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Видео 71
- Просмотров 360 296
赫有声 | Hz Music
США
Добавлен 11 мар 2022
作曲家粼赫:有观点的音乐赏析。
《黑神话悟空》中的陕北说唱为什么上头?它是中国版的RAP吗?
《黑神话悟空》中的陕北说唱为什么上头?它是中国版的RAP吗?
#黑悟空 #黑悟空神话 #陕北说唱
----------------------
赫有声音乐视频课现已上线,欢迎报名学习:
《名曲中的新知》:bit.ly/mingqu_xinzhi
《用得上的乐理》:bit.ly/hzmusic_yuelike
《给每个人的音乐必修课》:bit.ly/hzmusic_bixiuke
#黑悟空 #黑悟空神话 #陕北说唱
----------------------
赫有声音乐视频课现已上线,欢迎报名学习:
《名曲中的新知》:bit.ly/mingqu_xinzhi
《用得上的乐理》:bit.ly/hzmusic_yuelike
《给每个人的音乐必修课》:bit.ly/hzmusic_bixiuke
Просмотров: 74
Видео
一曲 PK 贝多芬!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为何是浪漫主义奏鸣曲的巅峰?
Просмотров 36112 часов назад
今天赫有声补坑系列: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 #李斯特 #B小调奏鸣曲 #浪漫主义 #贝多芬 #piano #liszt #beethoven #sonata #romanticmusic #romanticism #classicalmusic #symphonicpoem 赫有声音乐视频课现已上线,欢迎报名学习: 《名曲中的新知》:bit.ly/mingqu_xinzhi 《用得上的乐理》:bit.ly/hzmusic_yuelike 《给每个人的音乐必修课》:bit.ly/hzmusic_bixiuke
一个音,催人泪下?
Просмотров 317Месяц назад
中国音乐中如泣如诉的「变徵之声」是什么?属于中国人的文学记忆与历史想象 赫有声音乐视频课现已上线,欢迎报名学习: 《名曲中的新知》:bit.ly/mingqu_xinzhi 《用得上的乐理》:bit.ly/hzmusic_yuelike 《给每个人的音乐必修课》:bit.ly/hzmusic_bixiuke
用简谱,很Low吗?它与和声学的音级有什么关系?
Просмотров 402Месяц назад
今天来聊聊简谱 赫有声音乐视频课现已上线,欢迎报名学习: 《用得上的乐理》:bit.ly/hzmusic_yuelike 《给每个人的音乐必修课》:bit.ly/hzmusic_bixiuke
肖邦也翻车?!他的《第一钢琴奏鸣曲》烂到没人弹?想学贝多芬和巴赫,但不伦不类。第二、三奏鸣曲为什么写得好?
Просмотров 6 тыс.Месяц назад
说起肖邦,好像我们都不怎么提他的《第一钢琴奏鸣曲》?可能真的是写得不太好。本期来一次反向鉴赏! 赫有声音乐视频课现已上线,欢迎报名学习: 《用得上的乐理》:bit.ly/hzmusic_yuelike 《给每个人的音乐必修课》:bit.ly/hzmusic_bixiuke
定音鼓:有音高buff的打击乐有多强?
Просмотров 3,6 тыс.Месяц назад
赫有声乐器系列,本期介绍定音鼓。 赫有声音乐视频课现已上线,欢迎报名学习: 《用得上的乐理》:bit.ly/hzmusic_yuelike 《给每个人的音乐必修课》:bit.ly/hzmusic_bixiuke
什么是君子音程?「小三度」才是最谐和的中国声音?
Просмотров 1,4 тыс.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君子音程是什么?就是西方音乐中说的小三度吗?在中国音乐的语境中「小三度」意味着什么? 赫有声音乐视频课现已上线,欢迎报名学习: 《用得上的乐理》:bit.ly/hzmusic_yuelike 《给每个人的音乐必修课》:bit.ly/hzmusic_bixiuke
大号,就是在乐团中吹15151515151515混工资吗?
Просмотров 922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赫有声乐器系列聊聊大号,它是乐团里打酱油的吗? 赫有声音乐视频课现已上线,欢迎报名学习: 《用得上的乐理》:bit.ly/hzmusic_yuelike 《给每个人的音乐必修课》:bit.ly/hzmusic_bixiuke
独家解析!莫扎特最近被发现的新作写得到底怎么样?
