左会金谷水。水出太白原,东南流,历金谷,谓之金谷水。东南流,径晋卫尉卿石崇之故居也。石季伦《谷金诗集·序》曰:「余以元康七年[297],从太仆卿出为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界金谷涧中,有清泉茂树,众果竹柏,药草蔽翳。」”后人以金谷园比喻豪华的私家园苑。例如唐末吴融[850~903]《题延寿坊东南角古池》:“繁华自古皆相似,金谷荒园土一堆。”
很棒的解説,對想增加國學知識的朋友,助益太大了,感謝!👍👍🙏🙏🦋🦋❣️❣️
罗嗦而不准确,尤其以八股文的起承转合解释七律,荒谬透顶! 质言之:七律七绝七言诗的共同点,是诗的每句都是七个字,多一字少一字都不行。不同点是: 1、句数不同:,七律每首限八句,七绝是七律的一半,限四句,从形式上看,是截取七律的一半,故曰绝句。七言诗的句数没有限制。 2、严格的平仄要求与 本乎自然的不同。七绝与七律 每句都有严格的平仄限制,七言古诗没有。七绝七律的句式分两类四式: A 、平起类: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起类: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无论七绝还是七律,,都是按照粘对的规则组合成诗。 粘,后一联出句头两字的平仄必须同前一联对句头两字的平仄相同; 对,同一联中,开头两字的平仄必须相反。 前后两句组成一联。同一联中,开头一句叫出句,其第二句叫对句。对句必须是平收的句式,不能是仄收的句式。 例如: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古诗本乎自然,没有平仄限制。 3、对仗 七律中间四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这是通例。也可以是前三联对仗,末联不对仗,或后三联对仗,首联不对仗还可以每联都对仗。绝句的对仗与否,就看它截取的是七律的哪一部分。截取前半,则后两句对仗;截取后半,则前两句对仗;截取中间部分,则前后都对仗。注意:这里所谓截取,只是从平仄句式上看,绝不是说先写好一首七律,然后截取其中的四句成为绝句。 七言古诗没有对仗规定,对仗与否自由决定。 四、用韵 七律七绝的用韵有严格的规定,均依据<广韵>同用独用的规定,即后世所谓<诗韵>。违反了就叫出韵,不合格。例如,支韵与微今变同韵,闺危、归威同音,但前者归支韵,后者归微云韵,不可通押。 除起居句是平收者外,七绝七律单数句都是仄声字收尾,不可入韵。七言古诗没有这种限制,可以句句都是平声字收尾,可以句句押韵。例如曹丕的<燕歌行>。 23:17 3、
西北望 射天狼!
17:32 “臨春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
北宋·晏殊[991~1055]《木兰花·春恨》:“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14:08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13:58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唐·张说[667~731]《岳州守岁二首》⊙ 其一:夜风吹醉舞,庭户对酣歌。愁逐前年少,欢迎今岁多。⊙ 其二: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歌舞留今夕,犹言惜旧年。
南宋 · 陆游[1125~1210]《除夜雪二首》⊙ 其一:只怪重衾不禦寒,起看急雪玉花乾。迟明欲谒虚皇殿,厩马蒙毡立夜阑。⊙其二:8:08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自注:戊申[1187] 元日卯初立春)。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Sadly, not a good selection
👍👍👍👍👍✍🏻️
叫春逢雨夜
感謝微妙好時光!
讀得快一點更好😅
感謝微妙好時光!
一比特是甚麼東東?
感謝分享微妙好時光!
1. 金朝·元好問 《摸魚兒·雁丘詞》 間世間, 情為何物? 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 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 離別苦, 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有語, 渺萬里層雲; 千山暮雪, 隻影向誰去? 横汾路, 寂寞當年年簫鼓, 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 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 未信與, 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 為留待騷人, 狂歌痛飲, 來訪雁丘處。 2. 北宋·蘇軾 《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台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 3. 陳於之·《題桃花扇》 玉樹歌殘聲已陳, 南朝宮殿柳條新。 福王少小風流慣, 不愛江山愛美人。 4. 清·納蘭性德 《木蘭詞》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郤故人生,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终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5. 宋•蘇軾 《蝶戀花·春景》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怒。 6. 清•黃增 《集杭州俗語詩》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裡出西施。 有緣千里來相會,三笑徒然當一癡。 7. 宋•蘇軾 《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8. 宋•歐陽修 《玉樓春》 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 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9. 唐·李賀 《金銅仙人辭漢歌》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10. 宋·蘇軾 《和董傳留別》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强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11. 唐·李商隱 《登樂遊原》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12. 唐‧劉禹錫 《西塞山懷古》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旛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13. 唐‧劉禹錫 《竹枝詞二首》其一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踏歌聲 一作: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卻有晴 一作:還有晴) 14. 唐‧許渾 《咸陽城東樓》 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雲初起日沈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15. 唐‧李白 《清平調》 (之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台月下逢。 16. 明•楊慎 《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红。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17. 明•於謙 《入京》 絹帕蘑菇與線香, 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 免得閭閻話短長。
要放背景音樂,可用古典音樂,這背景音樂太討厭,與本期內容有衝突,令人厭煩!