Просмотров 8 тыс.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迟到233年的乐评! 莫扎特终于又更新了:很很很小的小夜曲!但写得一般般 #莫扎特 #小夜曲 #古典音乐 #音乐赏析 赫有声音乐视频课现已上线,欢迎报名学习: 《用得上的乐理》:bit.ly/hzmusic_yuelike 《给每个人的音乐必修课》:bit.ly/hzmusic_bixiuke
《黑神话:悟空》还有隐藏的音乐暗线?
Просмотров 8 тыс.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黑神话:悟空》的游戏中,你听到过很多遍的BGM到底还藏着什么?不同角色都自带BGM出场!音乐如何唤起中国人的深层记忆? 赫有声从作曲的视角解析主题音乐,以及找到那个「主导动机」! 赫有声音乐视频课现已上线,欢迎报名学习: 《用得上的乐理》:bit.ly/hzmusic_yuelike 《给每个人的音乐必修课》:bit.ly/hzmusic_bixiuke
拉赫玛尼诺夫:擅长把简单搞复杂,但是二流作曲家?
Просмотров 6 тыс.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继续分享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但这次有一些反对的声音,以及我们来讨论:丰富一定是好事吗? 1)拉赫的感觉来自「复杂化」 2)填充思维:音域、连续柱式和弦、织体 3)半音下行 4)层次丰富与中声部唱旋律等 5)为什么有人说拉赫是「二流作曲家」 赫有声音乐视频课现已上线,欢迎报名学习: 《用得上的乐理》:bit.ly/hzmusic_yuelike 《给每个人的音乐必修课》:bit.ly/hzmusic_bixiuke
神拿捏!莫扎特如何打破一成不变的「平衡」?
Просмотров 436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本期视频引用了伯恩斯坦「哈佛音乐六讲」中的一些观点,用图示的方法呈现了这些问题:什么是乐句的「语气」?什么古典主义式的平衡?莫扎特如何达成音乐的平衡?以及他如何在《40交响曲》的开头打破boring的平衡。 伯恩斯坦用了「句法学」,视频也用可视化的方式将其呈现。 近日雅众文化联袂上海三联书店推出《未作回答的问题:伯恩斯坦哈佛六讲》一书,将这场世纪经典讲座以纸质出版物的形式呈现。上海三联书店 舰店有售,在此推荐给大家。 赫有声音乐视频课现已上线,欢迎报名学习: 《用得上的乐理》:bit.ly/hzmusic_yuelike 《给每个人的音乐必修课》:bit.ly/hzmusic_bixiuke
绝对音感是YYDS吗?绝对音感者本人现身说法!
Просмотров 785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绝对音感是个天才般的存在吗?本期话题聊聊绝对音感的优劣。 赫有声音乐视频课现已上线,欢迎报名学习: 《用得上的乐理》:bit.ly/hzmusic_yuelike 《给每个人的音乐必修课》:bit.ly/hzmusic_bixiuke 《月光奏鸣曲精读课》:bit.ly/hzmusic_moonlight
音色就是不同乐器的声音?「齐奏」竟然也算一种新音色?被人忽略的「音色思维」!
Просмотров 1,6 тыс.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音色就是不同乐器的声音?「齐奏」竟然也算一种新音色?被人忽略的「音色思维」!
很棒的解析!
你寫的是啥玩意?一個sol音階就能顯示出整條歌曲有蘇聯味?你要比較就把蘇聯音樂用原音跟升調同時放聽聽到底有甚麼不同,而不是這種天南地北的音樂湊一起比較。你是學音樂的嗎?你受過完整音樂訓練嗎?
我都没有看到《名曲中的新知》的报名链接
更新了哈! 感谢提醒。《名曲中的新知》:bit.ly/mingqu_xinzhi
@@hzmusic2105 买到了,开心嘿嘿
新的紫苑鎮好像聖誕歌e
拉倒吧,竖琴最简单
无调性音乐就是纯粹意义上的垃圾。庆幸的是Stravinsky引领的新古典主义兴起,再加上Shostakovich, Prokofiev的继承,古典音乐才得以继续发展。
不是啊,大哥,你沒把時間點切出來,視譜小白如我,完全看不懂啊!!!!
遊戲版:詭異 內測版:更加詭異和惡鬼尖嘯😮
毕竟是年轻时候的作品,比不过巅峰期还是正常的
加入4#的话,是不是可以近似等效于Lydian调式呢?
也可能是fa 4
我听扬州慢的唱腔与杨荫浏译谱也没什么区别
五線譜早該淘汰
这同样反映了技术发展对音乐审美的影响,录音设备让具象音乐的采样成为可能,合成器让电子音乐成为可能
首调思维确实是应该学一学的,但这并不是简谱的优点,不用简谱的地方更多,不影响他们练成首调思维。现在用简谱的多半是学员拒绝学习五线谱,老师也摆烂造成的,民乐用五线谱可能是出于习惯可以理解,但我看过不少萨克斯甚至钢琴也用简谱学的,这简直就是谋财害命好不好?比简谱还过分的叫洞洞谱,多见于教哨笛的,就是画一堆哨笛告诉你按哪个孔,节奏都没标,我问过小红书一个教哨笛的为什么你们都用这种垃圾玩意,他说没办法,最早他是用五线谱的,但都跟他说看不懂,于是只好改成简谱加洞洞谱。
🎉🎉🎉🎉🎉🎉對非專業人士而言,首調才是正道,簡譜萬歲。學五線譜的人,很少會首調簡譜,所以不懂首調的好處。我強調(非專業人士),千萬別學五線譜。
2:25 還有很多的英國軍歌也是來至英國的民間音樂 而且這些音樂又是三拍的
抽象
第二首第三首非常好听
第一号太难弹了,而且弹好了效果也就那样,也没有特别好听,性价比很低的曲子。还有就是,第二号和第三号奏鸣曲太过杰出了(尤其第二),第一自然没人愿意弹了。这种情况类似于Brahms晚年重写了自己年轻时写的Piano Trio No. 1,结果晚年的版本太成熟了太完美了,以至于没人弹年轻时写的版本了。😂
anton webern改编的bwv1079是我最喜欢的
太深奧
讓我們看看22歲的Bach作品Passacaglia and Fugue in C minor, BWV 582
失望失望,莫扎特新曲和旧曲比竟然还退步了😞
我覺得這是首傑作,如果是以比賽舉例,只是很多鋼琴家的目的在得名與討好評審,當然要挑個性與技巧特點「相對」更鮮明的,然後傑作之中,又會再被進一步「挑剔」,如:蕭邦第一號、第二號協奏曲都很優秀,但蕭邦大賽決賽時,大部份拿翹的參賽者都會拿第一號(事實上第二號的許多長樂句但裡面又多層次,以及詩意的控制也非常困難);如果是以灌錄唱片舉例,大多數人會拿「熟悉」的曲子灌錄,比如比賽練過的、音樂學院時期被教授操過的曲子,但大家可以聽聽 Vladimir Ashkenazy 或 Lilya Zilberstein 彈的第一號奏鳴曲,還會覺得它爛嗎?它也是有自己獨特的美感與作曲上的匠心獨運;最後,如果是以在古典音樂中的「受歡迎」與「知名度」為例,大家一定聽過「卡農」,因為那些普及的曲子是能讓人快速入門與上耳的曲目,有助於古典音樂讓普羅大眾能接受。「有些」高超的藝術有時比較缺乏親和力,但不代表它沒有音樂與創作價值。
鋼琴交響化,that's all
其實這首歌會出版是因為他老爸 而且如果沒有出版這首作品 蕭邦就不會出版第二第三號奏鳴曲了
哪些人可以归为一流作曲家,却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如果贝多芬是一流的话,。。。。。。
肖邦?....だれですか
ショパンです
至少寫的比柴可夫斯基的op. 37(Grand sonata)好多了
柴可夫斯基那首真的聽不太下去 😟
這首在奏鳴曲或蕭邦全套作品裡面都是獨樹一格的,不是主副部沒對比,唯一一首Minuet,唯一一首54拍,就是長成貝多芬的形狀,相當炸裂。 第一樂章我最訝異: 雙主題同樣在C小調上且運用的是同一個素材,第一次聽完全沒意識到有第二主題。 半音階用的非常魔性,有時反而破壞調性和聲的純粹,而且每次出來都長一樣。 樂章結尾八度那邊真的太粗暴了,不只半音階連增二度都跑出來了,我一度懷疑蕭邦是想寫現代嗎,思想這麼超前(個人認為本曲最大的致命傷)。 第二樂章就蠻好的: 蕭邦筆下唯一的小步舞曲,對位很巧妙,和聲很可愛,右手的三度大跳也不簡單。 