1. 宋•晏幾道 《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 去年春恨卻來時。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 琵琶弦上說相思。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2. 北宋•蘇軾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 低綺戶, 照無眠。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3. 北宋·蘇軾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4. 北宋•蘇軾 《蝶戀花·春景》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怒。 5. 唐·李商隱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6. 唐·李商隠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7. 宋•秦觀 《鵲橋仙•纖雲弄巧》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8. 宋•李清照 《聲聲慢·秋情》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9. 明•楊慎 《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红。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10. 嶽飛《滿江紅•怒髮衝冠》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耻,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11. 唐‧李白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 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 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 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 明朝散髮弄扁舟。 12. 五代•李煜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13. 宋代·柳永 《鶴沖天·黃金榜上》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游狂盪。 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靑屛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 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 靑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14. 歐陽修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台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15. 宋•李清照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16. 宋•辛棄疾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17. 宋•辛棄疾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速,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髮生! 18. 唐‧崔顥 《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1. 宋·朱敦儒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 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雲。 不須計較苦勞心,萬事原來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 片時歡笑且相親,明日陰晴未定。 2. 宋•辛棄疾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味道,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强說愁。 而今識盡愁味道,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 3. 宋•嶽飛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昨夜寒蛩不住鳴。 驚回千里夢,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4. 近代•王國維 《采桑子•高城鼓動》 高城鼓動蘭釭炧,睡也還醒。醉也還醒。忽聽孤鴻三兩聲。 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連江點點萍。 5. 宋•晏殊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消魂。 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 不如憐取眼前人。 6. 宋•方嶽 《别子才司令》 不如意事常八九, 可與語人無二三。 自識荆門子才甫, 夢馳鐵馬戰城南。 7. 唐·宋之問 《渡漢江》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曆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8. 兩漢 《漢樂府•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9. 宋•蔣捷 《虞美人·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 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 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 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 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10. 宋•劉過 《唐多令•蘆葉滿汀洲》 蘆葉滿汀洲, 寒沙帶淺流。 二十年、重過南樓。 柳下系舟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 舊江山、渾是新愁。 欲買桂花同載酒, 終不是、少年遊。
不需背景音樂
感謝解析與分享!謝謝!
1. 唐·李白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2. 孟郊 《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3. 唐‧駱賓王 《詠鵝》 鵝 鵝 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4. 唐‧孟浩然 《春曉》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5. 唐•王之渙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6. 唐•李白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挂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7. 宋‧陸游 《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8. 明·於謙 《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9. 唐•王昌齡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10. 北宋•蘇軾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 低綺戶, 照無眠。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草色遥看kan1近却无“(仄仄平平仄仄平)。
感激微妙好時光!謝謝!
1. 唐·韓愈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2. 唐·韓愈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3. 唐·韓愈 《晚春》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4. 唐·韓愈 《題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 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 顛倒蒼苔落絳英。 5. 唐·韓愈 《池上絮》 池上無風有落暉,楊花晴後自飛飛。 為將纖質淩清鏡,濕卻無窮不得歸。 6. 唐·韓愈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 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7. 唐·韓愈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纖雲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聲影絕,一杯相屬君當歌。 君歌聲酸辭且苦,不能聽終淚如雨。 洞庭連天九疑高,蛟龍出沒猩鼯號。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藥,海氣濕蟄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繼聖登夔皋。 赦書一日行萬裡,罪從大闢都除死。 遷者追回流者還,滌瑕蕩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軒只得移荊蠻。 判司卑官不堪說,未免捶楚塵埃間。 同時輩流多上道,天路幽險難追攀。 君歌且休聽我歌,我歌今與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飲奈明何。 8. 唐·韓愈 《知音者城希》 知音者城希, 念子不能別。 行行天未曉, 携手踏明月。 9. 唐·韓愈 《同水部張員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漠漠輕陰晚自開,青天白日映樓臺。 曲江水滿花千樹,有底忙時不肯來。 10. 唐·韓愈 《調張籍》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舉頸遙相望。 夜夢多見之,晝思反微茫。 徒觀斧鑿痕,不矚治水航。 想當施手時,巨刃磨天揚。 垠崖劃崩豁,乾坤擺雷硠。 唯此兩夫子,家居率荒涼。 帝欲長吟哦,故遣起且僵。 翦翎送籠中,使看百鳥翔。 平生千萬篇,金薤垂琳瑯。 仙官敕六丁,雷電下取將。 流落人間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兩翅,捕逐出八荒。 精誠忽交通,百怪入我腸。 刺手拔鯨牙,舉瓢酌天漿。 騰身跨汗漫,不著織女襄。 顧語地上友,經營無太忙。 乞君飛霞佩,與我高頡頏。
感謝分享好時光!
感謝‘分享好時光!
甚麼是"一比特"?
❤😊
唐·白居易 《鳥》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南宋•楊萬里 《梅花》 花早春何力,香寒曉盡吹。 月搖橫水影,雪帶入瓶枝。 南宋•楊萬里 《白蓮》 井花新抻白芙蕖,坐看紛紛脫雪膚。 自拾落英浮水面,玉舟撩亂滿江湖。 宋·李綱 《病牛》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 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唐‧李商隱 《蟬》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唐·杜牧 《紫薇花》 曉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園中最上春。 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偏笑豔陽人。 唐‧李嶠 《風 》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唐‧駱賓王 《詠鵝》 鵝 鵝 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北宋‧王安石《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
鹧鸪天(倩影逢) 聳岫雲霞疊彩紅。層巒淑氣掩蒼松。 冷煙浮動銀蛇舞,驕日初升白霧龍。 奇景遇,念芳容。也曾把臂沐春風。 今生縱使難相見,人裏依稀倩影逢。 2025年1月14日===================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晏几道
1. 明·於謙《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2. 清·鄭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3. 元•王冕《墨梅》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4. 虞世南《蟬》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5. 唐‧賀知章《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6. 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7. 張謂《早梅》 一樹寒梅白玉條, 迥林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 疑是經冬雪未銷。 8. 唐‧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9. 唐‧羅隱《蜂》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10. 宋‧周敦頤《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盛愛" 一作:"甚愛")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愛,宜乎衆矣!
感謝分享,謝謝!
春時大衍 易循序 時大衍易 循序春 大衍易循 序春時 衍易循序 春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