Trio 就是有典型的蕭邦風格了,在陰鬱跟美夢切換的非常好,我第二喜歡的樂章❤ 第三樂章很特別: 蕭邦居然用了54拍,就沒看到他其他作品也敢這樣用過(我真的覺得他想寫現代)。 主題氛圍很好,但中段可惜沒發展堆疊到最高點,情緒張力是有了但就感覺意猶未盡。 第四樂章愛死: 完全就是貝多芬的形狀,節奏感強的可怕,一樣是奏鳴曲式,但本曲的主副部(一二主題)對比就非常明顯,第一樂章看好了,奏鳴曲式是這樣用的! (還是說蕭邦這首奏鳴曲本來就不是指第一樂章,而是像貝多芬月光一樣放在終樂章) 最後不得不提到尾奏,絕對是本曲最牛的地方,結束的那叫一個爽。
這就好像蕭邦7歲的時候就能寫出莫札特9歲才學會的和絃 可是我們仍然稱莫札特為音樂神童是一樣的道理
他是奏鳴曲,確實應該拿奏鳴曲的框架去檢視。 但假設我們強硬的跳脫這個框架,那這部作品應該就是一部好作品了,雖然你可能會說跳脫框架的評論可能就失去意義,我也能理解如果每個作品都能如此跳脫框架來換分數,那麼樂評就沒必要存在了。 但我想表達的是,這個作品或許不這麼的不堪入耳,或許他還是個不錯的古典作品(但明明古典作品卻要跳脫框架評論,請各位忽略這之中的矛盾😂),即使他在奏鳴曲中是殘破的作品。 或者說,我不能明白為何同時融入巴哈與貝多芬會被說成“硬湊”、“不倫不類”,有沒有可能換個方向欣賞他又是個特別的作曲手法,畢竟這個詞蠻主觀的,當然也歡迎提出更客觀的說明打臉我的看法。 我只是個不專業的路人,發表一些看法,歡迎各位打臉我的論述(雖然這之中的論述就有點邏輯矛盾了,但也希望能針對我上一段的論述提出一些看法)
其實視頻探討的主要都是作曲基本技術(如旋律、動機發展、模進等),就算不是奏鳴曲也都適用,跟奏鳴曲框架無關。 你說的情況應該比較符合第二號鋼琴奏鳴曲,初發表時被評論認為蕭邦未掌握好奏鳴曲架構,但因為其音樂內涵時至今日被廣泛肯定是好的作品。
我認為蕭邦在做的事情比較像是在模仿而不是融合,而且都只是模仿音樂表面的形狀(音符本身)而已,而不是模仿曲子本身的核心,這也是嚴肅音樂最重要的部分,好的作品往往都是擁有一個貫穿整首樂曲的主題,而不是賣弄作曲技巧,什麼都來一點。
@@bbs8614 同感,他比較像是在嘗試把近代大師的作品融進自己的作品中,還有加入一些自己的風格,而不是單純的把東西拼在一起。
敲碗法國號!
沒毛病,好聽就完事了😂
肖邦第一钢琴奏鸣曲虽然和他的其他作品对比起来不太好,但仍然是天才之作,99%的作曲家一辈子都达不到的技术水平。还嫌弃,给这些人惯的。现代的作曲家写的现代音乐,这些人只会更不想弹。
聽眾不喜歡,自然演奏家不會想彈。演奏家自有市場的考量,為了迎合蕭邦鐵粉的願望去演奏蕭邦的冷門作品是不划算的
如果有一個以發揚蕭邦作品為職志的演奏家(簡稱蕭邦專家),那他確實不應該忽略第一號鋼琴奏鳴曲,但顯然目前古典音樂市場不需要那麼多的蕭邦專家
明明很動聽
超愛的,百聽不厭
The Chopin situation is crazy
難怪每次聽一號都覺得有種「吃力」的感覺,有想法但又很彆扭, 原來是蕭邦在努力寫論文
4:18 看到這張圖我笑了😂 被定音鼓範圍這甚麼鬼😂😂
華人聽的最多的定音鼓音樂。。。ruclips.net/video/ny_SXuoC3lg/видео.html
进行曲
0:21 我的定音鼓老師加學長, James Wyman, Principal Timpanist, Baltimore Symphony Orchestra
Hindemith Symphonic Metamorphosis 第二樂章,定音鼓獨奏超級爽,加上木魚簡直開始了超渡😂
什么是一键三连?
Bilibili那邊的功能 照影片應該是搬過來發的 沒有做平台改動
@@DylanYeee 谢谢!
贝多芬的是哪一首交响曲?
以2:55为例:按照这种"与根音的五度相生临近程度决定了这个音与主音的和谐程度"的奇葩理论,难道大二度(相邻2个五度)难道不比大三度(相邻4个五度)和谐得多?事实上当然不是如此。那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就出在你偷偷修改了"和谐"的定义,和谐本来指的就是两个音融合程度,物理上也可以简化为最简整数比(大三度5:4而小三度6:5)。但实际上两个音的和谐程度是没办法只用最简整数比去描述的,事实上有泛音列的存在。那么根音泛音列里面最早出现根音上行小三度的是第5个泛音,但是最早出现根音上行小三度的却是在第19个泛音,所以大三度比小三度和谐的不止是一点,而是很多。如果考虑到和弦,由于大三度在泛音列里面远远要更靠近根音,所以大三和弦远远比小三和弦更能够巩固根音,这就是西方乐理里面大三度比小三度和谐的真正含义,你讨论这些必须首先了解它说的是什么意思啊。我能理解你真正想表达的意思,你想表达的其实是小三度"很爽"而不是"和谐"。你所谓的小三度听起来很爽那是仅限于6到1的旋律上行,也就是从宫调式里面从相邻音回到了音阶第一个音,用西方乐理来说就是个旋律上的"解决"。那如果改成下行三度(1到6)呢?是不是就变得很不舒服、很紧张了?这个时候你的理论就彻底崩塌了。
这个观点来自于孟凡玉教授的论文哈,如果需要反驳建议您也可以写一篇论文。我们这里还用引号的「和谐」而不是「协和」,就是特意要避开西方音乐的乐理论述。请不要用西方音乐的逻辑完全套用中国音乐。首先我们讨论的不是和声听感,而是旋律听感,中国音乐也是以单声音乐为主,几乎都是旋律音程。而大二度的确比大三度在中国音乐中更频繁。还有你说的16下行会有紧张感也是受西方乐理的影响,中国音乐羽调式中小三度下行比比皆是,而不会像您说的「不舒服」「紧张」。
@hzmusic2105 我是游戏项目的主程,我又不是攻读音乐专业的博士,道理摆出来越辨越明,我为啥倒贴钱去发表论文?另外我只是用更科学更完善的理论去解释这些东西,我不是在吹西方乐理,而是在批评这种用华丽辞藻堆出来的废话理论。小三度比大三度更君子吗?比纯四度、纯五度更君子吗?
@@hzmusic2105 所以文科生被歧视还真的有它的道理,完全不用考虑逻辑,今天我说小三度是君子音程,明天我说小三度是小人而大三度才是君子,根本就没有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寻找因素、建构模型、验证模型的过程。首先提出了小三度君子音程,但是没有验证它到底特殊在哪里,哪怕是你摆出来让别人听听到底是大三度更君子中庸还是小三度更君子中庸 都讲不出来,那这个理论就是非常没有说服力的,纯属就是为了水博士写出来的
@@hzmusic2105 我是游戏项目的主程,我又不是攻读音乐专业的博士,道理摆出来越辨越明,我为啥倒贴钱去发表论文?另外我只是用更科学更完善的理论去解释这些东西,我不是在吹西方乐理,而是在批评这种用华丽辞藻堆出来的废话理论。小三度比大三度更君子吗?比纯四度、纯五度更君子吗?
我是游戏项目的主程,我又不是攻读音乐专业的博士,道理摆出来越辨越明,我为啥倒贴钱去发表论文?另外我只是用更科学更完善的理论去解释这些东西,我不是在吹西方乐理,而是在批评这种用华丽辞藻堆出来的废话理论。小三度比大三度更君子吗?比纯四度、纯五度更君子吗?
你这个三分损益律的例子是错的 这是五度相生
是的,虽然说五度相生和三分损益本质上是一样的理论基础,但是博主举的这个例子纯属就是五度相生,他说成了“三分损益”
单纯谈论音程是没有意义的, 得放到调式里来看。在主音上方的小三度音程在七声调式和五声调式里面当然是不一样的了。。
我来替你解释博主这种荒谬理论是怎么被提出吧:听到了6到1的旋律进行很有舒畅感 → 发现了6到1是个小三度 → 突然想到了西方音乐里面说大三度很和谐 → 用五度相生临近程度来强行解释小三度比大三度更和谐。整套逻辑是非常混乱且不严谨的,也经不起实际听感的检验
白遼士幻想交響曲根本就不是寫給大號/低音號的,這部作品1830年首演,大號/低音號在1835年發明
低音谱号下加这么多线根本数不清楚啊
不是说了才有1和5吗?